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鲁阁牌楼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坐标24°09′20″N 121°37′18″E / 24.155672°N 121.62159°E / 24.155672; 121.62159

太鲁阁牌楼
太鲁阁牌楼
位置 台湾花莲县秀林乡台8线东侧入口处189k
建成时间台湾地区 民国49年(1960年)
类型登录等级:历史建筑
登录种类:牌坊
详细登录资料
太鲁阁牌楼
类型牌坊
位置台8线187.5K[1]
当前用途特色:花莲县历史建筑[2]
开放时间:1960年-至今
启用民国49年(1960年)[3]

太鲁阁牌楼台湾中横公路的入口牌楼,为花莲县秀林乡旅游景点之一,位于锦文桥南端桥头与中横公路交会之路口上,标高60米,其里程位置是台8线187.5K[1]花2线2.720K。在公路旁的岩壁上则刻“鲁阁长春”四字,在太鲁阁牌楼附近设置的展望台,可供游客驻足观赏其景点[4][5]

兴建历史[编辑]

中华民国政府为象征台湾的第一条东西横贯公路,建造一座匾题“东西横贯公路”六字的牌楼,故亦称东西横贯公路牌楼,这条公路便是现今常称“中横公路”[3]。太鲁阁牌楼随着1960年5月9日中横公路通车后,来往的驾驶可见这座外观具有中国宫殿式的牌楼[3]

太鲁阁牌楼因地处要冲,不仅是中横公路通往太鲁阁峡谷必经之处,并因锦文桥为苏花公路唯一通过立雾溪的桥梁,使紧邻锦文桥的太鲁阁牌楼成苏花公路必经之处,为改善太鲁阁牌楼地处汇集中横公路与苏花公路的两方车潮影响而发生堵塞现象,因此公路总局于1999年2月兴建太鲁阁大桥,将苏花公路截弯取直,2002年7月启用后,虽然苏花公路不经太鲁阁牌楼,但锦文桥与原有道路(太鲁阁口-上崇德段后改编为花2线)至今仍保留[6][7]

2005年3月29日,文化建设委员会依据《文化资产保存法》登记列为历史建筑,以表征先民开辟中横公路之纪念意义[2]。太鲁阁牌楼因年久失修,太鲁阁国家公园管理处为配合《中横公路开通50周年纪念》系列活动予以整修,以赶在2010年5月9日活动之前完成修复[8]。直到今日,太鲁阁牌楼仍是象征进入中横公路的指标建筑,也是游客前往太鲁阁峡谷途中会停驻拍摄之景点[5][9]

建筑结构[编辑]

太鲁阁牌楼的主体采三间四柱三楼式,屋檐形式为单檐庑殿顶,上覆金黄色琉璃瓦,但因长年日晒雨淋,琉璃瓦色泽已有变化。柱体采朱红色,柱与柱之间的廊道是为“一间”,因太鲁阁牌楼设计成四柱,故有左、中、右三间,每一间的屋檐皆设计成檐楼,故合计三座,是供排水之用。在主楼的两根大楣上则彩绘“双龙抢珠”,而两根大楣之间则立六块匾额,匾额呈黑色,字采金黄色题,每一匾题一字,自右向左依序排列:“东”、“西”、“横”、“贯”、“公”、“路”。每一间的檐楼都设计有脊兽装饰,主楼在正脊上两端各有一只脊兽,四条垂脊的檐角也各有一只脊兽;左右两旁的边楼因只有一条正脊与两条垂脊,故脊兽设计成正脊一只、垂脊两只,合计有六只脊兽。太鲁阁牌楼下方的柱脚全都采未加雕饰的白色夹柱石,还有在牌楼的一侧旁立有石狮一座,另一侧的因靠近岩壁而未设。

至于牌楼上所题之“东西横贯公路”6字,出自台湾当代书法家王壮为,当时他是前副总统陈诚的机要秘书,也为陈诚代笔。[10]

参见[编辑]

引用来源[编辑]

  1. ^ 1.0 1.1 中橫50系列活動 Fun中橫. 太鲁阁国家公园管理处. [2012-02-05]. [失效链接]
  2. ^ 2.0 2.1 太魯閣牌樓. 文化部文化资产局. [2012-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1). 
  3. ^ 3.0 3.1 3.2 中橫50系列活動 中橫開拓史. 太鲁阁国家公园管理处. [2012-02-05]. [失效链接]
  4. ^ 广濑 荣. 太魯閣國家公園~魯閣長春-東西橫貫公路牌樓. 阿荣的花莲旅游资讯部落格. 2010-12-03 [2012-02-05]. [失效链接]
  5. ^ 5.0 5.1 太魯閣風景區. 美丽台湾心视界. [2012-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1). 
  6. ^ 181K 太魯閣大橋展開平坦美景. 交通部公路总局. [2012-02-02]. [失效链接]
  7. ^ 公路建設 太魯閣大橋. 交通部公路总局第四区养护工程处. [2012-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17). 
  8. ^ 游太郎. 中橫公路50年 牌樓換新裝. 自由电子报. 2010-03-30 [2012-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20). 
  9. ^ 広瀬 栄. 民國50年代的東西橫貫公路牌樓. ㄚ荣的写真日记. 2009-07-14 [2012-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7). 
  10. ^ 太魯閣口「東西橫貫公路」誰題字? 學術團隊研究解謎. 联合报. 王燕华. 2021-05-07 [2021-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