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复隧道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光复隧道台湾铁路管理局台东线位于万荣光复间的铁路隧道。此隧道为河底隧道,穿越马太鞍溪下方,又常称作光复河底隧道,包含以下二座隧道:

  • 光复隧道:第一代,1981年启用之单线隧道。2013年10月24日起停用。全长2,356米。
  • 光复隧道:第二代,使用中。2013年10月24日启用之双轨隧道,全长2,560米。


光复隧道(第一代)[编辑]

光复隧道(第一代)
概览
地点 台湾花莲县凤林镇光复乡
状况停用
铁路线台东线
起点万荣车站南方
终点光复车站北方
运营数据
启用于1981年(民国70年)12月20日
关闭于2013年(民国102年)10月24日
运营单位台湾铁路管理局
通行类别铁道
技术数据
长度2,356米
轨道数目1(单轨)
轨距1067毫米
电气化方式

第一代光复隧道台东线拓宽工程时新建之隧道,于1981年12月20日启用,全长2,356米。[1][2]

由于东部河川输砂、堆积量高,马太鞍溪进入花东纵谷后形成发达的冲积扇地形。东拓前旧台东线绕经冲积扇之扇顶并以桥梁方式跨越马太鞍溪,不仅路线坡度较大,且因河床淤积速度过快,桥梁必须时常加高,对列车运行构成威胁。东拓新线为解决此问题,改采河底隧道方式穿越马太鞍溪,除避免上述淤积问题外,并可降低坡度、改善迂回线型。东拓工程中,因相同理由而兴建的河底隧道尚有溪口隧道

河底隧道主要施工方式,系利用冬季枯水期时将溪流改道,直接开挖河床兴建隧道壁再回填(明挖覆盖法),此工法为当时台湾首次采用。光复隧道除穿越马太鞍溪外,并分别于南、北口附近通过台9线花东纵谷公路下方两次。穿越公路部分采导坑法施作,以维持公路交通。[3]

东改电气化时,因第一代隧道为单线且净空不足,决定于东侧另建双轨隧道(前述第二代隧道),并于2013年10月24日切换至新路线同时停用此隧道。

光复隧道(第二代)[编辑]

光复隧道(第二代)
第二代光复隧道北口
概览
地点 台湾花莲县凤林镇光复乡
状况使用中
铁路线台东线
起点万荣车站南方
终点光复车站北方
运营数据
启用于2013年(民国102年)10月24日
运营单位台湾铁路管理局
通行类别铁道
技术数据
长度2,560米
轨道数目2(双轨)
轨距1067毫米
电气化方式交流25kV,60Hz
运营速度130km/h

第二代光复隧道于2013年10月24日启用,全长2,560米。隧道全线为双轨电气化净空。

本隧道为“花东线电气化暨瓶颈路段双轨化工程”改善项目之一,万荣光复间原有之第一代光复隧道为单线隧道且净空不足(后述),施作电气化时将难以维持营运,故须新建符合标准之双轨隧道。第二代光复隧道于2013年10月24日清晨切换路线通车。隧道内的轨道采用无道碴版式轨道,可容许电气化列车以时速130km/h高速通过。[4]

第二代光复隧道同样为河底隧道,路线约在第一代隧道东侧30米处平行布设,并改善北口路段曲线线型。隧道施工方法以明挖覆盖法为主,局部穿越堤防等部分采用钻掘工法施工。通过台9线下方路段的施工期间,公路一度绕行临时便道,以利明挖覆盖法作业。[5]

参考资料[编辑]

  1. ^ 台灣鐵路局全線隧道一覽表. [2013-1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7) (中文(台湾)). 
  2. ^ 光復站. [2013-1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29). 
  3. ^ 二、東線鐵路拓寬(67.07.01~72.01.31). 荣工人园地,〈荣工处与东台湾的建设〉─林世曼硕士论文:第四章 高峰期与转型期(民国六十五年至八十五年) 第一节 民国六十五年至七十五年. [2013-1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29) (中文(台湾)). 
  4. ^ 鐵路局切換路線公告. [2013-1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29). 
  5. ^ 花东线铁路电气化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说明书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