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香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香港历史 | 香港历史年表
世纪 19世纪香港 | 20世纪香港 | 21世纪香港
年代 1880年代香港 | 1890年代香港 | 1900年代香港 | 1910年代香港 | 1920年代香港 | 1930年代香港 | 1940年代香港
年份 1913年香港 | 1914年香港 | 1915年香港 | 1916年香港 | 1917年香港 | 1918年香港 | 1919年香港 | 1920年香港 | 1921年香港
纪年 丁巳蛇年)、香港开埠76周年
1917年
政治

国家领导人

科技

天文 – 科技 – 铁路

文化娱乐

电影 – 文学 – 音乐 – 游戏 – 电视节目 中国大陆电视剧 – 台湾电视剧

体育

体育 – 足球 – 篮球 – 棒球 – 台球

区域

中国 上海  – 香港 – 澳门 – 台湾 – 日本 – 朝鲜半岛 – 马来亚 – 新加坡 – 欧洲 – 美国

分类

分类 – 出生人物 – 逝世人物列表 – 维基新闻

本条目为香港历史系列之一
开埠初期
(1842年至1898年)
20世纪初历史
(1898年至1941年)

其他香港系列

文化 - 经济
地理 - 政治 - 教育
香港主题

大事记[编辑]

  • 2月16日,港督梅含理回访广州,与广东省长朱庆澜会面。
  • 3月,中国与香港合作侦破伪造纸币案。
  • 7月1日,皇家香港天文台改革台风信号,由以往只悬挂不同形状信号代表风力变化,改为全面新增数字等级,与旧有形状信号并行,并首次在飓风烈风之间增设暴风缓冲信号。[1]
  • 7月,港府颂令征收战时特别税7%。
  • 8月,立法局通过《1917年兵役条例》,香港首次正式征兵,强制18至55岁的欧洲裔的英籍男性香港居民服兵役[2]
  • 9月24日,中国银行在港设立办事处。
  • 9月29日,安益公司“西富轮”遇劫。
  • 10月22日,大潭笃水塘第二期工程完工。
  • 10月,本港各界募捐赈济华北水灾。
  • 11月10日,总督梅含理因公事离港,由辅政司施勋署任。
  • 11月22日,立法局通过向华北水灾受影响地区直接捐款10万港元。
  • 12月17日,梅含理公务完毕返港复职。
  • 本年:
    • 颁布战时临时军役条例。
    • 香港政制改革联会成立。
    • 扫杆埔运动场建成。
    • 香港基督教女青年会开始筹办。
    • 香港船东保障会创办。
    • 《国是报》、《共和报》及《公益报》创刊。
    • 政府财政收入为1,506万港元,支出1,409万元。[3]
    • 总人口为73.03万,其中外国人占1.91万。[3]

出生人物[编辑]

逝世人物[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1. ^ NEW TYPHOON SIGNALS.. 德臣西报第8页. 1917年7月16日. (英文)
  2. ^ 香港強制兵役的歲月:1917、1939、1951. Watershed Hong Kong. 2020-10-21 [2024-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8). 
  3. ^ 3.0 3.1 汤开建 萧国健 陈佳荣. 《香港6000年(遠古-1997)》. 麒麟书业有限公司. 1998年: 页361. ISBN 9622321232. (繁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