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省城隍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坐标25°02′38″N 121°30′46″E / 25.043960°N 121.512710°E / 25.043960; 121.512710

台湾省城隍庙
基本信息
位置 台湾台北市中正区武昌街一段14号
主神城隍尊神
例祭国历10月25日
建立时间1947年
地图
地图

台湾省城隍庙,是位于台湾台北市中正区光复里的城隍庙,主神为城隍,与台北府城隍庙都是源自台北府县城隍庙。

沿革[编辑]

台北府县城隍庙的旧址纪念碑为台湾省城隍庙于2011年台湾光复节中华路一段所立[1]

建立缘由[编辑]

祭祀府、县城隍的台北府县城隍庙被日本政府拆后,多尊神像分别送至艋舺地藏庵松山昭明庙[2]

战后初期,台北市城中区(今大部分属中正区)区长林阿九及张水银等人向市长黄朝琴索回台北府县城隍庙旧址重建城隍庙未果,续向第二任市长游弥坚争取,始拨城中区武昌街的医院旧址建立[3]。庙地为国有,三分之一属台北市政府、三分之二属于财政部国有财产局[2]。1947年11月落成[4],庙址为武昌街一段14号[4][5],属于光复里[6]

原取名“台北府城隍庙”,但有主张认为“台北府”一词已过时,因此定名为“台湾省城隍庙”[3]。1972年,成立财团法人,全名是“财团法人台北市台湾省城隍庙”[4]。庙方董监事会干事王真如说明,在“台湾省”前冠上“台北市”,是因申请成立财团法人的需要[7]

改建风波[编辑]

庙身

1984年报导,庙方所占据的国有土地,公告地价就达新台币7000到8000万元[2][5]台北市政府财政局为增加市政建设的财源,公开表明有意出售此笔土地;但庙方因价格太高,未向市政府洽购[2]

庙地离城中市场不远,外围流动摊贩聚集,以警察单位为主的台北市摊贩处理小组提出构想,希望推动改建城隍庙成高楼大厦,庙宇放置顶层,其余各层仿效市场出租摊位态,以彻底解决摊贩问题,此构想获得一些立法委员及台北市议员的支持推动。对此,庙方的游姓干事表示,旧董事会原望政府能以赠与方式取得土地所有权自行改建大楼,城隍庙一旦改建大楼,仍应保持单纯,多余楼层如设置图书馆、讲经堂等,乃较适切,若作为摊贩集中市场,势必增加管理上问题。[4]

1984年2月20日,庙方人员致函城中区公所,请向台北市政府民政局台北市政府警察局台北市政府建设局、台北市政府财政局、台北市政府地政处台北市政府工务局等及其他有关单位转达意见,说改成大楼,把城隍庙向顶楼搬迁,以下各层收容摊贩,似违背城隍庙的历史渊源与供奉传统。庙方在信件亦主张依照《台湾省寺庙管理办法》等有关法令规章,将诉诸法律途径,甚至以陈情方式,尽量争取政府赠予土地的机会。[2]

依据1972年行政院公布实施的《台湾地区国有财产捐赠寺庙教堂办法》,寺庙教堂所使用的国有不动产,如所属政府机关有赠与必要,应是原属日人所有的寺庙教堂,及原属财团法人所有的寺庙教堂而由日人主持者等两类为限,且这些寺庙教堂应仍由原宗教团体继续使用。[5]

同月22日,林衡道指出,台湾省城隍庙现址,和建造于光绪七年(1881年)的台北府县城隍庙原址有出入,不能算是古庙,虽然供奉主神一致,是否可视为原先庙宇的延续来要求政府机关捐赠土地,尚需由有关主管机关解释。他也反对市府有意改建大楼容纳摊贩的构想,认为无论就民俗观点、或公共安全角度,均不宜把寺庙设在高楼大厦顶层。他解释,台北市确实有一些宗祠设置在高楼顶层,并出租以下各层,以营运收入维持宗祠及宗亲会开支,但宗祠系一年春秋两祭,平时不会出现香火盛况,与寺庙不可相提并论。[5]

数月后,民政局向台北市政府改进摊贩管理专案小组回复说改建庙宇以容纳城中市场摊贩的构想,经民政局与城隍庙财团法人研讨,判断可行性不大[8]

祭祀[编辑]

正殿城隍爷雕像(晋升后)
正殿城隍爷雕像(晋升前)

庙内的城隍爷与其夫人、文判和武判都是两尊。这是因为九二一地震后,发现泥塑城隍爷略有损伤,为防万一,在重修前新塑一尊备用,结果在台南师傅妙手之下,修复如新,比之前的样貌更加栩栩如生,最后两尊一起供奉。[9]

观音菩萨雕像

入口右边有一座巨大的观世音菩萨神像,原属于民众的佛像,是民众不再奉祀,而暂住该庙。但今日已成为本庙的主要象征之一,在菩萨圣诞、成道、出家的日子会供应汤圆[9]

2004年起,三芝福成宫出自于台北大天后宫的金面妈祖神像从台北府城北门进城后,其銮驾就会在台湾省城隍庙停驻,北台湾各地妈祖庙也会同时将供奉的妈祖请至城隍庙,宛如小型的妈祖高峰会[10]

神明位阶[编辑]

战后时期,台北市城隍爷信仰分有省城隍、府城隍、霞海城隍这三种[11]

台湾省城隍庙的王真如表示与全台湾各地供奉的县城隍、都城隍比较,省城隍相当于省长位阶,主张此庙为台湾唯一的省级城隍庙[7]。而另一看法是,新竹都城隍庙是全台的城隍庙神格位阶最高的,一般城隍庙的城隍位阶相当于县长,新竹城隍庙的都城隍则相当于省长[12]。另台南市国定古迹台湾府城隍庙是自明郑时期以来之官建城隍庙,年代最早,亦为省级城隍的“威灵公”。

城隍晋昇[编辑]

台湾省城隍庙因中华民国政府迁台台北市台湾省省会转变成中华民国首都,按照明清时期“城隍”的位阶,台湾省城隍庙之城隍已不是省城隍等级,但自中华民国政府迁台以来,省城隍一直未晋昇。直到2011年8月,庙方敕封“昇福明灵王”,成为台湾唯一“京师城隍”[注 1][14]

游行绕境[编辑]

台湾省城隍庙建立后,因戒严时期对游行规范很严格,庙方为顺利帮城隍爷庆生,才以庆祝台湾光复节的形式申请集会游行,以三年一次大巡年,若遇大巡年会有阵头绕境至万华[15]。但在1970年10月21日,台北市民政局表示光复节的城隍祭典,由改善民俗实践会决定不举办游行,并作节约式的拜拜[16]。对此,庙方解释是因庙方派系无法整合等诸多因素,导致多年未游行,直到1995年才恢复举办[17]

注释[编辑]

  1. ^ 城隍尊号制度是明洪武二年(1369年)官方曾实施过的制度,但次年便取消。不过民间在信仰上仍持续使用尊号制度。[13]

参考[编辑]

  1. ^ 张立勋. 福建巡撫沈葆楨? 紀念碑搞錯了啦. 《中国时报》. 2013-10-24 [2018-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8) (中文(台湾)). 
  2. ^ 2.0 2.1 2.2 2.3 2.4 赵筱慈. 城中城隍˙誠惶誠恐 立廟地籍˙市有國有 擬要求公家贈地或籌錢購地改建 開善門納攤販之議也請市府慎重. 《联合报》. 1984-02-21 (中文(台湾)). 
  3. ^ 3.0 3.1 刘郁青. 現世來生吉凶禍福 城隍爺主掌 城慶日 祭城隍祈平安意義大. 《民生报》. 2004-08-20 (中文(台湾)). 
  4. ^ 4.0 4.1 4.2 4.3 赵筱慈. 拆廟蓋大廈 容納流動攤販 城隍爺怎辦 請祂搬進頂樓 事關宗教產權問題 民政局認有待商榷. 《联合报》. 1984-01-15 (中文(台湾)). 
  5. ^ 5.0 5.1 5.2 5.3 赵筱慈. 城中城隍廟不能算古廟 與府城隍廟原址有出入 林衡道四十年前看到該廟改建的情形. 《联合报》. 1984-02-23 (中文(台湾)). 
  6. ^ 杨芷茜. 《里長開講》廖勝煇:里民亟需活動空間. 《联合报》. 2007-02-02 (中文(台湾)). 
  7. ^ 7.0 7.1 苏嘉俐. 台灣唯一的「省城隍廟」位階等同「省長」. 《中国时报》. 1996-10-17 (中文(台湾)). 
  8. ^ 改建城隍廟納攤販 民政局計畫成畫餅. 《联合报》. 1984-05-20 (中文(台湾)). 
  9. ^ 9.0 9.1 王瑞瑶. 《神明小檔案》一生善惡 城隍爺看透透. 《中国时报》. 2008-12-22 (中文(台湾)). 
  10. ^ 萧婷方. 〈台北都會〉金面媽祖回娘家 14日北門進城. 《自由时报》. 2015-09-09 [2018-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01) (中文(台湾)). 
  11. ^ 任爾勸導節約 香客參拜依舊 霞海城隍「靈威」未減. 《联合报》. 1954-06-13 (中文(台湾)). 
  12. ^ 潘国正. 三座不同信仰中心今年同時逢大週年. 《中国时报》. 1998-07-14 (中文(台湾)). 
  13. ^ 谢贵文. 〈清代臺灣官建城隍廟的祭祀、神格與功能─以臺灣府城隍廟為中心的考察〉. 《台南文献》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9-12, 第16辑: 36-53. ISSN 2227-8168. 
  14. ^ 神祇介紹與導覽, 台湾省城隍庙, [2021-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3) 
  15. ^ 张凯翔. 柯P出席台省城隍廟聖誕 廟方:市府缺宣傳. 《自由时报》. 2016-10-25 [2018-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27) (中文(台湾)). 
  16. ^ 古亭.城中 城隍祭典 節約式拜拜. 《联合报》. 1970-10-22 (中文(台湾)). 
  17. ^ 苏嘉俐. 舊城中地區省城隍爺聖誕出巡繞境. 《中国时报》. 1996-10-26 (中文(台湾)).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