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懷市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仁懷市
縣級市
仁懷市茅台鎮牌坊
仁懷市茅台鎮牌坊

仁懷市的地理位置
坐標:27°48′42″N 106°24′48″E / 27.81161°N 106.41328°E / 27.81161; 106.41328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隸屬行政區貴州省遵義市
政府駐地鹽津街道
面積
 • 總計1,789.92 平方公里(691.09 平方英里)
人口(2012)
 • 總計679,624人
時區北京時間UTC+8
郵政編碼564500
電話區號851
車輛號牌貴C
行政區劃代碼520382

仁懷市位於貴州省西北部,赤水河中游,屬遵義市下轄縣級市,2013年7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曾作為貴州省直管縣試點。總面積1788平方公里,人口約69萬。市人民政府駐鹽津街道辦事處,郵編564500。貴州茅台酒產地位於本市赤水河畔的茅台鎮。仁懷被譽為中國酒都。

沿革[1][編輯]

宋代大觀三年(1109年),瀘州一帶的少數民族首領羅永順、楊光榮、李世恭等各以地內附,宋王朝在這些地區建立滋州純州祥州等州。滋州領仁懷縣承流縣二縣,州治在武都城(今鰼水縣土城鎮)。宣和三年(1121年),廢州為武都城,以仁懷為堡,承流縣併入仁懷堡。 南宋時期,仁懷堡歸夔州路播州管轄,

元代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屬湖廣行中書省,至元十八年(1281年),改播州安撫司為宣慰司,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設播州軍民宣撫司,改屬四川行省。

明代洪武五年(1372年),播州土司楊鏗歸附明朝,建播州宣撫司,改屬四川布政使。洪武十五年(1382年)正月置貴州都指揮司,播州宣撫司屬之。隆慶二年(1568年),還歸四川管轄,聽貴州節制調度。改播州宣撫司為播州。萬曆年間,平定播州宣慰使楊應龍叛亂後,改土歸流,設平越軍民府(隸貴州)和遵義軍民府(隸四川),遵義軍民府領一州四縣,即真安州和遵義縣桐梓縣綏陽縣仁懷縣。真安州又領綏陽、仁懷二縣。

清代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改遵義軍民府為遵義府。原屬黔西州之茅壩地區劃歸遵義府通判管轄(清初為南明王朝所據)。雍正六年七月二十九日(1728年9月3日),遵義府由四川省劃歸貴州省管轄,府以下建置未變。雍正八年九月十四日(1730年10月25日)劃出仁懷舊城留元壩歸貴州遵義府糧捕通判管轄,茅壩地區劃歸仁懷縣管轄。乾隆三年十一月初五日(1738年12月15日)又撥河西、土城、仁懷三里歸遵義府糧捕通判管轄(乾隆四十一年建仁懷直隸廳光緒三十四年改名赤水廳)。乾隆二十年(1755年)在所屬的溫水設經歷,分管所屬部份地區,道光二十年(1838年),改設溫水經政廳

民國二年(1913年)廢府、州、廳置縣,仁懷屬黔中道。民國三年(1914年)於溫水擴置仁懷縣的分縣一一溫水理民財政廳。民國四年(1915年)從仁懷縣撥出赤水、丁山、小溪、吼灘四里建鰼水縣。另撥遵義之大溪里(今大壩區)歸仁懷縣管轄。民國九年(1920年)廢除黔中道,仁懷縣直隸於省。

民國24年(1935年)貴州省政府劃定全省為11個督察區,仁懷屬第五區。

1949年11月27日,解放軍進入仁懷縣,劃定全省為8個專區,仁懷屬遵義專區

1996年11月30日,改置仁懷市。

2013年7月1日,根據2013年4月27日貴州省政府辦公廳下發的《關於推進省直接管理縣(市)體制改革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正式成為省直管縣試點。

行政區劃[編輯]

仁懷市下轄5個街道辦事處、14個、1個民族鄉[2]

鹽津街道、​中樞街道、​蒼龍街道、​壇廠街道、​魯班街道、​長崗鎮、​五馬鎮、​茅壩鎮、​九倉鎮、​喜頭鎮、​大壩鎮、​三合鎮、​合馬鎮、​火石鎮、​學孔鎮、​龍井鎮、​美酒河鎮、​高大坪鎮、​茅台鎮後山苗族布依族鄉

經濟[編輯]

  • 醬香型白酒的釀造是仁懷市的支柱產業,對財政的貢獻占全市財政總收入的70%。
  • 2014年地區生產總值441.97億元,地方財政收入171.54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24305元,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8556元,2014年成功入選中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和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雙百強」縣市。

特產[編輯]

旅遊[編輯]

  • 茅台風景名勝區
  • 中國酒文化城4A
  • 四渡赤水紀念園
  • 國酒門景區
  • 神采八卦園
  • 妙音寺

參考文獻[編輯]

  1. ^ 「仁懷縣建置沿革概述」,徐文仲,貴州省仁懷縣政協文史資料徵集委員會.《仁懷縣文史資料 第2輯》,1985年08月第1版.
  2. ^ 2023年仁怀市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2023-06-30 (中文(中國大陸)).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