超巨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超巨星是质量、体积最大,且光度最亮的恒星,绝对星等在-3~-8等之间,温度范围从3,450K至20,000K不等,盘据在赫罗图顶端位置的区域。

定义[编辑]

超巨星这个头衔,适用于恒星,但是没有一个具体的定义。最初,埃纳·赫茨普龙只提出巨星这个类型,但很明显的,它们在赫罗图中落在两个不同的区域。一个区域包含更大、更亮,光谱类型从A到M的恒星﹐称为巨星[1]。其次,虽然它们都没有可测量的视差,但很明显的,这些恒星中的一些体积确实比较大和比较明亮,很快的就产生超巨星这个名词[2][3][4]

光谱光度类型[编辑]

NGC 4755中最亮的恒星,其中4颗都是蓝超巨星,在中心还有一颗红超巨星(ESO VLT)。

超巨星可以根据他的光谱来识别,有独特的细致谱线与高光度,和低表面重力[5][6]。在1897年,安东妮亚·莫里根据光谱线的宽度划分恒星的类型,她识别出谱线最窄的恒星是c类。然而,当时还不知道这些都是最耀眼的恒星[7]。在1943年,摩根和肯纳分类和定义恒星光谱光度时,I指的就是超巨星[8]。现在仍在使用相同系统的MK亮度分类,已在提高分辨率的现代光谱下得到改进[9]。每个光谱类型,从年轻的蓝色O型到高度演化的红色M型都有超巨星。因为它们的体积比主序列和相同光谱类型的恒星都要巨大,所以它们的表面重力较低,这些可以从它们谱线轮廓上的变化观察到。超巨星也会演化出比主序星更多和更高阶的重元素。这是以MK光度系统为基础,它完全只依据观察到的光谱来做的亮度分类。

除了低表面重力和核聚变造成的谱线变化,最耀眼的这些恒星还有高质量损耗率,并驱散恒星周围的物质产生云层,这些物质可以产生像是天鹅座P禁线发射线。MK系统分配给超巨星的光度类型是IaIb0)或Ia+则是特超巨星。实际上,这样的分类还是不能很好的定义,因此有更多的细分以达到连续性,例如Iab就是用于中等光度的超巨星。超巨星的光谱经常还会加上特别的标注以呈现光谱特质,例如B2 laeF5 Ipec英语W Mensae

发展中的超巨星[编辑]

超巨星也可以被定义为某些恒星在演化历史中的特定阶段。初始质量在8-10 M以上的恒星,很快的耗尽它们的氢气之后,顺利的启动氦融合的反应,并在耗尽氦之后继续融合更重的元素,直到它们形成铁芯,此时核心坍缩产生II型超新星。一旦这些大质量的恒星离开主序带,它们的大气层就会膨胀,于是就会被描述为超巨星。初始质量低于10 M的恒星,永远不会形成铁芯,因而在演化的条件下尽管光度能达到太阳的数千倍,也不会变成超巨星。在氦耗尽之后,它们无法融合碳和更重的元素,所以最终只是失去外层,留下成为白矮星的核心。当这些恒星具有氢和氦燃烧壳层的阶段,就会进入渐近巨星分支(AGB)的阶段,逐渐成为越来越亮的M型星。质量介于8-10 M的恒星,可能有足够的碳在AGB阶段产生氧、氖核和电子捕获超新星,但天体物理学家将这种归类为超渐近巨星分支星(super-AGB star),而不是超巨星[10]

恒星演化阶段分类的校对[编辑]

下面这些演化阶段的恒星是不是超巨星很不好说,总之有超巨星的光谱特征,或有近似超巨星的光度。

  • 渐近巨星分支(AGB)是低质量红巨星后期阶段,在光度上接近红超巨星阶段的更大质量天体,但由于质量低,处于不同的燃烧阶段(氦壳燃烧),它们会以不同的方式结束生命(行星状星云白矮星,而不是超新星)。7–10 M(某些模型较高,是12 M左右[11])质量的恒星开始有比氦重的融合,与AGB有许多共同的特性,例如热脉冲,所以有人叫它们超级渐近巨星分支星(super-AGB star)。还有人因为它们可以进行超新星爆炸,叫它们描述为低质量的超巨星[12]金牛座RV的质量比太阳的低,但有着Ia(明亮的超巨星)的光度分类。室女座W型变星,包括室女座W本身,有超巨星的光度,正在执行蓝循环触发的热脉冲。很少数的米拉变星和其他的后渐近巨星分支星也属于超巨星,例如帝座(武仙座α)。
  • 经典造父变星虽然只有最亮和最大的能实际发展出铁芯,但通常也属于超巨星的光度类型。他们大部分都是中等质量的恒星,在核芯只能融合氦元素,但最终都将转化为渐近巨星分支星。造父一(仙王座δ)本身就是个例子,它的光度高达2,000 L,但质量只有4.5 M
  • 沃夫–瑞叶星也会演化成高质量光度星,比多数的超巨星更热但更小,视觉上虽然不是很亮,但高温使它们的光度增加。它们的光谱主要是氦和其他的重元素,通常很少或根本没有氢,这是它们本质的线索,发展甚至会超过超巨星。就像渐近巨星分支星在赫罗图上出现的区域几乎与红超巨星一致,沃夫–瑞叶星在赫罗图上也出现在与最热的蓝超巨星和主序星相同的位置
  • 质量最大和最亮的主序星迅速的演化,使它们几乎无法和超巨星区分开来。它们有着几乎相同的温度和非常相似的光度,只有最仔细的分析才可以从光谱特征上辨识出区域紧邻的O型主序星和O型超巨星。这些O型超巨星和WNLH沃夫–瑞叶星共用许多特征,像是slash星英语Wolf–Rayet star # Slash stars的光谱类型就介于两者之间。
  • 高光度蓝变星(LBVs)在赫罗图上与蓝超巨星在相同的区域,但一般都将它们分为不同类型。它们是演化中、膨胀、大质量和明亮的恒星,通常是特超巨星,但是它们有非常特殊的光谱变异性,不同于标准光谱赋予的值。LBVs只有在特定的时间或一段时间才能观察,当它们在周期之外时是稳定的,可能只会因为它们的亮度被认为是热的超巨星或LBVs的候选者。
  • 特超巨星虽然在重要性上只是一颗特别明亮的超巨星,但是经常被认为不属于超巨星的类型。它们是演化、膨胀、巨大和发光的恒星,就如同超巨星。但是它们在最大质量和亮度上是极端的。而由于极端的光度和不稳定性,会有高质量流失率,并具有额外的特殊性质。因为高质量的损失和一些增加的光度,会使它们的不稳定性增加,通常只有极端演化的超巨星才会显示特超巨星的性质。
  • 一些B[e]星是超巨星,但是其他的B[e]星显然不是。一些研究人员将B[e]星从超巨星的类型中排除,但有些研究者则倾向将B[e]星定义为超巨星的子群。因为B[e]星的现象出现在许多不同类型的恒星,包括一些显然只是超巨星生命中的一个阶段,后者已经得到较普遍的认知与理解。

性质[编辑]

参宿四的圆盘和大气(ESO)

超巨星的质量介于8至12倍太阳质量以上,和光度大约从1,000到超过100万倍太阳的光度。它们的半径有很大的差异,通常是太阳半径R)的30至500倍。它们的质量也足够在核心简并之前进行氦融合的燃烧,没有氦闪,也没有低质量恒星所经历的强大上翻。他们继续点燃更重元素的燃烧,直到铁的产生。也因为它们的大质量,它们注定爆炸成为超新星

斯特凡-波兹曼定律支配了红超巨星相对于蓝超巨星有相对凉爽的表面,即单位面积辐射的能量要少得多;因此,对于一个给定的光度,红超巨星要比对应的蓝超巨星大。辐射压力限制最大的低温超巨星半径大约落在1,500–2,600 R,和质量最大的热超巨星光度大约是100万L(Mbol around −10)[13]。在这附近和偶尔超过极限的恒星会变得不稳定、跳动,并经历快速的质量流失。

表面重力[编辑]

超巨星的光度类别是依据光谱特征分配的,主要是测量表面重力,虽然这样的恒星也受到其它属性,如微湍流英语microturbulence的影响。超巨星的表面重力通常在log(g)2.0cgs或更低,然而明亮的巨星(光度类别为II)在统计学上有非常相似于正常Ib超巨星的表面重力[14]。低温的超巨星表面有较低的表面重力,而最明亮(和不稳定)的恒星其log(g)在零的附近[13]。越热的超巨星,即使有更明亮的光度,由于质量巨大和半径较小,表面重力大约是1[15]

温度[编辑]

在所有主要的光谱类型和整个的温度范围,从M型中间附近的3,000至3,450K的低温,到最热超过40,000K的O型,都有超巨星。 通常没有发现温度比中M更低的超巨星。这在理论上是可以预期的,因为这将会是灾难性的不稳定;然而,在诸如人马座VX等极端的恒星中,有潜在的例外[13]

虽然从O到M的每一种光谱类型中都有超巨星,但大多数的超巨星都是光谱型B,比其它光谱类型的总和还要多。最小的一个群组包括亮度非常低的G型超巨星,这些中间质量的恒星会在核心燃烧氦,然后成为渐近巨星分支星。一个明显的群组,甚至比同类光谱的主序星更多,是由最前面的B(B0-2)和很后面的O(O9.5)这些高亮度的超巨星组成[16]

蓝色、黄色和红色超巨星的相对数量是恒星演化速度的指示器,被用来做为大质量恒星演化模型的有力测试[17]

光度[编辑]

超巨星或多或少的占据在赫罗图整个上端水平的位置,但在不同的光谱类型上有一些变化。这些变化的部分原因是因为用不同的方法测量不同光谱类型的光度,有部分是恒星在物理上实际的差异。

恒星的全波段光度反映了所有波长电磁辐射的总输出。对于非常热和非常凉的恒星,全波段光度显著的高于视光度,有时因数大小会达到5甚至更多。这种全波段校正英语Bolometric correction对B光谱的中间、K的后段和M的前段类型大约是1星等,对O和中间的M类型大约是3星等(因数为15)。

所有的超巨星都比相同温度的主序星更大、更明亮。这意味着热超巨星位于明亮的主序星之上一个相对狭窄的波段。一颗B0主序星的绝对星等大约是-5,这意味着所有的B0超巨星的绝对星等都比-5更明亮。即使最黯淡的蓝超巨星,全波段光度都是太阳(L)的数万倍。最亮的可以是over a million L,并且经常是不稳定的天鹅座α型变星高光度蓝变星

最热的超巨星与最前端的O型星超越主序带的O型星与巨星之上占据在极狭窄的光度范围内。它们的光谱不能与一般(Ib)或明亮(Ia)的超巨星归类在一起,通常需要附加其它的修饰语,像是"f"表示有氮和氦的发射线(例如HD 93129A的光谱是O2If)[18]

黄超巨星被认为其绝对星等比-5等黯淡许多,在一些例子中只有-2等左右(例如英仙座14)。全波段校正的值大约是零,它们的光度大约只是太阳的数百倍。然而,它们不是大质量恒星;相对的,它们只是表面重力特别低的中等质量恒星,而且通常是不稳定的,例如脉动的经典造父变星。这些中等质量的恒星在演化中相对持久的一个阶段会被归类为超巨星,低光度的黄超巨星在演变中占了很大的数量。最明亮的黄色恒星,黄特超巨星,是在视觉上最明亮的恒星,它的绝对星等大约是-9等,但依然低于100万L

红超巨星的亮度有一个明确的上限,大约是50万L。比这更亮的恒星会在离开主序带之后,迅速的将它的外层脱落,使它依然维持热超巨星的状态。多数红超巨星是10-15 M的主序星,并且光度在100,000 L之下,只有极少数是M类型的亮超巨星(Ia)[16]。归类为光度最暗的红超巨星通常是渐近巨星分支星或后渐近巨星分支星,是高度膨胀和不稳定的低质量恒星,像是金牛座RV型变星。大多数的渐近巨星分支星被归类为巨星(III)或亮巨星(II),但是特别不稳定的恒星,像是室女座W型变星,可能被归类为超巨星(例如,室女座W英语W Virginis自身)。最暗的红超巨星其绝对星等大约是-3等。

变异性[编辑]

船尾座RS是一颗超巨星和经典造父变星

虽然大多数超巨星,像是天鹅座α型变星半规则变星不规则变星,显示了某种程度的光度变异性,但某些类型的变异有很好定义的。不稳定带跨越过超巨星的区域,尤其有许多黄超巨星是经典造父变星。同一区域的不稳定延伸到一种极其罕见和短命的亮巨星类型,即包括更明亮的黄特超巨星。 许多北冕座R型变星,然而不是全部,是黄超巨星,但这种变化是由于它们不寻常的化学成分,而不是物理的不稳定。

更进一步类型的变星,像是金牛座RV型变星望远镜座PV型变星,通常描述为超巨星。金牛座RV型变星RV由于他们的低表面重力,使得其光谱经常被归类为超巨星类,而它们通常是最明亮的渐近巨星分支星和后渐近巨星分支星,有着与太阳相似的质量;同样的,更罕见的望远镜座PV型变星也经常被归类为超巨星,但是光度比超巨星黯淡,并且和奇特的B[e]一样,光谱中极为缺乏氢。可能它们也是后渐近巨星分支星或是再生的渐近巨星分支星。

高光度蓝变星具有多个半规则周期周期与不太能预测的喷发和巨大的爆发。它们通常是超巨星或特超巨星,偶尔出现沃夫–瑞叶星的光谱 -极端明亮、大质量,演化出有者扩展外层的恒星,但它们是非常独特和异常的,因此经常被作为单独的类别对待,不使用分配给超巨星或巨星的光谱类型。通常,因为它们具有奇特的性和高度变化的光谱特征,与温度变化会从8,000K到爆发时的20,000K,或更多时是安静的,因此它们的光谱类型就会被赋予LBV的标示。

化学丰度[编辑]

超巨星表面各种元素的丰度不同于低光度的恒星。超巨星是演化中的恒星,可能已经经历了融合产物至表面的对流。

由于对流的作用将核聚变的产物挖掘到表面,和质量非常大的主序星,在壳层燃烧的上翻和外层的损失,凉爽的超巨星显示表面的氦和氮含量量有增加。氦是在核心和壳层中的氢融合形成的,氮是在碳氮氧循环的核聚变过程中相对于碳和氧积累的。同时,碳和氧的丰度会减少[19]。红超巨星可以从光度区别,但是低质量的渐近巨星分支星经由深度的上翻,有不寻常的化学元素,包括碳-13、锂和S-过程的元素在表面。晚期的渐近巨星分支星可以变得高度富氧,产生氢氧迈射[20]

较热的超巨星会显示不同水准的氮富集。这可能是由于在主序带的旋转或因为一些蓝巨星是新近从主序带演变过来,而其它是以前就经过红超巨星的阶段。因为碳氮氧循环的物质对流到表面和表层完全的流失,后红超巨星的氮相对于碳的水准通常较高。表面的氦在后红超巨星中也有显著的增加,意味着超过三分之一的大气[21][22]

演化[编辑]

O型主序星和质量最大的B型蓝白色恒星会演化成为超巨星。由于这些恒星极端的质量,它们的寿命都很短,只在数十万年至3,000万年之间[23]。主要是在星系的年轻结构,例如疏散星团螺旋星系的悬臂,以及不规则星系中,观察到它们。它们在螺旋星系的核球中的数量不多,也很少在主要由老年恒星构成椭圆星系球状星团中观察到。

当大质量的主序星耗尽核心中的氢燃料时,会像低质量的恒星一样,它们开始膨胀,超巨星就这样发展起来。不同于低质量恒星的是,它们在核心的氢耗尽之后不久,就会顺利的进行氦融合反应。这意味着它们的亮度不会像低质量恒星那样明显的增加,而是几乎水平的在赫罗图中前进,成为红色的超巨星。另一点与低质量恒星不同的是,红超巨星有足够的质量可以融合比氦更重的元素。所以他们不会在氢氦氦和燃烧一段时间之后,不会将外壳的大气散逸成为行星状星云;反而是继续在核心燃烧较重的元素,直到他们塌缩。他们不会失去太多的质量来形成白矮星,所以它们在核心坍陷发生超新星爆炸之后,会留下一颗中子星或黑洞的遗骸。

质量大约超过40 M或更大的恒星,不会膨胀成为红超巨星。因为它们燃烧得太快,很快就会失去外层,到达蓝超巨星或者黄超巨星的阶段,然后返回成为更热的恒星。质量最大的恒星,大约超过100 M,几乎不会从O型主序星的位置上移动。它们的热对流非常有效,会将表面的氢混合至核心。它们会继续融合氢,直到整颗恒星的氢都被耗尽。然后通过一系列类似恒星的热和发光阶段迅速演化:超巨星、slash星、WNh-、WN-、和可能是WC-或WO-型的恒星。预期它们都会成为超新星爆炸,但目前还不清楚它们会演化到什么程度。这些核心还在燃烧的超巨星,可能需要一个稍微复杂的超巨星定义:有着更大体积和亮度的大质量恒星,由于核聚变还在进行并有新元素的累积,但仍然有一些氢还存在[24]

宇宙中的第一颗恒星,被认为比现仍存在于宙中的恒星更为明亮,质量也更大。这些恒星被认为是第三星族,它们的存在是解释在类星体的观测中,只有这两种元素的谱线所必须的。它们可能比现今已知的任何超巨星都更巨大、更明亮;它们的结构完全不同,有着简约的对流和较少的质量流失。它们短暂的寿命可能以暴烈的光分解或不稳定对超新星而告终。

超新星前身[编辑]

大部分II型超新星的前身被认为是红超巨星,而罕见的Ib/c超新星是由更热的,已经失去完全失去氢大气层的沃夫–瑞叶星演化形成[25]。顾名思义,超巨星注定要以暴烈的方式结束它们的生命。质量够大的恒星开始融合比氦重的元素,并且似乎没有任何办法失去足够多的质量,以避免灾难性的核心塌陷,尽管有星恒星可能塌陷,进入自己中心的黑洞,然而几乎没有痕迹。

简单的"洋葱"模型显示,红超巨星不可避免地发展出铁芯,然后爆炸,已被证明过于简单。不寻常的II型超新星1987 A的前身是蓝超巨星[26],然而人们认为它已经度过了生命中的红超巨星阶段,绝对不是一种特殊的情况。现在的很多研究都聚焦在蓝超巨星如何作为超新星爆炸,以及红超巨星如何存活下来,再进而演化成为更热的超巨星[27]

著名的例子[编辑]

超巨星是罕见的短命恒星,但是它们的高亮度意味着有许多肉眼可见的例子,也包括天空中一些最亮的恒星。猎户座中最亮的参宿七是一颗典型的蓝超巨星;天鹅座中最亮的天津四是一颗白超巨星;仙王座造父一造父变星的原型,是黄超巨星;参宿四心宿二和盾牌座UV是红超巨星。仙王座μ是肉眼可见最红的星,也是银河系中最大的恒星之一。仙后座ρ是一颗黄超巨星的变星,也是肉眼可见最明亮的恒星之一。

相关条目[编辑]

参考资料[编辑]

  1. ^ Russell, Henry Norris. Relations Between the Spectra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ars. Popular Astronomy. 1914, 22: 275. Bibcode:1914PA.....22..275R. 
  2. ^ Henroteau, F. A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for the photographic study of Cepheid variables. Popular Astronomy. 1926, 34: 493. Bibcode:1926PA.....34..493H. 
  3. ^ Shapley, Harlow. S Doradus, a Super-giant Variable Star. Harvard College Observatory Bulletin No. 814. 1925, 814: 1. Bibcode:1925BHarO.814....1S. 
  4. ^ Payne, Cecilia H.; Chase, Carl T. The Spectrum of Supergiant Stars of Class F8. Harvard College Observatory Circular. 1927, 300: 1. Bibcode:1927HarCi.300....1P. 
  5. ^ Pannekoek, A. Surface gravity in supergiant stars. Bulletin of the Astronomical Institutes of the Netherlands. 1937, 8: 175. Bibcode:1937BAN.....8..175P. 
  6. ^ Spitzer, Lyman. Spectra of M Supergiant Stars. Astrophysical Journal. 1939, 90: 494. Bibcode:1939ApJ....90..494S. doi:10.1086/144121. 
  7. ^ Pannekoek, A. A history of Astronomy. Dover Publications. 1963. ISBN 0486659941. doi:10.1086/349775. 
  8. ^ Morgan, William Wilson; Keenan, Philip Childs; Kellman, Edith. An atlas of stellar spectra, with an outline of spectral classification. Chicago. 1943. Bibcode:1943assw.book.....M. 
  9. ^ Gray, R. O.; Napier, M. G.; Winkler, L. I. The Physical Basis of Luminosity Classification in the Late A-, F-, and Early G-Type Stars. I. Precise Spectral Types for 372 Stars. The Astronomical Journal. 2001, 121 (4): 2148. Bibcode:2001AJ....121.2148G. doi:10.1086/319956. 
  10. ^ Van Loon, J. Th. On the metallicity dependence of the winds from red supergiants and Asymptotic Giant Branch stars. Stellar Evolution at Low Metallicity: Mass Loss. 2006, 353: 211. Bibcode:2006ASPC..353..211V. arXiv:astro-ph/0512326可免费查阅. 
  11. ^ Siess, L. Evolution of massive AGB stars.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2006, 448 (2): 717–729. Bibcode:2006A&A...448..717S. doi:10.1051/0004-6361:20053043. 
  12. ^ Poelarends, A. J. T.; Herwig, F.; Langer, N.; Heger, A. The Supernova Channel of Super‐AGB Stars.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8, 675: 614–625. Bibcode:2008ApJ...675..614P. arXiv:0705.4643可免费查阅. doi:10.1086/520872. 
  13. ^ 13.0 13.1 13.2 Levesque, Emily M.; Massey, Philip; Olsen, K. A. G.; Plez, Bertrand; Josselin, Eric; Maeder, Andre; Meynet, Georges. The Effective Temperature Scale of Galactic Red Supergiants: Cool, but Not As Cool As We Thought.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5, 628 (2): 973. Bibcode:2005ApJ...628..973L. arXiv:astro-ph/0504337可免费查阅. doi:10.1086/430901. 
  14. ^ Gray, R. O.; Graham, P. W.; Hoyt, S. R. The Physical Basis of Luminosity Classification in the Late A-, F-, and Early G-Type Stars. II. Basic Parameters of Program Stars and the Role of Microturbulence. The Astronomical Journal. 2001, 121 (4): 2159. Bibcode:2001AJ....121.2159G. doi:10.1086/319957. 
  15. ^ Clark, J. S.; Najarro, F.; Negueruela, I.; Ritchie, B. W.; Urbaneja, M. A.; Howarth, I. D. On the nature of the galactic early-B hypergiants.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2012, 541: A145. Bibcode:2012A&A...541A.145C. arXiv:1202.3991可免费查阅. doi:10.1051/0004-6361/201117472. 
  16. ^ 16.0 16.1 Sowell, J. R.; Trippe, M.; Caballero-Nieves, S. M.; Houk, N. H-R Diagrams Based on the HD Stars in the Michigan Spectral Catalogue and the Hipparcos Catalog. The Astronomical Journal. 2007, 134 (3): 1089. Bibcode:2007AJ....134.1089S. doi:10.1086/520060. 
  17. ^ Massey, Philip; Olsen, K. A. G. The Evolution of Massive Stars. I. Red Supergiants in the Magellanic Clouds. The Astronomical Journal. 2003, 126 (6): 2867. Bibcode:2003AJ....126.2867M. arXiv:astro-ph/0309272可免费查阅. doi:10.1086/379558. 
  18. ^ Sota, A.; Maíz Apellániz, J.; Walborn, N. R.; Alfaro, E. J.; Barbá, R. H.; Morrell, N. I.; Gamen, R. C.; Arias, J. I. The Galactic O-Star Spectroscopic Survey. I. Classification System and Bright Northern Stars in the Blue-violet at R ~ 2500.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Supplement. 2011, 193 (2): 24. Bibcode:2011ApJS..193...24S. arXiv:1101.4002可免费查阅. doi:10.1088/0067-0049/193/2/24. 
  19. ^ Lançon, A.; Hauschildt, P. H.; Ladjal, D.; Mouhcine, M. Near-IR spectra of red supergiants and giants.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2007, 468: 205. Bibcode:2007A&A...468..205L. arXiv:0704.2120可免费查阅. doi:10.1051/0004-6361:20065824. 
  20. ^ García-Hernández, D. A.; García-Lario, P.; Plez, B.; Manchado, A.; d'Antona, F.; Lub, J.; Habing, H. Lithium and zirconium abundances in massive Galactic O-rich AGB stars.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2007, 462 (2): 711. Bibcode:2007A&A...462..711G. arXiv:astro-ph/0609106可免费查阅. doi:10.1051/0004-6361:20065785. 
  21. ^ Smartt, S. J.; Lennon, D. J.; Kudritzki, R. P.; Rosales, F.; Ryans, R. S. I.; Wright, N. The evolutionary status of Sher 25 - Implications for blue supergiants and the progenitor of SN 1987A.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2002, 391 (3): 979. Bibcode:2002A&A...391..979S. arXiv:astro-ph/0205242可免费查阅. doi:10.1051/0004-6361:20020829. 
  22. ^ Georgy, C.; Saio, H.; Meynet, G. The puzzle of the CNO abundances of α Cygni variables resolved by the Ledoux criterion.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Letters. 2013, 439: L6. Bibcode:2014MNRAS.439L...6G. arXiv:1311.4744可免费查阅. doi:10.1093/mnrasl/slt165. 
  23. ^ Richmond, Michael. Stellar evolution on the main sequence. [2006-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12). 
  24. ^ Sylvia Ekström; Cyril Georgy; Georges Meynet; Jose Groh; Anahí Granada. Red supergiants and stellar evolution. EAS Publications Series. 2013, 60: 31. Bibcode:2013EAS....60...31E. arXiv:1303.1629可免费查阅. doi:10.1051/eas/1360003. 
  25. ^ Groh, Jose H.; Georges Meynet; Cyril Georgy; Sylvia Ekstrom. Fundamental properties of core-collapse Supernova and GRB progenitors: Predicting the look of massive stars before death.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2013, 558: A131. Bibcode:2013A&A...558A.131G. arXiv:1308.4681可免费查阅. doi:10.1051/0004-6361/201321906. 
  26. ^ Lyman, J. D.; Bersier, D.; James, P. A. Bolometric corrections for optical light curves of core-collapse supernovae.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2013, 437 (4): 3848. Bibcode:2014MNRAS.437.3848L. arXiv:1311.1946可免费查阅. doi:10.1093/mnras/stt2187. 
  27. ^ Van Dyk, S. D.; Li, W.; Filippenko, A. V. A Search for Core‐Collapse Supernova Progenitors in Hubble Space Telescope Images. Publications of the Astronomical Society of the Pacific. 2003, 115 (803): 1. Bibcode:2003PASP..115....1V. arXiv:astro-ph/0210347可免费查阅. doi:10.1086/345748. 
  • Tempesti, Piero (editor). Enciclopedia dell'Astronomia. Curcio. 1979.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