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生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僑生指回到祖國就學的華僑學生,只有中國大陸和台灣在實施僑生教育。
中國大陸[編輯]
華僑考生必須是取得外國長期或永久居留權,且最近四年(截至報名時間結束止)之內有在國外實際居住2年以上的記錄(一年中實際在國外居住滿9個月可按一年計算。出國留學和因公出國工作不能視為定居)。
這裡的華僑是指「定居在國外的中國公民」[2],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而不能是其它國家的公民[3]。
台灣[編輯]
指海外出生連續居留迄今,或最近連續居留海外六年以上,並取得僑居地永久或長期居留證件回國就學之華裔學生。但就讀大學醫學、牙醫及中醫學系者,其連續居留年限為八年以上。僑生身分認定,由僑務主管機關為之 …… 前條第一項所稱海外,指大陸地區、香港及澳門以外之國家或地區。前條第一項所稱連續居留,指華裔學生每曆年在國內停留期間不得逾九十日。
2006年前,《僑生回國就學及輔導辦法》中未對海外有明確定義,2006年後該辦法將「海外」定義為「大陸地區、香港及澳門以外之國家或地區」,而另外制定《香港澳門居民來臺就學辦法》。
2008年度,台灣大專院校的在學僑生總人數為11,426人,[5]主要來自亞洲,尤以僑居於馬來西亞、緬甸、印尼為多[6]。
國家地區 | 僑生/港澳生總計 | 僑生/港澳生新生 | 僑生/港澳生舊生 |
---|---|---|---|
總計 | 24528 | 7182 | 17346 |
![]() |
8183 | 2246 | 5937 |
![]() |
7598 | 2348 | 5250 |
![]() |
5248 | 1455 | 3793 |
![]() |
1207 | 421 | 786 |
![]() |
491 | 207 | 284 |
![]() |
357 | 159 | 198 |
![]() |
239 | 51 | 188 |
![]() |
217 | 45 | 172 |
![]() |
177 | 43 | 134 |
![]() |
176 | 41 | 135 |
![]() |
167 | 39 | 128 |
![]() |
87 | 19 | 68 |
![]() |
61 | 15 | 46 |
年度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
總計 | 6020 | 7446 | 7617 | 7182 |
![]() |
1839 | 2618 | 2651 | 2246 |
![]() |
1822 | 2342 | 2397 | 2348 |
![]() |
1275 | 1321 | 1459 | 1455 |
![]() |
357 | 431 | 450 | 421 |
![]() |
144 | 169 | 179 | 207 |
![]() |
81 | 152 | 116 | 159 |
![]() |
90 | 56 | 64 | 51 |
![]() |
75 | 67 | 66 | 45 |
![]() |
57 | 44 | 42 | 41 |
![]() |
57 | 44 | 38 | 39 |
![]() |
68 | 42 | 38 | 43 |
![]() |
25 | 22 | 17 | 19 |
![]() |
18 | 26 | 14 | 15 |
腳註與參考文獻[編輯]
- ^ 《200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普通高等學校聯合招收華僑、港澳地區及台灣省學生簡章》,中華人民共和國普通高等學校聯合招收華僑、港澳地區及臺灣省學生辦公室發布。[1]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1990年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2]
- ^ 「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承認中國公民具有雙重國籍」,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第三條至第五條以及第九條。 [3]
- ^ 《僑生回國就學及輔導辦法》,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頒布,2009年1月修正。[4][永久失效連結]
- ^ 根據台灣教育部的統計,2008學年度台灣大專院校在學僑生總人數為11,426人。(.xls文檔)
- ^ 根據台灣教育部的統計,2008學年度台灣大專院校在學僑生人數按僑居地分,澳門3208、馬來西亞3196、香港1466、緬甸1182、印尼819,佔總人數的86.4%。 (.xls文檔)
- ^ 僑生及港澳生人數概況統計 (105學年度) (PDF). 教育部. [2017-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