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阿拉伯情绪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反阿拉伯主義

反阿拉伯主义,或称阿拉伯恐惧症,是指对阿拉伯人的偏见或敌视。反阿拉伯主义常与伊斯兰恐惧症(Islamophobia)混淆,[1]其实阿拉伯人当中也存在非伊斯兰教宗教团体和伊斯兰教非主流教派,特别是阿拉伯基督徒和势力更小的伊斯兰教德鲁兹派

历史上的反阿拉伯主义[编辑]

反阿拉伯主义已在欧洲美洲存在了好几个世纪。在西班牙,自十五世纪阿拉伯人在安达卢斯地区最后的政权格拉纳达灭亡后,阿拉伯人成为被针对的对象。皈依天主教的阿拉伯人被称为摩里斯科人。根据1610年的法令,经过西班牙宗教裁判所的一番迫害之后,摩里斯科人被驱逐到北非。在西班牙语里,“moro”这个字用来指阿拉伯人,带有负面的涵义。[2]

印度方面,1948年印度合并了海德拉巴王国,有七千名阿拉伯人先是被拘留,然后又被逐出印度。[3]

东非方面,1964年1月12日桑给巴尔革命爆发,终结了当地的阿拉伯政权。有报导指多达17,000名阿拉伯人遭非洲黑奴后裔屠杀,其他的几千名阿拉伯人则被拘禁,其财产不是被没收,就是被销毁。[4][5][6]

在《阿拉伯语及国家认同:意识形态研究》(The Arabic Language and National Identity: A Study in Ideology)一书中,作者亚西尔·苏莱曼(Yasir Suleiman)指出,陶菲克·菲凯基(Tawfiq al-Fikayki)的著作提及了诸多反阿拉伯情绪的字眼,菲凯基称之为舒乌比耶,例如奥斯曼帝国土耳其化(Turkification)、阿拉伯共产主义、安东·萨阿达(Anton Saada)领导的叙利亚社会国家主义党、埃及民族主义黎巴嫩民族主义。对菲凯基而言,反阿拉伯主义的目的就是要攻击阿拉伯民族主义、强调阿拉伯人的没落、否定阿拉伯文化,总的来说就是对阿拉伯人的全面否定。[7]

现代的反阿拉伯主义[编辑]

澳洲[编辑]

2005年12月澳洲悉尼克罗纳拉海滩暴动事件

2005年12月的澳洲悉尼克罗纳拉海滩暴动事件英语2005 Cronulla riots被当地一些社区领袖称为“反阿拉伯的种族主义”[8]新南威尔斯州长叶马英语Morris Iemma表示此次的暴动揭露了“本国种族主义的丑陋面孔”[9]

隶属于澳洲政府人权与机会平等委员会英语Human Rights and Equal Opportunity Commission的一份2004年的报告显示,自从911事件以来,超过三分之二的穆斯林以及阿拉伯裔澳洲人表示曾遭到种族歧视与言语侮辱,其中有90%的女性回应者曾遭遇种族辱骂或暴力[10]

法国[编辑]

法国曾经是殖民帝国,对从前的殖民地仍然有着很大的影响力。法国曾经以非洲作为劳工来源,特别是有迫切需要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由于重建的需要以及人力的短缺,引进了数以万计的非洲劳工。1914至1918年期间,当时动员或征召了24万阿尔及利亚人,其中有三分之二是士兵,大多数在法国服役。这些来自非洲的人力占去那些地方20至40岁男子的超过三分之一[11]。根据历史学家阿布杜拉·拉若仪(Abdallah Laroui)的说法,法国自阿尔及利亚派出了173,000名士兵,有25,000人阵亡。自突尼斯派出了56,000名士兵,有12,000人阵亡。摩洛哥士兵协助保卫巴黎,并于1916年登陆波尔多[12]

由于国内劳工缺乏,法国在战后需要大量的阿尔及利亚劳工参与重建。阿尔及利亚的移民于1936年到达了高水平,部分原因是因为法国官方及私人公司代表在农村实施集体招募的结果。劳工招募在1940年代一直持续。聘用非洲人的大多是危险又低薪、一般法国工人不愿意做的工作[13]

如此庞大的劳工移民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法国经济高速发展。1970年代的法国经济开始衰退,政府于是停止劳工移民计划以及打击非法移民。到了1980年代,由于密特朗总统的社会福利制度让右派势力不满,使得勒庞以及极右的法国民族主义兴起。大众已经越来越抱怨移民给法国经济造成问题。1990年5月,根据法国世界报的调查,有76%的受访者表示法国的阿拉伯人太多了,46%的人觉得国内黑人人口太多,39%的人“厌恶”阿拉伯人,21%厌恶黑人[14]。在接下来几年当中,大家都注意到内政部长帕斯夸(Charles Pasqua)大幅地提高移民的门槛[15]

2005年5月,佩皮尼昂地区一名阿拉伯男子遭射杀,接着又有一群年轻罗姆人动用私刑虐待一名阿拉伯男子。这次的种族暴力导致了北非移民与罗姆人之间的暴动[16][17]

2004年希拉克总统通过一项争议的政教分离法令,被批评者认为是“反阿拉伯主义的间接合法化,加剧而非抑制种族主义”[15]

伊朗[编辑]

伊朗宪法规定,国家应保障非波斯语言与非波斯人经营的媒体,任何媒体不得滥用特权以图利任何种族、肤色或语言。因此照理说阿拉伯人应享有与伊朗人同等的权利。但是国际特赦组织指出阿拉伯人在伊朗是弱势族群,遭受政府歧视[18]。然而有许多人认为胡齐斯坦省的阿拉伯人要怪自己,因为他们一向不愿融入伊朗社会。阿拉伯人在伊朗的处境到底是因为歧视的关系或者是因为连全伊朗人都受害的政策使然,目前人们还在争论中。伊朗是一个多种族的社会,其中阿拉伯人主要聚居于南部[19]

有些人认为伊朗存在反阿拉伯主义是因为阿拉伯人在七世纪的时候强迫波斯人信仰伊斯兰教。佛兹(Richard Foltz)在其文章〈伊斯兰的世界扩张〉说道,“甚至到了今天,许多伊朗人仍然认为阿拉伯人毁灭萨珊王朝这件事是伊朗悠久历史上的最大的悲剧”[20]。伊斯兰势力征服波斯以后,许多伊朗人(又称为“马瓦里(mawali)”)看不起倭马亚王朝,因为他们觉得饱受统治者歧视。舒乌比耶主义运动因而兴起,试图重塑伊朗人的自我认同并且反抗阿拉伯文化,然而此一运动却不反对伊斯兰教。

直到伊拉克总统海珊对抗伊朗,伊朗的反阿拉伯主义再度升温。英国记者布拉德利(John R. Bradley)访问胡齐斯坦省,在报导中写道,虽然当地大部分的阿拉伯人支持伊朗对抗伊拉克,“就民族立场而言,阿拉伯人抱怨,他们处于两国之间的纷争,显得里外不是人。他们被德黑兰的教士阶层视为潜在的第五纵队,而且还被政府政策歧视”[21]。不过,伊朗的阿拉伯人在两伊战争期间协助伊朗对抗伊拉克,而事实上他们也不愿随海珊起舞对抗伊朗[22]。伊朗的前国防部长阿里·沙姆汗尼(Ali Shamkhani)是一位来自胡齐斯坦省的阿拉伯人,两伊战争期间曾经担任地面部队的总指挥官,又担任过伊斯兰革命卫队的第一副指挥官。

国际特赦组织2006年2月的一份报告显示,“伊朗阿拉伯人的社经地位被剥夺得最为严重”,而且“在职业的安置上不被允许担任公职。”报告又说:

批评者指出这类报告的资讯来源很不严谨,不值得一信。批评者也认为,阿拉伯人在伊朗社会的活力颇高,和许多著名的伊朗人一样,在艺术、运动、文学和政治方面都有他们的身影。这显示阿拉伯人与伊朗人对国家经济、社会与政治都有高度的贡献。以阿拉伯人居多的胡齐斯坦省事实上比伊朗其他的省份还要繁荣。

有些人批评伊朗政府,说当局实施反阿拉伯人的种族清洗政策[23][24]。虽然政府大举对胡齐斯坦省进行工业投资计划(例如拉齐石油化学联合开发公司[25],但是当地的大学[26][27][28]以及其他的国家建设计划却未使阿拉伯人受惠。这些计划诸如水力发电大坝(例如耗资7亿美元的卡克大坝)与核电厂[29]。批评者指出这些经建政策反而造成胡齐斯坦省阿拉伯人的贫穷,证明了阿拉伯人被伊朗当局歧视。联合国的居住环境特别调查员克萨里(Miloon Kothari)于2005年7月前往胡齐斯坦省调查,表示共有250,000名阿拉伯人被排除在工业计划之外,也注意到了从亚兹德省迁入的居民受到较好的待遇,同当地阿拉伯人的情况比起来有如鸿沟[30]

不过的确有的非阿拉伯人省份同样为贫穷所苦,例如科吉卢耶-博韦艾哈迈德省锡斯坦-俾路支斯坦省及其比邻的伊拉姆省。这些省份很贫穷,显示了政府的政策不仅让阿拉伯人更加弱势,其他以波斯人为主的地区也身受其害。许多批评者都认为伊朗无法有效提振经济与实施全国的基本福利的主要原因,在于国营企业接受政府高额的补助[31][32],而不是因为政府制定歧视阿拉伯人的政策使然;伊朗于2006年在美国传统基金会经济自由度指数上排名第156名。

在伊朗的教育体系里,学童在小学(1-5年级;6-11岁)就读完毕进入中学(6-12年级;11-17岁)后,阿拉伯语文的课程是必修的。在高等教育里,阿拉伯语文的课程是选修的[33]

另外,伊朗极为坚持波斯湾一名,而反对阿拉伯国家以“阿拉伯湾”称呼之。2012年,伊朗宣称因Google地图未使用波斯湾的名称,当局将对之提告[34]

以色列[编辑]

被涂鸦的墓碑,上头写着“阿拉伯人去死”

以色列犹太人,尤其是犹太复国主义分子中的反阿拉伯主义在世界上是最严重的之一。柯纳·库鲁斯·布莱恩(Conor Cruise O'Brien)在其《围攻:以色列及锡安主义的伟大事迹》(The Siege: The Saga of Israel and Zionism)一书中把东方犹太人(密兹拉希犹太人塞法迪犹太人)的反阿拉伯主义形容为“喧嚷”。他在书中指出,“反阿拉伯主义因为显而易见的理由,遍布于以色列的所有犹太人中”[35]

2000年10月事件爆发许久之后,上千名犹太人在拿撒勒特拉维夫暴动,向阿拉伯人丢掷石块,并摧毁阿拉伯人的财产,喊道:“阿拉伯人去死”[36]。《以色列国土报》(Haaretz)的社论说那年的赎罪日“会因为以色列境内的犹太人针对阿拉伯人的暴力事件而声名狼藉”[37]

以色列政党“以色列是我们的家园”的党纲之一是鼓吹重划以色列的边境,这样一来才能把以色列境内的500,000名以色列籍阿拉伯人排除在国土之外。这个政党又因为对未来的巴勒斯坦国做出不利的判决而在2006年以色列国会选举中赢得11个席次。这个政策叫做“利伯曼计划”(Lieberman Plan),被英国卫报批为“反阿拉伯主义”[38]以色列工党主席阿米尔·佩雷茨暗批“我们的家园以色列”,他表示“任何只要反对种族主义的人都不允许极端右翼团体在以色列境内活动”[39]。我们的家园以色列党魁阿维格多·利伯曼后来被总理奥尔默特任命为策略性威胁部部长。《卫报》专栏记者斯提尔(Jonathan Steele)批评利伯曼的政治作风是“反阿拉伯的种族主义”,他又引用以色列国会阿拉伯议员艾哈默德·提米(Ahmed Tibi)的话,说利伯曼“是一个非常危险又精明的政客,靠种族仇恨赢得人们支持”[40]

有些以色列政客与领导人惯用负面的语言来形容巴勒斯坦人、阿拉伯人和穆斯林。2004年,国会议员叶赫·哈桑(Yehiel Hazan)在国会说:“阿拉伯人都是虫子。你会发现他们人口众多,像虫子一样,地下地上都有”。他又说阿拉伯人是“谋杀者”、“恐怖份子”[41][42]。1983年4月12日,前以色列军中上级拉斐尔·艾登(Raphael Eitan)说,应该要以非常手段侍奉那些危害路上汽车的巴勒斯坦人,他们的个人自由也应该加以缩减,直到他们像“瓶子里中毒的蟑螂一样”。2004年,国防部副部长齐夫·波依姆(Ze'ev Boim)说道:“整个伊斯兰教与巴勒斯坦人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他们受的苦是因为文化剥夺吗?是因为天生基因的缺陷吗?大家总是否认是基因问题”[43]

住在西岸利库尔德党活跃份子摩西·费格林(Moshe Feiglin)对《纽约客》说:“你不能教猴子说话,你也不能教阿拉伯人学会民主。你根本就是在跟一个小偷与强盗的文化打交道。他们的先知穆罕默德是个强盗、屠夫、骗子。阿拉伯人毁灭任何他们所接触的东西”[44]

希伯仑,“阿拉伯人到火葬场去”以及“阿拉伯人-次等人类”等标语曾一度被漆在墙上,耶路撒冷也出现反阿拉伯的标语[45] 左派人士注意到这种标语已经维持了一段时间,于是就在标语旁边漆上纳粹标志,以敦促耶路撒冷政府能够有所作为。[46]

极端保守的以色列周报《须阿·妥瓦》(Sh'a Tova)曾刊登了一幅给小孩阅读的连环漫画,上面还有侮辱阿拉伯人的词句:“是的,一个好的阿拉伯人就是一个死的阿拉伯人”[45]

特拉维夫大学教授丹·巴塔尔(Dan Bar-Tal)撰写了一篇文章《阿拉伯人在希伯来教科书里的形象》,调查了124本在以色列各级学校使用的教科书,并指出“多年以来,好几代的以色列犹太人被教导阿拉伯人都是坏的。”阿拉伯人在这些教科书里的两大特征是“原始而且和犹太人比起来较低劣”、“暴力、残忍、不可信任、狂热、背叛且具有侵略性”。1980年代和1990年代,“小学与初中的地理教科书丑化阿拉伯人,说他们原始、肮脏、易怒、具有侵略性、对犹太人有敌意……小学的历史教科书几乎不提阿拉伯人……中学的历史教科书大部分着重在阿拉伯人与犹太人之间的冲突,也是丑化阿拉伯人。阿拉伯人被描述成一群不妥协的人”[47][48]

贝都因人宣称他们受到歧视,他们提交一份报告给联合国,驳斥以色列政府的官方报告。他们宣称,他们在以色列受到不平等待遇,不仅贝都因人的城镇没有和犹太人同等级的公共设施或同样大小的土地,就连供水的机会也不平等。尽管高等法院建议承认一处贝都因人的圣地,别是巴政府却不愿意[49]

以色列的阿拉伯人抱怨他们受尽种族歧视的苦,阿拉伯社群的领袖表示他们将会把阿拉伯人的报怨列表。在犹太人伊甸·拿单札达(Eden Natan Zada)犯下一场恐怖攻击之后,阿拉伯人决定开始这一个列表计划。以色列阿拉伯人的发言人阿贝德·因毕塔威(Abed Inbitawi)告诉《耶路撒冷邮报》:“这是一桩预谋的恐怖攻击,我们很难说这只是一般的个人行动”。“这件事说明了以色列社会越来越有法西斯主义与种族主义的趋势,而且还针对着人口占少数的阿拉伯社群”[50]

每当以色列-阿拉伯足球对抗赛要开打时,人群中总是有人吟唱着反阿拉伯人的标语,例如“没有阿拉伯人,就没有恐怖主义”[51]

一群操著俄语口音希伯来语的人对阿拉伯裔国会议员阿拔斯·札库尔(Abbas Zakur)辱骂反阿拉伯的辞句,并且以锐器刺伤了他。这场攻击行动是“刺伤攻击”的一部分,被批评是一个“憎恨的罪行”[52]

2006年,一所研究机构[38]做了民意调查,显示有41%的以色列犹太人支持以阿分离,40%的人认为“国家必须支持阿拉伯国民移出以色列”,63%的人相信阿拉伯人“对以色列的安全与民主有威胁性”。报告显示,超过三分之二的人不想与阿拉伯人住在同一栋建筑,36%相信阿拉伯文化比较低劣,18%觉得当他们听到有人说阿拉伯语时就会心生憎恨。

2007年,以色列民权协会(Association for Civil Rights in Israel)发表一篇报告,说明反阿拉伯的思想增加了两倍,反阿拉伯的暴行增加了26%[53]。报告表示有50%的以色列犹太人不认为阿拉伯公民应该享有同等权利,50%的受访者说他们希望政府能够把阿拉伯人赶出以色列,75%的年轻犹太人则表示阿拉伯人同犹太人比起来智能较低而且较不爱干净。

2008年,阿拉伯人权协会(Arab Association for Human Rights)报导了一则新闻,许多父母发现一托儿所有一名16个月大的阿拉伯男孩之后就立即转走他们的小孩了[54]

象牙海岸[编辑]

2004年青年爱国主义者攻占了国营媒体,煽动阿比让青年爱国主义者Congrès Panafricaine des Jeunes Patriotes)劫掠阿比让地区的外国侨民的资产,号召国民攻击白人以及任何非象牙海岸种族的人。一时之间白人与当地的黎巴嫩人惨遭强奸殴打谋杀。这次的动乱引发国际的一阵挞伐[55][56]

尼日尔[编辑]

2006年10月,尼日尔当局宣布把居住在东尼日尔迪法省的阿拉伯人驱逐到查德[57]。大约有150,000人被驱逐出境[58]。正当尼日尔政府准备执行计划时,两名女孩在逃离政府军的时候死亡,另有三名妇女流产。尼日尔政府最后搁置这项驱逐阿拉伯人的争议性计划[59][60]

美国[编辑]

多门(illiam A. Dorman)于1992年写了一本小册子《美国与中东:新观点的探讨》(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Middle East: A Search for New Perspectives)。他在小册子里头说道,“反闪族主义不再被社会接受,至少对受过教育的人是如此。阿拉伯人是享受不到这个权利的”[61]

哲学家兰德具有强烈的反阿拉伯倾向,而且总是灌输给她的支持者:“阿拉伯人是一群文化发展最低的民族。他们是标准的游牧民族,文化很原始。他们憎恨以色列,因为以色列是现代科学与文明的桥头堡。如果你看到文明人对抗野蛮人,你当然会是站在文明人这边的,不管他们是谁”[62]

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反阿拉伯的情绪在美国增加[63]。恐怖袭击事件使阿拉伯裔美国人受到敌视,可是有些事件其实不涉及阿拉伯人,例如俄克拉何马爆炸案环球航空800号班机空难[64]。根据阿拉伯裔美国人协会(Arab American Institute)的一项报告显示,在俄克拉何马爆炸案发生后三天,阿拉伯裔美国人与美国穆斯林遭到超过200起严重的仇恨罪案。同类情况在911事件发生后也有出现[64]

根据阿拉伯美国人协会于2001年所做的一项民调显示,“32%的阿拉伯裔美国人表示他们在一生中曾经受到某种形式的基于种族的歧视,2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在911事件之后也遭到种族歧视。值得注意的是,阿拉伯裔美国人中有45%的学生以及37%的穆斯林在911事件之后成为被歧视的对象”[64]

根据联邦调查局与阿拉伯团体的说法,911事件之后针对阿拉伯人、穆斯林或被误认为他们的人的袭击事件大幅增加。[65]。针对中东人士及其后裔的仇恨罪案(Hate crimes)从2000年的354起增加到2001年的1,501起[63]。其中一位受害人是德州休斯敦的一名中东男子,他被凶徒指责“炸掉国家”后就被开枪打伤[64]。此外还有四名外国移民被一个叫做普莱斯(Larme Price)的男子射杀。他对此罪行供认不讳,表示这是为911事件“复仇”[66]。虽然普莱斯说那些人都是阿拉伯人,但事实上他们只有一人来自阿拉伯国家。

记者博赫特(Eric Boehlert)指控美国媒体,特别是福克斯新闻频道,“捏造事实、对新闻界的基本行规置若罔顾,急着告诉大众中东人是潜在的危险份子”,“迎合歇斯底里的反阿拉伯情绪”[67]。萨格(John F. Sugg)指控著名的媒体恐怖主义专家爱默生(Steve Emerson)固执的反阿拉伯偏见,在俄克拉何马爆炸案发生后总是急着找阿拉伯裔美国人麻烦[68]

美国出名的保守评论家大体上对阿拉伯人怀有敌意。奥瑞利(Bill O'Reilly)说伊拉克人活在“史前时代”、“原始”[69]萨维奇(Michael Savage)说阿拉伯人“不是人”、“种族主义与法西斯主义的偏狭份子”,此外他还提倡以核武攻击“主要的阿拉伯首都”[70]

美国国土安全部列为恐怖组织[71]犹太保卫同盟的两名领导人厄勒·库鲁葛(Earl Krugel)与厄夫·卢宾(Irv Rubin)计划炸毁阿拉伯裔国会议员达瑞勒·耶稣(Darrell Issa)的办公室以及位于加州考文城(Culver City)的法赫德国王清真寺。他们在一次卧底行动中被警方逮捕,当时他们在库鲁葛位于洛杉矶的家中收取送抵的爆炸品。库鲁葛于2005年在拘留期间被谋杀[72]。有阿拉伯人指控犹太防卫联盟涉及1985年美国-阿拉伯反歧视委员会(American-Arab Anti-Discrimination Committee)领导人阿雷克斯·欧德(Alex Odeh)被炸死案,无人在该案件中被逮捕[73]

总部设在纽约的世界犹太人大会针对欧洲犹太人大会主席皮埃尔·贝斯奈鲁(Pierre Besnainou)发表了一连串的种族歧视谈话:“他是法国人,不要怀疑。他根本就不值得信任……他是突尼斯人。也不要怀疑这件事。他像阿拉伯人一样地干活着”[74]。世界犹太人大会以色列分会谴责充满恨意与种族主义的言论。“以色列国会议员兼世界犹太人大会以色列分会主席沙·赫梅旭(Shai Hermesh)说,世界犹太人大会的奋斗目标似乎已经往种族主义倾斜了。世界犹太人大会不谋求团结犹太人,反而制造撕裂与仇恨”[75]

西方媒体[编辑]

某些好莱坞电影公司被认为雇用了大量的阿拉伯人充当影片中的坏人,还以负面而且刻板的手法描写他们。根据纽约通讯社(New York Press)评论家崔舍(Godfrey Cheshire)的评论,“这种恶毒的种族刻板印象不仅被允许存在,还被好莱坞拿来大力宣扬”,好像所有的阿拉伯人都是疯狂的恐怖份子。[76]

《The Muslim World》有文章指一些西方电影对阿拉伯人和穆斯林的描写方式就好像纳粹电影对犹太人的丑化。就像法西斯时期德国犹太人给人的坏印象,阿拉伯人的形象被丑化为“漫画里贪财的人,企图掌控世界、崇拜不同的神灵、滥杀无辜又渴望金发处女”。[77]

2000年的电影《火线冲突》遭到阿拉伯团体的批评,美国-阿拉伯反歧视委员会说这部片“很可能是好莱坞有史以来仇视阿拉伯人的最彻底的种族主义电影。”[76]波斯顿环球报记者保罗·克林顿(Paul Clinton)写道:“这是最糟的情况,这分明是公然的种族主义电影,雇用阿拉伯人为演员,并将之丑化成卡通片段的坏蛋”。[76]

沙辛(Jack Shaheen)所著的《电影中的坏阿拉伯人》(Reel Bad Arabs[78]调查了超过900部电影里所描绘的阿拉伯人。在那些片子当中,只有12部对阿拉伯人持着正面描写,另有50部是比较平衡的。沙辛写道:“对阿拉伯人的刻板印象深植于美国的电影业中。自1896年以来,电影商不约而同地控诉阿拉伯人为头号敌人──残忍、冷血、没有文化的宗教狂、嗜财如命的文化‘他者’,威胁著文明的西方人,特别是基督徒犹太人。1896年以来这种控诉不胜枚举……好莱坞对阿拉伯人的讽刺占满了电影萤幕。阿拉伯人的这种形象一直到今天都还存在,这很令人厌恶且根本没有代表性”。[79]

有些人觉得那些以石油发迹的身材极胖的阿拉伯酋长已经和同样肥胖且外貌可笑的犹太银行家或商人没什么两样,在西方媒体里的形象都是负面的。[80]

根据新闻周刊专栏记者葛林菲尔德(Meg Greenfield)所述,反阿拉伯情绪已经造成人们对阿拉伯人的错误认知,并且阻碍中东的和平进程。[77]

反歧视的团体[编辑]

美国-阿拉伯反歧视委员会(ADC)于1980年由参议员詹姆士·阿布雷兹克(James Abourezk)发起,是美国最大的阿拉伯裔美国人的草根民权组织。前众议院女议员玛莉·萝丝·欧卡(Mary Rose Oakar)是现任委员会的主席。美国-阿拉伯反歧视委员会是对抗反阿拉伯主义的前线组织──消除对阿拉伯裔美国人的歧视与偏见。[81]

阿拉伯裔美国人协会于1985年由詹姆士·札葛必(James Zogby)创立,是一个总部位于华府非营利组织,专门为全美国的阿拉伯裔美国人争取权利。此协会平时亦从事美国境内反阿拉伯主义的相关研究。

美国-伊斯兰关系理事会(CAIR, Council on American-Islamic Relations)创立于1994年6月,为北美的穆斯林争取公民自由利益团体[82][83]此外CAIR也积极对抗反阿拉伯主义。[84]

英国的大伦敦理事会(GLC, Greater London Council)以及巴勒斯坦劳动委员会(LCP)借由提高阿拉伯人与巴勒斯坦人的权利来对抗反阿拉伯主义。巴勒斯坦劳动委员会于1989年曾经资助一场关于反阿拉伯主义的研讨会。[85]英国阿拉伯裔英国人协会也努力对抗反阿拉伯的歧视。[86]

反诽谤联盟(ADL)的创立宗旨是对抗反犹太主义以及各种形式的偏见,911事件之后该组织着手探讨反阿拉伯主义,并对外表示不认同反阿拉伯主义所引发的犯罪。[87]2003年反毁谤联盟敦促美国众议院发言人开会谴责针对阿拉伯裔美国人与美国穆斯林的偏见与暴力。美国犹太人委员会英语American Jewish Committee(AJC)及美国犹太人大会英语American Jewish Congress也都提出同样的要求。[88]2004年ADL全国主席发表以下声明:“恐怖攻击之后一些阿拉伯裔美国人与伊斯兰机构成为泄愤与仇恨的目标,我们对此感到不安。”[89][90]

1990年代反毁谤联盟与美国-阿拉伯反歧视委员会(ADC)起了争执。反毁谤联盟搜集了ADC成员对以阿冲突的立场的敏感资料,ADC对此一举动颇有疑虑。到了1999年这场争执在庭外和解,没有找到任何不法事件。[91]2001年,反毁谤联盟试图阻挠美国-伊斯兰关系理事会的阿拉伯成员参与一场关于包容多元文化的会议。2007年反毁谤联盟指控美国-伊斯兰关系协会“在恐怖主义有不良纪录”。[92]

美国-伊斯兰关系理事会反击反毁谤联盟“试图借由毁谤并妖魔化关于美国穆斯林权利的第一修正案,使之禁声”。

相关反歧视组织[编辑]

参见[编辑]

参考资料[编辑]

  1. ^ Islamophobia should be as unacceptable as racism. 2014-01-12 [2014-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12). 
  2. ^ Echebarria-Echabe, Agustín; Emilia Fernández Guede. A New Measure of Anti-Arab Prejudic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Evidence.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2007年5月, 37 (5): 1077–1091. doi:10.1111/j.1559-1816.2007.00200.x. 
  3. ^ British-Yemeni Society: Hadhrami migration in the 19th and 20th centuries. [2008-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0-07-12). 
  4. ^ Country Histories - Empire's Children. [2008-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3-18). 
  5. ^ Heartman, Adam. A Homemade Genocide. Who's Fault Is It?. 2006-09-26 [2008-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03). 
  6. ^ Zanzibar Revolution 1964. [2008-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02). 
  7. ^ Yasir Suleiman. The Arabic Language and National Identity: A Study in Ideology.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3: 238. ISBN 0748617078. 
  8. ^ Ansley, Greg. 1000 extra police officers ready for Sydney lockdown. The New Zealand Herald. 2005-12-16 [2008-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29). 
  9. ^ Brown, Malcolm; Dan Silkstone. Fresh violence rocks Sydney. The Age. 2005-12-13 [2008-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12). 
  10. ^ Delaney, Brigid; Cynthia Banham. Muslims feel the hands of racism tighten around them.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2004-06-17 [2006-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11. ^ Alain Gillette and Abdelmalek Sayadm L'immigration algerienne en France (Parus: Editions Entente, 1984), p. 50.
  12. ^ Abdallah Laroui, History of the Maghreb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7, 351-12)
  13. ^ Georges Mauco, Les etrangers en France: leur role dans l'activite economique (Paris: Armand Colin, 1932), p. 170; and Neil McMaster, Colonial Migrants and Racism: Algerians in Francem 1900-1962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7), p. 67.
  14. ^ Dwyer, Katherine. France's New Nazis: The Resistible Rise of Jean-Marie LePen. International Socialist Review. 1997, (2) [2008-05-20]. ISSN 0020-874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04-27). 
  15. ^ 15.0 15.1 "The Challenge of French Diversit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Kimberly Hamilton, Migration Policy Institute, Patrick Simon, Institut National d'Études Démographiques (INED), Clara Veniard, Migration Policy Institute.
  16. ^ 'Race killing' sparks French riot. BBC. 2005-05-30 [2008-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4). 
  17. ^ Rowling, Megan. French riots borne of mutual exclusion. Al Jazeera. 2005-06-06 [2008-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1-18). 
  18. ^ 18.0 18.1 Iran: New government fails to address dire human rights situation. Amnesty International. 2006-02-16 [2008-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4-21). 
  19. ^ Perry-Castañeda Library Map Collection, Iran ethnoreligious distribution 2004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2004
  20. ^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Islam. Encarta. [2008-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3-10). 
  21. ^ Al-Ahram Weekly | Region | Ethnicity versus theocracy. [2008-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3-21). 
  22. ^ Iran-Iraq War 1980-1988. History of Iran. Iran Chamber Society. [2008-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15). 
  23. ^ Casaca, Paulo. Ahmanidejad's Jihad. Café Babel. 2006-01-19 [2008-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5-24). 
  24. ^ Frampton, Martyn. While the West fiddles, Iran's people.... Henry Jackson Society. 2006-03-07 [2008-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01). 
  25. ^ ISNA - PicView. [2008-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3-18). 
  26. ^ دانشگاه علوم پزشکی و خدمات درمانی جندی شاپور اهواز. [2008-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10-11). 
  27. ^ welcome to cua.ac.ir. [2008-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1-09). 
  28. ^ دانشگاه صنعت نفت. [2008-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7-01). 
  29. ^ Iran to build new nuclear plant. BBC. [2008-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3-09). 
  30. ^ 存档副本. [2006-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1-16). 
  31. ^ Economic Focus. Islamic Republic News Agency. 2005-11-01 [2008-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3-22). 
  32. ^ Agence France-Presse. Iran on rough road to WTO membership. The Daily Star. 2005-06-04 [2008-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29). 
  33. ^ Iranian embassy information page. [2008-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6-09). 
  34. ^ 波湾消失 伊朗拟告Google[永久失效链接],中央社
  35. ^ Conor Cruise O'Brien. The Siege: The Saga of Israel and Zionism. Simon and Schuster. 1986: 360. ISBN 0671600443. 
  36. ^ The Or Inquiry - Summary of Events. Haaretz. 2000-09-12 [2006-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1-12-16). 
  37. ^ Anti-Arab riots spark Israeli soulsearching. BBC. 2000-10-11 [2006-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3). 
  38. ^ 38.0 38.1 McGreal, Chris. 41% of Israel's Jews favour segregation. The Guardian. 2006-03-04 [2014-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21). 
  39. ^ [1][永久失效链接]
  40. ^ Steele, Jonathan. The rise of the rightwinger who takes his cue from Putin. The Guardian. 2006-11-02 [2014-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26). 
  41. ^ Israeli MP: Arabs are worms. [2008-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8-29). 
  42. ^ ADL Dismayed At Offensive Remarks Made By Member of Israeli Knesset (新闻稿). Anti-Defamation League. 2004-12-14 [2008-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28). 
  43. ^ Ettinger, Yair. Boim: Is Palestinian terror caused by a genetic defect?. Haaretz. [2008-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11-09). 
  44. ^ Goldberg, Jeffrey. Among the Settlers. The New Yorker. 2004-05-31 [2008-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7-01). 
  45. ^ 45.0 45.1 U.S. Department of State Annual Report on International Religious Freedom for 2005 - Israel and the Occupied Territories - November 2005. [2008-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0-21). 
  46. ^ [2]
  47. ^ Traubman, Lionel. Reports on Palestinian kids' hatred grossly exaggerated. The Jewish News Weekly of Northern California. 2004-02-06 [2008-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4-11). 
  48. ^ Israeli Textbooks and Children's Literature Promote Racism and Hatred Toward Palestinians and Arabs. [2008-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2-30). 
  49. ^ Bedouin ask UN to help fight systemic discrimination in Israel. vHaaretz. 2006-07-03 [2008-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7-05). 
  50. ^ Rudge, David. Israeli Arabs: Israel is racist. The Jerusalem Post. 2005-08-11 [2008-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10-26). 
  51. ^ Israeli's World Cup hopes saved by ... Arabs. Associated Press. 2005-04-01 [2008-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1-13). 
  52. ^ Acre gang stabs, lightly wounds MK Abbas Zakur in hate crime. Haaretz. 2006-07-30 [2008-05-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8). 
  53. ^ Israeli anti-Arab racism 'rises'. BBC. 2007-12-10 [2008-05-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10). 
  54. ^ EI: Toddlers not immune from discrimination in Israel. [2008-05-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3-19). 
  55. ^ The night westerners were hunted for being white. The Daily Telegraph. 2004-11-19 [2020-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3-19). 
  56. ^ Handloff, Robert E., ed. Ivory Coast - The Levantine Community. Ivory Coast: A Country Study. Country Studies. Washington: GPO for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1988 [2008-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29). 
  57. ^ Niger starts mass Arab expulsions. BBC. 2006-10-26 [2008-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28). 
  58. ^ Niger's Arabs say expulsions will fuel race hate. Reuters. 2006-10-25 [2008-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1-10). 
  59. ^ Niger's Arabs to fight expulsion. BBC. 2006-10-25 [2008-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4). 
  60. ^ U.S. Committee for Refugees and Immigrants World Refugee Survey 2007 - Niger. US Committee for Refugees and Immigrants. 2007-07-11 [2008-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4). 
  61. ^ William A. Dorman. Hooshang Amirahmadi , 编.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Middle East: A Search for New Perspectives. SUNY Press. 1992: 302. ISBN 0791412253. 
  62. ^ Ayn Rand Ford Hall Forum lecture, 1974, text published on the website of The Ayn Rand Institute 存档副本. [2007-09-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8-22). 
  63. ^ 63.0 63.1 Oswald, Debra L. Understanding Anti-Arab Reactions Post-9/11: The Role of Threats, Social Categories, and Personal Ideologies.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2005年9月, 35 (9): 1775–1799. doi:10.1111/j.1559-1816.2005.tb02195.x. 
  64. ^ 64.0 64.1 64.2 64.3 Arab American Institute 2001 report submitted to the United States Commission on Civil Rights (PDF). Arab American Institute. [2008-05-2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8-03-07). 
  65. ^ Terrorism -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2008-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2-07). 
  66. ^ 存档副本. [2008-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11-03). 
  67. ^ Boehlert, Eric. The prime-time smearing of Sami Al-Arian. Salon.com. 2002-01-19 [2008-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3-18). 
  68. ^ Sugg, John F. Steven Emerson's Crusade. FAIR. 1999-01-02 [2008-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11). 
  69. ^ O'Reilly: Iraqi people are "primitive," "prehistoric group". Media Matters for America. 2004-06-18 [2008-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3-29). 
  70. ^ Savage: Arabs are "non-humans" and "racist, fascist bigots". Media Matters for America. 2004-05-14 [2008-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27). 
  71. ^ SPLCenter.org: Hate Groups Map[永久失效链接]
  72. ^ Jewish extremist killed in jail. BBC. 2005-11-06 [2008-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1-05). 
  73. ^ JDL chairman Rubin dies. Associated Press via CNN. 2002-11-14 [2008-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17). 
  74. ^ Ratner, Lizzy and Anna Schneider-Mayerson. Memo from Old Rumsfeld Aide May Sink Bronfman Heir. Matthew Bronfman's bid to lead the World Jewish Congress is turning into a big mess. New York Observer, May 7, 2007, Available: 存档副本. [2007-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7-15). 
  75. ^ Lefkovits, Etgar. Top WJC official makes Arab jibe at EJC chief. Jerusalem Post. May 4, 2007, Available: http://fr.jpost.com/servlet/Satellite?pagename=JPost/JPArticle/ShowFull&cid=1178198609617
  76. ^ 76.0 76.1 76.2 Whitaker, Brian. The 'towel-heads' take on Hollywood. The Guardian. 2000-08-11 [2008-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1-27). 
  77. ^ 77.0 77.1 Shaheen, Jack G. Hollywood's Muslim Arabs. The Muslim World. 2000, 90 (1–2): 22–42. ISSN 0027-4909. doi:10.1111/j.1478-1913.2000.tb03680.x. 
  78. ^ Shaheen, Jack G. Reel Bad Arabs. Interlink Publishing Group. 2001. ISBN 1-56656-388-7. 
  79. ^ Levesque, John. Arabs suffer in the hands of Hollywood. Seattle Post-Intelligencer. 2002-03-21. 
  80. ^ Zogby, James J. The Other Anti-Semitism. Sojourners Magazine. November–December 1998 [2008-06-08]. ISSN 0364-209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11). 
  81. ^ American-Arab Anti-Discrimination Committee web page. [2020-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3-27). 
  82. ^ 25 Facts about CAIR: Did you know?. CAIR. [2007-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8-26). 
  83. ^ CAIR:About CAIR. [2008-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7-11). 
  84. ^ Philippa Strum, American Arabs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美国国会图书馆存档,存档日期2006-08-07, Woodrow Wilson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cholars, May 2006.
  85. ^ Edmunds, June. The British Labour Party in the 1980s: The Battle Over the Palestinian/Israeli Conflict. Politics. 1998年5月, 18 (2): 111–118. doi:10.1111/1467-9256.00068. 
  86. ^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ritish Arab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Who we are and what we do" page.
  87. ^ Eskenazi, Joe. State's skyrocketing anti-Arab incidents pain area Jews. j. 2001-10-19 [2008-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3-18). 
  88. ^ ADL Urges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to Consider Resolution Protecting Arabs, South Asians, Muslims and Sikhs (新闻稿). Anti-Defamation League. 2003-07-30 [2008-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23). 
  89. ^ Elaasar, Aladdin. Silent Victims: The Plight of Arab & Muslim Americans in Post 9/11 America. AuthorHouse. 2004. ISBN 1-4184-1055-1. 
  90. ^ ADL Says Americans Must Remain United, Reject Group Hatred in Aftermath of Terrorist Attacks (新闻稿). Anti-Defamation League. 2001-09-14 [2008-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12). 
  91. ^ Wiener, Julie. ADL settles with Arabs, others to wrap up 6-year lawsuit. j. 1999-10-01 [2008-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7-14). 
  92. ^ FL rights group rejects ADL demand to bar Muslim from panel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CAIR press Release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