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顿·里克特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伯顿·里克特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Burton Richter
出生(1931-03-22)1931年3月22日
 美国纽约州纽约市布鲁克林区
逝世2018年7月18日(2018岁—07—18)(87岁)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
国籍 美国
母校麻省理工学院
知名于发现J/ψ介子
配偶劳罗丝·里克特(Laurose Becker)
(1960年结婚;有2个小孩)[1]
奖项欧内斯特·奥兰多·劳伦斯奖英语Ernest Orlando Lawrence Award(1975年)
诺贝尔物理学奖(1976年)
恩里科·费米奖(2010年)
科学生涯
机构斯坦福大学
SLAC国家加速器实验室
博士导师伯纳德·托布·费尔德英语Bernard T. Feld[2][3]

伯顿·里克特(英语:Burton Richter,1931年3月22日—2018年7月18日[4]),美国物理学家,1984年到1999年间担任SLAC国家加速器实验室主任。里克特带领SLAC国家加速器实验室团队与另一个由丁肇中带领的布鲁克黑文国家实验室团队,同时发现J/ψ介子,并于1974年11月发表成果,这项发现造成粒子物理学上的“十一月革命”,随后里克特与丁肇中在1976年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生平[编辑]

里克特是正统的纽约市人,他出身于纽约布鲁克林区的一个犹太家庭[5],并在纽约皇后区远洛克威英语Far Rockaway, Queens一带长大[6]。他的父母是纺织工人[7],里克特在高中时就读远洛克威高中英语Far Rockaway High School巴鲁克·塞缪尔·布隆伯格理察·费曼等知名科学家皆曾于该校毕业[8]里克特后来就读摩尔西斯堡学院英语Mercersburg Academy,之后并于麻省理工学院深造,里克特在1952年获得学士学位,并在1956年获得博士学位。在1984年至1999年期间,里克特担任SLAC国家加速器实验室主任。[1]

斯坦福大学担任教授其间,里克特帮助大卫·里特森(David Ritson),并且在美国原子能委员会支持下,建立斯坦福正负电子非对称圈英语SPEAR粒子加速器[9]1974年,里克特带领的SLAC国家加速器实验室团队发现一种新的次原子粒子,并命名为ψ介子;同一时期,由丁肇中领导的布鲁克黑文国家实验室也发现相同的新次原子粒子,并且命名为J介子。由于科学社群认为无论采用哪一方的命名名称,都会对另一方的命名权不公平,因此之后的论文都把这个新粒子并列称为J/ψ介子。里克特与丁肇中也因为同时发现J/ψ介子,于1976年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0]

里克特是JASON顾问团英语JASON (advisory group)的一分子,对提升美国联邦政府科学政策的美国科学家与工程师专业协会英语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for America提供协助。[11]

2007年5月,里克特造访位于伊朗首都德黑兰谢里夫理工大学[12]

核能议题上,里克特提倡用核能解决气候暖化危机。2013年,里克特与汤姆·威格利英语Tom Wigley克里·伊曼纽尔肯·卡德拉英语Ken Caldeira詹姆斯·爱德华·汉森四位科学家发表一封公开信,认为德国总理梅克尔关闭核电厂的政策是“错误的决定”。[13]

奖项与荣耀[编辑]

1975年,里克特获得欧内斯特·奥兰多·劳伦斯奖英语Ernest Orlando Lawrence Award[14]

1976年,里克特与丁肇中同时发现J/ψ介子,因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0]

2012年,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宣布伯顿·里克特与米尔德里德·德雷斯尔豪斯一同获得恩里科·费米奖[11]

参见[编辑]

参考资料[编辑]

  1. ^ 1.0 1.1 Burton Richter. Nobelprize.org. [2016-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25). 
  2. ^ Burton Richter. Photoproduction of Positive Pions from Hydrogen by 265 MEV Gamma Rays (学位论文). 1956 [2014-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19). 
  3. ^ MIT libraries Ph.D. Thesis record (学位论文). [2016-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6). 
  4. ^ University, Stanford. Nobel Prize-winning physicist Burton Richter dies at 87. Stanford News (新闻稿). Stanford News. 2018-07-19 [2018-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20) (美国英语). 
  5. ^ Shalev, Baruch A. (2002). 100 Years of Nobel Prizes. The Americas Group. p. 61. ISBN 978-0-935047-37-0
  6. ^ Crease, Robert P.; Mann, Charles C. In Search of the Z Particle. The New York Times. 1986-10-26 [2007-10-02]. Burton Richter was born in Brooklyn 55 years ago, but grew up in Far Rockaway, Queens. 
  7. ^ Burton Richter. encyclopedia.com. [2016-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20). 
  8. ^ Schwach, Howard. Museum tracks down FRHS Nobel laureates. The Wave英语The Wave (newspaper). 2005-04-15 [2007-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11). Burton Richter graduated from Far Rockaway High School in 1948. 
  9. ^ Burton Richter - Biographical. Jewish Virtual Library. [2016-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20). 
  10. ^ 10.0 10.1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1976. Nobelprize.org. [2016-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8-30). 
  11. ^ 11.0 11.1 President Obama Names Scientists Mildred Dresselhaus and Burton Richter as the Enrico Fermi Award Winners. 2012-01-11 [2016-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23). 
  12. ^ Erdbrink, Thomas. Iran makes the sciences a part of its revolution. The Washington Post. 2008-06-06 [2010-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05). 
  13. ^ Environmental scientists tout nuclear power to avert climate change - CNN.com. CNN. 2013-11-03 [2016-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07). 
  14. ^ Award Laureates.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nergy. [2016-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22). 

出版刊物[编辑]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