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葉鬼燈檠
七葉鬼燈檠 |
||||||||||||||
---|---|---|---|---|---|---|---|---|---|---|---|---|---|---|
![]() |
||||||||||||||
科學分類 | ||||||||||||||
|
||||||||||||||
二名法 | ||||||||||||||
Rodgersia aesculifolia |
||||||||||||||
變種 | ||||||||||||||
|
七葉鬼燈檠(學名:Rodgersia aesculifolia)為虎耳草科鬼燈檠屬的植物,是中國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國大陸的湖北、甘肅、四川、寧夏、陝西、雲南、河南等地,生長於海拔1,100米至3,400米的地區,一般生於灌叢、林下、草甸或石隙,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別名[編輯]
搿合山(甘肅),索骨丹、黃藥子、豬屎七、稱杆七、金毛狗(陝西),紅騾子、山藕、寶劍葉(河南),慕荷、水五龍(四川)
變種[編輯]
- Rodgersia aesculifolia Batal. var. henrici (Franch.) C. Y. Wu
- Rodgersia henrici (Franch.) Franch.
參考文獻[編輯]
- 昆明植物研究所. 七葉鬼燈檠(原變種). 《中國高等植物資料庫全庫》.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 |
這是一篇關於虎耳草科的小作品。你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