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式班用机枪
外观
(重定向自56式班用机枪)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8年5月4日) |
56式班用机枪 | |
---|---|
类型 | 轻机枪(班用机枪) |
原产地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服役记录 | |
服役期间 | 1956-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 |
使用方 | 参看使用国 |
参与战争/冲突 | 缅甸内战 中印边境战争 中苏边界冲突 越南战争 老挝内战 柬埔寨内战 柬越战争 1979年中越战争 两山战役 巴基斯坦西北部战争 泰柬边境争端 其他 |
生产历史 | |
研发日期 | 1956年 |
生产商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营兵工厂 中国北方工业公司 |
生产日期 | 1956-1980年 |
衍生型 | 56-1式 |
基本规格 | |
重量 | 空枪:7.5千克(14.55磅) |
长度 | 1,037毫米(40.8寸) |
枪管长度 | 521毫米(20.5寸) |
子弹 | 7.62×39毫米 |
口径 | 7.62毫米 |
枪机 | 气动式、开膛待击 |
发射模式 | 全自动 |
射速 | 650发/分钟 |
枪口初速 | 710—730米/秒 |
有效射程 | 800米 |
最大射程 | 2,000米 |
供弹方式 | 100发弹链鼓 |
瞄具 | 机械瞄具:缺口式照门及准星 |
中国1956年式班用机枪,简称56式机枪,是前苏联RPD轻机枪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仿制型。发射7.62×39毫米苏联口径中间型威力步枪子弹。
设计
[编辑]56式班用机枪仿制自苏联的RPD第三型,内部设计与其完全相同。
56式拥有两根可以叠起来的两脚架。其弹药从弹鼓中透过一条100发子弹的金属弹链输送。弹鼓装在机匣下方,弹链从左边进入机匣。
56式使用7.62×39毫米子弹,但因使用专门的金属弹链来给弹,并无法直接使用一般步枪的弹匣。56式的枪托和手柄是木制的,其余部分是钢制的。
在致动机制方面,56式采用气体气压传动式,在枪机左右两侧各有一突耳,利用这两个突耳,使枪机与枪机容纳部完成闭合,属于典型的捷格加廖夫设计。
使用历史
[编辑]195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军工业。在当时接受大量苏联援助的情况下,武器的研制也是从全面引进的基础上开始起步。各项技术数据、生产设备甚至样品都是直接从苏联引进。
195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定型了56式枪族并开始量产。与56式班用机枪同一年定型的还有仿制SKS的56式半自动步枪和仿制AK的56式自动步枪,是为56式枪族。
在50年式末56式枪族大量装备中国人民解放军,取代原本服役的中国制53式步骑枪、日本三八式步枪和美国M1903斯普林菲尔德步枪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制式步兵武器。
56式亦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印边境战争、中苏边界冲突、越南战争、中越战争的班兵装备之一,而当时一个陆军步兵班的典型配置是:两把56式自动步枪、两挺56式班用机枪、七把56式半自动步枪(实际上中越战争时期参战部队多装备为56式自动步枪和56式轻机枪,56式半自动步枪为精确射击时使用)。
衍生型
[编辑]- 56-1式
使用国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Sri Lanka The Army. [2007-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