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市
東莞市 | |
---|---|
![]() 上:東莞觀音山 左中:東莞CBD、左下:可園 右下:虎門大橋 |
|
簡稱 | 莞 |
![]() 東莞市在廣東省的地理位置 |
|
概覽 | |
國家 | ![]() |
省 | 廣東省 |
行政區類型 | 地級市 |
行政區劃代碼 | 441900 |
下級行政區 | 4街道、28鎮、4園區 |
設立地級市 | 1988年1月7日 |
市委書記 | 梁維東 |
人大常委會主任 | 呂業升 |
市長 | 肖亞非(代市長) |
政協主席 | 姚康 |
政府駐地 | 南城區 |
毗鄰 | 廣州市、深圳市、惠州市 |
城市口號 | 東莞,每天綻放新精彩 |
城市精神 | 海納百川、厚德務實[1] |
城市定位 | 區域中心城市、國際製造名城、現代生態都市[2] |
地理 | |
經緯度 | 23°01′16″N 113°45′06″E / 23.021°N 113.7517°E座標:23°01′16″N 113°45′06″E / 23.021°N 113.7517°E |
總面積 | 2,460.08 km² |
- 佔廣東省比例 | 1.37 % |
- 排名 | 全省第17位 |
- 建成區面積(2011) | 854.31 km² |
最高海拔 | 銀瓶山,898.2 m |
氣候類型 | 亞熱帶季風氣候 |
年均溫(1971-2000) | 23.3 ℃ |
年降水(1971-2000) | 2,042.6 mm |
人口 | |
總人口(2015) | 825.41 萬人 |
- 佔廣東省比例 | 7.61 % |
- 排名 | 全省第3位 |
- 城區人口(2015) | 595.80[a] 萬人 |
人口密度 | 3,355.3 人/km² |
方言 | 東莞話(粵語莞寶片)、客家話 |
經濟 | |
GDP(2016) | 6,827.67億 元(本幣) 1,027.91億 美元(匯率) 1950.76億 國際元(平價) |
- 排名 | 全省第4位 |
人均GDP | 82,719 元 12,453 美元(匯率) 23,634 國際元(平價) |
- 排名 | 全省第6位 |
人類發展指數(2016) | 0.805 ( 極高 ) |
其他 | |
時區 | UTC+8(東八區) |
市花 | 白玉蘭 |
郵政編碼 | 523000 |
電話區號 | +86 (0)769 |
車牌號碼 | 粵S |
網站:「中國東莞」政府入口網站 本表面積、人口、經濟數據參考《廣東統計年鑑-2016》 |
東莞市 | |||||||||||||||||||
漢語名稱 | |||||||||||||||||||
---|---|---|---|---|---|---|---|---|---|---|---|---|---|---|---|---|---|---|---|
簡化字 | 东莞 | ||||||||||||||||||
正體字 | 東莞 | ||||||||||||||||||
|
|||||||||||||||||||
郵政式拼音名稱 | |||||||||||||||||||
郵政式拼音 | Tungkun[3] |
東莞,簡稱莞,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下轄地級市,西臨珠江口,與廣州市、深圳市、惠州市接壤。東莞為「廣東四小虎」之一,為珠江三角洲重要的商業、高科技產業、服務業、旅遊業、工業化城市,更是國際加工業的重要一員,有「世界工廠」之名稱。 外省人構成東莞城市人口的一半,其中港澳居民約120萬人。2017年5月25日,東莞成為「新一線」城市。[4]
目錄
歷史[編輯]
東莞的歷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時代,已有蚝崗人在此生活。夏朝時,東莞屬南交地。春秋戰國時,東莞屬百越之地。前214年,秦始皇併嶺南,東莞屬南海郡番禺縣地。漢順帝分番禺之地,設增城縣,東莞於增城治下。
東晉咸和六年(331年),東莞立縣,初名寶安,隸屬東官郡。唐朝至德二年(757年)更名東莞,縣治置於涌(今莞城)。南宋紹興二十二年(1152年)分東莞的香山鎮立香山縣(今中山市)。明萬曆元年(1573年)以東莞守御千戶所編戶五十六里立新安縣(今深圳市)。
東莞相傳是東官的音轉,亦有人說是因地處廣州東面(今東南面)及盛產水草(莞草)而得名,或曰昔日有僑東莞郡人居此,以為相似於其鄉,故名。
清朝(1839年),林則徐在東莞虎門銷煙,此後鴉片戰爭爆發。抗日戰爭時期,東莞是東江縱隊的抗日根據地之一。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東莞屬東江行政區管轄;1952年屬粵中行政區,1956年屬惠陽專區。1985年9月撤銷東莞縣,設立東莞市(縣級),屬惠陽地區管轄。1988年1月7日,國務院批准東莞市由縣級市升格為地級市,直屬廣東省管轄。[5]
地理[編輯]
東莞市位於廣東省南部,珠江口東岸,珠江三角洲東江中下游。地理坐標為東經113°31′-114°15′,北緯22°39′-23°09′。最東端是謝崗鎮的銀瓶嘴山,最南端是鳳崗鎮雁田村的雁田水庫,最西端是沙田鎮西大坦村的獅子洋中心航線,最北端是中堂鎮潢涌村大坦小組的東江北支流中心航線。東西長約70.45公里,南北寬約46.8公里。
東莞市東接惠州市惠城區、惠陽區,南抵深圳市龍崗區、寶安區,西挨廣州市南沙區、番禺區、蘿崗區,北達廣州市增城區、博羅縣;四周共與穗、深、惠的9個縣級行政區接壤。
東莞市海域面積為97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獅子洋和伶仃洋。大陸海岸線長97.2公里,屬南亞熱帶淺海區,長安、虎門、沙田、厚街、麻涌、洪梅和道滘等7個鎮擁有海岸線。全市擁有威遠島、泥洲島、木棉山島、涌口沙、蝦繒排5個海島,海島岸線長34.58公里,海島面積24.13平方公里。[6]
氣候[編輯]
東莞地處北回歸線以南。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氣候溫和、多雨,光熱充足、夏季長。全年平均氣溫23.3 °C,平均降水量2,042.6毫米。[7]
東莞市1981-2010年氣候平均數據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歷史最高溫℃(℉) | 28.0 (82.4) |
29.4 (84.9) |
32.7 (90.9) |
34.0 (93.2) |
35.4 (95.7) |
37.0 (98.6) |
38.2 (100.8) |
37.8 (100) |
37.2 (99) |
34.4 (93.9) |
33.6 (92.5) |
30.0 (86) |
38.2 (100.8) |
平均高溫℃(℉) | 19.2 (66.6) |
19.4 (66.9) |
22.5 (72.5) |
26.2 (79.2) |
29.8 (85.6) |
31.8 (89.2) |
32.9 (91.2) |
33.0 (91.4) |
31.7 (89.1) |
29.4 (84.9) |
25.3 (77.5) |
21.1 (70) |
26.86 (80.34) |
每日平均氣溫℃(℉) | 14.8 (58.6) |
15.5 (59.9) |
18.7 (65.7) |
22.6 (72.7) |
26.0 (78.8) |
27.9 (82.2) |
28.7 (83.7) |
28.7 (83.7) |
27.5 (81.5) |
25.0 (77) |
20.6 (69.1) |
16.4 (61.5) |
22.7 (72.87) |
平均低溫℃(℉) | 11.7 (53.1) |
12.9 (55.2) |
16.0 (60.8) |
20.0 (68) |
23.2 (73.8) |
25.3 (77.5) |
25.9 (78.6) |
25.9 (78.6) |
24.6 (76.3) |
21.8 (71.2) |
17.3 (63.1) |
13.1 (55.6) |
19.81 (67.65) |
歷史最低溫℃(℉) | 3.0 (37.4) |
3.1 (37.6) |
3.0 (37.4) |
9.7 (49.5) |
15.4 (59.7) |
18.3 (64.9) |
21.3 (70.3) |
22.2 (72) |
16.8 (62.2) |
12.3 (54.1) |
5.8 (42.4) |
1.2 (34.2) |
1.2 (34.2) |
平均降水量㎜(英寸) | 39.4 (1.551) |
65.2 (2.567) |
94.2 (3.709) |
196.7 (7.744) |
265.8 (10.465) |
313.9 (12.358) |
236.9 (9.327) |
268.3 (10.563) |
185.5 (7.303) |
55.1 (2.169) |
35.7 (1.406) |
30.0 (1.181) |
1,786.7 (70.343) |
來源:中國氣象數據網. 國家氣象信息中心. |
政治[編輯]
現任領導[編輯]
機構 | ![]() 中國共產黨 東莞市委員會 書記 |
![]() 東莞市人民代表大會 常務委員會 主任 |
![]() 東莞市人民政府 市長 |
![]()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東莞市委員會 主席 |
---|---|---|---|---|
姓名 | 梁維東[8] | 姚康[9] | ||
民族 | 漢族 | 漢族 | ||
籍貫 | 廣東省佛山市 | 廣東省平遠縣 | ||
出生日期 | 1962年10月(55歲) | 1964年8月(53歲) | ||
就任日期 | 2018年3月 | 候任 | 2016年5月 | 2017年1月 |
行政區劃[編輯]
東莞市的行政區劃是市、鎮兩級建制,是全國五個不設縣級編制之地級市之一。(另外四個為廣東省中山市、甘肅省嘉峪關市、海南省三沙市和儋州市。)
市政府直轄32鄉鎮、街道。主城區:莞城街道、東城街道、南城街道、萬江街道,市政府駐地:南城街道。
地圖 | ||||||
---|---|---|---|---|---|---|
![]() |
||||||
編號 | 名稱 | 人口[10] | 面積 | 人口密度 | ||
城鎮片 | 303,966 | 24.8 | 12,256.69 | |||
1 | 莞城街道 | 162,116 | 13.5 | 12,008.59 | ||
31 | 石龍鎮 | 141,850 | 11.3 | 12,553.09 | ||
水鄉片 | 1,109,686 | 315.0 | 3,522.81 | |||
4 | 萬江街道 | 244,765 | 50.5 | 4,846.83 | ||
5 | 高埗鎮 | 217,436 | 30.0 | 7,247.86 | ||
6 | 中堂鎮 | 139,563 | 60.0 | 2,326.05 | ||
7 | 麻涌鎮 | 118,062 | 74.0 | 1,595.43 | ||
8 | 望牛墩鎮 | 84,786 | 31.5 | 2,685.65 | ||
10 | 洪梅鎮 | 58,114 | 33.0 | 1,761.03 | ||
32 | 石碣鎮 | 246,960 | 36.0 | 6,860.00 | ||
沿海片 | 2,061,759 | 572.3 | 3,602.58 | |||
9 | 道滘鎮 | 143,107 | 63.0 | 2,271.53 | ||
11 | 沙田鎮 | 177,482 | 107.0 | 1,658.71 | ||
12 | 厚街鎮 | 438,283 | 126.0 | 3,478.43 | ||
13 | 虎門鎮 | 638,657 | 178.5 | 3,577.91 | ||
14 | 長安鎮 | 664,230 | 97.8 | 6,791.71 | ||
丘陵片 | 1,733,155 | 523.5 | 3,310.70 | |||
2 | 東城街道 | 492,875 | 110.0 | 4,480.68 | ||
15 | 大嶺山鎮 | 279,414 | 110.0 | 2,540.12 | ||
16 | 大朗鎮 | 310,889 | 118.0 | 2,634.65 | ||
17 | 黃江鎮 | 231,399 | 98.0 | 2,361.21 | ||
28 | 寮步鎮 | 418,578 | 87.5 | 4783.74 | ||
山區片 | 1,345,880 | 575.3 | 2,339.44 | |||
19 | 鳳崗鎮 | 318,971 | 82.5 | 3,866.31 | ||
18 | 塘廈鎮 | 482,067 | 128.0 | 3,766.14 | ||
20 | 清溪鎮 | 312,639 | 143.0 | 2,186.28 | ||
21 | 樟木頭鎮 | 132,816 | 118.8 | 1,117.97 | ||
22 | 謝崗鎮 | 99,387 | 103.0 | 964.92 | ||
埔田片 | 1,624,473 | 458.5 | 3,543.01 | |||
3 | 南城街道 | 289,255 | 59.0 | 4,902.62 | ||
23 | 常平鎮 | 386,378 | 108.0 | 3,577.57 | ||
24 | 橋頭鎮 | 166,774 | 56.0 | 2,978.10 | ||
25 | 企石鎮 | 121,693 | 51.0 | 2,386.13 | ||
26 | 橫瀝鎮 | 204,830 | 50.0 | 4,096.60 | ||
27 | 東坑鎮 | 138,819 | 27.5 | 5,047.96 | ||
29 | 茶山鎮 | 156,522 | 51.0 | 3,069.05 | ||
30 | 石排鎮 | 160,202 | 56.0 | 2,860.75 |
(註:其中之「片」僅為官方地理劃分,非行政區劃)。
人口[編輯]
2006年東莞總人口達1000.63萬,其中戶籍人口為165.65萬占16%。人口密度為2747人/平方公里。廣深高速公路沿線一帶有好幾個鎮,如虎門鎮、長安鎮、厚街鎮,和廣深鐵路沿線一帶的數鎮,如石龍鎮、常平鎮、樟木頭鎮和塘廈鎮的常住人口都各有數十萬之多,事實上已經形成一大片人口聚集的城市化地區。
2010年11月1日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常住人口為8220237人,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時的6445700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774537人,增長27.53%。年平均增長率為2.46%。占全省常住人口的7.88%,是廣東省居廣州、深圳之後的第三大人口大市[10]。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為4446260人,占54.09%;女性人口為3773977人,占45.91%。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89.42上升為117.81。
多種文化在東莞融合,佛、道、回、基督、天主五教並存,56個民族俱全、少數民族人口高達40.6萬。
經濟[編輯]
東莞市2016年的國內生產總值為6827.67億元人民幣。
農業[編輯]
由於東莞地處肥沃的珠江三角洲,所以大部分的土地都適合耕種,農業也相對發達。東莞的農業有一個很大的特色是,除了本地需求外,很大一部分還供近臨近的地區,特別是香港。農民生產的農作物以蔬菜為主,東莞農業集散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農民在前一天把蔬菜收割後,一般在第二天的凌晨三、四點的時候把蔬菜提交到各地密集的農貿市場,或者鄉村交易點(通常是慣例地保持穩定),作為收集方的私人或者企業與農民作即時現金結算。在早上六點到7點完成交易後,小型的個體蔬菜收集戶便到各地農貿市場擺賣,而大型的蔬菜貿易公司即把收集到的蔬菜帶回當地俗稱「菜棚(一般是以竹搭建的棚屋)」的據點,把蔬菜重新包裝,運輸到香港等地出售。在東莞,蔬菜的價格隨天氣的變化非常明顯,以白菜為例,便宜的時候低至人民幣0.2元,貴的時候可達人民幣4.0元。
除蔬菜外,東莞原來也盛產稻米,也有「魚米之鄉」的美譽,但是由於經濟快速發展,導致農用地急劇減少,農民為了保持收入,紛紛放棄稻米的種植,現在,哪怕是東莞的農民,大部分也是到市場上購買成米作為主食,而放棄自行種植的傳統。
工商業[編輯]
東莞的工業相當發達,在國內乃至國際都不失為製造業重鎮。東莞有眾多的外資、台資、合資和民辦企事業,其中以三來一補形式的企業在東莞經濟發展初期起了最重要的作用。
與周邊的城市相比,東莞自己的著名品牌並不多,但是東莞在中國,乃至世界工業的地位卻舉足輕重。IBM亞洲區的一位副總裁曾經說過:「如果東莞到深圳的高速公路塞車,全球將會有70%的電腦產品缺貨。」東莞的居民存款在中國名列前茅,據2004年的數據,全市的存款餘額總量達2576億,佔全國的1%。
東莞的信息技術類產品規模居全球第一,東莞位於珠江三角洲高新技術產品製造的產業鏈的關鍵一環。
近年東莞市高新技術發展為東莞發展新能源經濟打造了良好的基礎,2010年5月19日,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劉志庚抵達河南安陽高新區,實地考察了東莞宏威在園區投建的新能光伏和凱瑞數碼,其中光伏項目給正在加緊制定新興戰略産業的東莞帶來很多啓發。此次考察目的就是爲東莞打造光伏産業基地作「決策參考」,爲發展東莞新能源經濟確定一個明晰的方向,也將爲東莞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添上厚重的一筆[11]。
1980年代,中國內地改革開放後,東莞一帶成為港商和台商投資、開設工廠的熱門地點,也由於東莞樟木頭設有廣深鐵路的車站,交通便利成為不少港人北上活動和做生意之地。當中不乏地產公司瞄準商機,在樟木頭興建樓宇,再在香港大賣廣告吸引香港人購買,而會在樟木頭買房子的香港人很多都是祖藉東莞的,買房子作退休或供親友居住之用[12]。
東莞的外資除了港資之外就是以台商為大宗,估計在東莞生活的台灣人有近10萬人,是大陸台商聚集度最高的城市。台商主要以電子、塑膠、製鞋、製衣、家具、五金、機械等產業為主,除傳統中小型企業外,亦不乏上市公司,例如上市公司華映、鴻海、技嘉、昆盈等集團,台商在此有台灣商會,是在中國台商組織中最大者。此外,籌組台商子弟學校,並興建會館大樓,要蓋成68層樓、總高度289公尺的大樓,這棟大樓,是台商集資新台幣41億元所興建,將是台商在中國興建的最高大樓。主導這個蓋樓計畫的人,是東莞台商會長、台升家具董事長郭山輝。東莞現在面臨產業轉型的關鍵時期,發展速度已經落後於國內其他城市。
世界各國企業亦在東莞設立工廠或在東莞投資,例如杜邦、三星電子、諾基亞、可口可樂公司、雀巢和馬士基等,皆在東莞設立工廠或在東莞投資。
服務業[編輯]
由於外來人口眾多,東莞的出租屋產業比較發達。2004年,為了規範出租屋的管理,東莞政府在各級行政單位成立了「出租屋管理辦公室」。
東莞有約40多萬台商,第三產業比較發達。東莞的酒店數量在中國大陸地級市中位列第一。東莞素有珠三角「後花園」之稱,各類休閒業、如沐足、桑拿等都非常發達,但同時東莞氾濫的色情行業亦發達和有名,「去東莞」、「上東莞」更長年成為鄰近地區的香港人「北上尋歡」的代名詞,即使色情業被打壓後東莞以淫業著名的形象仍然深入民心。東莞廣泛接納來自五湖四海的旅客,其中大部分來自中國內地、廣州、深圳、香港、澳門、台灣等地。東莞服務業以良好的服務態度和服務素質備受稱讚。
在2014年2月,央視新聞頻道的《新聞直播間》節目播出該台記者隱蔽拍攝的東莞酒店中的性服務畫面,報導了東莞娛樂場所所存在的賣淫嫖娼現象。事件曝光後,東莞市從2014年2月9日下午開始,出動6525名警察對全市所有桑拿場所、沐足以及娛樂場所同時進行檢查行動,抓捕了67名犯罪嫌疑人,涉事的派出所所長被停職。這起事件在網際網路引發激烈討論,引起了國際媒體的關注,東莞因此被戲稱為「性都」[13][14]。
知名企業[編輯]
步步高電子、OPPO電子、徐福記、玖龍紙業、美宜佳、真功夫等。
交通[編輯]
公路[編輯]
中國改革開放之初,儘管東莞的地理位置優越,但是由於基礎相對差,公共運輸成了制約東莞發展的瓶頸。1980年,東莞市政府決定以莞龍路為試點,把沙土路改造為水泥路,從此揭開了東莞路網的第一個建設高潮。
2002年起,政府斥資在市中心起鋪瀝青路面,使改善交通狀況得到了進一步的改善。
高埗大橋是全國第一座由農民集資興建的收費橋樑,於1981年動工興建,1984年1月竣工通車,總投資220萬元,全長169米,為鋼筋混凝土雙曲拱橋。
東莞亦有許多高速公路或快速路經過,分別有G4京港澳高速公路/G15瀋海高速公路(廣深高速公路)、G94珠三角環線高速公路(莞深高速公路)、S31龍大高速公路,東莞市環城路及廣園快速路,位於虎門炮台旁的虎門大橋連接對岸的廣州番禺,從此不再需要依賴渡輪。107國道縱貫東莞全市。
2005年末開通常虎高速公路(2009年更名為虎崗高速公路,為G9411莞佛高速公路的一部分),東莞東部快速路,基本完成省道S255東深路和省道S357莞樟路改造,使得東莞市在東西南北及對角方向上都有了貫通的快速道路。
虎崗高速公路西連接廣深高速公路虎門五點梅段,另有S304虎門港支線一期(原新聯支線)自大嶺山互通立交西面的花燈盞水庫分岐向西北連接廣深高速公路新聯互通立交,東延伸至常平東深路段與惠州高速路段(S20潮莞高速公路)連接,由東至西貫通S255東深路、S357莞樟路、S31龍大高速公路、G94莞深高速公路、107國道、G4/G15廣深高速公路,途徑常平鎮、大朗鎮、松山湖、大嶺山鎮、長安鎮、虎門鎮。
公共汽車[編輯]
東莞市的公共運輸主要以公共汽車為主。位於市中心的汽車總站[15]、東城車站、南城車站提供來往莞城區與各城鎮之間的客運服務。其中,公營單位以「東莞公汽」為主,另有數家私營公司參與運營。在某些城鎮中,也有一些本土鎮內經營的鎮內公共汽車,如長安鎮的長安公汽,石龍鎮的石龍公汽。2004年公共運輸改革後,城內的公共運輸服務改由一家名為「東莞城巴」的公司單一營運,其他公交車輛只能來往城邊外圍及幾個新建在城外圍的客運站,只有東莞城巴及旅遊路線才能到達莞城中心。
東莞公汽現設六個汽車樞紐站,分別是東莞汽車客運總站(萬江區)[16]、南城汽車客運站、東莞汽車客運北站(原高埗汽車客運站)、市汽車客運東站(東城區)、榴花汽車客運站及東城汽車客運站(原莞長汽車客運站)。
鐵路[編輯]
廣深鐵路主要的大站東莞站(2014年1月8日啟用,原石龍站只保留貨運功能)、常平站(命名為東莞站時間為1997年12月23日-2013年6月20日)、樟木頭站(此線為高鐵、動車)
京九鐵路和廣梅汕鐵路在東莞上大站(東莞東站原名常平東站;此線為普通列車)
2011年12月,廣深港高速鐵路開通,在東莞市虎門鎮白沙村設虎門站(此線為高鐵)。
軌道交通[編輯]
東莞軌道交通(或稱東莞市軌道交通),是東莞市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根據2006年發表的《東莞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17],東莞軌道交通將設有4條市域線(R1至R4線)和1條市郊鐵路(廣深市郊鐵路),總長264.2公里。車站方面,各線共設60至87個車站,其中8個為兩線換乘站。東莞軌道交通第一期(R2線)於2016年5月27日通車。屆時每小時客運量將超過50萬人次,2018年每小時客運量將上升至接近100萬人次,2030年將超過300萬人次[18]。
航空[編輯]
東莞的服務機場是廣州白雲國際機場與深圳寶安國際機場。根據遠期規劃,將完善以廣州白雲國際機場為國際複合型門戶樞紐機場,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及粵西國際機場為區域性樞紐機場,其他支線機場為補充的全省民用機場布局。到2015年末,廣東民用機場之間協同作用將進一步增強,年旅客吞吐能力將達到約一億人次。
教育[編輯]
東莞市於1989年普及九年義務教育,1995年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東莞市目前有各級各類學校1521所(含幼兒園),在校生139.1萬名,教職工9.96萬名。[19]
高等院校:
- 東莞理工學院是東莞市政府於1991年創立的一所理工科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在莞城及松山湖設有校區。
- 廣東醫科大學(東莞校區)於2002年在東莞市松山湖落成。
- 廣東科技學院於2003年在東莞市南城街道落成。
- 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莞城校區)於2004年在東莞市莞城街道落成;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寮步校區)於2012年在東莞市寮步鎮落成。
- 中山大學新華學院(東莞校區)於2011年在東莞市麻涌鎮落成。
- 東莞職業技術學院於2009年在東莞市松山湖落成。
- 廣東亞視演藝職業學院於2000年在東莞市塘廈鎮落成。
- 廣東創新科技職業學院於2011年在東莞市厚街鎮落成。
- 廣東酒店管理職業技術學院於2016年在東莞市厚街鎮落成。
普通高中:
- 有「五大校」之稱的東莞中學、東莞市第一中學、東莞市高級中學、東莞實驗中學、東莞中學松山湖學校是東莞市著名的普通高中。
- 普通公辦高中有石龍中學、虎門中學、萬江中學、東莞市第二高級中學、東莞市第四高級中學、東莞市第五高級中學、東莞市第六高級中學、東莞市第七高級中學、東莞市第八高級中學、東莞市第十高級中學、厚街中學、長安中學、常平中學、塘廈中學、麻涌中學、濟川中學、大嶺山中學、大朗中學、南城中學、東莞外國語學校;
- 普通民辦高中有東華高級中學、東莞市光明中學、虎門外語學校、東莞市翰林實驗學校、東莞市新世紀英才學校、東莞市東方明珠學校、東莞市光正實驗學校、東莞市南開實驗學校、北師大東莞石竹附屬學校、塘廈水霖學校、東莞市粵華學校、東莞市松山湖莞美學校。
名勝古蹟[編輯]
東莞歷史悠久,雖地處改革開放的前沿,但保留至今的古蹟仍為數不少,以一縣之地,僅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就有七項,為中國南方所罕見。七項「國保」涵蓋古遺址、古建築、石刻、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多個類別,分別為林則徐銷煙池與虎門炮台舊址、東莞可園、卻金亭碑、南社村和塘尾村古建築群、大嶺山抗日根據地舊址、蚝崗貝丘遺址、廣九鐵路石龍南橋。
城區是東莞的文化中心,古蹟最多。東莞可園為清代廣東四大名園之一,乃莞城官宦張敬修建於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是嶺南園林的傑出代表。卻金亭碑立於明朝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記載了時任番禺令的李愷受命前往東莞處理暹羅商船來華事宜之後,拒收酬金的事跡,具有重要的歷史文獻價值。迎恩門是東莞城牆僅剩的遺存。金鰲洲塔建於明代,與可園一江之隔。
位於城區東北的石龍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曾是廣東四大名鎮之一,現存廣九鐵路石龍南橋、石龍公園等近代史跡。
城區西南的虎門鎮因虎門銷煙而聞名於世,現存林則徐銷煙池與虎門炮台舊址等近代史跡。
茶山鎮的南社村和石排鎮的塘尾村雖分屬兩鎮,但相距不過數里,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築群具有鮮明的廣府特色,是不可多得的嶺南古村落,兩者先後被列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並被聯合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語言[編輯]
粵語使用的面積、人口占全市的絕大部分,客家話主要通行在東南部與惠州市、深圳市相鄰的地區的小部分,樟木頭鎮為市內唯一純客家語鎮。粵語人口在東莞數目龐大和分布在各個鄉鎮。
東莞本土粵語與廣州話有較大差別,在語言學上被劃分入「廣府片」,也有學者將其劃入「莞寶片」,即東莞、寶安一帶的方言。由於地理靠近廣州市,標準粵語也在市內通行。
體育[編輯]
現東莞市擁有1支籃球隊。
- 廣東華南虎籃球隊: 中國籃球職業聯賽的一支球隊, 被稱為「華南虎」,曾在中國籃球職業聯賽中多次奪冠,包括一次三連冠和一次四連冠。
名人[編輯]
- 袁崇煥,明末清初抗清民族英雄,曾任兵部尚書
- 張家玉,明末清初抗清民族英雄,「嶺南三忠」之一
- 劉存業,明弘治三年(1490年)登進士一甲第二名(榜眼),授翰林院編修, 是東莞科舉史上唯一的文榜眼, 亦是東莞人在科舉文試中取得的最好成績
- 植璋, 清朝軍事將領,武榜眼及第
- 盧廷璋,清朝軍事將領,武探花及第
- 王德榜,清朝湘軍將領,中法戰爭鎮南關大戰勝利民族英雄
- 張敬修,廣東四大名園之一的可園園主
- 陳伯陶,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壬辰科進士, 並於殿試高中一甲第三名(探花), 是東莞科舉史上唯一的文探花
- 王寵惠,中華民國政治家、外交家、法學家。歷任外交總長、司法總長、國務總理、代理行政院院長、中華民國第一任司法院院長、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等職務
- 劉紀文,中華民國政治人物,曾任南京特別市首任市長,廣州國民政府第十三任市長
- 蔣光鼐,十九路軍軍長
- 李揚敬,中華民國陸軍中將,曾任廣州市市長
- 王作堯,東江縱隊副司令員兼參謀長
- 林克明,建築師, 城市設計家, 廣州中山紀念堂建設工程顧問, 曾任廣州市建築工程局局長
- 王大閎,原籍廣東東莞,出生於北京。中華民國建築師,建築作品以國立國父紀念館最為知名
- 容庚,歷史學家,古文字學家
- 陳鏡開,中國1950年代著名舉重運動員, 九破世界紀錄,但歷史原因沒拿過世界冠軍
- 陳肖霞,前中國跳水運動員,中國第一位跳水女世界冠軍
- 楊官璘,中國象棋特級大師,曾先後四次奪得全國象棋賽冠軍,享有「南粵棋王」美譽
- 著名粵劇演員:陳笑風、靚榮、何非凡、林家聲
- 何鏡堂,中國當代建築師,現任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建築設計研究院院長, 1994年獲得「中國工程設計大師」稱號
- 王志東,中國網際網路先驅創業者之一,新浪網的創始人之一,現點擊科技總裁
- 周永泰家族,香港殖民地早期的四大家族之一,其餘為何東家族、李佩材家族、利希慎家族
- 袁國強,前任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律政司司長、資深大律師
- 任志剛,於1993至2009年間出任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
- 許仕仁,前全國政協常委,香港特別行政區前政務司司長、前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
- 任達榮,前香港警務處副處長
- 韓森,香港警察「四大探長」之一
- 石鑑輝, 前香港警察探長石堆的第三子,有「香港麻雀館大王」的稱號
- 任達華,香港著名演員
- 袁詠儀,1990年香港小姐冠軍, 電影演員, 兩度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其丈夫為香港歌手及演員張智霖
- 郭富城,香港歌手及電影演員, 1990年代香港樂壇「四大天王」之一
- 陳奕迅,香港歌手及演員
- 林夕,香港著名歌曲填詞人
- 蘇聰,生於中國天津,祖籍廣東東莞,作曲家,現定居於德國。1988年,因他為影片《末代皇帝》(The Last Emperor)作曲,而獲得第60屆奧斯卡最佳原創音樂獎
- 葉煥榮,英國榮業行創辦人, 葉氏兄弟企業主席, 英國惠東寶同鄉會永遠榮譽會長, 唯一進入英國富豪榜的華人
城市榮譽[編輯]
2004年
- 最佳中國魅力城市
- 中國最具活力城市
1985年縣改市後主要領導人[編輯]
市委書記 |
|
市長 |
媒體[編輯]
- 東莞電視台(主要報導新聞、電視劇)[20]
- 第1頻道(新聞綜合)
- 第2頻道(公共)
- 東莞陽光網:東莞本土網絡媒體與信息交流平台,東莞對外宣傳的一個重要窗口,東莞四大媒體之一。
- 東莞日報:中共東莞市委機關報,現由東莞報業傳媒集團管理。
- 東莞時報:東莞報業傳媒集團主辦,東莞日報社主管。
- 東莞時間網:經廣東省新聞辦公室批准、由東莞日報社主辦的網絡媒體,為《東莞日報》的子媒體之一。
友好城市[編輯]
註解[編輯]
- ^ 參考自《中國城市建設統計年鑑2015》、《中國縣城建設統計年鑑2015》
參考文獻[編輯]
- ^ 東莞城市精神:海納百川厚德務實. 南方網. 2007-01-04.
- ^ 東莞城市新坐標「區域中心城市」 對標珠三角. 中國城市資訊網. 2015-09-29.[失效連結]
- ^ 中華民國《1947年廣東政區及郵政式廣東地名一覽》,大部分根據粵語標準音廣州話拼寫,其他部分由潮汕、客家、官話或其他方音拼寫而成。
- ^ 2017「新一線」城市排行榜發布成都、杭州、武漢蟬聯三甲鄭州、東莞新晉入榜. 第一財經. 2017-05-31.
- ^ 建制沿革. 東莞市人民政府. [2017-05-30].
- ^ 自然地理. 東莞市人民政府. [2017-05-29].
- ^ 東莞氣象數據. 中國天氣網.
- ^ 梁維東 簡歷. 人民網地方領導資料庫.
- ^ 東莞市十三屆政協主席、副主席、秘書長簡歷(主席姚康). 中國經濟網.
- ^ 10.0 10.1 東莞市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 東莞市統計局. 2011-05-23.
- ^ 東莞擬打造光伏産業基地
- ^ 「史檔」facebook專頁. 粵講越過癮 樟木頭小香港. 2017-10-21.
- ^ 東莞市公安局8人因接處警不力被停職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4-02-21.,亞太日報,2014年2月13日
- ^ 東莞6525名警力查涉黃場所 涉事派出所長全停職
- ^ 東莞汽車總站
- ^ 東莞汽車總站東莞汽車總站官網
- ^ 《東莞市軌道交通網絡規劃》介紹,2006年8月29日,東莞市城建規劃局,於2007年9月10日存取
- ^ 目前我市軌道交通建設籌備工作進展情況,2006年7月17日,東莞市城建規劃局,於2007年9月10日存取
- ^ 2016年東莞市教育局工作報告. 東莞市教育局. 2016-02-16.
- ^ 東莞電視台主頁
- ^ 東薩結誼. 東莞市政府. [2008-10-27].
外部連結[編輯]
![]() |
維基導遊上的相關旅行指南: 東莞市 |
![]() |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東莞市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