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勒·凡爾納
儒勒·凡爾納 Jules Verne | |
---|---|
出生 | 儒勒·加布里耶·凡爾納 Jules Gabriel Verne 1828年2月8日 法蘭西王國南特 |
逝世 | 1905年3月24日 法國亞眠 | (77歲)
墓地 | 法國亞眠拉馬德萊娜公墓 |
職業 | 小說家、詩人、劇作家 |
國籍 | 法國 |
創作時期 | 1850年–1905年 |
代表作 | |
簽名 |
儒勒·加布里耶·凡爾納(法語:Jules Gabriel Verne,1828年2月8日—1905年3月24日),或譯朱爾·凡爾納,法國小說家、劇作家、詩人,現代科幻小說的重要開創者之一。他以其大量著作和突出貢獻,被譽為「科幻小說之父」。該頭銜也被授予H·G·威爾斯和雨果·根斯巴克[1]。由於凡爾納知識非常豐富,他小說作品的著述、描寫多有科學根據,所以其小說中的一些幻想成功預見了後世的一些技術發明。
凡爾納生於南特港資產階級家庭,受訓傳承父親的律師職業,但在青年時期退出,為雜誌和劇院寫作。他一生寫了六十多部大大小小的科幻小說,專輯由皮埃爾-儒勒·赫澤爾(Pierre-Jules Hetzel)出版商出版,收入《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的奇異旅行》。
在法國和歐洲,凡爾納是公認的重要文學作家,在文學先鋒派和超現實主義裡具有重要影響。[2]他的名聲在英語世界裡待遇不同,由於幾經改編,常被認為是流行文學或兒童文學作家。[3]自1979年來,凡爾納是作品被翻譯量第二大的作家,排在阿加莎·克里斯蒂和威廉·莎士比亞之間。[4]
生平
[編輯]早年
[編輯]1828年2月8日,儒勒·加布里耶·凡爾納生於費多島[5]Clisson街4號姥姥Dame Sophie Allotte de la Fuÿe家。費多島是南特鎮羅亞爾河上的小人工島。[6]父親是皮埃爾·凡爾納(Pierre Verne),從普羅萬來的訴訟代理人,母親是索菲·阿洛特·德·拉菲伊,是南特當地人,家庭從事航海事業,為蘇格蘭遠親。[7][a]1829年,凡爾納家搬到離Quai Jean-Bart 2號幾百米遠的地方,當年弟弟保羅出生。三個妹妹安娜(1836年)、馬蒂爾德(1839年)和瑪麗(1842年)相繼問世。[7]
1834年,6歲的凡爾納被送到南特5 Place du Bouffay的寄宿學校。老師桑班(Sambin)夫人是為船長的寡婦,丈夫30年前失蹤。[8]桑班夫人常常告訴學生她丈夫因船難見棄,但最終會像魯賓遜·克魯索那樣從島上回來。[9]魯賓遜式主題與凡爾納相伴一生,常常流露在他筆下,如《神秘島》、《第二祖國》(1900)和《魯濱遜學校》(1882)。
1836年,凡爾納就讀聖斯塔尼斯拉斯小學,該校為天主教學校,虔誠的學風讓他父親滿意。凡爾納很快因背誦、地理、希臘語、拉丁語和唱歌出眾。[10]同年,皮埃爾·凡爾納在尚特奈(今屬南特)羅亞爾河畔Réformés街29號購買了度假用別墅。[11]在他簡短的回憶《青少年回憶錄》(1890年)中,凡爾納追想起河流、商船帶給他的無限遐想[12]。他也在布蘭叔叔Prudent Allotte家度假,後者是位退休的船主,曾暢遊世界,並於1828-1837年任布蘭市長。凡爾納和叔叔玩賽鵝圖玩個沒完,兩者都出現在之後的小說里《一個怪人的遺囑》(1900年)、《征服者羅比爾》(1886年)。[12][13]
據說,在1839年凡爾納11歲時,他秘密在三桅帆船柯拉莉號上找了份服務員工作,打算遠洋印度,為表姐卡洛琳(1826-1902)帶珊瑚項鍊回來。帆船晚上出海,但首先在潘博厄停靠,皮埃爾·凡爾納得以及時把兒子揪回來,勒令他發誓在「想像中」旅行。[14]如今,人們知道這個故事是凡爾納的侄女Marguerite Allotte de la Füye編造出來的,但或許有相關事實為原型。[15]
1840年,凡爾納一家再次搬回了讓-雅克·盧梭街6號的大公寓裡,最小的孩子瑪麗於1842年出生。[11]同年,凡爾納以平信徒學生身份進入另一家教會學校Petit Séminaire de Saint-Donatien學習。他未完成小說《1835年的一位神甫》是在青春期寫成,也是他最早的可追溯的作品,[16]以輕蔑的口吻描述神學院。[10]從1844-1846年,凡爾納和哥哥進入南特皇家中學學習[17]。在完成修辭學和哲學課後,他在雷恩參加高中會考,1846年7月29日收到成績,為優良。[18]
1847年凡爾納19歲時,他開始認真學習維克多·雨果的長篇寫作風格,以《1835年的一位神甫》開始,爾後兩篇悲劇《亞歷山大六氏》和《火藥陰謀》。[16]然而,他的父親不以為然,認為儒勒·凡爾納是長子,不能靠文學掙錢,得子繼父業,從事法律。[19]
1847年,凡爾納的父親打發他去巴黎,一方面是讓他學法,另一方面是讓他離開南特,這是家族傳統。[20][21]他愛慕的表姐卡羅琳·特朗松(1826-1902)於1847年4月27日與40歲的埃米爾·德佐內伊結婚,孕育5個孩子。[22]
在巴黎小住後,他通過第一年法律考試,回到南特尋求父親的指導,以便通過第二年考試(地方法學生需要到巴黎應試)。[23]在南特時,他遇到Rose Herminie Arnaud Grossetière,比他年長一歲,與之產生感情。他為她寫了30首左右的詩,包括《空氣的女兒》,描述她為「金髮碧眼,令人著迷/行事如飛,晶瑩透明」。[24]他的感情得到了暫時的回應,[21]但Grossetière的父母看不到這位青年的前途,十分不情願。1848年7月19日,他們找了一位年長女兒10歲的富有地主Armand Terrien de la Haye,把女兒送了過去。[25]
失戀讓凡爾納傷心。他給母親寄了幻想信,明顯是酒後之言,其中他以夢境為藉口來描述自己的不幸。[26]失戀似乎永久地在作者和他的作品中留下烙印,小說中不少少女違心結婚(《佐其瑞大師》中的Gérande、《桑道夫伯爵》中的薩瓦、《飄逝的半島》中的愛倫等),以至於學者Christian Chelebourg將這一反覆出現的主題稱之為「Herminie complex」。[27]此事也讓凡爾納對老家和南特社會不滿,並在詩《法國第六城》中加以批評。[28][29]
巴黎求學
[編輯]1848年7月,凡爾納離開南特前往巴黎,父親希望他能完成法律學業,從事工作。從父親那裡獲得准許後,凡爾納在l'Ancienne-Comédie街24號與另一位來自南特的Édouard Bonamy合租了一個單元房。[26] (在他1847年來訪巴黎時,凡爾納住在Thérèse街2號的嬸嬸Charuel的房子Butte Saint-Roch那裡。)[30]
此時巴黎正在動亂:法國二月革命正在折騰。2月,路易-菲利普一世被推翻,國王逃亡;2月24日,法蘭西第二共和國臨時政府上台,但抗議此起彼伏,社會動盪不安。6月,碉堡修到了巴黎城,政府派出路易-歐仁·卡芬雅克前往鎮壓。在拿破崙三世成為共和國第一總統後不久,凡爾納進城,折騰一直持續到1851年政變,波拿巴自立為王,成立法蘭西第二帝國。在家書中,凡爾納描述了備受創傷的城市經歷的六月起義,但安慰道巴士底日周年平安無事。[31]
凡爾納利用家族關係打入巴黎社會。叔叔Francisque de Chatêaubourg帶他進入文學沙龍,凡爾納常與母親的朋友Mme de Barrère來往。[32]在學習法律的同時,他對戲劇產生狂熱。凡爾納日後寫道:「我的確受到維克多·雨果的巨大影響,反覆閱讀他的作品讓我興奮。那時,我能在心裡背誦整本《巴黎聖母院》,但影響我最大的是他作品的戲劇性。」[33]另一個創意來源是鄰居,住在l'Ancienne-Comédie街公寓同一層的是一位年輕的作曲家阿里斯蒂德·伊尼亞爾[34],凡爾納與他很快交好,並寫了一些文章給他作為香頌。[35]
在此期間,凡爾納的家書主要是開銷和突然出現的劇烈腹痛,[36]腹痛伴隨他終身。(現代學者猜測他患有結腸炎;凡爾納認為這是從母親那邊繼承過來的。)[36][37]1849年3月,有關霍亂的謠言更加重了醫療顧慮。[36]另一個健康問題出現在1851年,凡爾納遭受首次顏面神經麻痺打擊,隨後又出現了三次。該打擊是由中耳炎造成的,致病因不明。 [38]
同年,凡爾納需要服役,但很幸運被沒抽中。他給父親寫信道:「親愛的爸爸,您應該已經知道,我認為軍旅生涯和穿著制服的管家.... 都得完全拋棄尊嚴來做這種事。」[39]凡爾納強烈的反戰情緒令父親失望,但貫穿他的一生。[39]
雖然凡爾納不停寫作,常常出入沙龍,但依然努力學習法律,於1851年1月畢業,拿到學位。[40]
涉足文藝
[編輯]由於出入沙龍,凡爾納通過著名手相人Chevalier d'Arpentigny介紹,在1849年見到大仲馬[40]凡爾納與他的兒子小仲馬交好,並給他看了舞台喜劇《斷草》。兩位青年一起改稿件,通過大仲馬的安排,讓戲劇於1850年6月12日在巴黎歷史劇院的全國劇場演出。[41]
1851年,凡爾納遇見南特來的一位作家皮特爾-謝瓦利埃[42],他是《百家文苑》雜誌的主編[43]。[44]皮特爾-謝瓦利埃正在尋找有關地理、歷史、科學和技術方面的文章,並希望教育成分能普及大眾,語言直白或使用文學故事講述。凡爾納做過大量研究,特別是地理方面,自然是不二之選。[45]凡爾納給了他一個短篇歷史冒險小說《墨西哥海軍的第一批艦隊》,模仿詹姆斯·菲尼莫爾·庫珀的風格。[44] 1851年,皮特爾-謝瓦利埃將小說刊登,同年8月刊登了第二篇小說《乘氣球的一次旅行》。這篇小說融合了冒險敘述、旅行主題和細緻的歷史研究,凡爾納日後稱它是「故事系列的第一個標誌,讓我註定要繼續下去。」[33]
小仲馬為凡爾納聯繫歌劇院經理儒勒·塞維斯特[46],塞維斯特將歷史劇院改名為Théâtre Lyrique。他為凡爾納提供劇院秘書一職,但沒有固定薪資。[7]凡爾納接受,利用機會寫作,與伊尼亞爾和多產劇本作家Michel Carré創作了幾篇喜劇。[47]為了慶祝求職成功,凡爾納和十位朋友成立了單身漢聚餐會,叫十一單身漢[48]。[49]
凡爾納的父親多次要求他放下寫作回去做律師。然而,凡爾納在信中寫道只有文學才能讓他成功。[50]父子之間的衝突高潮爆發於1852年,當年其父決定將其律師事業全部轉交給凡爾納,卻被凡爾納斷然拒絕。[51]面對終極選擇,凡爾納毅然決然繼續文學生涯,拒絕律師工作,寫道:「難道我沒有權利選擇追隨自己的直覺?這是因為我知道自己是誰,有一天將會怎樣。」[52]
此時,凡爾納花大量時間在法國國家圖書館里,研究寫故事,飽覽科學和最新發現,特別是地理方面。在此期間,凡爾納遇到了地圖繪製人和探險家傑克斯·阿拉戈[53]。阿拉戈雖然眼花,但堅持遊走四方(1837年他終於瞎了)。倆人成為摯友,阿拉戈旅途行記中的創新和風趣使得凡爾納走向新興發展的文學形式:遊記。[54][55]
1852年,凡爾納兩篇新作刊登在《百家文苑》上:中篇小說《馬丁·帕茲》,場景設在利馬,寫於1851年、出版於1852年7月10日至8月11日;單節喜劇《加利福尼亞的城堡或滾石不生苔》,應用了生動的雙關語。[56]在1854年4月到5月間,雜誌刊登了凡爾納的短篇小說《佐其瑞大師》,模仿E·T·A·霍夫曼的奇幻風格,著重批判科學傲慢和野心;[57]隨後是極地探險故事《一個在冰雪中度過的冬天》,該主題響應了凡爾納眾多作品。[58]《百家文苑》也出版了許多非文學科學普及文章,這些文章沒有署名,但常常被認為是出自凡爾納手筆。[45]凡爾納與雜誌的合作在1856年告吹,他與皮特爾-謝瓦利埃大吵一架,賭氣不再登稿(直到1863年皮特爾-謝瓦利埃去世,新主編上任後為止)。[59] 在為Pitre-Chevalier寫作時,凡爾納開始設想發明一種新的小說:「科幻小說」(Roman de la Science),以便將圖書館裡學到的大量科學知識放在文學裡。他將此事告訴大仲馬,後者也在嘗試類似的故事,如未完成的 Isaac Laquedem,並給予凡爾納熱情鼓勵。[60]
在為Pitre-Chevalier寫作時,凡爾納開始設想發明一種新的小說:「科幻小說」(Roman de la Science),以便將圖書館裡學到的大量科學知識放在文學裡。他將此事告訴大仲馬,後者也在嘗試類似的故事,如未完成的 Isaac Laquedem,並給予凡爾納熱情鼓勵。[60]
儒勒·塞維斯特是凡爾納的劇院老闆,也是他的好朋友。1854年,霍亂帶走了塞維斯特。[58]雖然合同只是多給了凡爾納一年時間,但凡爾納在他去世後又在劇院多待了幾年,完成多項劇本。[61]他也寫了一些戲劇和音樂喜劇,但大多沒有上演。[59]
家庭
[編輯]1856年5月,凡爾納到亞眠去做南特朋友奧居斯特·勒拉日[62]和埃梅·德·維亞恩[63]婚禮的伴郎。凡爾納應邀和新娘家庭在一起,彼此相處融洽,並與新娘的姐姐奧諾麗娜·德維亞恩·莫雷爾[64],她是一位有兩個孩子的寡婦。[65][66] 為了改善經濟狀況,順便接近莫雷爾,凡爾納接受了她哥哥的邀請,去交易所上班。[67]凡爾納的父親起初表示懷疑,但於1856年11月同意。當前途看上去不錯時,凡爾納得到莫雷爾和她家人的認可,於1857年1月10日結婚。[68]
凡爾納離開Théâtre Lyrique,在巴黎證券交易所全職做代理人工作,[59]在此成為Fernand Eggly的一位代理人。[69] 凡爾納每天早起,以便在去交易所前寫作;在其餘的時間裡,他還去十一單身漢聚會(至此,所有單身漢都已結婚)。凡爾納也常常去圖書館做科學和歷史研究,並將趣聞抄在卡片上備用,這一習慣跟隨他終身。[59]據同事的回憶,凡爾納「言辭應對比生意做得好」。[69]
1858年7月,凡爾納和阿里斯蒂德·伊尼亞爾抓住了一個機會:伊尼亞爾的哥哥免費讓他們坐船出海,從波爾多經利物浦到蘇格蘭。這一旅行是凡爾納第一次離開法國,讓他倍感激動。回國後,他將回憶整理,文學修飾後成為半自傳小說《英格蘭和蘇格蘭旅行記》(寫於1859-1860年秋冬,1989年出版)。[70]1861年他們第二次出海去斯德哥爾摩,經泰勒馬克郡到奧斯陸。[71]在丹麥,凡爾納留下伊尼亞爾趕回巴黎,但還是錯過他兒子的出生。1861年8月3日,他唯一的兒子米歇爾·凡爾納出生。[72]
與此同時,凡爾納繼續在科幻小說上努力,並寫出手稿。據他稱,這是他:「喜愛地圖,喜愛環遊世界的旅行家」的結果。小說成形為跨非洲旅行,並最終成為他第一部出版小說《氣球上的五個星期》。[59]
赫澤爾
[編輯]1862年,通過共同好友Alfred de Bréhat,凡爾納與出版商皮埃爾-儒勒·赫澤爾[73]相識,把自己筆下的小說給了他,叫《空中旅行》。[74]赫澤爾是奧諾雷·德·巴爾扎克、喬治·桑、維克多·雨果和其他著名作家的出版商,很想做個高質量家庭雜誌,登些科學教育的趣聞。[75]他看到凡爾納對冒險小說嚴謹的研究,認為是個理想人選,就接受的投稿,給予他建議。凡爾納回去改寫了兩周,遞交了最終稿《氣球上的五個星期》[76]赫澤爾在1863年1月31日刊登小說。[77]
為了確保凡爾納為《教育與娛樂雜誌》[78]服務,赫澤爾與凡爾納簽訂長期合同,要求每年出三本書,以固定費率做報酬。凡爾納見工資穩定,有利寫作,滿口答應。[79]在他餘生里,大部分小說會連載在赫澤爾的雜誌上,爾後裝訂成書。這種形式以第二份投稿《哈特拉斯船長曆險記》(1864–65年)開始。[77]
1866年,當《哈特拉斯船長曆險記》以書本形式出版後,赫澤爾公布他就凡爾納小說的文學和教育雄心,在小說前言中稱故事會形成系列小說《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的奇異旅行》。凡爾納的目標是「描繪現代科學所積累的地理、地質、物理和天文知識,以自己獨到的娛樂方式敘述宇宙歷史。」[80]晚年,凡爾納承認這是貫穿他寫作的主題:「我的任務就是描述地球,不是單單地球,而是宇宙... 與此同時我試圖理解美麗風格的高尚理念。有人說冒險小說不可能有風格,不是這樣的。」[81]然而,他也注意到項目野心勃勃:「是啊!但地球太大,人生太短啦!要寫完整部作品,得活至少一百歲啊!」[82]
赫澤爾直接影響了許多作品,特別是在合作之初,凡爾納很樂意找到個出版商,對他百依百順。例如,赫澤爾反對《哈特拉斯船長曆險記》初稿高潮,包括標題主角之死,凡爾納重寫,讓哈特拉斯船長活了過來。[83]赫澤爾也反對第二本投稿《二十世紀的巴黎》,認為故事對未來悲觀,對譴責技術進步有礙雜誌。[84](手稿被認為在凡爾納去世後遺失,於1994年出版。)[85]
1869年,作者方和出版方的關係經歷巨大波折,凡爾納和赫澤爾因《海底兩萬里》稿件發生衝突。起先,凡爾納希望讓潛艇的尼莫船長定位波蘭科學家,反抗俄國一月起義時對家人的屠殺。赫澤爾不希望得罪俄國市場,要求尼莫船長做販奴的對頭來迴避爭議。凡爾納激烈反對,最終妥協,在尼莫船長的去向上留下伏筆。在犟嘴後,凡爾納明顯疏遠了赫澤爾,對他的建議不是敷衍就是拒絕。[86]
此時,凡爾納每年出版兩部多作品。其中,最成功的有:《地心歷險記》;《從地球到月球》;《海底兩萬里》;和《環遊地球八十天》(首先在《時代》[87]上發表)。凡爾納終於可以靠寫作為生了。但錢大多數是從《環遊地球八十天》和《沙皇的信使》(1876年,與Adolphe d'Ennery合寫)的劇場改編掙來的。[來源請求]
1867年,凡爾納購置了小船「聖米歇爾號」[88],在手頭富裕後他換了「聖米歇爾二號」和「三號」。他乘「聖米歇爾三號」環遊歐洲。在第一部小說後,大多數故事首先連載在赫澤爾的雙周刊《教育與娛樂雜誌》上,爾後成書。1874年,他的哥哥保羅幫助寫了40th French climbing of the Mont-Blanc和短篇故事集《牛博士》。凡爾納變得富有出名了。[來源請求]
與此同時,米歇爾·凡爾納違背父親意思,迎娶了一位演員,與一位未成年情婦生了兩個孩子,弄得債務纏身。[來源請求]父子關係在米歇爾長大後有所好轉。[來源請求]
晚年
[編輯]雖然生為天主教徒,凡爾納晚年轉為自然神論,時間約為1870年後。[89][90]一些學者認為他的自然神論哲學可以從作品中看到,常常出現上帝或天意,但很少提及基督。[91][92]
1886年3月9日,當凡爾納回家時,25歲的侄兒加斯頓用手槍朝他開了兩槍。第一顆子彈沒打中,第二顆打進了左腿,令他隨後跛行。媒體對此進行掩蓋,但加斯頓的餘生在精神病院度過。[來源請求]
在他母親和赫澤爾去世後,儒勒·凡爾納作品明顯暗淡。1888年,凡爾納參政,成為亞眠市議員,主張幾項改進措施,任職15年。[來源請求]
1870年,凡爾納獲得榮譽軍團騎士勳章。1892年,獲得國家四級「榮譽勛位」。
去世及後世出版
[編輯]1905年3月24日,凡爾納因糖尿病等疾病,安息在Longueville大道44號(現儒勒·凡爾納大道)的亞眠家中。他的兒子米歇爾·凡爾納繼續完成小說《大海入侵》《天邊燈塔》的出版。《奇異旅行》系列以每年兩部的速度又繼續了幾年。後來發現米歇爾·凡爾納大幅更改了小說,原版於二十世紀末由儒勒·凡爾納書友會[93]出版。[來源請求]
作品與主題
[編輯]凡爾納總共創作了 60 多部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包括《非凡航行》在內的 54 部小說,以及數十部戲劇、短篇小說和劇本。他塑造了數百個令人難忘的角色,並在他們的時代之前想像了無數的創新,包括潛水艇、太空旅行、陸地飛行和深海探索。[94]
凡爾納的作品可以分大致為三個不同的階段。第一個時期是 1862 年至 1886 年,可以稱為他的實證主義時期。 1863年,凡爾納的第二部反烏托邦小說《二十世紀的巴黎》(Paris au XXe siècle,1994年;20世紀的巴黎)被赫策爾拒絕後,凡爾納吸取了教訓,二十多年來,他創作了許多成功的科學冒險小說,其中包括1863年-1867年《地心之旅》,1870 年《海底兩萬裡》和1873 年《八十天環遊地球》。在這些年裡,凡爾納與家人定居在亞眠,並短暫前往美國參觀了紐約市和尼加拉瀑布。在此期間,他還購買了幾艘遊艇,航行到許多歐洲國家,合作將他的幾部小說改編成戲劇,贏得了全世界的聲譽和微薄的財富。
第二階段,從1886年到他1905年去世,可以被認為是凡爾納的悲觀主義時期。這些年來,他的非凡航行的意識形態基調開始改變。凡爾納逐漸遠離親科學的探索和發現故事,轉而在小說《Sans dessus dessous》(1889 年;《顛倒黑白》或《購買北極》)中探索傲慢的科學家所創造的技術的危險,《L 'Ile à hélice》(1895 年;《浮島》或《自航島》或《螺旋槳島》)、《Face au drapeau》(1896 年;《面對旗幟》或《為了旗幟》)和《Maître du monde》(1904 年;《世界大師》)。這種焦點的轉變也與作者個人生活中的某些逆境相呼應:與叛逆的兒子米歇爾的問題日益嚴重;財務困難迫使他賣掉了他的遊艇;他的母親和導師赫策爾相繼去世;一名精神錯亂的侄子加斯頓開槍射中腿部,導致他終生跛行[95]。凡爾納去世後,他在辦公桌上留下了一抽屜即將完成的手稿。
儒勒凡爾納故事的第三個也是最後一個階段,從1905 年到1919 年,可以被認為是凡爾納家族時期,他的遺作在經過大幅修改後由他的兒子米歇爾出版。現代研究人員將儒勒凡爾納的原始手稿與他死後出版的版本進行比較,發現米歇爾所做的不僅僅是編輯它們。在大多數情況下,他完全重寫了它們——除了其他變化之外,他還重新設計了情節,並添加了角色,並使它們的風格更加戲劇化。學術界對這些發現的反應不一。[96]
與科幻小說的關係
[編輯]凡爾納的《奇異旅行》和科學幻想文學體裁的關係複雜。類似H·G·威爾斯,凡爾納常被認為是該體裁的創立人之一,他對此發展的推動作用毋庸置疑;然而,許多早期作家,如琉善和瑪麗·雪萊也常被認為是科幻文學的創立人,導致歷史爭議。[1]
另一個主要問題的爭論核心在於凡爾納的作品能否算作科幻文學的開端。莫里斯·雷納[97]稱凡爾納「從未寫出一句在科學上卓越的東西」。[98]凡爾納多次在採訪中辯稱自己的小說不應該當作科學來讀,稱:「在任何意義上說我都不是科學家」[99],「我從未發明任何東西。」[100]他自己的目標是「描述地球[並]同時理解美麗風格的高尚」,[81]正如:
我的《氣球上的五個星期》並非有關氣球的故事,而是非洲。我總是對地理和旅行痴迷,想給非洲一個浪漫的描述。現在,我的旅行家只能通過氣球來穿越非洲,這就是寫氣球的緣故.… 可以說,當我下筆的時候,我從未想過坐氣球,現在也沒有…[81]
與凡爾納科幻名聲緊密相關的是他常被稱為科學進步的「先知」,故事裡許多技術元素在當時是天馬行空,如今卻司空見慣。[101]這種論調歷史悠久,在美國尤是,但現代學者一致認為這是誇大其詞。[102]作為科幻小說,凡爾納明確否認自己是未來預言家,稱科學進步和自己的作品之間的聯繫「不過是巧合」,並將科學的精準無誤歸咎於自己的大量研究:「甚至在下筆前,我總是反覆翻閱看到的每本書、報紙、雜誌或科學報道。」[99]
主要著作
[編輯]- 三部曲
- 大炮俱樂部三部曲
- 探險
- 民族獨立和革命
- 其他
- 文中引述
- 《第二祖國》(Seconde patrie)
- 《魯濱遜學校》(L'École des Robinsons)
- 《一個怪人的遺囑》(Le Testament d'un excentrique)
- 《征服者羅比爾》(Robur-le-Conquérant,)
- 《1835年的一位神甫》(Un prêtre en 1839)
- 《火藥陰謀》(La Conspiration des poudres)
- 《空氣的女兒》(La Fille de l'air)
- 《佐其瑞大師》(Maître Zacharius ou L』horloger qui avait perdu son âme)
- 《法國第六城》(La sixième ville de France)
- 《斷草》(Les Pailles rompues)
- 《墨西哥海軍的第一批艦隊》(Un drame au Mexique)
- 《乘氣球的一次旅行》(Un Drame dans les airs)
- 《馬丁·帕茲》(Martin Paz)
- 《加利福尼亞的城堡或滾石不生苔》(Les Châteaux en Californie, ou, Pierre qui roule n'amasse pas mousse)
- 《一個在冰雪中度過的冬天》(Un hivernage dans les glaces)
- 《英格蘭和蘇格蘭旅行記》(Voyage en Angleterre et en Ecosse)
- 《空中旅行》(Voyage en Ballon)
- 《哈特拉斯船長曆險記》(Voyages et Aventures du capitaine Hatteras)
- 《二十世紀的巴黎》(Paris au XXesiècle)
- 《沙皇的信使》(Michel Strogoff)
- 《牛博士》(Le Docteur Ox)
- 《大海入侵》(L'invasion de la mer)
- 《天邊燈塔》(Le Phare du bout du monde)
凡爾納作品的最大合輯是《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的奇異旅行》,除了兩部作品外全部收入其中。餘下的兩部是《二十世紀的巴黎》和《英格蘭和蘇格蘭旅行記》(分別出版於1994年和1989年),還有一些未完成的作品(許多經兒子米歇爾改編後出版)。[103]凡爾納也寫了許多戲劇、詩詞、歌詞、輕歌劇本、短篇小說,以及各種文章和雜文。
中文翻譯
[編輯]姓名的中文翻譯變化
[編輯]儒勒·凡爾納是根據Jules Verne法語發音的中文譯法之一。Jules Verne又曾被翻譯為「房朱力士」(由薛紹徽翻譯)、另外還有「焦士威爾奴」 (由梁啓超翻譯)、「迦爾威尼」(由包天笑翻譯)、「蕭魯士」(由盧籍東按英語發音翻譯)、「焦士威奴」(由奚若按英語發音翻譯)、「焦奴士威爾斯」(用於商務印書館出版版本的統一譯法)、「蕭爾斯勃內」(由謝炘翻譯)和「裘爾卑奴」(由叔子翻譯)等。因兩本凡爾納小說日文譯本所注之小說作者名有誤,故魯迅按日譯本中譯時曾將凡爾納誤譯作「查理士·培倫」和「英國威男」[104]。
魯迅譯本
[編輯]魯迅曾在辛亥革命之前,就根據當時在日本已被譯成日語的譯作(其先由法語譯成英語再譯日語),翻譯了凡爾納的兩部著名作品:
- 《月界旅行》(1903年10月,進化社)
- 《地底旅行》(1906年3月,啟新書局)
評論與反響
[編輯]在赫澤爾那裡出了處女作後,凡爾納受到了法國作家和科學家的追捧,如喬治·桑和泰奧菲爾·戈蒂耶都是他最早的崇拜者。[105] 當時一些名人,如地理學家Vivien de Saint-Martin和批評家Jules Claretie都對凡爾納和他的作品大加讚賞。[106]
然而,凡爾納在讀者和戲迷那裡獨領風騷(特別是《環遊地球八十天》登台成功後),使得他的文學聲望發生改變。隨著小說和戲劇風靡,當時許多評論家覺得凡爾納商業成功,意味著他是個流行小說作家,而不是寫嚴肅文學的,不值得研究。[107]
這種正式文學身份的反對出現了不同形式,包括作家埃米爾·左拉的輕蔑以及法蘭西學術院不予提名。[107]凡爾納在日後採訪中稱:「我一生最大的遺憾是在法國文學中沒有地位。」[108]對於凡爾納來說,他認為自己是「文藝人,一生追逐理想」,[109]這種根據文學意識形態的批評排擠應被視為終極冷落。[110]
凡爾納是流行作家,但在批評界卻是個不受歡迎人物,這種分歧一直持續到他去世。早期傳記(包括凡爾納自己的侄女Marguerite Allotte de la Fuÿe)專注凡爾納作為流行人物的過失和渲染,而非他實際作品方法論或成就。[111]與此同時,凡爾納原版作品銷量銳減,甚至在他自己家鄉都賣的少,改編版則主要面向兒童。[112]
不過,在凡爾納去世的幾十年後,法國出現了「儒勒·凡爾納熱」,學者和年輕讀者開始嚴肅研究凡爾納作品,他們自己的作品也深受影響。一些書迷成立了儒勒·凡爾納書友會,這是第一個研究凡爾納的學術組織。其他人多成為備受尊重的先鋒派和超現實主義文豪。他們讚美並分析凡爾納作品,強調他的風格創新和恆久文學主題,證明這值得研究。[113]
在1960-1970年代,由於許多法國知名學者和作家做了大量嚴肅文學研究,凡爾納在法國名聲扶搖直上。[114][115]羅蘭·巴特的精品《鸚鵡螺號和醉舟》[116]在注釋上承認深受《奇異旅行》純文字影響,而Marcel Moré和Jean Chesneauxken則做了通篇研究,從多種主題角度看待凡爾納。[117]
法國文學刊物全力報道凡爾納和他的作品,文學家寫了不少文章,如米歇爾·布托爾、米歇爾·福柯、赫內·巴赫札維勒等人;與此同時,凡爾納所有作品再版,Livre de Poche和Éditions Rencontre出版了原版並配了插圖。[118]1978年是凡爾納150周年紀念,熱潮達到頂點,他成為瑟里西拉薩爾世界文化中心學術研討會的主題,《地心歷險記》成為法國大學考試必讀書目。至此,凡爾納在歐洲得到全面承認,列席法國經典作家,其學術研究和新興出版物延續至今。[119]
在英語國家裡,凡爾納的名聲轉變得很慢。在整個20世紀中,大多數英語學者認為凡爾納不過是個兒童流行小說作家和科技支持者(雖然事實與之形成強烈反差),因此更加側重於技術「先知」和英語作家對比,如愛倫·坡和H·G·威爾斯,而不是專門研究他。這種偏見明顯是由於糟糕的英語翻譯和好萊塢改編誤導了英美讀者和觀眾。[3][120]不過,1980年代中期,一系列嚴謹的英語研究和翻譯出爐,暗示著凡爾納在英語世界的名望或許正在恢復。[121][122]
名人評價
[編輯]此章節需要擴充。 (2019年2月20日) |
- 魯迅:「學術既覃,理想復富。默揣世界將來之進步,獨抒奇想,托之說部。經以科學,緯以人情。離合悲歡,談故涉險,均綜錯其中。間雜譏彈,亦復譚言微中。十九世紀時之說月界者,允以是為巨擘矣。然因比事屬詞,必洽學理,非徒摭山川動植,侈為詭辯者比。故當觥觥大談之際,或不免微露遁辭,人智有涯,天則甚奧,無如何也。至小說家積習,多籍女性之魔力,以增讀者之美感,此書獨籍三雄,自成組織,絕無一女子廁足其間,而仍光怪陸離,不感寂寞,尤為超俗。」[123]
- 教宗良十三世1884年接見他時曾對他說「我並不是不知道您的作品的科學價值,但我最珍重的卻是它們的純潔、道德價值和精神力量。」[來源請求]
傳記
[編輯]- Butcher, William, Jules Verne: The Definitive Biography, New York: Thunder's Mouth Press, 2006 (英語)
- Jules-Verne, Jean, Jules Verne: A Biography, translated by Roger Greaves, London: Macdonald and Jane's, 1976 (英語)
- Lottmann, Herbert R., Jules Verne: An Exploratory Biography,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6 (英語)
影響力
[編輯]20世紀儒勒凡爾納的作品被翻譯成140多種語言,使他成為世界上作品被翻譯最多的作家之一,僅次於阿加莎·克里斯蒂。[94]
凡爾納的小說對文學和科學界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受他影響的作者有羅蘭·巴特[124]、赫內·巴赫札維勒[124]、米歇爾·布托爾[124]、保羅·克洛岱爾[124]、讓·谷克多[124]、弗朗索瓦·莫里亞克[124]、安托萬·德聖埃克絮佩里[124]、讓-保羅·薩特[124]等人;科學家和探險家有弗里曼·戴森、丹·謝赫特曼、利奧·西拉德、傑克·帕森斯、伊戈爾·西科爾斯基、尤里·加加林[120]、路易·利奧泰[120]、古列爾莫·馬可尼[120]、弗里喬夫·南森[120]和沃納·馮·布勞恩[120]等人。雷·布萊伯利總結了凡爾納對文學和科學的影響:「以某種方式來說,我們都是凡爾納的孩子。」[125]
主要作品出版於19世紀末,其科幻小說中的許多設想和描述在20世紀成為了現實,所以他的一些作品現在讓人讀起來感覺並不「天馬行空」。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在《海底兩萬里》中尼摩(Nemo,這個名字在拉丁文中有「無人」的意思)船長的巨型潛水艇「鸚鵡螺號」(過去有的中文版中曾按其發音譯為「諾第留斯號」)。美國建造的世界第一艘核動力潛艇鸚鵡螺號雖然名承自一艘1803年時的美國海軍多桅縱帆船(Schooner)與之後襲名的兩艘傳統動力潛艇,但由於核動力潛艇擁有如小說中虛構的鸚鵡螺號般超長的蓄航力,因此使用此命名多少有向小說中之鸚鵡螺號致敬的雙關意味。法國的無人駕駛機器人潛水艇也以此命名。此外,《從地球到月球》當中,哥倫比亞號飛船(或說是炮彈)的發射地點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的坦帕,竟然與卡納維拉爾角(甘迺迪航天中心所在地)幾乎位於同一緯度線上,兩地之間直線距離僅120英里,前者座落在佛羅里達半島的西海岸,後者在東海岸。
2011年2月8日,搜尋引擎Google將其首頁的商標改為潛水艇的舷窗,旁邊有操縱桿可讓使用者操作潛水艇,以其最著名作品《海底兩萬里》紀念儒勒·凡爾納183歲冥誕。[126]
流行文化
[編輯]自20世紀以來,凡爾納的多部作品曾不止一次地被搬上過大屏幕,比如《格蘭特船長的兒女》(1936年,由蘇聯拍攝),《海底兩萬里》(1954年電影,1997年電視重拍),《地心歷險記》(1959年),《環遊世界八十天》(1956年,大衛尼文主演, 2004年,成龍飾隨從)。改編自凡爾納的《地心歷險記》已於2008年重新以立體電腦特技搬上螢幕,該片名為《地心冒險》,由《神鬼傳奇》男角布蘭登·費雪主演,於8月14日上映 。[127]
注釋與參考資料
[編輯]腳註
[編輯]- ^ Jules-Verne 1976,第1頁: "On his mother's side, Verne is known to be descended from one 'N. Allott, Scotsman', who came to France to serve in the Scots Guards of Louis XI and rose to earn a title (in 1462). He built his castle, complete with dovecote or fuye (a privilege in the royal gift), near Loudun in Anjou and took the noble name of Allotte de la Fuye."
引述
[編輯]- ^ 1.0 1.1 Roberts, Adam, Science Fiction, London: Routledge: 48, 2000
- ^ Angenot 1973,第34頁.
- ^ 3.0 3.1 Evans 2000,第33頁.
- ^ UNESCO 2013.
- ^ Île Feydeau
- ^ Butcher 2006,第5–6頁.
- ^ 7.0 7.1 7.2 Butcher 2007.
- ^ Jules-Verne 1976,第3頁.
- ^ Allotte de la Fuÿe 1956,第20頁.
- ^ 10.0 10.1 Lottmann 1996,第9頁.
- ^ 11.0 11.1 Terres d'écrivains 2003.
- ^ 12.0 12.1 Verne 1890,§2.
- ^ Compère 1997b,第35頁.
- ^ Allotte de la Fuÿe 1956,第26頁.
- ^ Pérez, de Vries & Margot 2008,C9.
- ^ 16.0 16.1 Lottmann 1996,第17頁.
- ^ 現Lycée Georges-Clemenceau
- ^ Compère 1997a,第20頁.
- ^ Lottmann 1996,第19頁.
- ^ Jules-Verne 1976,第10頁.
- ^ 21.0 21.1 Lottmann 1996,第14頁.
- ^ Martin 1973.
- ^ Compère 1997c,第41頁.
- ^ Lottmann 1996,第14–15頁.
- ^ Martin 1974.
- ^ 26.0 26.1 Lottmann 1996,第24頁.
- ^ Chelebourg 1986.
- ^ Lottmann 1996,第16頁.
- ^ Verne 2000.
- ^ Compère 1997c,第42頁.
- ^ Jules-Verne 1976,第12頁.
- ^ Jules-Verne 1976,第17頁.
- ^ 33.0 33.1 Sherard 1894,§3.
- ^ Aristide Hignard
- ^ Lottmann 1996,第32頁.
- ^ 36.0 36.1 36.2 Lottmann 1996,第25頁.
- ^ Dumas 1988,第372頁: "Je suis bien Allotte sous le rapport de l'estomac."
- ^ Dumas 2000,第51頁: "La paralysie faciale de Jules Verne n'est pas psychosomatique, mais due seulement à une inflammation de l'oreille moyenne dont l'œdème comprime le nerf facial correspondant. Le médiocre chauffage du logement de l'étudiant entraîne la fréquence de ses refroidissements. L'explication de cette infirmité reste ignorée de l'écrivain ; il vit dans la permanente inquiétude d'un dérèglement nerveux, aboutissant à la folie."
- ^ 39.0 39.1 Lottmann 1996,第29頁.
- ^ 40.0 40.1 Evans 1988,第17頁.
- ^ Dekiss & Dehs 1999,第29頁.
- ^ Pierre-Michel-François Chevalier
- ^ Musée des familles
- ^ 44.0 44.1 Lottmann 1996,第37頁.
- ^ 45.0 45.1 Evans 1988,第18頁.
- ^ Jules Seveste
- ^ Lottmann 1996,第53, 58頁.
- ^ Onze-sans-femme
- ^ Jules-Verne 1976,第27頁.
- ^ Lottmann 1996,第38頁.
- ^ Lottmann 1996,第46–47頁.
- ^ Lottmann 1996,第47頁.
- ^ Jacques Arago
- ^ Dekiss & Dehs 1999,第30–31頁.
- ^ Lottmann 1996,第39–40頁.
- ^ Margot 2005,第151頁.
- ^ Lottmann 1996,第57頁.
- ^ 58.0 58.1 Lottmann 1996,第58頁.
- ^ 59.0 59.1 59.2 59.3 59.4 Evans 1988,第19頁.
- ^ 60.0 60.1 Evans 1988,第18–19頁.
- ^ Jules-Verne 1976,第37頁.
- ^ Auguste Lelarge
- ^ Aimée du Fraysse de Viane
- ^ Honorine de Viane Morel
- ^ Jules-Verne 1976,第40–41頁.
- ^ Lottmann 1996,第66–67頁.
- ^ Jules-Verne 1976,第42–43頁.
- ^ Jules-Verne 1976,第44頁.
- ^ 69.0 69.1 Lottmann 1996,第76–78頁.
- ^ Lottmann 1996,第79頁.
- ^ Lottmann 1996,第81頁;confusion regarding the year resolved with reference to Jules-Verne 1976,第54頁, Butcher 2007, and Pérez, de Vries & Margot 2008,B6.
- ^ Jules-Verne 1976,第54頁.
- ^ Pierre-Jules Hetzel
- ^ Jules-Verne 1976,第54–55頁.
- ^ Evans 1988,第23–24頁.
- ^ Jules-Verne 1976,第56頁.
- ^ 77.0 77.1 Dehs, Margot & Har'El 2007,I
- ^ Magasin d'Éducation et de Récréation
- ^ Jules-Verne 1976,第56–57頁.
- ^ Evans 1988,第29–30頁.
- ^ 81.0 81.1 81.2 Sherard 1894,§4.
- ^ Evans 1988,第30頁.
- ^ Evans 2001,第98–99頁.
- ^ Lottmann 1996,第101–103頁.
- ^ Evans 1995,第44頁.
- ^ Evans 2001,第100–101頁.
- ^ Le Temps
- ^ Saint-Michel
- ^ Jules-Verne 1976,第9頁: "After about 1870, Verne was less and less subservient to the discipline of the Church: his wife went to Mass without him and his views broadened into a kind of Christian-based deism."
- ^ Costello 1978,第34頁.
- ^ Verne 2007,第412頁.
- ^ Oliver 2012,第22頁.
- ^ Société Jules Verne
- ^ 94.0 94.1 Jules Verne - Novels, Quotes & Facts. Biography. 2021-05-10 [2024-08-12] (美國英語).
- ^ Jules Verne - Novels, Quotes & Facts. Biography. 2021-05-10 [2024-08-12] (美國英語).
- ^ Jules Verne | Biography & Facts | Britannica. www.britannica.com. 2024-08-02 [2024-08-12] (英語).
- ^ Maurice Renard
- ^ Renard, Maurice, On the Scientific-Marvelous Novel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Progress, Science Fiction Studies, November 1994, 21 (64) [25 January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2)
- ^ 99.0 99.1 Belloc 1895.
- ^ Sherard 1903,§5.
- ^ Evans 1988,第1頁.
- ^ Evans 1988,第2頁.
- ^ Dehs, Margot & Har'El 2007,X.
- ^ 見唐弢《晦庵書話》(1980年9月,北京:三聯書店),16頁,科學小說。
- ^ Evans 2000,第11-12頁.
- ^ Evans 2000,第12–13頁.
- ^ 107.0 107.1 Evans 2000,第14頁.
- ^ Sherard 1894,§1.
- ^ Sherard 1894,§6.
- ^ Evans 2000,第15頁.
- ^ Evans 2000,第22–23頁.
- ^ Evans 2000,第23頁.
- ^ Evans 2000,第24–6頁.
- ^ Angenot 1976,第46頁.
- ^ Evans 2000,第29頁.
- ^ "Nautilus et Bateau Ivre"
- ^ Angenot 1973,第35–36頁.
- ^ Evans 2000,第29–30頁.
- ^ Evans 2000,第32-33頁.
- ^ 120.0 120.1 120.2 120.3 120.4 120.5 Butcher 1983.
-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Miller2009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Evans 2000,第34頁.
- ^ 維基文庫-魯迅-月界旅行. [2022-0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1).
- ^ 124.0 124.1 124.2 124.3 124.4 124.5 124.6 124.7 Evans 2000,第24頁.
- ^ Bradbury, Ray, Introduction, Butcher, William (編), Verne's Journey to the Centre of the Self, London: Macmillan: xiii, 1990 [11 May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6)
- ^ 儒勒凡爾納 183 歲誕辰. [2016-0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6).
- ^ Journey to the Center of the Earth (2008). [2008-08-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2).
補充來源
[編輯]- Allotte de la Fuÿe, Marguerite, Jules Verne, sa vie, son oeuvre, translated by Erik de Mauny, New York: Coward-McCann, 1956
- Angenot, Marc, Jules Verne and French Literary Criticism, Science Fiction Studies, Spring 1973, I (1): 33–37 [25 March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0)
- Angenot, Marc, Jules Verne and French Literary Criticism (II), Science Fiction Studies, March 1976, III (8): 46–49 [26 March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0)
- Belloc, Marie Adelaide, Jules Verne at Home, Strand Magazine, February 1895 [4 April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17)
- Butcher, William, Jules Verne, Prophet or Poet?, Paris: Publications de l'INSEE, 1983 [26 March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9-03)
- Butcher, William, A Chronology of Jules Verne, Jules Verne Collection (Zvi Har'El), 2007 [3 March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3-29)
- Chelebourg, Christian, Le blanc et le noir. Amour et mort dans les "Voyages extraordinaires", Bulletin de la Société Jules Verne, 1986, 77: 22–30
- Compère, Cecile, Jules Verne de Nantes, Revue Jules Verne, 1997a, 4: 11–24
- Compère, Cecile, Les vacances, Revue Jules Verne, 1997b, 4: 33–36
- Compère, Cecile, Le Paris de Jules Verne, Revue Jules Verne, 1997c, 4: 41–54
- Costello, Peter, Jules Verne, Inventor of Science Fiction, New York: Scribner, 1978
- Dehs, Volker; Margot, Jean-Michel; Har'El, Zvi, The Complete Jules Verne Bibliography, Jules Verne Collection (Zvi Har'El), 2007 [28 March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25)
- Dekiss, Jean-Paul; Dehs, Volker, Jules Verne, L'enchanteur, Paris: Editions du Félin, 1999
- Dumas, Olivier, Jules Verne: avec la publication de la correspondance inédite de Jules Verne à sa famille, Lyon: La Manufacture, 1988
- Dumas, Olivier, Voyage à travers Jules Verne, Montreal: Stanke, 2000
- Evans, Arthur B., Jules Verne Rediscovered: Didacticism and the Scientific novel,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1988
- Evans, Arthur B., The "New" Jules Verne, Science Fiction Studies, March 1995, XXII:1 (65): 35–46 [2017-03-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0)
- Evans, Arthur B., Jules Verne and the French Literary Canon, Smyth, Edmund J. (編), Jules Verne: Narratives of Modernity, Liverpool: Liverpool University Press: 11–39, 2000 [25 March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03)
- Evans, Arthur B., Hetzel and Verne: Collaboration and Conflict, Science Fiction Studies, 1, March 2001, XXVIII (83): 97–106 [12 June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11)
- Evans, Arthur B., Jules Verne's English Translations, Science Fiction Studies, 1, March 2005a, XXXII (95): 80–104 [6 September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08)
- Evans, Arthur B., A Bibliography of Jules Verne's English Translations, Science Fiction Studies, 1, March 2005b, XXXII (95): 105–141 [6 September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30)
- Margot, Jean-Michel, Jules Verne, Playwright, Science Fiction Studies, 1, March 2005, XXXII (95): 150–162 [15 March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0)
- Martin, Charles-Noël, Les amours de jeunesse de Jules Verne, Bulletin de la Société Jules Verne, 1973, 28: 79–86
- Martin, Charles-Noël, Les amours de jeunesse de Jules Verne, 2e partie, Bulletin de la Société Jules Verne, 1974, 29: 103–113
- Nantes et Jules Verne, Terres d'écrivains (L』association Terres d』écrivains), 28 August 2003 [23 February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11)
- Oliver, Kendrick, To Touch the Face of God: The Sacred, the Profane, and the American Space Program, 1957–1975, Baltimore: JHU Press, 2012
- Pérez, Ariel; de Vries, Garmt; Margot, Jean-Michel, Jules Verne FAQ, Jules Verne Collection (Zvi Har』El), 2008 [26 March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25)
- Sherard, Robert H., Jules Verne at Home, McClure's Magazine, January 1894 [5 March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03)
- Sherard, Robert H., Jules Verne Re-visited, T.P.'s Weekly, 9 October 1903 [21 April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0)
- UNESCO, Statistics: 'Top 50' Author, Index Translationum (UNESCO Culture Sector), 2013 [6 August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12); statistics on Index Translationum database (1979–present, updates processed upon receipt from UNESCO members states)
- Verne, Jules, Souvenirs d’enfance et de jeunesse, Jules Verne Collection (Zvi Har'El), 1890 [3 March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0)
- Verne, Jules, La sixieme ville de France, Le Tour de Verne en 80 Mots (Gilles Carpentier), 2000 [3 March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09)
- Verne, Jules, The Kip Brothers, translated by Stanford Luce, edited by Arthur B. Evans, introduction and notes by Jean-Michel Margot, Middletown, CT: Wesleyan University Press, 2007
延伸閱讀
[編輯]- 唐弢. 科学小说. 晦庵书话. 北京: 三聯書店. 1980: 16 (中文(中國大陸)).
- 山田敬三. 鲁迅与儒勒·凡尔纳之间. 魯迅研究月刊. 2003, (6) [2011-05-29]. ISSN 1003-0638. doi:10.3969/j.issn.1003-0638.2003.06.005. NSSD 906978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9) (中文(中國大陸)).
外部連結
[編輯]- 儒勒·凡爾納 at Goodreads
- 儒勒·凡爾納在豆瓣上的資料(簡體中文)
- 儒勒·凡爾納的作品 - 古騰堡計劃
- 網際網路檔案館中儒勒·凡爾納的作品或與之相關的作品
- 來自儒勒·凡爾納的LibriVox公共領域有聲讀物
- 造訪凡爾納的故鄉 - 南特[失效連結] (中文)
- Zvi Har'El's Jules Verne Collectio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including a complete primary bibliography, a collection of academic scholarship, a Verne chronology, and a multilingual virtual library
- Annotated bibliography with summaries of Verne's works
- Jules Verne's work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with concordances and frequency list
- A Jules Verne Centennial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t the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 The Jules Verne Collecting Resourc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with sources, images, and ephemera
- Map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from Verne's books
- Jules Verne Biograph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The Jules Verne Museum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in Nantes
- The North American Jules Verne Societ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Centre International Jules Vern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Template:Sfhof
- Jules Verne Collectio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From the Rare Book and Special Collections Divisio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t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