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外观整型手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鼻外观整型手术
Rhinoplasty
鼻外观整型手术:在鼻翼软骨的部分放入塑型鼻骨,改善左鼻孔的大小。
ICD-9-CM21.87
MeSHD012225

鼻外观整型手术 (英文:Rhinoplasty)、又被称为隆鼻,是一种将鼻子的外观进行调整或重建的一种行为,主要诉求为使鼻子更加的美观,常用于解决一些因意外引发的鼻部外伤,或由于先天性缺陷造成呼吸障碍,后者又可称为功能型鼻整形。

历史[编辑]

隆鼻之父Sushruta(ca. 800 BC)

鼻外观整型手术(或称鼻部手术)最早是在古印度,草药医生Sushruta(约公元前800年),记载在Sushruta手札中(约公元前500年)在里面收录了他进行手术重建鼻子的过程。Sushruta和他的学生当时便在开发和应用整形外科技术,由于当时宗教等许多文化因素类似的整形外科技术常用在重建鼻子,生殖器、耳垂、等等。

古罗马学者 科尼利厄斯塞尔苏斯(Cornelius Celsus).

罗马帝国时期(公元前27年 - 公元476年)由学者科尼利厄斯塞尔苏斯(Cornelius Celsus,约公元前25年 - 公元50年)出版的De Medicina(医药)(公元14年),中有描述校正和重建的鼻子和身体其他部位的整形外科技术和程序[1]

拜占庭罗马皇家院中的皇家医师Oribasius(约公元320-400),出版长达70卷的""'Synagogue Medicae""中亦有记载隆鼻手术的描述,主要描述的使用特点在如何无损面部外观进行外科?合或如何进行伤口的清创,如何去除受损组织,以防止感染恶化等加速伤口愈合的方式l以及如何促使脸部(鼻、眉、唇)自愈能力,使患者恢复正常面貌。

然而在中古世纪(公元5 - 15世纪),罗马帝国崩坏后(公元476年)由于局势混乱古印度草药医生Sushruta手札辗转流传至欧洲,直至十世纪后,由盎格鲁撒克逊医师手册以古英语撰写Bald's Leechbook(约公元920)内容描述唇裂(cleft lip)的整形修复;作为医疗汇编,“Leechbook”书中分类内科疾病和治疗显著外用药,提供草药补救措施,并提供超自然的咒语(祈祷),在有需要时。

250px奥斯曼隆鼻医师?erafeddin Sabuncuo?lu (1385–1468).

在11世纪,在大马士革的阿拉伯医师Ibn Abi Usaibia(1203年至1270年)翻译Sushruta手札将原文梵文译成阿拉伯文。在当时,Sushruta的手札被汇编至'Cerrahiyet-UL Haniye(皇家外科,15th c.),并改良其手术技术的加入缩乳的内容。[2][3]

在意大利,Gasparo Tagliacozzi(1546年至1599年),在在博洛尼亚大学教授手术人体解剖学,出版Curtorum Chirurgia Per Insitionem'“(The Surgery of Defects by Implantations,1597年),技术上的应用常用于处理士兵的面部创伤的修复和重建[4]

随着时间的过去,在公元前五世纪的印度鼻外观整型手术技术 - 特色鼻部皮瓣移植 - 又再一次于在18世纪的迈索尔战争(1789年至1792年)中被发现提起,
当时东印度公司外科医生托马斯(Thomas Cruso)和詹姆斯·芬德利(James Findlay)目睹了在英国居住在印度隆鼻程序浦那。
在“马德拉斯宪报(Madras Gazette)上发表鼻外观整型手术过程中的照片和其鼻重建的成果;随后,在1794年10月伦敦”君子杂志(Gentleman's Magazine)“,

由外科医生托马斯(Thomas Cruso)和詹姆斯·芬德利(James Findlay)出版一本图文并茂的报告,描述二十三个世纪前由古印度Sushruta开始流传的鼻部皮瓣移植技术的改进。[5]

在德国,隆鼻技术又再一次的改进,由柏林大学教授卡尔·费迪南德·冯·格雷夫(Karl Ferdinand von Grafe,1787-1840),出版了Rhinoplastik(鼻部重建.1818) 其中描述了一位患者从手臂取得皮肤组织的过程,并且整理鼻外观整型手术外科手术的历史(印度、意大利以至当代),更提及将技术改进至眼睑唇裂?裂等部位的技术。

其门生约翰·弗里德里希([Johann Friedrich Dieffenbach,1794–1847),成为第一位整型外科医师并且出版'Die Operative Chirurgie'(外科手术,1845),从而将之成为一项基本医疗项目并且该书本成为接下来整型外科医师的基本初学书本。

此外,由普鲁士·雅克·约瑟夫·(Prussian Jacques Joseph,1865–1934)出版的Nasenplastik und sonstige Gesichtsplastik(鼻外观整型手术和其他面部整形手术,1928年) 更精进了透过小范围切口进行鼻外观整型手术的手术技术。[6]

在美国1887年时,耳鼻喉科医师约翰·奥兰多(John Orlando Roe,1848–1915),进行当代第一次的鼻内鼻外观整型手术手术(封闭式鼻外观整型手术),在他的报导中,将称为狮子鼻的畸形鼻透过简单的操作矫正。[7][8]

在二十世纪初由弗里尔(Freer)和基利安(Killian),分别在1902与1904年发表粘膜下鼻中隔切割成形术'(SMR)的改进方式,自此成为接下来新创技术的基础, 1921年时由A. Rethi发表了透过小切口调整鼻尖的外科鼻外观整型手术方式。[9]

然而,在二十世纪中叶,尽管隆鼻技术的精进,但鼻外观整型手术依然停留在手术的做法 - 直到20世纪70年代,Padovan介绍了他的技术改进方式,并且倡导更多元的鼻外观整型手术方法,鼻外观整型手术的技术又有一次的进步。[10][11]

在1973年时由古德曼(Goodman)发表了External Approach to Rhinoplasty,更推动了技术与流程的发展。[12] In 1982, Jack Anderson reported his refinements of nose surgery technique in the article Open Rhinoplasty: An Assessment (1982).[13]

鼻外观整型手术外科手术在20世纪70年代,主要的应用是在于首次鼻外观整型手术的病人,而非做二次鼻外观整型手术的患者(指经过第一次失败的鼻外观整型手术手术,于1987年Jack P. Gunter公开了他对于二次鼻外观整型手术患者的鼻外观整型手术方法, 并且改进其技术,降低隆鼻手术的失败率。.[14]

手术类型[编辑]

开放式手术[编辑]

是将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下进行,一般来说整型外科医生首先分离鼻部皮肤与皮下软组织,并且放入框架(鼻模)进行'重塑'的动作,并且缝合切口,透过胶带固定刚完成手术的鼻子,以促进愈合。

鼻模材料[编辑]

因应不同的患者需求,使用于鼻外观整形手术的鼻模包含了生物组织与非生物组织两种材质,也有混合同时进行的情况,以加强或是改变鼻部的轮廓。

生物组织[编辑]

生物组织若是自体移植,通常是从鼻中隔取得,但如果不足够使用,便或朝肋软件或耳软件取得。当隆鼻需要植骨时,通常是从头盖体、臂部、肋骨来取得,此外如不自体移植,也是可以使用人工合成的框架来加强鼻梁[15]

随着医学发展,目前也有异体移植的方式,称为异体肋软骨,这是一种新型生物活性材料,主要来源是由合法器官捐赠。透过脱细胞去抗原、消毒灭菌、真空冷冻干燥与二次辐照灭菌,并经过严格的传染病学检查,杜绝所有细菌及病毒后,才能作为正式供体来源。[16]

在临床上,也会使用碎软骨进行颜面整形。碎软骨除了做鼻梁,也可放置下巴、苹果肌、夫妻宫与额头。[17]

非生物组织[编辑]

又称人工鼻模、假体, 包括传统的硅胶或二代硅胶(Bistool)、Gore-tex(ePTFE)、及卡麦拉(内层硅胶外层Gore-tex)等。[18]

无论哪一种材料都有其优缺点,因此,需由患者与有经验的专业鼻整形医师进行术前沟通、术中施作、术后照护,才能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及满意度。

摄影纪录[编辑]

为保障病人与医师双方的权益,在手术前会协商是否进行摄影纪录,拍摄整个手术过程以及前后结果对照,由于鼻子是一个视觉较立体的位置,因此需要从正面、侧面、下方等三种高度来进行拍摄。

  • 照片A:鼻外观整型手术完成后,医师?合切口,并且微调鼻子。紫色墨水为指引线,以确保医师的切割精确。
  • 照片B:使用纸胶带进行固定,并且准备放上金属夹鼻板,以保护手术完成的鼻子受到保护。
  • 照片C:透过金属夹鼻板促进伤口愈合,并且保护新鼻子的生成组织
  • 照片D:夹板固定后再以胶带完成整个手术流程。

封闭式手术[编辑]

注射隆鼻手术[编辑]

封闭式手术隆鼻是注射填充剂至鼻部组织,如胶原蛋白玻尿酸微晶瓷,来改变和塑造鼻型。

早期的尝试使用的填充物大多是有毒物质如石蜡和硅。2000年后,医生如博士 亚历山大·里夫金,安德鲁博士团映乐研制成功利用现代填料的良性技术。.[19][20]

填充剂材料[编辑]

多数注射式隆鼻患者皆希望鼻梁又挺(高)又尖(锐)所以依物理特性材料当然是愈硬愈好,毕竟愈硬愈容易架高,愈软愈容易塌陷。

至于持久度则是以FDA所定义的“材料维持时间”与一般人所认知的“视觉维持时间”会有所出入,虽材料仅消损一半但视觉上却容易有完全消损的视觉。 因此术前应询问清楚“材料维持时间”与“视觉维持时间”做区隔,以免想做微整隆鼻患者会有期望上的落差。

微晶瓷填充物[编辑]

微晶瓷其主成分[21](占三成)是人体身体骨头及牙齿中本来就存在的主要结构物质CaHA(含钙及磷酸根),在2006年通过美国FDA做为组织填充剂,在2008年通过台湾卫生署做为组织填充物,由于较硬的特性,医师很容易就可以在鼻梁上打出尖挺的效果,目前为较多医师的隆鼻选择材料。
在注射入真皮、皮下组织及肌肉后可完全被人体吸收而无残留,施打完毕后视觉效果类似手术隆鼻放入骨框架,一般经验刚施打完的两周内会有视觉上20-30%的消散程度,而“材料维持时间”约18个月左右,时间算长,使用上缺点因会促进填充部位少许的结缔组织增生,因此会增加往后要微整或手术隆鼻的困难度,而价格以同样效果所花费的费用为三项填充物中最高的。微晶瓷由于不好吸收,现在已经慢慢被用户所抛弃,使用越来越少。

玻酸填充物[编辑]

玻尿酸为人体真皮组织成分之一,蛋白质过敏发生几率低[22],尤其是非动物性稳定玻尿酸(NASHA, Non-Animal Stabilized Hyaluronic Acid),更是大符降低过敏发生的几率,除此之外玻尿酸因来源制程不同也有不同特性,如有将玻尿酸将分子聚成小至大或混合形等数种产品。

依分子的大小而有其不同的应用,大分子的支撑度较佳,持久力较久,但施打于较浅层较易产生颗粒感,小分子不易产生颗粒感,支撑度较不佳而柔顺,但持久力较短。

此外也有厂商依玻尿酸做链接的程度而分成数种产品,就好比是用一条线串起珍珠(链接少)或是数条线串起一个长条的珍珠带(链接多),链接多的黏稠度高持久度较高,而凝集成团的机会也较高,反之链接少的持象度较低,而质感较柔顺,而较不会凝结成团。

胶原蛋白填充物[编辑]

可以算是所有组织填充物的先驱,其应用于微整形已经20几年的时间,但因为1998年发生了疯牛病[23]的恐荒潮,也因此除了欧洲以外都明令禁止以牛来来源所生产出来的胶原蛋白,一方面因目前并无因施打胶原蛋白产生疯牛病的个案,另一方面生产胶原蛋白的厂商大多也以老鼠、猪做为来源来生产胶原蛋白,因此美国药物食品管理局也重新列胶原蛋白可做为组织填充剂。

胶原蛋白为脊椎动物体内含量最丰富的蛋白质,占了人体蛋白质的四分之一,作为填充物时其特性是硬度佳、可促进止血、促进伤口愈合及组织修复。
在注射入真皮、皮下组织及肌肉后可完全被人体吸收而转成身体的一部分而有30-50%可以存在数十年的时间;而施打后的数小时内因溶剂的吸收而会有立即填充的量变少的效果,多数经验上会有50%的消散程度,而填充量变少加上胶原蛋白容易聚集的特性,医师需要一些经验和技巧才不会让它在鼻梁上变成一团一团的串珠感。
因施打完会有立即施打容积缩小的情况,所以在医师经验与技术需求上较高。
另外胶原蛋白“材料维持时间”为6个月左右相较其它两项填充物较短,目前仍有30-50%几率又可存在十年的时间;所以因它既短且长的特性,仍有不少医师选用。至于价格以同样效果所花费的费用为中间。

手术风险[编辑]

由于鼻子是五官中最突出的部位,鼻子的变化能相当程度地影响整体容貌,因此越来越多人因为重视美观而进行鼻外观整形手术,但只要是手术就有其风险,隆鼻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与后遗症包含:鼻模假体穿出、鼻部泛红、鼻头孪缩、发炎感染、注射剂残留令鼻部变形如驼峰...等,甚至有患者在术中因注射针戳破血管、微晶瓷填充物逆流导致失明的案例[24]

参考资料[编辑]

  1. ^ Chernow BA, Vallasi GA (编). The Columbia Encyclopedia 5th.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3: 488–9. 
  2. ^ Rinzler, CA. The Encyclopedia of Cosmetic and Plastic Surgery. New York NY: Facts on File. 2009: 151. 
  3. ^ Rana RE, Arora BS. History of plastic surgery in India. J Postgrad Med. 2002, 48 (1): 76–8 [2012-07-15]. PMID 1208233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7). 
  4. ^ Ye Olde Nose Job: The 16th Century Diagrams that Detail the World's Earliest Plastic Surgery. Daily Mail (London). 2010-12-28 [2012-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2). 
  5. ^ Saraf S. Sushruta. Rhinoplasty in 600 B.C.. The Internet Journal of Plastic Surgery. 2007, 3 (2) [2017-1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02). 
  6. ^ Goldwyn RM. Johann Friedrich Dieffenbach (1794–1847). Plast. Reconstr. Surg. July 1968, 42 (1): 19–28. PMID 4875688. doi:10.1097/00006534-196842010-00004. 
  7. ^ Roe JO. The Deformity Termed“Pug Nose”and its Correction, by a Simple Operation. 31. New York: The Medical Record; 1887:621.
  8. ^ Rinzler 2009,第151–2页
  9. ^ Rethi A. Operation to Shorten an Excessively Long Nose. Revue de Chirurgie Plastique. 1934, 2: 85. 
  10. ^ Goodman WS, Charles DA. Technique of external rhinoplasty. J Otolaryngol. February 1978, 7 (1): 13–7. PMID 342721. 
  11. ^ Gunter JP. The merits of the open approach in rhinoplasty. Plast. Reconstr. Surg. March 1997, 99 (3): 863–7 [2012-07-15]. PMID 9047209. doi:10.1097/00006534-199703000-0004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01). 
  12. ^ Goodman WS. External Approach to Rhinoplasty. Canadian Journal of Otolaryngology. 1973, 2 (3): 207–10. PMID 4791580. 
  13. ^ Anderson JR, Johnson CM, Adamson P. Open Rhinoplasty: An Assessment. Otolaryngology—Head and Neck Surgery. 1982, 90 (2): 272–4. PMID 6810277. 
  14. ^ Gunter JP, Rohrich RJ. External Approach for Secondary Rhinoplasty. 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August 1987, 80 (2): 161–174. PMID 3602167. doi:10.1097/00006534-198708000-00001. 
  15. ^ Revision Rhinoplasty. [18 January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21). 
  16. ^ 极致医美诊所. 醫師觀點:天然隆鼻材料—異體肋骨. 极致医美诊所Acme Sculpture Aesthetic Clinic|整形手术|微整形|. [2018-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5). 
  17. ^ 異體肋軟骨拯救「塌鼻」 顏值提升新選擇 | 健康醫藥 | NOWnews 今日新聞. NOWnews 今日新闻. 2018-06-12 [2018-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8) (中文(台湾)). 
  18. ^ 隆鼻最好材料? 誰不容易取出?誰會感染?誰會吸收變形?搶救失敗(不滿意)隆鼻. [2022-0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7). 
  19. ^ Non-Surgical Revision Rhinoplasty. Robert Kotler, MD, FACS. [16 January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4月15日). 
  20. ^ Le, Andrew Tuan-anh. Rhinoplasty Using Injectable Polyacrylamide Gel—A Patient Study.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Cosmetic Surgery. 2005, 1 (1). 
  21. ^ Sintered microcrystalline ceramic material - Patent # 5106791. [2012-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31). 
  22. ^ HYALURONIC ACID: Uses, Side Effects, Interactions and Warnings. [2012-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06). 
  23. ^ 認識狂牛症. [2012-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3). 
  24. ^ TVBS. 隆鼻針戳破血管!微晶瓷逆流 致失明│TVBS新聞網. news.tvbs.com.tw. [2018-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