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座標:40°00′N 127°00′E / 40.000°N 127.000°E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조선민주주의인민공화국 | |
---|---|
![]() 深綠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實際控制區域 淺綠色:宣稱擁有主權但並未實際控制的區域 | |
地位 | 東亞國家、聯合國會員國、社會主義國家 |
首都 及最大城市 | 平壤 39°2′N 125°45′E / 39.033°N 125.750°E |
官方語言 | 韓語(平壤文化語) |
官方文字 | 北韓文 |
族群 | 北韓民族 |
政府 | 單一制一黨專政共和國 |
金正恩 | |
崔龍海 | |
• 國務委員會副委員長 | 朴奉珠 |
• 內閣總理 | 金德訓 |
• 最高人民會議議長 | 朴泰成 |
• 祖國統一戰線議長 | 金完洙 |
立法機構 | 最高人民會議 |
現役軍人 | 1,200,000人(第5名) |
成立 | 1948年9月9日 |
面積 | |
• 總計 | 120,538平方公里(第99名) |
• 水域率 | 4.87% |
人口 | |
• 2019年估計 | 25,630,000人(第52名) |
• 2008年普查 | 24,052,231人 |
• 密度 | 198.3/平方公里(第45名) |
GDP(PPP) | 2017年估計 |
• 總計 | 400億美元(第114名) |
• 人均 | 1700美元(第184名) |
GDP(國際匯率) | 2017年估計 |
• 總計 | 300億美元(第114名) |
• 人均 | 1300美元(第177名) |
人類發展指數 | 0.564(2016年) 中 · 第195名 |
貨幣 | 北韓圓(₩) |
時區 | UTC+9(平壤時間) |
日期格式 |
|
• 曆法 | 主體曆、公曆 |
行駛方位 | 靠右行駛 |
電話區號 | +850 |
ISO 3166碼 | KP |
網際網路頂級域 | .kp |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朝鮮語:조선민주주의인민공화국/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Chosŏn Minjujuŭi Inmin Konghwaguk ?),簡稱朝鮮(조선/朝鮮)[1],大韓民國、港台對其別稱為北韓(북한/北韓),日本對其別稱為北朝鮮(북조선/北朝鮮),是一個位於東亞朝鮮半島北半部的社會主義國家,於1948年9月9日成立。實際控制領土約12萬平方公里(約佔朝鮮半島總面積的55%),法定首都與最大都市為平壤。該國與大韓民國以三八線(南北韓非軍事區)分隔。北疆以鴨綠江、圖們江(南北韓稱豆滿江)為界,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接壤。
1945年日本二戰投降後,由美國接管的半島南部在1948年8月15日率先建立大韓民國政府,而由蘇聯民政廳控制的半島北部稍晚於9月9日建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政府。1950年6月,韓戰爆發。聯合國軍所支援的韓國,同蘇聯以及抗美援朝方針指導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所支援的北韓最終在1953年7月27日簽署停戰協定。南北韓雙方以新三八線為界保持半島「停戰」狀態至今[註 1]。
《北韓憲法》稱北韓是一個以金日成金正日主義為思想體系的社會主義國家[2][3],擁有約120萬軍力的現役部隊,是全球武裝部隊人數第五多的國家[4][5]。2017年該國宣稱擁有有洲際彈道飛彈火星15彈道飛彈的投射能力,2018年宣布停止核計劃,集中進行經濟建設,2019年美國首次承認北韓擁有核武器[6]。
在建國初期,北韓經濟發展較快,其國民生活水準一度高於同期的韓國[7]。但自蘇聯解體以來,因外界援助的減少,加上天災等因素導致糧食短缺,經濟發展緩慢。2012年金正恩主政以來,由於採取部分市場化措施、減少對軍事的投入,經濟狀況有所改善。
國名[編輯]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 |
![]()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諺文(上)和漢字(下) | |
諺文 | 조선민주주의인민공화국 |
---|---|
漢字 |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
馬-賴式 | Chosŏn Minjujuŭi Inmin Konghwaguk |
該國漢字全名為「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簡稱「朝鮮」(조선/朝鮮)。該簡稱亦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使用,普通話讀作Cháoxiǎn/ㄔㄠˊㄒㄧㄢˇ,中華民國國語讀作Cháoxiān/ㄔㄠˊㄒㄧㄢ。北韓國內通常使用簡稱「朝鮮」、「共和國」或「共和國北半部」[8]。
大韓民國官方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稱作「北韓」(북한/北韓)。此外韓國有稱呼該國為「金氏朝鮮」(김씨 조선/金氏朝鮮)或蔑稱「北傀」(북괴/北傀)[9]。在日本常簡稱為北朝鮮(北朝鮮/きたちょうせん )[10]。
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92年與韓國建交以前,一直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政府視為代表全朝鮮半島的唯一合法政府,拒絕承認「大韓民國」政權,按照北韓的稱謂將其稱為「南朝鮮」,指其為傀儡政權,認為其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政府待解放的一個地區;直至1992年中韓兩國建立外交關係以後,中國官方不再跟隨北韓當局對韓國的稱呼,將大韓民國正式稱為「韓國」。在臺灣的中華民國政府在與韓國斷交以前,將大韓民國視為朝鮮半島唯一合法政權並拒絕承認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斷交後仍沿用將半島南北分別稱為「南韓」、「北韓」的用法,因此在臺灣[11][12][13]、香港、澳門及許多海外華人社群主要使用這種用法。
半島雙方均承認源自同一古代王朝(高麗王朝;고려;Goryeo)的Korea為各自的英語名稱,因此英語中沒有出現漢字文化圈使用「北韓」還是「韓國」的問題。因此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在英文語境中廣泛使用「North Korea」稱呼,簡寫為N. Korea,亦使用DPRK(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作為英語簡稱。
歷史[編輯]
建國[編輯]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二戰結束。根據年初雅爾達會議的安排,朝鮮半島由美國與蘇聯共同代管,並在三八線劃地而治。同年8月26日,北方成立「平安南道人民政治委員會」作為臨時行政機構。10月10日,朝鮮共產黨北朝鮮分局成立,11月18日改名為「北朝鮮共產黨」,金日成當選為第一書記。1946年2月,北方設立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北朝鮮人民會議」,2月8日建立了以金日成為委員長的「北朝鮮臨時人民委員會」作為最高行政機關。11月3日,北方各道市舉行地方人民委員會代議員選舉。1947年2月17日成立了最高權力機關「北朝鮮最高人民委員會」和最高行政機關「北朝鮮人民委員會」,並開始土地改革。
1948年4月29日「北朝鮮最高人民會議」通過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憲法》,並在8月25日舉行普選,產生朝鮮最高人民會議議員。同年8月15日,大韓民國率先正式成立,緊接著9月9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也宣布成立,金日成出任首任北韓內閣首相。此時,朝鮮半島兩個政權對峙的局面正式誕生。12月,蘇聯軍隊撤出半島北部。1949年6月28日朝鮮成立「祖國統一民主主義戰線」,實際上成為最高人民會議內部的政黨聯盟,控制了議會百分之百的議席。
金日成執政時期[編輯]
進攻南部[編輯]
北韓立國後,金日成試圖以武裝力量統一朝鮮半島,在蘇聯的支援下,朝鮮人民軍於1950年6月25日越過三八線,發動對南韓的進攻,韓戰爆發,但是北韓的這一突然舉動並未得到中國的支援,毛澤東認為,指揮中國人民解放軍橫渡台灣海峽,進攻台灣,才是最為緊要的,幫助朝鮮半島統一的問題,中朝應該事後再談。朝鮮人民軍於6月28日攻下漢城,並迅速攻到洛東江一帶。7月7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第84號決議,派遣聯合國軍支援大韓民國國軍抵禦北韓的進攻,聯合國軍司令由美國指派。9月15日,聯合國軍在仁川登陸後,漸漸扭轉了戰爭的局面:他們先於9月28日重佔漢城,並在10月9日越過三八線進行反攻,打下平壤,使朝鮮中央政府一度北遷到江界。隨後,金日成請求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兵支援,北京派遣軍隊,以人民志願軍的名義參戰,聯合國軍因而遭到擊退,漢城再度失守。不久,聯合國軍又重奪漢城,並將戰線重新推進到三八線。此後,雖有聯合國軍的美軍在平壤進行無差別轟炸,也有朝鮮人民軍在喋血嶺的抗戰,但戰爭一直處於膠著狀態。
1951年7月10日,中國和北韓方面與聯合國軍的美國代表開始進行停戰談判,在經歷了幾次的談判後,雙方最終於1953年7月27日在板門店簽署《北韓停戰協定》,朝鮮半島沿三八線非軍事區劃分為兩個國家,亦標誌著歷時3年的韓戰形式上的結束,但北韓一方在國內的政治宣傳,仍聲稱自己屬戰勝一方,並且宣稱引發韓戰的是美國的侵略及南韓。中華人民共和國一方的宣傳表示,北韓是受害者一方,中國對北韓的支援是在維護正義,反對美國列強侵佔北韓半島。
冷戰時期[編輯]
韓戰結束後,朝鮮勞動黨政權試圖進一步強化其統治,一方面他們積極宣揚仇美思想,並宣稱韓戰是由美國發動,旨在吞併北韓[14]。另一方面,北韓政府擴張對金日成的個人崇拜,主體思想也於1950年應運而生[15]。同時,金日成還在1956年同時肅清了朝鮮勞動黨內企圖推翻他的「延安派」與「蘇聯派」成員,史稱八月宗派事件。此後,他又根據國民的家庭背景將民眾劃分為三個社會階級[16]。
1960年代,北韓在中蘇交惡後在敵對的蘇聯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間左右逢源,以保證自身的最大利益[17],但總體上中朝關係仍然是較為穩定的友好關係[18]。同時儘管北韓與蘇聯也有過多次矛盾,但雙方關係總體上也比較為穩定[19]。在蘇聯的支援下,北韓的經濟穩步上揚,當中特別以重工業的發展最為顯著。北韓的供電網在1970年早已超越韓國,覆蓋了全北朝鮮境內的村子及家庭。在1971年,人均能量消耗為1326千瓦,較韓國的521千瓦高出一倍有多,類似情況持續至1988年才有改變。至1976年,北韓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已領先韓國[20]。而在1980年代以前,更有不少中國朝鮮族人,因中國大躍進的災難,逃回北韓;接著文革啟動,北韓成了接濟中國難民的一方[21]。

1970年代,隨著中美和中日關係的改善,加上冷戰的對峙形勢緩和,朝鮮半島的關係開始改善。1971年韓國紅十字會向北韓紅十字會提議召開會談,以討論尋求離散家屬團聚的方法,並得到北韓的回應[22]。同年9月,雙方的紅十字會舉行了首次的預備會議,並在次年8月正式展開會談,南北雙方長期對立的關係從中打破[22]。同時,韓國總統朴正熙於1972年5月派情報部長李厚洛密訪北韓,與金日成商討南北韓關係等問題[22]。數日後,時任北韓第二副首相朴成哲回訪漢城[22]。雙方最終在同年7月4日發表《北韓北方和南方聯合聲明》,以圖實施朝鮮半島的和平及統一。
1980年代,與韓國的關係更進一步,實現了雙邊貿易和民間的交流。同時,金日成的長子金正日在1980年成為朝鮮勞動黨中央政治局常委,隨後在1982年加入最高人民會議,他不但取得「親愛的領袖」的專稱,更成為大規模個人崇拜的物件,金正日成為其父繼任人的地位更為鞏固[23]。但另一方面,北韓面臨著經濟危機,隨著蘇聯的經濟衰退,蘇聯不能再以特優價格向北韓提供糧食、能源和肥料等資源,進口量因而大減,更埋下了在1994年至1998年間全國糧食短缺的隱患[24]。
金正日執政時期[編輯]
朝鮮勞動黨總書記、國家主席金日成在統治北韓近半個世紀後,於1994年7月8日在其官邸逝世,享年82歲。1997年10月,第二代領導人金日成之子金正日當選朝鮮勞動黨總書記,正式上臺執政。
「苦難行軍」[編輯]
由於1991年蘇聯解體後,對北韓的援助停止,北韓與新成立的俄羅斯聯邦兩國之間的貿易,只剩下原來的5.5%[25]。同時中國在1992年8月24日與大韓民國建交,於是,北韓不但失去主要的政治盟友和支援,並因為外交因素與一向經濟有著往來的中國交惡,開始在國際社會陷入空前的孤立與被排斥狀態。在內部糟糕的糧食政策和缺乏外部支援的情況下[26],北韓於1994年爆發大規模的飢荒,至1998年災難得以舒緩時,全國的死亡人數外界猜測達25萬至350萬各種預估,但從未有準確資料[27][28][註 2]。
飢荒過後,已成為北韓第二代領導人的金正日宣布最艱難的時期已經過去,北韓正式邁向「強盛大國」的年代[29]。另一邊廂,韓國總統金大中在1998年入主青瓦臺後,積極改善與中國和日本等鄰國的關係。2000年,金大中推行「陽光政策」,希望以和談等手法處理朝鮮半島分裂的局面。同年6月13日至6月15日,第一次南北高峰會在平壤召開,金大中與金正日舉行會談。這是朝鮮半島分治55年後的首次首腦會議,會議後兩國發表了《北南共同宣言》。這也是自半島分裂後,雙方領導人首次會晤後簽署的歷史性檔案。此後,韓國無條件的向北韓提供經濟援助,兩國又在經濟、文化等領域上建立合作關係,朝鮮半島的局勢進一步緩和[30]。
發展核武[編輯]
韓國對北韓實施經濟援助,北韓取得發展核武的資金,並承認正在發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使北韓放棄發展核武,美國在2003年與中國、日本、韓國和俄羅斯與北韓展開六方會談[31]。會談共進行了六輪,期間,北韓曾在2006年7月6日發射導彈及進行核子試驗﹔但隨後會談在2007年取得了突破性發展:北韓同意分階段放棄核武並願意對濃縮鈾問題採取合作態度[32]。然而,北韓在2009年4月14日又宣布退出六方會談[33],並重新啟動核設施[34]。同年5月,北韓進行第二次的地下核試[35]。
朝鮮半島北南關係也在此時再度惡化。2010年3月26日晚間,大韓民國海軍的天安號護衛艦,在黃海海域巡邏時被潛艇發射的魚雷擊沉,美國方面說法是北韓發射(北韓方面一直未承認)[36]。同年11月23日,北韓又發動延坪島炮擊事件。
金正恩執政時期[編輯]
2011年12月19日第二代領導人金正日離世,享年69歲,其幼子金正恩接任最高領導人之位。然而,北韓核問題和朝鮮半島的局勢並未有改善,2013年2月12日進行第三次的核試[37]。同年3月5日宣布撕毀「朝鮮停戰協定」又切斷在朝鮮半島非軍事區板門店與美軍的軍事熱線,觸發新一輪的朝鮮半島危機[38]。
鞏固政權[編輯]
2013年是金正恩進行思想定義的一年,6月北韓修改了地位高於憲法及勞動黨章程的《樹立黨的唯一思想體系十大原則》,刪除「共產主義」及「無產階級專政」等字眼,改為「主體革命」並明定北韓由「白頭血統」世襲[39]。國慶日朝鮮勞動黨建黨68周年紀念日,勞動黨官方報紙《勞動新聞》登載文章,強調聯邦制度才是最光明正大的民族共同統一方案[40]。同年12月,金正恩整肅內部,將其姑父張成澤開除黨籍。外界相信他已被處決,但缺乏直接證據[41]。直到2015年8月15日當局把時區由UTC+9改為+8:30(北韓標準時間)至此思想運動暫告一段落[42]。之後核武器計畫加速進展,北韓於2016年1月3日便宣稱進行氫彈試爆並取得成功,洲際飛彈的試射也使世界多國學者表示低估對北韓技術實力的判斷[43]。
2016年5月9日,朝鮮勞動黨時隔36年召開全國代表大會,金正恩被推舉為朝鮮勞動黨委員長[44]。2018年4月20日,朝鮮勞動黨召開七屆三中全會,通過若干個和經濟建設密切相關的決議和戰略路線,例如「集中一切力量,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向經濟建設大進軍」、「在黨和國家的全盤工作中,優先重視經濟工作」等等,被認為是釋放了類似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的經濟建設訊號,以及出現和美國開始密切外交接觸的苗頭[45]。同年4月30日北韓廢除二年多前新制定的北韓標準時間,再次使用和韓國、日本同一時區的東9區標準時間[46][47]。
在2021年1月10日的朝鮮勞動黨第八次代表大會上,金正恩被推舉為朝鮮勞動黨總書記。隨後的八屆一中全會選舉金正恩、崔龍海、李炳哲、金德訓、趙勇元為中央政治局常委。[48]
外交破冰[編輯]
2018年6月12日,美國和北韓兩國歷史性破冰,美國總統唐納·川普與朝鮮勞動黨委員長金正恩於新加坡舉行首腦會談,是韓戰結束後兩國領導首次會面,並簽署聯合公報[49]。2019年2月27日至28日兩國領導人在越南河內舉行第二次朝美首腦面談,以探討朝鮮半島無核化的實行方式,然而兩國因未能就解除制裁達成共識,最終談判破局。同年6月30日,正在韓國存取的美國總統川普抵達南北韓非軍事區板門店,同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舉行會面。川普與金正恩委員長握手,隨後跨過南北韓軍事分界線,並站在朝方一側合影,川普成為首位踏上北韓實際控制領土的美國在任總統[50]。
地理[編輯]
疆域[編輯]
北韓位於東北亞的朝鮮半島北部,北緯37度至43度,東經124度至131度,面積為120,540平方公里,佔據朝鮮半島總面積的55%。該國三面沿海:西面有黃海和朝鮮灣,東部臨日本海,北鄰中華人民共和國,南接大韓民國和東海。東北角的羅先與中國和俄羅斯濱海邊疆區隔圖們江(朝方稱之為「豆滿江」)相望。北韓最大的城市是首都平壤市,人口328萬,其他主要城市包括南部的開城、西北部的新義州、東部的元山和咸興以及東北部的清津。
地貌[編輯]
北韓山多平地少,逾八成的國土皆為山地,部份海拔都超過2000米,平均海拔440米。山區則集中於北面,在東北地區高於2000米的山就有50餘座。該國山脈的是高度由北向南逐漸遞減,故此平原大部分都在西部和南部地區。因此,北韓的農地大多位於南部,耕地面積有限,只占14.4%。

北韓全國有138條40公里以上長的河,主要河流包括其與中國的界河鴨綠江和圖們江[51]。其中,鴨綠江是全國最長的河流,長度為790公里[51]。
氣候[編輯]
朝鮮半島全境屬溫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季在3月至5月,夏季為6月至8月,秋季則在9月到11月,冬季為12月至2月。年平均為8-12°C,年降雨量為1000至1200毫米,雨季集中在7月至8月時的夏天,旱季則在4月至5月[52]。由於該國河流的上游流經山區,加上非法伐木,造成河床上升的現象。因此每當暴雨時,河流流量會變得非常急速,容易造成泛濫的出現。此外,沿海地區還會受到颱風吹襲。
人口[編輯]

北韓的人口為約2400萬[53],兩性人口比例平均。年齡構成為0-14歲占16.1%,15-64歲占68.2%,65歲及以上佔15.7%[54]。按聯合國對人口老齡化是指65歲及以上佔總人口7%,60歲及以上佔總人口10%的定義,北韓是一個人口高齡化社會。此外,北韓也是全球其中一個種族結構比較簡單的國家,該國絕大多數為朝鮮族,有少部分華人以及日本人[53]。
而據美國中央情報局世界概況的數據指,朝鮮人在2012年的預期壽命為69.51歲,較全球平均水準的66.57歲略高[53]﹔夭折率為51.3,是俄羅斯的5倍和大韓民國的15倍[55]。國民年齡中位數33.2歲,男性中位數31.6歲,女性中位數34.8歲[56]。人口自然增長率是0.53%[53],人口出生率為千分之14.49,死亡率千分之7.05[53]。
行政區劃[編輯]
![]() | |||||||
---|---|---|---|---|---|---|---|
編號 | 名稱 | 朝文名稱 | 首府 | 面積(km²) | 人口 | 傳統地方(朝鮮八道) | |
1 | 平壤直轄市 | 평양직할시 | 3,194 | 3,255,388 | 平安 | ||
2 | 羅先特別市 | 라선특별시 | 746 | 205,000 | 咸鏡 | ||
3 | 南浦特別市 | 남포특별시 | 829 | 455,000 | 平安 | ||
4 | 開城特別市 | 개성특별시 | 179 | 308,440 | 京畿 | ||
5 | 慈江道 | 자강도 | 江界市 | 16,613 | 1,147,946 | 平安 | |
6 | 平安北道 | 평안북도 | 新義州市 | 12,191 | 2,450,110 | 平安 | |
7 | 平安南道 | 평안남도 | 平城市 | 12,330 | 3,597,557 | 平安 | |
8 | 黃海南道 | 황해남도 | 海州市 | 8,450 | 2,310,485 | 黃海 | |
9 | 黃海北道 | 황해북도 | 沙里院市 | 8,157 | 2,113,672 | 黃海 | |
10 | 江原道 | 강원도 | 元山市 | 11,091 | 1,477,582 | 江原 | |
11 | 咸鏡南道 | 함경남도 | 咸興市 | 18,534 | 3,050,000 | 咸鏡 | |
12 | 咸鏡北道 | 함경북도 | 清津市 | 15,980 | 2,327,000 | 咸鏡 | |
13 | 兩江道 | 량강도 | 惠山市 | 13,880 | 660,000 | 咸鏡 |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大城市排名 2008年人口普查[54] | |||||||||
---|---|---|---|---|---|---|---|---|---|
排名 | 城市名稱 | 行政區劃 | 人口 | 排名 | 城市名稱 | 行政區劃 | 人口 | ||
![]() 平壤 |
1 | 平壤 | 平壤直轄市 | 3,255,288 | 11 | 順川 | 平安南道 | 297,317 | ![]() 清津 |
2 | 咸興 | 咸鏡南道 | 768,551 | 12 | 平城 | 平安南道 | 284,386 | ||
3 | 清津 | 咸鏡北道 | 667,929 | 13 | 海州 | 黃海南道 | 273,300 | ||
4 | 南浦 | 南浦特別市 | 366,815 | 14 | 江界 | 慈江道 | 251,971 | ||
5 | 元山 | 江原道 | 363,127 | 15 | 安州 | 平安南道 | 240,117 | ||
6 | 新義州 | 平安北道 | 359,341 | 16 | 德川 | 平安南道 | 237,133 | ||
7 | 端川 | 咸鏡南道 | 345,875 | 17 | 金策 | 咸鏡北道 | 207,299 | ||
8 | 价川 | 平安南道 | 319,554 | 18 | 羅先 | 羅先特別市 | 196,954 | ||
9 | 開城 | 開城特別市 | 308,440 | 19 | 龜城 | 平安北道 | 196,515 | ||
10 | 沙里院 | 黃海北道 | 307,764 | 20 | 惠山 | 兩江道 | 192,680 |
政治[編輯]
意識形態[編輯]
![]() |
朝鮮政府與政治 系列條目 |
政府 |
政治 |
朝鮮以主體思想、先軍思想(2019年刪除)、社會主義治國。自1948年金日成建國後,該國便由朝鮮勞動黨實行一黨專政,其餘的幾個政黨(如朝鮮社會民主黨和天道教青友黨)則以參政黨的身分輔助勞動黨執政。此外,最高領導人的地位是一直由金日成、金正日和金正恩的金氏家族所壟斷,三人曾任執政勞動黨的總書記和委員長。因此,自經濟學人資訊社在2008年發表的民主指數中,朝鮮長期處於末位[57]。
朝鮮在蘇聯的協助下建立政權,是一個史達林主義國家。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後,1992年該國在修憲時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刪除,並寫入「主體思想」[58];2009年,朝鮮又在憲法中去除共產主義一詞,並強調「先軍思想」[58]。現時,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在憲法中規定朝鮮為社會主義國家,並以主體思想和先軍思想為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指導方針」,如以本國偉人取代外國偉人,掌握對朝鮮特色的社會主義的闡釋,防止思維混亂和國家變色。
最高領導[編輯]
朝鮮首任領導人為金日成,他本人是日治時期的抗日運動成員,在攻打普天堡哨站成名,因而被蘇聯擁立為朝鮮勞動黨的領袖[16]。1948年朝鮮建國後,金日成正式成為朝鮮勞動黨委員長和內閣首相。其後,金日成先後消滅在原朝鮮半島北部共產主義代表玄俊赫和民族主義代表曹晚植的派別後,再以「美國間諜」的罪名處決了朝鮮勞動黨領導人朴憲永等人[59]。之後,金日成又陸續清洗了以許嘉誼為代表的親蘇派和以武亭為代表的延安派力量,集黨政軍大權於一身,鞏固他和家族對黨和國家的絕對權力[59]。1966年出任勞動黨總書記,1972年出任國家主席,1980年,金日成欽點其長子金正日為勞動黨中央政治局常委,成為其接班人。1991年,金日成的長子金正日出任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官,1993年,出任朝鮮國防委員會委員長,1994年7月8日,金日成去世。金正日在守孝3年後繼承其位,在1997年10月,獲提名為朝鮮勞動黨總書記和朝鮮勞動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長,正式成為朝鮮第二任的最高領導人。
1998年,朝鮮修改了憲法,不再設國家主席(並將「國家主席」的榮譽永遠保留給已故的金日成個人,尊稱其為「共和國永遠的主席」)[60],復原原國家權力的最高領導機關中央人民委員會。2011年12月17日,執政17年的金正日去世,在翌年4月11日舉行的朝鮮勞動黨第四次代表會議上,會議「遵照金正日的遺訓」,推舉金正恩為朝鮮勞動黨第一書記和朝鮮勞動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長,成為朝鮮第三代領導人。同時,會議又通過將金正日追封為「永遠擁戴為朝鮮勞動黨總書記」[61]。2013年6月,朝鮮又在地位高於憲法的《樹立黨的唯一思想體系十大原則》中明文規定「應將我們黨和革命的血脈——白頭山血統永遠延續下去」,分析指這是確立了金正恩一家的世襲專政制[62]。
政府結構[編輯]
朝鮮的立法機構是最高人民會議,為憲法規定的國家最高權力機關。每五年選舉一次,全年召開兩次定期會議,並由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召開。最高人民會議的權力包括修訂憲法、法律和確保國家對內外政策的基本原則等;其職能則包括選舉如國務委員會委員長、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委員長和內閣總理等國家領導人、審議和批准國家財政預算、接受中央政府和內閣的工作進度報告。為確保最高人民會議就執行上述的職能,人民會議下設法律、預算等委員會。
現時,最高人民會議共有議員687人,常任委員會委員長為崔龍海,也是對外的國家元首之一[63]。此外,除中央設立人民會議外,道、市和郡都有其地方人民會議,代議員的任期為4年。
政府內閣是國家最高權力的行政執行機關。內閣由總理、副總理、委員長和政府各部長所組成,任期5年。內閣下設全體會議和常務會議。全體會議由內閣全部成員組成,討論國家的新問題;常務會議由總理、副總理和總理任命的內閣成員組成,討論全體會議委託的問題。現在,內閣由兩個委員會、27省、1院、1個銀行和兩個局所組成[64]。
國家的權力機關是國務委員會,由最高人民會議選舉產生,任期5年,並由委員長、副委員長和委員構成,其責任為統率、指揮全國一切武裝力量,並全面領導國家事務,現任委員長為金正恩,第一副委員長為崔龍海。
憲法[編輯]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憲法》於1948年首次通過下成立,它規定了政府的架構、執政黨朝鮮勞動黨的職能與政府運作的關係。憲法保證公民擁有言論自由權、選舉權、獲得公正審判的權利、宗教信仰自由的權利等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
朝鮮政府曾四度修憲,而最近的一次修憲是在2012年,在序言中首次寫明朝鮮為「有核國家」(「(金正日同志)使我們的祖國轉變成政治思想強國、擁核國和無敵的軍事強國」)。修改後的憲法,增加了前一年逝世的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日的業績,稱「金正日是絕世的愛國者,社會主義朝鮮的守衛者。金正日將我們的共和國強化、發展成為金日成同志的國家,將民族的尊嚴和國力提升到了最高境界」。同時,憲法的別名由原來的「金日成憲法」變為「金日成-金正日憲法」。
司法[編輯]
朝鮮的法院和檢察院是朝鮮的國家審判和檢察機關,並須服從朝鮮勞動黨的絕對領導,其審判制度由憲法、法院構成法和刑事訴訟法等組成。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中央法院是朝鮮最高國家審判機關,下設道(直轄市)法院、地方人民法院兩級法院。另外,該國還設有軍事法院和鐵路法院這兩種特別法院。當中,中央法院是最高審判機關,負責指導司法行政工作、通過非上訴事件的審理、處理在道法院和特別法院一審的上訴和抗訴,以及自我監督。道(直轄市)法院則監督所屬的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審判管轄道內的叛國罪和15年以下的勞改等一般罪行和處理管轄道內人民法院的上訴和抗訴。基層行政區設立的人民法院則負責一般犯罪和民事案件,並負責仲裁、法律解釋、資料宣傳、法律商談、公證等工作[65][66]。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中央檢察院是朝鮮最高國家檢察機關。檢察院具有犯罪搜查和提出起訴的職能,並有義務保障公民的申訴權和辯護權,解釋勞動黨的司法政策和法律,以確保社會主義遵紀守法。檢察院和法院一樣,都以中央檢察院為中心,下設道(直轄市)檢察院、市(區)、郡檢察院和特別檢察院。朝鮮的檢察院制度由中央檢察院統一指導,下級必須服從上級和中央檢察院的領導[66][67]。
儘管上述的制度保障了公民的權利,然而,有學者認為,朝鮮的法律乃勞動黨掌控政權的工具,該國所有的律師均為政府服務[68][69][70]。批評意見指朝鮮政治犯甚至在未明罪名下就被判入集中營[69]。
選舉[編輯]
自1948年起,朝鮮每隔5年則會舉行全國性的選舉,以決定最高人民會議的議席。然而,雖然其憲法規定所有17歲以上的公民都享有選舉和被選舉權,但實際上選舉中的參選人都已經由朝鮮勞動黨事前議定[71]。此外,由於各投票站都設有警察、國安局人員和朝鮮勞動黨黨員駐守,因此選民若對參選人投入反對票就會被立即監視,而且是非常危險的,據一些脫北者了解,投反對票的選民會被處決或送入勞改營和集中營強制勞動[71]。另外,選民除非有合理的解釋,否則不得不去投票,違者很可能被警察監視和查問[71]。在這種的情況下,朝鮮的選舉投票率和勞動黨的參選人得選率往往達100%[71]。
經濟[編輯]

朝鮮在建國後以農業和工業維生。1950年代和1960年代,朝鮮政治穩定,外交上和蘇聯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等社會主義國家結盟,經濟發展較快。但是,由於朝鮮自身經濟的結構性問題,因此在1980年代經濟漸走下坡路。最終在1990年代蘇聯解體外援急劇減少後經濟瀕臨崩潰。關於朝鮮經濟在1980年代陷入困境的原因學術界有多種說法,小牧輝夫認為有以下三點原因:第一,裝置高齡化,技術落後,用於裝置更新的外匯缺乏;第二,過重的軍費負擔;第三,計劃經濟體系的非效率性以及政治優先主義的弊害,其中第三點影響最為顯著[72]。1990年代又補充了關於朝鮮1991年以後經濟崩潰的一個原因,即對蘇聯,東歐貿易的急劇減少[73]。方燦榮則歸納為四點:第一,史達林式的中央集權統制計劃經濟體制內在的構造缺陷;第二,經濟管理,政策的原因,自立經濟路線,重工業優先政策,過度的軍事負擔;第三,主體思想對於資源分配的扭曲;第四,社會主義陣營的崩潰[74]。木村光彥則對金日成自身無原則的蒞臨指導進行了否定[75]。梁文秀則對朝鮮經濟低迷的原因進行了詳細的分析。
隨後,朝鮮的分配製度癱瘓,並出現了嚴重的通漲。有見及此,朝鮮政府先後局部性開放其經濟,又推行「經濟管理改善措施」,以嘗試開源節流和平抑物價,但成效有限。2009年11月30日,朝鮮突然宣布從12月1日起,全面推行貨幣改革,現有的100圓將改為1圓,每戶限定換10萬舊幣。由於朝鮮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貨幣改革導致國家確定物價前商品無法銷售,加之民眾恐慌兌換外幣,引發經濟混亂。因此本次改革以失敗告終[76]。由於貨幣改革徹底失敗,新幣不斷加速貶值,市場各類商品均是有價無市,經濟已走向崩潰,原朝鮮勞動黨計劃財政部部長朴南基也因主導貨幣改革而被免職後槍斃[77][78]。
據估計,工業是現時朝鮮最主要的產業,佔本地生產總值(GDP)的43.1%,服務業為33.6%,農業為23.3%[79]。
農業[編輯]
朝鮮是全世界唯一一個依然實行集體農業並以此為主的國家[80]。自1948年立國後,朝鮮則沿用蘇聯的集體化生產,農民會從國家分配到種子、農具、肥料和機器,並按照政府的要求耕種。農民要將收成上貢政府,他們則會取得食物和其它日用品作酬勞。由於朝鮮山多平地少,可耕地面積只佔國土的22%,耕地大多集中在如咸鏡兩道和江原道等東部地區,加上蘇聯解體後失去了支援,造成肥料和燃料短缺,農產量頓時下降,之後中國曾一度接手援助角色[81]。1993年中國曾向朝鮮大量出口燃料和食品,佔當年朝鮮77%和68%的燃料和糧食進口量[82]。蘇聯解體後還持續保持親俄立場未轉向的朝鮮引發中國方面不滿,因而2年後決定停止對朝鮮的援助,施以某種懲戒[83]。在1994年至1996年間該國的糧食產量就銳減六成[84],並從而造成了五年大饑荒的出現,直到21世紀後中方逐漸恢復援助。
為提高農民生產的積極性和農產量,朝鮮政府2002年推行的改善措施中推行承包製,又提高農作物的收購價格[85]。私人農場也在此時被政府提出,農民可以擁有自己的土地,並自行決定所種的作物[80]。在這些的政策下,朝鮮的糧食產量有所增長,2004年,該國的農產量躍升至4百萬噸,是1997年的兩倍[86]。然而,由於缺乏肥料、機器協助生產和天災,儘管產出有所增長,但農產量還是相當有限,並仍不時出現局部性的饑荒或糧食短缺。2007年發生的水災,就令南部出現糧食不足的情況[87]。有鑑於此,朝鮮政府在2012年決定進一步改革農業:集體農場可有更大的自由度選擇耕作的作物及對其的處置權[88]。
現時,朝鮮的農產品有稻、玉米、馬鈴薯、大豆、豆類;牛、豬、豬肉和雞蛋[53]。
工業[編輯]

朝鮮在工業上同樣實行計劃經濟,政府會為工廠提供燃料和材料,廠方則會按政府的要求製造所需產品和數量。在1950年代,朝鮮的工業快速發展,其總工業產出量在1953年至1960年間增長了39%,是為全球之冠[89]。同時,朝鮮也是繼日本後的第二大東亞工業國[90]。然而,隨著蘇聯解體,朝鮮失去了主要的盟友,能源入口量大減,工業嚴重衰退,在2002年,全國共有四分之三的工廠倒閉,朝鮮的經濟形勢更為嚴峻[91]。
為舒困工業政府在同年進行改革方案,中央下放權力於企業,廠方可自行決定生產計劃,企業又需自負盈虧,工人的工資也會按其產量增減。此外朝鮮還開發了開城、南浦和新義州等工業區,容納外國企業在當地設廠,以圖增加工業產量和學習其技術和生產模式[來源請求]。
然而這些的措施成效有限,據大韓民國《中央日報》報導,在2005年,在150間與朝鮮簽下合約的韓國企業中,只有45間的合約多於6年,22間會在當地設廠5年[92]。2008年的另一篇報導則指出,80%的韓國企業都表示在當地營運困難,主因為交通和通訊問題[93]。另外,開城等工業特區也時因政治因素而關閉,在2013年4月初,朝鮮忽然宣布因「『好戰分子』試圖將開城工業園作為衝突的焦點,進一步使朝鮮半島危機升級」而關閉開城工業園區,並撤出園區內所有工人令韓國企業造成損失[94]但又在同年6月表示可重開工業區[95]。之後2019年起中美交惡讓中朝關係極大恢復,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習近平2019年應朝鮮勞動黨委員長金正恩邀請存取朝鮮後,開始釋放出中國將全力支援金正恩經濟現代化的訊號,核武問題將不再是兩國主要議題[96]。
工業還是現時朝鮮最主要的產業,並以重工業以及國防工業為主[53],其主要製品有機器製造、化學、採礦、冶金、紡織、食品加工[53]。礦產有煤、鎢、石墨、磷酸鹽、鐵、錳、銅、鉛和鋅[53]。其中煤礦、鎢礦、石墨較為豐富菱鎂礦更是藏量居世界第一[96],自產鈾礦的優勢除了核武能力外也有核能開發潛力。同時朝鮮是全球第15大的產螢石國,也是第12大的產銅國和產鹽國[97]。2003年朝鮮公布電腦發展計劃書,並計劃在2023年成為全球主要的軟體大國[98]。
商業[編輯]

朝鮮實行計劃經濟,並且反對資本主義。故此,金日成時期除了從蘇聯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購入糧食、肥料和燃料外,很少與其它國家進行貿易。另一方面,金日成在任期間又大力掃蕩民間的自由商業活動,國內貿易和商業也幾乎完全由國家控制。1969年,他推行「反市場政策」,從事買賣者會被視為「敵對階級」[99]。國內的商店均由國家所有,民眾會在工作單位取得各種的劵(如傢俱劵),並憑劵到國營店取得所需的東西,空有金錢而無劵者不能在店內取得所需物資[100]。
到了1980年代至1990年代,朝鮮政府陷入財困,情況因而出現了改變。為賺取外匯,朝鮮成立《投資法》,又開設羅先經濟特區容許外國企業到當地投資。此外,外匯商店也應運而生,這種出售各種進口商品,包括食物、傢俱、電器等。外匯商店只接受美元、歐元和人民幣三種通貨,且一般只向外國人開放。2000年,朝鮮貿易省又開設資本主義制度研究院,又在兩年後實行局部性的「價格自由化」,並放寬市場產品限制,減低國營企業的壟斷[85]。
另一方面,在1990年代後,隨著國家分配系統的失靈,國營店無法提供各種的必需品於市民,加上通漲的出現,民眾的薪金不足應付日常需要。為了賺取額外收入,一些民眾在街上擺賣自家製作的日用品和食物,這種小買賣可佔一個家庭的八成收入[101]。儘管這些的買賣有違朝鮮的意識形態,但由於政府可從中取得稅收,平壤當局不但未表反對,反而大表讚同,更宣稱這是「實踐式的社會主義」[102]。及後,朝鮮又承認市場的存在,鼓勵民眾租賃攤位經營,社區的商品和街邊的固定攤位也因而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景區出現了擺賣飲料的小販,朝鮮的經濟環境出現變化[85]。
201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是朝鮮的最大貿易國,出入口分別佔了42%和57%[53],其主要出口貨品包括礦產、冶金產品、製造品、紡織品、農產品及漁業產品等等[53]﹔進口貨品則如石油、焦煤、機械裝置、紡織品、穀物[53]等等。2012年,兩國的貿易額達60億美元[103]。
能源[編輯]

朝鮮於立國後,就從蘇聯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廉價購入能源。因此,在1940年代至1980年代間,其能源供應較為穩定[104]。然而,隨著蘇聯的經濟不景氣,蘇聯要求朝鮮以正價購入燃料,令後者的的能源提供開始不穩[104]。朝鮮國內水電的裝機容量占總電力裝機的比例已經超過了60%,然而,現在的國際形勢對朝鮮來說並不有利,聯合國和美國對朝鮮施行的制裁和經濟封鎖,使得朝鮮國內的環保裝置進口——包括用於可再生能源建設的裝置進口,都變得十分困難。[105]
1991年,蘇聯解體,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為了朝鮮最大的援助國。1993年以前,中國向朝鮮大量出口燃料,並佔當年朝鮮77%的燃料進口量[82]。但隨著1992年中韓建交,中國雖然試圖維持中朝關係而派遣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的胡錦濤訪朝,但仍招致朝鮮的外交報復[106],向越南販賣飛彈300餘枚[107]。中國遂終止援助,導致朝鮮在能源提供方面只能自給自足。現時,朝鮮以煤和水力作為本國主要的供電源。
1994年發生的洪災令鴨綠江水力發電嚴重損毀,無法產出電力[104]。這也使以電力驅動的火車無法將煤運到發電站,令能源危機的問題浮現。直到現在,朝鮮年均產出20.45億kWh的電力,其中47.4%為煤,其餘的52.6%為水力發電[53];但是,朝鮮還是不時出現能源短缺的現象[108][109]。奇特的是因為供應端的極度缺失,使該國許多家戶改仰賴太陽能板來取得電力[110]。
交通[編輯]
朝鮮的交通系統覆蓋道路、鐵路、水路和航空。當中,朝鮮的道路全長31,200公里,其682公里為高速公路,但依有93.6%(29,203公里)的道路未有鋪設砂礫或碎石[111]。
汽車在朝鮮甚為少見,全國只有25萬輛私家車左右[112],而較常見的為卡車[113]。此外,自行車也是朝鮮平民常用的代步工具,2008年,全國近七成的家庭都有至少一部自行車[114]。首都平壤是全國交通最發達的地區,除了地鐵外,這城市還有電車和巴士般的集體運輸工具。
鐵路[編輯]
朝鮮在建國後即大力發展鐵路運輸。該國的鐵路共有11條國內線路,並連接到全國各主要城市,全長5,224公里[115]。此外,八成的火車已電氣化[116]。由於覆蓋面積大,加上費用便宜,火車是長途旅程的主要工具,它擔起了全國八成的載客任務[111]。然而,由於能源短缺的關係,朝鮮的鐵路行走速度有限,最快的速度也不過每小時60公里,最慢的只有每小時20公里[115]。因此,由平壤到開城,全長190公里的旅程可花費6個小時[117],而由新義州開往平壤,則有225公里,車程約7小時。
朝鮮的鐵路能與國外接通,包括所有鄰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俄羅斯和大韓民國)。2002年,南北韓同意把京義線接通起來,並在2007年5月17日正式通車,這是自朝鮮半島分裂後,該路線時隔56年後再次開通[118]。2008年,隨著兩國關係惡化,京義線再度暫停運作,直到現在[119]。
水路[編輯]
水路運輸在朝鮮的作用較輕,它只負責了2%的貨運和客運任務[111]。目前,該國最主要的港口位於南浦、羅津、清津、元山和咸興;主要的內河路線則在鴨綠江和大同江,國內內河航線共長2,250公里[111]。
1990年代初,朝鮮有一隊為數68隻船,709,442噸載重的遠洋商船隊運送貨品出口[120]。2002年,這數字上升至870,000噸,船隻數目為232隻[111]。
航空[編輯]
朝鮮的民航始於1946年,當時蘇聯和朝鮮成立了合資的航空公司。1954年,朝鮮取得該航空公司的經營權,並交由朝鮮人民軍管轄。1993年易名為高麗航空,是唯二能飛往朝鮮境內的航空公司(另一家為中國國際航空)。提供北京和海參崴飛往平壤順安國際機場的國際航線。
目前,朝鮮的定期航線包括從曼谷-蘇凡納布、北京、大連、上海、西安、哈巴羅夫斯克、加德滿都、吉隆坡、科威特、莫斯科-謝列梅捷沃、瀋陽、哈爾濱、海參崴到平壤順安國際機場的來回航班。
除了國際航線外,朝鮮在1958年時已有從平壤飛往咸興和清津的內航線。今天,高麗航空還提供了飛往平壤、咸興、海州、開城、江界、吉州郡、清津、新義州、三池淵郡、元山和南浦的航線。
旅遊業[編輯]
為吸納外匯,朝鮮在1990年代後期起致力開發旅遊業。在1998年,北韓和南韓現代集團開闢金剛山觀光地區。時至2007年,共有170萬人到過當地,並帶來1億美元的收入[121]。除了金剛山外,平壤和板門店也是旅客常到的地方,觀看阿里郎表演也是常見的活動,另有朝鮮刺繡中心等紀念品展售中心。
朝鮮並未容許自由行,要在當地旅遊,遊客必須有官方的導遊和監察員陪同,並禁止任意遊覽,對攝影有一定限制,並在出境時會檢查相機相片。相關檢查,對中國大陸遊客較寬鬆,但對西方國家的遊客則較為嚴格。遊客在參觀當地時,理論上也不得向當地人散發任何物品,但時常有人將小禮物饋贈兒童、老人[122]。雖然如此,但旅遊業已成為朝鮮的經濟支柱[122]。每年,也有10萬遊客到訪朝鮮[122]其中又以中國大陸和日本旅客為主[122]。
銀行業[編輯]
朝鮮的中央銀行為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中央銀行,負責發行朝鮮圓和負責處理國際貿易事務。此外,朝鮮還有如招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和中國農業銀行等中資銀行。然而,由於朝鮮政府資金供應不足,因此銀行不時出現無法提款的情況,這也導致人民以至政府部門不願把錢存進銀行的情況出現[123]。
為鼓勵民眾使用銀行服務,朝鮮曾推出以新幣換舊幣的政策,又在2003年推出債券,並宣傳「買債券就是愛國」的口號[124]。
2013年5月,中國的數間銀行關閉在朝鮮主要負責外匯交易的外貿銀行帳戶[125]。
國防[編輯]

朝鮮的武裝力量為朝鮮人民軍,分陸軍、海軍、空軍、戰略軍、特種作戰軍和特種部隊六個軍種。其最高統帥為朝鮮勞動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及武裝力量最高司令官,現任統帥為金正恩元帥。具體的軍事指揮由朝鮮勞動黨的中央軍事委員會負責﹔國務委員會下設有人民武力省﹔常設領導機關為總參謀部和總政治局,這些都是朝鮮的軍事機關。
朝鮮現時有正規軍120萬,是全球擁軍第4高的國家[4]。同時,該國也是全球人均軍事人員比例最高的國家,每25人中就有一人為軍人(不分男女)[126]。為鞏固國防,朝鮮實行兵役制,所有年滿17歲和身體健全的男子和女子都需服10年兵役。在軍備方面,朝鮮還擁有4060輛坦克、2500門大炮裝甲運兵車、17900門火炮、11000支防空砲、1萬枚可攜式防空飛彈和反坦克飛彈、915艘船艦和1748架戰機,還有2500噸至5000噸的化學武器和雷射致盲武器[127][128][129]。在2010年,朝鮮公布軍費開支佔了年度開支的15.8%[130]。
金正日繼承最高領導人後提出先軍思想,強調軍事的重要性,並指「沒有人能比士兵更偉大、更可貴和更神聖」[131]。為此,他把軍人的地位置於工人、農民和知識份子之上[132],其膳食和衣物也得到優先的照顧。在這風氣下,軍人的地位進一步提升。此外,士兵除了參與國防外,還需協助興建西海閘門、平壤地鐵等基建[133],因此朝鮮的軍人深得尊重,享有崇高的社會地位,成為朝鮮人民軍是不少青年人的夢想,嫁給軍人是女生追求的目標,老百姓也會把生活用品獻給士兵作慰問[134]。
核子武器[編輯]
朝鮮於1956年成立核子物理研究所,1962年又在距平壤北方90公里的寧邊地區興建反應爐。1978年,朝鮮開採到大量的鈾。隨後的30年間,朝鮮先後建立了6個核研究中心、兩座研究堆、6座鈾礦和1座核電試驗堆[135]。
1990年,美國通過衛星相片懷疑朝鮮擁有核武,朝鮮先否定有製造核武的動機和能力,其後又在次年與大韓民國簽訂《關於朝鮮半島無核化共同宣言》,並在1992年與國際核子能機構簽下《核安全協定》,同意該組織檢驗其核設施,以證明朝鮮沒有使用核武器。之後,國際核子能機構先後6次對朝鮮進行核驗,均沒有發現核武的存在。然而,國際核子能機構其後根據情報發現朝鮮正分離至少148克的鈈,與該國申報的90克有所差距,故懷疑朝鮮正在發展核武,並令要再度進行驗查。朝鮮表示拒絕,1994年10月,美國前總統卡特以個人身分到平壤與金日成會談,並使朝鮮放棄發展核武。
2000年代朝鮮再次計劃發展核武。2002年朝鮮承認此事並稱「正在研究更強的武器」[136]。2005年2月,朝鮮表示已擁有「核遏制力」,隨後又將8000支廢燃料棒再處理,意味著朝鮮可生產核彈。翌年10月9日,進行首次核試驗,在國際上引起強烈反響。2007年儘管朝鮮在六方會談承諾放棄核武,但在2009年5月25日,又進行了第二次核試驗。2013年2月12日朝鮮進行第三次地下核試後其核武計畫有顯著進展,2015年更疑似列裝了發射小型彈道飛彈的新浦級潛艇,若有水下核打擊能力理論上朝鮮將有極高成功率毀滅或重創首爾和東京,許多國家並不能再以和朝鮮開戰只會是有限局部戰爭的角度來看待。2016年1月和9月又進行了兩次核試驗(第四次氫彈核試驗,第五次核試驗)。2017年9月3日朝鮮發生規模6.3強烈地震,震源深度零公里,地震地點就在朝鮮核子試驗場所在地豐溪里。朝鮮宣稱成功試爆可安裝在洲際飛彈上的氫彈。2017年9月15日朝鮮向日本領土方向發射了彈道飛彈。飛彈飛行距離為3700公里,飛行高度為800公里。
對外軍售[編輯]
朝鮮也發展了彈道導彈,並對國外銷售。2009年4月,聯合國安理會將朝鮮礦業發展貿易公司(又名KOMID)列為朝鮮的主要武器銷售者和主要彈道導彈的出口者[137]。據聯合國報道稱,KOMID總部位於平壤市中心。KOMID也在北京和世界其它地方設有辦公室,以促進武器銷售和吸引顧客購買朝鮮武器[138]。在國外,該公司將彈道導彈賣給伊朗[139],並代表朝鮮參加了為敘利亞大量生產反坦克導彈的交易[140]。KOMID也將1億多美元的武器,包括導彈技術、炮艇、火炮等出售給非洲、南美和中東[141]。
朝鮮人民軍也請求Hap Heng公司幫助其對外出售武器。90年代Hap Heng公司設立在澳門的辦事處對伊朗和巴基斯坦出售了武器、導彈、核技術等。巴基斯坦的Ghauri導彈是朝鮮大浦洞-1導彈的複製品。情報顯示,Hap Heng公司曾在1999年把導彈零件賣給伊朗[142]。
外交[編輯]
朝鮮於1975年5月,成為「七十七國集團」正式成員國,同年8月正式加入不結盟運動。1991年9月17日同韓國一起加入了聯合國。2000年7月,加入東協地區論壇(ARF)。與163個國家(含歐盟)建立了外交關係。 朝鮮自建國後即與蘇聯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並維持著緊密的關係。在韓戰中,金日成得到了蘇聯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大力協助,使金氏政權得以鞏固[143]。戰後,三國之間曾經出現過一些波折,例如:金日成在1956年同時肅清了朝鮮勞動黨內親中國的延安派與親蘇聯的蘇聯派;1960年代,朝鮮在中蘇交惡後在敵對的蘇聯與中國之間左右逢源,來回搖擺以保證自身的最大利益[17][19]。但是,整體而言該國與中、蘇兩國的關係仍然較為穩定[18]。這情況一直維持至蘇聯在解體前夕與韓國建交(蘇聯在和韓國建交不久後解體),導致朝鮮與其斷交[144];還有中國在1992年與韓國建交,令朝鮮一度與其交惡,使朝鮮外交在1990年代陷入孤立與被排斥狀態。隨後,朝鮮試圖打破僵局,改為與越南、寮國和柬埔寨等社會主義國家建立合作關係,因為同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越南跟中國在南沙群島主權問題上存在尖銳對立[145];又在1991年加入聯合國等國際組織。
另一方面,由於朝鮮視美國、日本和大韓民國為「敵對政權」,故此一直未與這三國建立正式的外交關係。朝鮮更是唯一未與日本建交的聯合國成員國。雖然如此,但在2000年代後,朝鮮與這三個國家的接觸日漸增多。2002年,朝鮮在與日本的首腦會談中承認曾在1977年到1988年間綁架日本人一事,並釋放依然生還的5人[146]。2003年,朝鮮核危機爆發,朝鮮被邀與美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日本、大韓民國和俄羅斯出席六方會談,以鼓勵放棄核武。2007年,朝鮮先宣布同意放棄核武,金正日又與時任大韓民國總統盧武鉉就建立朝鮮半島和平機制、無核化、擴大經濟合作等問題達成多項協定,並簽下《南北關係發展與和平繁榮共同宣言》。2008年,紐約愛樂樂團亦曾存取朝鮮。
2017年11月21日,時任美國總統的唐納·川普在內閣前會議上表示[147],由於朝鮮「除了以核毀滅威脅全世界外,北韓還屢次支援國際恐怖主義行徑,其中包括在外國土地上的謀殺行徑」,美國將把朝鮮列入支援恐怖主義的國家名錄。
然而,在這段時期,朝鮮也有和這些國家發生衝突。2009年4月14日,朝鮮宣布退出六方會談,並在其後重開核設施,進行第二次的地下核試。同年,朝鮮指兩名美國女記者在未經許可下從中國越過朝鮮邊界被捕,並判二人勞改12年,事件最終由前美國總統柯林頓到訪朝鮮後平息,兩名記者獲釋回國。2010年3月26日,發生天安艦事件。同年11月23日,朝鮮又對韓國的延坪島進行炮擊。2013年3月5日,朝鮮宣布撕毀「朝鮮停戰協定」,又切斷在朝鮮半島非軍事區板門店與美軍的軍事熱線。
現時,朝鮮共與165國保持外交關係,並有24個國家在首都平壤設有大使館[148]。歐洲只有法國與愛沙尼亞與朝鮮從未建立外交關係[149]。目前全球只有馬來西亞的公民可免簽證到朝鮮旅遊30天,[150][151]。從2017年3月5日起,由於金正男遇刺事件,馬來西亞政府基於安全考量,宣布取消朝鮮公民的免簽證待遇,並且禁止馬來西亞公民前往朝鮮。2018年,馬來西亞首相馬哈迪·莫哈末對於2018年朝美首腦會晤表示歡迎,並表示世界不應對金正恩懷疑並應學習他對於和平的期盼,[152]在東京的一個記者會上, 馬哈迪希望朝美首次峰會能取得好結果,[153]並表示馬來西亞重開北韓駐當地大使館,改善因金正男遇刺事件而低落的兩國關係。[154]
社會[編輯]
階級[編輯]
為加強統治,朝鮮開國領袖金日成在1950年代後期按照民眾的出身成分將公民分為三個階級,當中包括友好勢力、中立勢力和敵對勢力[155]。隨後,金日成再在1970年的最高人民會議中作出修訂,將國民劃分成「核心階級」、「動搖階級」和「敵對階級」3大階級,再細分51個分類,並沿用至今[156]。據估計,這三個階級分別佔了該國總人口的三成、五成和兩成[156]。
根據朝鮮政府規定,「核心階級」包括在日本投降前的軍人、工人、貧農、佃農、集體農場農民、解放後受高等教育知識分子、勞動黨員、抗日戰爭和韓戰中戰死者等的家屬和後裔;「動揺階級」包括民族資本家、中小企業商人、手工業者、店員、小中自耕農、中小規模承包商、刑期已滿的政治犯、囚犯家人、死囚家屬;「敵對階級」則包括在日治時的官廳反動官僚、親日親美分子、富農地主、1945年後的越北者、天主教徒和基督教徒等[157]。
不同的階級在居住、學業、工作和晉升等方面也會得到不同的對待:「敵對階級」不能居於國界和沿海一帶,或者平壤以及其它大城市,會被發配到北部的山區居住[155];他們難以升讀大學;在糧食或資源短缺時,他們會最先失去糧食和資源的配給;在軍中,他們也難以晉升到上尉或以上的級別[158]。反之,「核心階級」除了可居於平壤外,還可取得豪華的房屋,在能源或糧食短缺時,他們的糧食和資源優先配給。他們也能在平壤最有名的大學完成學業,而最高級的甚至可在畢業後免服兵役,並能隨即加入政府,成為公務員,得到良好的待遇[159]。然而,這階級並不是一成不變的。由於出身成分只會追溯最多三代,因此朝鮮民眾的階級是有機會改變的[160]。
同時,隨著邊境貿易的增加,有的商人因而致富,並從資助政府建立如學校和道路等基礎建設,而得到加入政府的機會,提升了其階級[161]。也有的勞動黨員因不忠誠而被投進監獄,其階級從而下降[160]。
人權[編輯]
朝鮮的人權紀錄非常惡劣。該國公民不享有政治自由,因為當局絕不允許公民隨意表達他們的思想[162];連唯一的廣播、電視台以及通訊社,都被法律嚴格保證由該國政府管轄[162];國民也不允許暢所欲言和與任何外國人接觸——即使是住在特權城市平壤直轄市的市民,他們外出仍需申請,甚至不能自由離開平壤市至其他城市或農村[162]。
儘管朝鮮憲法第七十五條規定公民有居住、旅行的自由,但政府卻實施嚴格管制流動人口,普通民眾連買火車票也需要介紹信及出差證,從外地進入平壤,離開車站時都要檢查「首都通行證」,京城以外的居民,如果沒有受平壤親人之邀,幾乎不可能拿到前往首都的旅遊檔案。平壤這邊的親人得先向保安人員購買有編號的證明檔案,存根送到地方上的旅行批准處,申請人再去領取。火車一到平壤,警察就在月台核對名單,檢視存根編號是否符合,若然不符,就必須遣返歸鄉,還有說犯規者可能被送去勞改[163]。
政府也不容許民眾批評金氏家族和政府制度,甚至議論領導的身高,也會被舉報[164]。犯法者會被視為政治犯,並在未經審判的情況下關進集中營[165]。現時,朝鮮共有至少6個已知的政治犯集中營,囚禁著大約20萬名罪犯[166]。他們被迫從事苦工,其人權也被侵害,其中包括飢餓、毆打和性侵犯等。人權組織國際制止朝鮮反人道罪行聯盟(International Coalition to Stop Crimes Against Humanity in North Korea,ICNK)估計每年約有1萬人死於集中營[167]。美國政治學教授魯道夫·拉梅爾稱在1948年至1987年間,共有100萬人死於集中營[168]。
為取得自由,有朝鮮人選擇逃離朝鮮,他們被稱為「脫北者」。他們大多數逃往中國東北甚至是蒙古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往往會把他們逮捕並遣返回國,而這些脫北者會因此被送到集結所短暫關押或是勞教,情節嚴重的甚至會被判刑;蒙古政府也會將蒙古境內的脫北者逮捕,但不同的是,脫北者會經菲律賓被遣送到大韓民國[169]。
但是,朝鮮官方並不認同及接受國際社會對其人權的批評,也不承認國家存在任何類型的集中營,並一律禁止所有外國遊客、政客、記者以至人權組織進入營區了解勞改營環境和勞改犯的生活慘況。違法者後果將同樣會被關進集中營勞役數年以至十多年才能獲釋,例如2014年初一位外籍傳教士到朝鮮平壤旅遊時被朝鮮政府拘捕,以藏有聖經為由拘禁,最後其被朝鮮驅逐出境。
治安[編輯]
朝鮮政府並沒有對犯罪率作統計,但據長期居於該國的外國人表示,當地治安大致良好[170],即使是窮困也不會偷竊。當中,街頭暴力是最常發生的案件,幾乎每個大城市都有少年幫派[170]:他們除了互相毆鬥外,還會偷竊。然而,由於幫派對治安影響不大,加上不少的成員活躍數年後就會因需投身社會而離開組織,因此,朝鮮政府對這些幫派往往採取寬容態度[170];街頭暴力則通常會被執法部門置之不理。然而,若事情發生在金正日生日等重要日子,涉案人士會被定為政治犯,需送到集中營監禁[171]。
另外,隨著部分地區存在經濟崩潰的情況,民眾為求生存,甚至以搶劫和強盜為生,也有報告指軍隊強搶百姓的糧食[170]。賣淫也因而出現,有的女子走到火車站和餐廳門外找生意[172]。在朝鮮,賣淫是嚴重的罪行,一經發現,這些女子會面臨嚴厲的處罰,甚至會被逐出平壤[173]。
媒體[編輯]
朝鮮歷年的新聞自由指數排名 | |
年度 | 排名 |
2002年 | 139/139 |
2003年 | 166/166 |
2004年 | 167/167 |
2005年 | 167/167 |
2006年 | 168/168 |
2007年 | 168/168 |
2008年 | 168/169 |
2009年 | 172/173 |
2010年 | 177/178 |
2012年 | 178/179 |
2013年 | 178/179 |
2014年 | 179/180 |
2015年 | 179/180 |
2016年 | 179/180 |
2017年 | 180/180 |
2018年 | 180/180 |
2019年 | 179/180 |
資料來源:[174][175][176][177][178][179][180][181][182][183][184]
無國界記者並沒有在2011年發表報告。 |
朝鮮的憲法賦予國民享有言論自由和新聞自由,而事實上,該國所有的媒體皆為國有,並且是勞動黨和金氏政權的宣傳工具,任何人散布不利兩者的訊息都會被判入集中營以至死刑[165][185]。因此,無國界記者在2016年所發布的新聞自由指數中,朝鮮排名全球倒數第二[186]。
電視[編輯]
朝鮮設有五個國營電視頻道,包括朝鮮中央電視台、萬壽臺電視台、龍南山電視台、朝鮮體育電視台,及一個閉路電視頻道。朝鮮中央電視台是朝鮮最早成立的電視台,它創立於1963年,是朝鮮最重要的電視台。中央台平時的播放時間為平壤時間周一到周六的15:00-22:30,周日的9:00-22:30。1971年,新的電視台──開城電視台(今「龍南山電視台」)出現,其後,開城電視台在1997年改組成教育文化電視台,專門播放科學節目。期間,萬壽臺電視台也在1983年開播,但其覆蓋範圍只限平壤市和其周邊市郡(2018年3月起向所有朝鮮人民開放)。
朝鮮的電視節目具有濃厚的政治宣傳色彩[187],中央電視台每天開播時首先會播出《朝鮮國歌》《金日成將軍之歌》《金正日將軍之歌》三首歌曲,其後是關於是朝鮮勞動黨、朝鮮人民軍、金正日、金日成和金正恩的新聞,然後是介紹朝鮮在教育、科學、軍事、農業等成就的紀錄片,最後則是電影和電視劇和卡通片[187]。即使是風格較為有趣的萬壽臺電視台也一樣,其播放的外國電影都為前蘇聯、東歐劇變前的東歐和中國大陸具改革開放前的狀況和政治制度,類似在文革時播效的電視節目和反美特色的電影和電視劇[187]﹔電視劇則為歌頌朝鮮勞動黨和軍政為主[188]。據中國中央電視台報導,朝鮮人收看的外國影視作品中,中國大陸的比例最高,主要的影視作品有《潛伏》《王的盛宴》《還珠格格》和《花木蘭》等等,尤其是《潛伏》,多次在朝鮮重播,特別是劇中的余則成,一直是朝鮮女生的追捧物件。此外在朝鮮的音像店內還能買到像《玩具總動員》的光碟,但只作英語教學用途[189]。
另一方面,受鎖國政策影響,朝鮮幾乎斷絕所有國內與外國的衛星廣播訊號,特別是日本和韓國的電視訊號。商業廣告也很稀有。雖然自1960年代朝鮮政府允許私營公司在電視台播廣告,但由於費用和政治因素,各頻道所播出的廣告都不會有過多的動畫,並以平面性廣告為主,而且為防止資本主義流入,電視台甚少播映廣告。2009年7月2日晚,一個名為「大同江啤酒」的電視廣告在朝鮮中央電視台播出[190]。然而,這廣告被朝鮮政府視為含有資本主義色彩[191],不久即被叫停[192]。
電視肥皂劇也有增加的趨勢,自1981年起,朝鮮的電視台會在晚上8時播放時間約20-30分鐘的電視劇,隨後延展至一小時。現在,電視劇佔了中央電視台三成的播放時間[187]。看電視也是朝鮮人民的最常見的娛樂,每到電視播放劇集的時候,民眾均會回家看電視。現時,全國逾一半人口擁有一台電視[100]。在農村,這數字為25%[100]。
電台[編輯]
朝鮮共有6個的國營廣播電台。1945年,平壤電台成立,是該國首個的廣播電台。3年後,平壤電台易名為朝鮮中央廣播電臺,並沿用至今。隨後,如朝鮮中央廣播電臺、平壤FM廣播電臺、平壤廣播電台和朝鮮之聲也啟播。朝鮮政府嚴禁民眾收聽西方和韓國的電台,並對部分美國、韓國及日本的電台進行干擾。現時,當地約有4百萬人有收音機[193]。
朝鮮的電台廣播也有強烈的政治宣傳色彩。每天,中央台每小時都會朗讀喉舌報章《勞動新聞》的文章,然後播放金氏父子的頌歌,以及談論朝鮮現今的盛況和南韓的慘況,或是讚美主體思想[194]。據統計,在2000年,中央台花了34.2%的時間於歌頌金日成和金正日,28.8%的時間為鼓勵工人勤加工作,17.4%用來宣傳主體思想,12%談及南韓人民的苦況[195]。
除上述電台外,還有在南北韓非軍事區、針對朝鮮人民軍廣播的朝鮮人民軍FM廣播電台和對韓國廣播的統一的回聲廣播電台。
報章[編輯]

朝鮮全國共有12份主要的報章[111]。其中,《勞動新聞》為全國最大的報社。朝鮮的所有報社都由國家所有,也有濃厚的宣傳色彩,報紙時常出現的主題包括:絕對服從黨和領袖的指令、以生命保衛領袖、以支援軍隊來堅守先軍思想、對國家的將來保持樂觀、為了國家和社會而奮力工作、不要被資本主義誘惑、要記著和美國與日本的血海深仇,以及作為官員必須成為人民的榜樣[196]。記者在撰寫文稿後,必須先交由報社內部檢查,再得到勞動黨宣傳部的同意下文章才能出版[196]。記者若報導對黨和領袖不利的訊息,則會失去工作甚至入獄[196]。此外,宣傳部每月還會向報社發指示,安排報一個月後所需報導的事項[196]。
同時,這些的報章並不會報導國內任何的負面訊息,而國外的新聞也是經過政府所選擇[197]。因此,外國新聞都是用作宣傳黨和領袖。在這種的環境下,國民不但對於外國的事全無所聞,就連國內的事也所知不多[197]。
通訊[編輯]
電話[編輯]
一台電話在朝鮮非常高昂,其價格可等於工人20年的薪金[197]。因此,電話在該國相當稀有,朝鮮每100人當中只有5.2部電話,當中,又只有20%為私人用途[197]。民眾若要使用電話可使用電話亭,在鄉郊,則要到政府的通訊中心借用電話。為防國民與外國接觸,朝鮮政府又把九成的國際長途電話線路切斷,因此民眾難以致電到國外[198]。在中朝邊境地區,中國的行動電話通訊服務最多覆蓋距離中朝邊界10公里的範圍。因為朝鮮是禁止撥打國際長途電話的,而人們為了能與外界聯絡,便有意購入中國的行動電話。所以,在接近中朝邊界的朝鮮部分便興起不少出售中國行動電話的黑市。
手機[編輯]
手機與智慧型手機是朝鮮近年來新興的通訊工具。2002年11月,朝鮮曾與泰國企業合作推出過GSM手機服務,但又在2004年禁止普通國民使用手機。2008年,朝鮮與埃及電信運營商Orascom簽約,創立合資公司高麗電信作為全國唯一的電信商,並於12月起在平壤以及其他大城市提供3G手機服務。隨後,朝鮮的手機使用者不斷增多,2010年9月,使用手機的使用者共計43萬,2011年同期已達80萬,至2012年底更突破180萬,手機普及率達10%[199],3G網路覆蓋達到國土面積的14%,可供94%左右的人口使用[199]。
然後自2013年1月7日起,原本外國人禁止攜帶手機入境的法令於該日鬆綁,允許外國人攜帶手機進入國內。但是仍未開放各國SIM卡通用的國際漫遊服務,需要購買當地販售的兩種SIM卡後才能使用。每一張價錢從50歐元到100歐元不等,本地通話撥打時價錢每分鐘約為0.2歐元。
網路[編輯]
為防止國民從網際網路接觸到外來資訊從以動搖朝鮮的統治,該國政府推出了「光明網」的內部網路系統作業。朝鮮的網際網路主管部門先會從國際網際網路中下載合適的內容,再這些資訊上傳至伺服器,網友若需尋找資訊,需在「光明網」登入,再加以搜尋。網友還可在「光明網」互通電子郵件和使用聊天室。現時,「光明網」已覆蓋平壤等主要城市、道府、郡城和大學[200],其使用者人數逾30萬,當中一半分布在平壤[201]。
雖然如此,朝鮮的電腦普及率很低,全國只有大概5%的人有電腦[202]。同時,朝鮮幾乎完全斷絕網際網路的連接,國際的各種調查甚至無法偵測到朝鮮境內的任何一名網際網路使用者[203],成為地球上極少數的「網路黑洞」之一。據估計,朝鮮只有數千人能連接到網際網路[202]。
.kp為朝鮮國家及地區頂級域(ccTLD)的域名,由於朝鮮對網際網路使用的嚴加管制,這域名甚少被人使用。2004年6月,朝鮮電腦研究中心建立了有官方背景的「我的國家」網站,伺服器設在朝鮮,主頁一般刊登朝鮮中央通訊社播發的訊息稿,另有政治、旅遊、對外貿易、藝術、資訊產業、社會、統一和影視等內容[204],是全球少有以.kp為域名的網頁。
另外,對外國旅客,在主要的國際酒店,諸如羊角島大酒店,均設有上網裝置,但收費極為昂貴,以2010年的情況,每100kb收費為2歐元。在金正恩上台後,在2013年2月25日,美聯社朝鮮總編Jean H. Lee在Twitter及Instagram上貼文:「Hello world from comms center in #Pyongyang」(世界你好,來自 #平壤 的通訊中心)[205][206],成為朝鮮首發的Twitter及Instagram帖文,用的是朝鮮與埃及聯營的高麗連結3G網路,該3G網路在2013年2月的收費為登記預付75歐元,2GB卡收取150歐元,10GB計劃則是400歐元。外國人購買朝鮮上網手機卡,必須出示當地的營業執照。
生活水準[編輯]
儘管有些人以貿易致富,但大部份朝鮮人還是過著只能餬口的日子,生活水準有限[161],世界銀行也將朝鮮歸類於「低收入國家」[207]。據調查,當地工人現時的平均月薪為5000圓(約合5.56美元[208]),隨著通漲的出現和分配製度的失靈,他們需用八至九成的收入於購買糧食[209],雖說不至於飢餓,但多數只能以蕎麥等為主食果腹,偶爾才能吃到米、甚至是水產等的肉食,此外,住宅採用分配製度,一般家庭不須負擔房貸。為增加收入,有的市民在工餘時期在街邊或市集出售如火柴、肥皂等生活用品,也有的轉售在家中種植蔬菜,或者是託付地下市集,一些本來選擇留守家中的婦女也去當侍應和傭工[210],一般是以物易物換取物品,少數有私下資金流動的情況,不過當局對這樣的小額交易則是默許的態度。
另一方面,由於收入有限的關係,朝鮮家庭擁有的電器並不多。另外電力供應端的極度缺失,停電在朝鮮是十分常見的事。即便是在首都平壤,一些地區也都仍就得靠輪流供電來維持平衡,使該國民眾改仰賴太陽能板與蓄電池來取得電力,在前往朝鮮的時候會看到許多家戶配備[110]。現時,全國約40%的家庭有一台電視、20%有相機,洗衣機和冰箱在鄉下也相當稀有[211]。此外,由於經濟和法律因素,朝鮮人很少能夠到鄰近的城市或出國旅遊[212]。朝鮮的廁所馬桶亦以蹲式為主,坐式的較為少見。熱水在朝鮮亦是十分奢侈的享受,即便在首都平壤也多為限時供應。
兩性地位[編輯]
朝鮮憲法第七十七條規定婦女享有同男子平等的社會地位和權利,但社會是以男性主導,女性地位低微[213]。女子在完成學業後,往往會工作數年然後結婚,或者直接留在家相夫教子或從事兼職工作[214]。1990年之前,朝鮮政府要求每一位健康的男性必須到國有企業工作,但允許約30%處於就業年齡階段的已婚女性留在家裡做全職家庭主婦,其餘的在婚後會繼續工作[215],婚後女性就業率高於同地區的日本、韓國和台灣,但低於俄羅斯、瑞典等北歐國家以及中國大陸,與今日的美國大體相同[216]。隨著1990年代朝鮮經濟崩塌,有的原本選擇留在家中的婦女出外工作或從事小買賣而成為家庭的經濟支柱[213]。現時,朝鮮市場中的商販至少有四分之三是女性[213]。平壤甚至流傳著一則笑話:丈夫與寵物狗有何共同之處?答案是:都不工作也不賺錢,但都很可愛,待在家裡,還能嚇跑小偷[215]。
雖然法律上兩性是平等的,但朝鮮女性還受諸多奇特的不成文限制,比如不許吸菸[217]、飲酒[218]、駕駛[219],甚至踏單車[220][221],更奇怪的還被要求穿高跟鞋或裙裝等等。在政治上,她們有投票權,但歷屆的最高人民會議裡,女性代議員只有20.1%,而在1948年至2000年間,在260多個前任部長中,也只有6名女性[222]。而朝鮮多元性別的概念尚不普及。
資訊審查[編輯]
隨著邊境貿易的增加和邊防的腐化,不少中國電視劇和韓國電視劇,以至美國好萊塢電影,韓國電影,日本動漫也被偷偷帶到朝鮮[223]。這些的產品在朝鮮廣為流傳,而且深受大眾的喜愛,更讓民眾了解到世界的真實面貌與政府所宣稱的截然不同。有的人更因而選擇脫北[224]。2003年,一個調查就發現有67%的脫北者接觸過外國的影音產品[225]。而一份2010年的統計資料顯示,在受調查的250名脫北者和出國旅行的朝鮮人中,有27%的受訪者收聽過韓國及美國的廣播電台,有24%的的受訪者收看過中國、韓國等國家的電視節目[226]。
由於這些的外來資訊衝擊著朝鮮政權的統治,因此,朝鮮政府一方面對這些的資訊嚴加打擊,凡觀看任何未獲政府批准的外國電影或電視,特別是來自韓國的節目,屬於嚴重罪行。並立法規定任何觀看或藏有者也會被送到集中營2-5年[227]。2010年,就有1000人因觀看韓國電視節目和電影而入獄[228];2013年11月,朝鮮數十人因觀賞走私進口的韓劇遭槍決[229]。另一方面,朝鮮政府又告訴人民雖然韓國人的生活水準已大大提升,但他們還是渴望重歸朝鮮的懷抱,並指責外來文化的流入是美國和韓國試圖顛覆朝鮮的陰謀[230]。由於科技發達,不少人暗帶DVD與MP3播放器等入境朝鮮,但當局難以控制。此外,一些美國電視劇如《慾望師奶》等也有朝鮮民眾追看,雖屬小眾,但都十分熱衷[229]。
色情管制[編輯]
凡藏匿屬於色情有關的物品屬於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刑法的嚴重罪行。為堵住所謂「黃毒」,當局採取了各種措施,例如只能播放朝鮮產DVD的播放機,同時將外國產播放機的操作基板換成國產產品;緊急斷電,逐家逐戶突擊檢查播放機里的光碟(但一些朝鮮民眾會使用內建電池的DVD播放機逃避檢查);突擊拘捕並嚴厲處罰販賣光碟的商販等。此外在朝鮮,看色情影片是犯法的,而且要面臨最高五年的勞教。
由於外國錄影資料的泛濫,2013年6月,朝鮮領導人金正恩親自做出「嚴禁觀看淫穢影片」的批示。死刑犯家屬也被送往勞改營接受勞教。此外,2013年12月被開除勞動黨籍並判處死刑的張成澤,其罪名之一就是「向其心腹散播淫穢圖片」[231]。
醫療衛生[編輯]

朝鮮向國民提供免費醫療服務[232]。民眾如需看病,須先到地方診所,若情況較為嚴重的則會送到當地的醫院;再嚴重者則會轉介到道以至平壤的醫院。在朝鮮經濟尚未崩潰前,醫療服務得到政府的重視,1955年至1986年間,該國的醫院由285間升至2401間,診所也由1020間增至5644間[232]。人均壽命也由日治時期的38歲躍升到1986年的70歲,死亡率由20.8%降至9.8%[232]。其時,民眾主要的死因如心臟病和中風等迴圈系統疾病(45.3%),其次為癌症(13.9%)和消化系統疾病(10.4%),因傳染病而死非常少見[232]。
但隨著經濟崩潰,朝鮮政府無法支援高昂的醫療開支,令各種的藥物和醫療物資奇缺。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就指該國缺乏近七成的基本藥物,當中包括抗生素[233]。其它短缺的物資還有繃帶和手術刀[234]。這也導致一些本來很容易痊癒的傳染病變得難以甚至無法醫治,病人最終因而死亡。此外,由於缺乏藥物的關係,不少的國民也患有一至兩種的慢性疾病[235]。因此,朝鮮人的預期壽命下降為69.51歲,全球僅排名第155位[236]。
此外,所阻於持續的糧食短缺,朝鮮人出現了各種的健康問題。至2011年,全國估計約3分之1的兒童面對營養不良的問題[237]。另一份的研究指,朝鮮18歲的成年男子比韓國的同輩矮5寸,同時全國近45%五歲或以下的兒童正處於營養不良的狀況[238]。而在脫北者當中,不少人也患有風疹、腮腺炎和麻疹等病[239]。
在衛生方面,朝鮮至今依然有50萬人得不到飲用水,這令到人們需走到河邊取水[240]。然而,由於缺乏電力的關係,該國不少的污水處理廠都無法運作,民眾所需得的水並不夠潔淨[241]。另外,時至2004年的最新數據,朝鮮只有半數家庭有沖水馬桶(絕大多數是蹲廁)[242]。
住房政策[編輯]

在2002年前,朝鮮政府向國民提供免費的房屋。新婚夫婦只要向政府申請,則可取得面積約50平方米以上至200平方米以下的單位,並會取得如衣櫃和桌椅等家具[243]。此外,水電也是幾乎免費提供,僅過量時收取象徵性的費用[243]。其中,城市人會取得公寓或排屋單位,而農村的則會取得單層的獨立房。
為減少政府開支,朝鮮在2002年推行改革方案,把免費分配住房改為租借形式,住房開始出現黑市交易[244]。這造成了房屋價格上升,有的居屋有價無市的現象,地下的房屋交易也隨之而出現[244]。戶主只要同意就能私下將單位轉售,有的甚至將單位重建出售[244]。在2007年,平壤的一個單位可值3至4萬圓[245]。
根據朝鮮在2008年進行的人口普查指,全國共有580萬戶家庭,其中357萬戶居於城市,其餘230萬在農村,咸鏡南道有最多的城市家庭戶,數目近67萬,農村家庭戶最多的是兩江道,數目為63萬[54]。在居所面積方面,七成的家庭單位面積為50至75平方米,只有不足1%的有100平方米以上[54]。此外,多數的家庭戶也有4人居住[54]。
文化[編輯]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文化基本傳承了古朝鮮文化的特質並帶有較多中華文化色彩,韓戰以後在政治層面較多金氏家族個人崇拜,但這點與傳統朝鮮半島歷史上的皇權體制並無太大衝突所以平順的過渡,然而長期的經濟貧困和國際封閉造成朝鮮較少人民有餘力從事文化活動和創造,諸多較高品質文化作品是政府資源所完成[246]。
教育[編輯]
朝鮮自1975年起向國民提供12年制的義務教育[247]。此外,政府還會向學生免費派發教科書和書包,如家長不讓子女上學會受到處罪[247]。因此,至1989年,所有的成年人都完成中等教育[248]。文盲人口占總人口百分比由75%下降至現在全部識字並均達到中等教育水準;學齡兒童入學率由不足35%上升至現在的100%[249]。現時,朝鮮的學制為2年學前教育、5年小學教育和6年中學教育[247]。
此外,朝鮮教育還有數個特色。首先是該國實行中央統一集中的教育管理體制,國家負責投資和管理各級各類教育部門,中央教育行政部門為教育省,下設政治思想教育局、師範教育局、普通教育指導局、專科學校指導局、大學指導局、廠辦大學指導局、金日成綜合大學指導局、計畫局、招生局、行政組織局、財政後勤局、教育方法局、科學研究指導局、對外教育局、體育局和經理處。
其次,朝鮮的教育有濃厚的政治色彩。學生除了要學習韓語、英語、科學和歷史外,還要花四至八成的時間學習金日成父子的生平事蹟,以及他們提倡的主體思想和先軍思想[250]。同時,朝鮮學生自幼被灌輸反美和反日思想。數學課會問「在祖國解放戰爭中,朝鮮人民軍的勇敢叔叔在首場戰爭殺死了265個美帝雜種;在第二場戰爭所殺的雜種數目,較第一場戰爭多了70人。在第二場戰爭殺了多少雜種?一共又殺了多少雜種呢?」[251]、「3名朝鮮人民軍殺了30名美國士兵,那麼每名人民軍平均殺了多少名美軍?」[252];語文課則要求學生讀殺日軍的文章[253];音樂課會教導學生唱《射死美國雜種》這類的歌曲[253]。
還有,該國重視科學教育,文史科目也被視為較不重要。在大學入學試中,除「革命史」和外語科,其餘的三份試卷也是理科,分別為數學、化學和物理[254]。只有成績最出色的學生才能入讀國內知名的學府。
朝鮮的高等教育可分為大學教育和學院教育,前者為教授生物、物理、化學等專門知識,後者為培養教師和工程師等專業人才。現時,朝鮮共有300家的大學和學院[255]。要入讀大學和學院,高中生先要參加大學入學試,成績出眾者才可取得升讀大學或學院的資格,入學率為20%左右[254]。
目前,朝鮮的高等教育實行4年制本科,大學學士課程則由4年至6年,以至7年不等[256]。在一學年內,學生要上35星期的課,每星期的課堂共有30至35小時[257]。每個學期結束前,學生都需要考試,並以5分為最高,2分為不合格,未能合格的學生要於下學期重考該科目。而完成整個學士課程後,學生還需參加全國性的考試。考試結束後,學生可按其成績選擇繼續完成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也可接受政府的安排到不同的單位工作。
另外,朝鮮的學生鮮能取得出國留學的機會,所有欲出國讀書的學生也要先得到警察部門的許可[254]。目前,能夠出國學習的學生大概有數百人,他們也都是被政府選中的,大部份人在中國和日本學習,也有的到美國[258]。
宗教[編輯]


由於佛教和儒學在朝鮮半島的歷史悠久,兩者因而成為了朝鮮的文化的一部份。在2005年時,政府重建一些在韓戰中毀損的佛寺,但觀察者認為這是出於文化遺產的考量,而非宗教信仰因素[259]。
同時,雖然朝鮮憲法第66條明言所有公民都享有宗教自由,朝鮮官方還表示全國共有10萬名佛教徒、1萬4000名基督徒(1萬名新教徒、4000名天主教徒)[260],在妙香山有普賢佛寺,常用作給外國遊客參觀的景點。在平壤設立了4間教堂(包括長忠教堂、七谷教堂、鳳岫教堂、平壤東正教堂)[261]。但人權組織「人權觀察」的調查報告卻指出朝鮮宗教自由受到官方限制和打壓[262]。
歷史上,基督新教和天主教曾受到嚴重的打壓,1949年,166名在平壤的修士和修女都被投進集中營,天主教平壤教區主教洪龍浩也未能倖免於難[263]。同時,全國所有的教堂也被摧毀。國際非營利組織Open Doors指出朝鮮是有史以來迫害基督宗教信仰最嚴重的國家[264],至今,共有5萬至7萬名基督徒被拘禁於集中營[265]。
注釋[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 ^ 周定國. 朝鲜、韩国国名探源. 《地理教學》. 2004年第8期.
- ^ (簡體中文)我的國家. 社会主义宪法. [2016-06-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04).
- ^ 조선민주주의인민공화국 사회주의헌법 (제10호)
- ^ 4.0 4.1 "Background Note: North Korea". 美國國務院.
- ^ 張慧智、李敦球:《朝鮮:神秘的東方晨曦之國》. 94
- ^ The Korean Military Balance (PDF). [2017-09-0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1-10-11).
- ^ Country Study 2009, pp. XXXII, 46
- ^ 조선민주주의인민공화국 외무성. 조선민주주의인민공화국 개관. [2019-1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08) (韓語).
- ^ "북괴는 유화정책으로 다룰 집단 아니다!"《올인코리아》
- ^ 金正恩自詡核武軍事強國 川普嗆瘋了. News.ftv.com.tw. [2017-09-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8).
- ^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北韓)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3-05-15.,中華民國外交部
- ^ 聽到金正恩死亡傳言 北韓訊息人士爆:部分民眾興高采烈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自由時報
- ^ 金正恩若崩逝...專家:北韓軍部為團結可能發動「韓美作戰計畫」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東森新聞雲
- ^ 麥爾斯《朝鮮人眼中的朝鮮人》. 163-165
- ^ 麥爾斯《朝鮮人眼中的朝鮮人》. 67-71
- ^ 16.0 16.1 麥爾斯《朝鮮人眼中的朝鮮人》. 66
- ^ 17.0 17.1 凤凰网:中朝关系60年來多次面临重大考驗. News.ifeng.com. [2017-09-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14).
- ^ 18.0 18.1 新浪网:中朝關係六十年梳理. News.sina.com.cn. [2017-09-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13).
- ^ 19.0 19.1 日本NHK電視台紀錄片《北朝鲜》. Video.sina.com.cn. [2017-09-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 Country Study 2009, pp. XXXII, 46
- ^ Eimer, David,《The Emperor Far Away》,紐約:Bloomsbury,2014,第261頁。
- ^ 22.0 22.1 22.2 22.3 張慧智、李敦球。《朝鮮﹕神秘的東方晨曦之國》. 74-75
- ^ 麥爾斯《朝鮮人眼中的朝鮮人》. 72
- ^ AMNESTY INTL, supra note X, at 11
- ^ Lankov, Andrei ,《The Real North Korea: Life and Politics in the Failed Stalinist Utopia》,紐約:牛津,2014修訂版,第76頁
- ^ NOLAND, supra note 105, at 3; see also HAGGARD & NOLAND, HUNGER AND HUMAN RIGHTS, supra note 70, at 14; See NOLAND, ROBINSON & WANG, supra note 137, at 5.
- ^ William J., Moon. "The Origins of the Great North Korean Famine: Its Dynamics and Normative Implications ." North Korean Review. 5.1 (2009)
- ^ Spoorenberg, Thomas; Schwekendiek, Daniel "Demographic Changes in North Korea: 1993–2008 ."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38.1 (2012)
- ^ 麥爾斯《朝鮮人眼中的朝鮮人》. 79
- ^ 張慧智、李敦球:《朝鮮:神秘的東方晨曦之國》. 80-84
- ^ 張慧智、李敦球:《朝鮮:神秘的東方晨曦之國》. 98-100
- ^ 張慧智、李敦球:《朝鮮:神秘的東方晨曦之國》. 100-102
- ^ 朝鮮離開後,改名為五方會談
- ^ "朝鮮宣布退出六方會談."《新華社》14 4 2009
- ^ "North Korea conducts nuclear test". BBC News, 2009-04-25.
- ^ 韩国公布天安号军舰遭朝鲜鱼雷击沉证据(图). 新浪軍事_新浪網. [2018-10-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23).
- ^ "(URGENT)N. Korea confirms it conducted 3rd nuclear test" YonHapNews 12 2 2013
- ^ "不滿中美新制裁朝鮮廢休戰 命對戰."《蘋果日報》6 3 2013
- ^ TOP. 中央社即時新聞 CNA NEWS. Cna.com.tw. [2017-09-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06).
- ^ 朝鮮官媒:聯邦制度才是最光明正大的民族統一方案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鳳凰網,2013年10月11日
- ^ 張成澤被處決. 資訊頻道_鳳凰網. [2018-10-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24).
- ^ 王京濤. 李敦球:金正恩執政以來,朝鮮經濟為何連增. 評論_環球網. [2017-09-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06).
- ^ 朝鮮宣布成功進行氫彈試爆 看中美日韓俄英如何表態. 鳳凰網. [2018-10-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2).
- ^ 朝鲜劳动党第七次代表大会_维基百科. [2018-0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29).
- ^ 亞太日報評論員朱芹. 朝鮮七屆三中全會,會成為“改革開放”的歷史拐点嗎?. 搜狐新聞. 2018-04-23 [2020-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20).
- ^ 人民網. 朝鮮將從5月5日起使用修改後的平壤時間. 新華社. 2018-04-30 [2018-0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05).
- ^ 搜狐. 朝鮮正式變更標準時間以東9區標準時間為准 朝鮮時間同步. [2018-0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05).
- ^ 劉陽. 金正恩被推举为朝鲜劳动党总书记. 新華社. 2021-01-10 [2021-01-10].
- ^ 美朝首腦峰會聯合聲明全文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亞太.紐約時報中文網.2018年6月12日.
- ^ 首位现任美国总统踏上朝鲜领土(组图). [2020-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22).
- ^ 51.0 51.1 (英文)Korean History Project. Korea - Land of the Morning Calm - Geography. [2007-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7-06).
- ^ (英文)Country Studies. Climate. [2007-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9-27).
- ^ 53.00 53.01 53.02 53.03 53.04 53.05 53.06 53.07 53.08 53.09 53.10 53.11 53.12 世界概況. Korea, North. 中央情報局. 2012年 [2013-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03).
- ^ 54.0 54.1 54.2 54.3 54.4 United Nations Statistics Division; 2008 Census of Population of the 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 conducted on 1–15 October 2008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etrieved on 2009-03-18.
- ^ Infant mortality rat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he World Factbook
- ^ Median ag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he World Factbook
- ^ "Report: North Korea world's least democratic nation"《CNN》19 12 2011
- ^ 58.0 58.1 "朝鮮4月修憲刪除共產主義寫入「先軍思想」 ."《朝鮮日報》中文版25 9 2009
- ^ 59.0 59.1 Lankov, Andrei . The Real North Kore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3 to 14.
- ^ (中文)韓今玉. 朝鮮新修訂憲法簡析. 合肥市圖書館. [2007-04-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27).
- ^ 新華網:金正恩當選朝鮮勞動黨第一書記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2-04-14.
- ^ "朝修改《十大原則》明文規定「金氏世襲」"《朝鮮日報》12.8.2013
- ^ "N Korea announces March election."《BBC News》7 1 2009
- ^ 張慧智、李敦球。《朝鮮﹕神秘的東方晨曦之國》. 34
- ^ 張慧智、李敦球。《朝鮮﹕神秘的東方晨曦之國》. 36-37
- ^ 66.0 66.1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朝鲜国家概况.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18-03-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24).
- ^ 張慧智、李敦球。《朝鮮﹕神秘的東方晨曦之國》. 37-38
- ^ 張慧智、李敦球。《朝鮮﹕神秘的東方晨曦之國》. 38
- ^ 69.0 69.1 Ralph Hassig,Kongdan Oh. "The Hidden People of North Korea: Everyday Life in the Hermit Kingdom". 204
- ^ Overview of the North Korean Legal System and Legal Research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atricia Goedde 2008
- ^ 71.0 71.1 71.2 71.3 Ralph Hassig,Kongdan Oh. "The Hidden People of North Korea: Everyday Life in the Hermit Kingdom". 197
- ^ 小牧輝夫,《朝鮮半島開放化するアジアと南北對話》,アジア経済研究所,1986
- ^ 小牧輝夫, 《北朝鮮経済の現狀と今後の展望》,関西経済研究センター,1996
- ^ 方燦栄,《岐路に立つ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博英社,1995
- ^ Kimura, Mitsuhiko,A Planned Economy Without Planning : Su-ryongs North Korea, Discussion Paper F-081, Faculty of Economics, Tezukayama University,1994
- ^ 朝鲜为消除贫富悬殊强推货币改革 引发严重混乱_资讯_凤凰网. 資訊_鳳凰網. [2018-10-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4).
- ^ 美媒稱朝鲜貨幣改革失敗財政部長朴南基被免職. 萬景新聞. [2010-03-18].[失效連結]
- ^ 「負責朝鲜貨幣改革的朝鲜前勞動黨財政部長被槍決」. 韓聯社. 2010-03-18 [2010-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8).
- ^ Bureau of East Asian and Pacific Affairs. Background Note: North Korea. U.S. Department of State. 2009
- ^ 80.0 80.1 Ralph Hassig,Kongdan Oh. "The Hidden People of North Korea: Everyday Life in the Hermit Kingdom". 198
- ^ HAGGARD & NOLAND, HUNGER AND HUMAN RIGHTS, supra note 70, at 14.
- ^ 82.0 82.1 芭芭拉•德米克, . 《我們最幸福:朝鮮人民的真實生活》. P.42 Print.
- ^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 and the DPRK, retrieved 21 October 21, 2011,
- ^ AMNESTY INT』L, supra note X, at 11
- ^ 85.0 85.1 85.2 張慧智、李敦球。《朝鮮﹕神秘的東方晨曦之國》. 63
- ^ "Report on U.S. Humanitarian assistance to North Koreans" United States House Committee on Foreign Affairs 2006.
- ^ "UN fears tragedy over North Korean food shortage"《The Guardian》17 4 2008
- ^ "朝鮮嘗試農業改革推廣「分田到戶」"《朝鮮日報》中文版25 7 2012
- ^ Charles K. Armstrong, . "The Destru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North Korea, 1950 - 1960 ." Asia-Pacific Journal.(2012)
- ^ History of North Korea - Chapter 1b. b-29s-over-korea.com. [2018-10-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29).
- ^ Ralph Hassig,Kongdan Oh. "The Hidden People of North Korea: Everyday Life in the Hermit Kingdom". 75
- ^ "Groups: Most inter-korean business runs badly"《中央日報》21 6 2006
- ^ "Doing business in North Korea still difficult: poll"《The Korea Herald》29 1 2008
- ^ "朝鮮暫時關閉開城工業園區"《BBC News》8 4 2013
- ^ "韓國「接受」朝鮮就開城園區會談提議"《BBC News》6 6 2013
- ^ 96.0 96.1 央視官方頻道-朝鮮的足與缺. [2019-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9).
- ^ World Mineral Production British Geological Survey 2008
- ^ 張慧智、李敦球。《朝鮮﹕神秘的東方晨曦之國》. 68
- ^ Andreĭ Nikolaevich Lanʹkov. "North of the DMZ: Essays on Daily Life in North Korea". 315-316
- ^ 100.0 100.1 100.2 Andreĭ Nikolaevich Lanʹkov. "North of the DMZ: Essays on Daily Life in North Korea". 56
- ^ "It's not all doom and gloom in Pyongyang".《Asia Times》24 9 2011
- ^ Ralph Hassig,Kongdan Oh. "The Hidden People of North Korea: Everyday Life in the Hermit Kingdom". 77
- ^ "韓媒稱中朝貿易再創記錄中國加強對朝貨物檢查"《環球時報》31 1 2013
- ^ 104.0 104.1 104.2 James H. Williams, David Von Hippel, and Peter Hayes "DPRK Briefing Book: Fuel and Famine: Rural Energy Crisis in the DPRK"
- ^ 【国际】朝鲜可再生能源发展概况. 北極星風力發電網. [2020-0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02).
- ^ 凤凰网:中朝关系60年来多次面临重大考验. [2018-10-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14).
- ^ 凤凰网:越南获朝鲜300多枚导弹,威胁中国城市. [2018-10-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06).
- ^ "N Korea energy crisis could threaten regime"《Financial Times》15 3 2009
- ^ "North Korea: Nuclear Ambition, Power Shortage"《國家地理雜誌》20 12 2011
- ^ 110.0 110.1 外媒:朝鮮長期電力短缺太陽能電池板熱銷 | 瞧.中外. Chaoglobal.wordpress.com. [2017-09-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29).
- ^ 111.0 111.1 111.2 111.3 111.4 111.5 About this Collection - Country Studies - Digital Collections - Library of Congress (PDF). [2018-10-2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03-31).
- ^ Andreĭ Nikolaevich Lanʹkov. "North of the DMZ: Essays on Daily Life in North Korea". 151
- ^ Andreĭ Nikolaevich Lanʹkov. "North of the DMZ: Essays on Daily Life in North Korea". 152
- ^ "70% of Households Use Bikes"《Daily NK》30 10 2008
- ^ 115.0 115.1 Andreĭ Nikolaevich Lanʹkov. "North of the DMZ: Essays on Daily Life in North Korea". 156
- ^ Andreĭ Nikolaevich Lanʹkov. "North of the DMZ: Essays on Daily Life in North Korea". 157
- ^ Paul French . "North Korea: The Paranoid Peninsula – A Modern History. 2nd ed." 18
- ^ 江迅《朝鮮是個謎》130
- ^ "南北韓南北鐵路列車無限期停止運行"《BBC News》28 11 2008
- ^ Wikipedians "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 of the World" 796
- ^ Ralph Hassig,Kongdan Oh. "The Hidden People of North Korea: Everyday Life in the Hermit Kingdom". 84
- ^ 122.0 122.1 122.2 122.3 Ralph Hassig,Kongdan Oh. "The Hidden People of North Korea: Everyday Life in the Hermit Kingdom". 7
- ^ Ralph Hassig,Kongdan Oh. "The Hidden People of North Korea: Everyday Life in the Hermit Kingdom". 79
- ^ Ralph Hassig,Kongdan Oh. "The Hidden People of North Korea: Everyday Life in the Hermit Kingdom". 80-81
- ^ "中國銀行據報關閉朝鮮外貿銀行帳戶" 香港電台8 5 2013
- ^ highest percentage of military personnel per capita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7-02-17. NationMaster. 2007.
- ^ Армии стран мира : К. www.soldiering.ru. [2018-10-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05).
- ^ Country Profile 2007 Archived 2013-03-31 at WebCite, p. 19
- ^ "New Threat from N.Korea's 'Asymmetrical' Warfare."《朝鮮日報》. 29 4 2010
- ^ "Report on Implementation of 2009 Budget and 2010 Budget".《朝鮮中央通信》9 4 2010
- ^ "Hyundai Asan Losses From N.Korea Tours Mounting"《朝鮮日報》19 4 2008
- ^ 張慧智、李敦球。《朝鮮﹕神秘的東方晨曦之國》. 91
- ^ Andreĭ Nikolaevich Lanʹkov. "North of the DMZ: Essays on Daily Life in North Korea". 111-112
- ^ 張慧智、李敦球。《朝鮮﹕神秘的東方晨曦之國》. 91-92
- ^ 張慧智、李敦球。《朝鮮﹕神秘的東方晨曦之國》. 95
- ^ 張慧智、李敦球。《朝鮮﹕神秘的東方晨曦之國》. 98
- ^ 安理會和KOMID[失效連結]
- ^ KOMID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0-08-29.
- ^ KOMID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0-10-11.
- ^ KOMID與敘利亞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9-07-01.
- ^ KOMID在別的國家[失效連結]
- ^ Hap Heng[失效連結]
- ^ Who Are They? - Some Historical Perspective - Kim's Nuclear Gamble - FRONTLINE - PBS. www.pbs.org. [2018-10-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27).
- ^ Vorontsov, Alexander. "CURRENT RUSSIA – NORTH KOREA RELATIONS: CHALLENGES AND ACHIEVEMENTS"
- ^ 凤凰网:朝鲜自1992年中国与韩国建交后20年来出售给越南300枚导弹威胁中国城市. Phtv.ifeng.com. [2017-09-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06).
- ^ "Country Guide". The Washington Post. 26 1 2008.
- ^ 特朗普总统在内阁会议前的讲话. 美國駐華大使館和領事館. [2017-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1).
- ^ DPRK Diplomatic Relations, dates of establishment and analysis. Ncnk.org. [2017-09-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19) (英語).
- ^ Quelles relations la France entretient-elle avec la Corée du Nord ?. 2017-09-06 [2018-10-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11).
- ^ KLM timaticweb[永久失效連結]
- ^ 全球仅马来西亚人 免签证入境朝鲜 - 8频道新闻及时事节目. [2018-10-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2).
- ^ Jonathan Loh. Malaysia PM Mahathir says the world can learn from Kim Jong Un’s ‘new attitude’ and decision to meet Trump. Business Insider. 12 June 2018 [15 June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15 June 2018).
- ^ Malaysia, Japan hope for successful US – North Korea summit. Bernama. New Straits Times. 12 June 2018 [15 June 2018].
- ^ Praveen Menon; Darren Schuettler. Malaysia to reopen embassy in North Korea: Mahathir. Reuters. 12 June 2018 [15 June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14 June 2018).
- ^ 155.0 155.1 Andreĭ Nikolaevich Lanʹkov. "North of the DMZ: Essays on Daily Life in North Korea". 66-67
- ^ 156.0 156.1 Ralph Hassig, Kongdan Oh. "The Hidden People of North Korea: Everyday Life in the Hermit Kingdom". 198
- ^ Andreĭ Nikolaevich Lanʹkov. "North of the DMZ: Essays on Daily Life in North Korea". 68
- ^ Ralph Hassig,Kongdan Oh. "The Hidden People of North Korea: Everyday Life in the Hermit Kingdom". 202-204
- ^ Ralph Hassig,Kongdan Oh. "The Hidden People of North Korea: Everyday Life in the Hermit Kingdom". 199-202
- ^ 160.0 160.1 Andreĭ Nikolaevich Lanʹkov. "North of the DMZ: Essays on Daily Life in North Korea". 69
- ^ 161.0 161.1 Ralph Hassig, Kongdan Oh. "The Hidden People of North Korea: Everyday Life in the Hermit Kingdom". 130
- ^ 162.0 162.1 162.2 Amnesty International (2007). "Our Issues, North Korea". Human Rights Concerns. 1 8 2007.
- ^ 姜赫及菲利普.格蘭傑羅,《這就是天堂:我的朝鮮童年》 111
- ^ Demick, Barbara 《Nothing to Envy》 54
- ^ 165.0 165.1 "Concentrations of Inhumanity(p. 40–44)". 自由之家, 2007年5月.
- ^ "North Korea: Political Prison Camps".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2-03-09.
- ^ "Human Rights Groups Call on UN Over N.Korea Gulag". The Chosunilbo, 4 4, 2012.
- ^ R. J. Rummel (1997)Statistics Of North Korean Democide: Estimates, Calculations, And Sources, Statistics of Democid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芭芭拉.德米克《我們最幸福》324
- ^ 170.0 170.1 170.2 170.3 Andreĭ Nikolaevich Lanʹkov. "North of the DMZ: Essays on Daily Life in North Korea". 98-100
- ^ 李古樂《平壤水族館》197-198
- ^ "中央控制鬆懈朝鮮吸毒、性交易氾濫"《朝鮮日報》19.82013
- ^ Andreĭ Nikolaevich Lanʹkov. "North of the DMZ: Essays on Daily Life in North Korea". 137-140
- ^ World Press Freedom Index 2002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 ^ World Press Freedom Index 2003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2-02-07.,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 ^ World Press Freedom Index 2004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2-02-07.,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 ^ World Press Freedom Index 2005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2-01-19.
- ^ World Press Freedom Index 2006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2-02-07.
- ^ World Press Freedom Index 2007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2-02-07.
- ^ World Press Freedom Index 2008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2-01-28.
- ^ World Press Freedom Index 2009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2-01-28.
- ^ World Press Freedom Index 2010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1-11-21.
- ^ World Press Freedom Index 2011-2012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6-03-03.
- ^ World Press Freedom Index 2013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3-02-15.
- ^ "Meagre media for North Koreans"《BBC News》10 10 2006
- ^ 2013 World Press Freedom Index: Dashed hopes after spring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3-02-15.無國界記者2013
- ^ 187.0 187.1 187.2 187.3 Andreĭ Nikolaevich Lanʹkov. "North of the DMZ: Essays on Daily Life in North Korea". 59
- ^ 江迅《朝鮮是個謎》204
- ^ 朝鲜人看电视都看什么?. [2018-10-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25).
- ^ 北朝鮮のビールCM. Niconico動畫. 2009-08-05 [2018-0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9) (日語).
- ^ 朝鮮播出商業味濃廣告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2-03-09.《蘋果日報》3 7 2009
- ^ 金正日發怒朝鮮電視廣告被叫停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6-03-05.朝鮮日報記者安勇炫9 11 2009
- ^ Ralph Hassig,Kongdan Oh. "The Hidden People of North Korea: Everyday Life in the Hermit Kingdom". 143
- ^ Andreĭ Nikolaevich Lanʹkov. "North of the DMZ: Essays on Daily Life in North Korea". 50
- ^ Andreĭ Nikolaevich Lanʹkov. "North of the DMZ: Essays on Daily Life in North Korea". 51
- ^ 196.0 196.1 196.2 196.3 Ralph Hassig,Kongdan Oh. "The Hidden People of North Korea: Everyday Life in the Hermit Kingdom". 135
- ^ 197.0 197.1 197.2 197.3 Ralph Hassig,Kongdan Oh. "The Hidden People of North Korea: Everyday Life in the Hermit Kingdom". 136
- ^ Ralph Hassig,Kongdan Oh. "The Hidden People of North Korea: Everyday Life in the Hermit Kingdom". 137
- ^ 199.0 199.1 朝鮮高麗電信使用者超180萬手機普及率接近10%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3-12-15.
- ^ 朝鮮軟體先進 平壤家家有電腦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6-03-08.《中國評論網》12 10 2009
- ^ 江迅《朝鮮是個謎》186
- ^ 202.0 202.1 Ralph Hassig,Kongdan Oh. "The Hidden People of North Korea: Everyday Life in the Hermit Kingdom". 145
- ^ North Korea-Internet usage、broadband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ports. Internet World Stats. 2010-06-24 [2011-03-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27) (英語).
- ^ 感受朝鮮互聯網:整個平壤只有兩個網吧. 新浪. 2005-01-06 [2009-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3-21).
- ^ Jean Lee on Instagram: “Signs like this welcoming #nuclear test scientists have gone up around #Pyongyang #nkorea”. Instagram. [2018-10-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15).
- ^ Jean H. Lee on Twitter. [2018-10-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23).
- ^ Korea, Dem. People’s Rep. - Data. 世界銀行. [2018-10-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21).
- ^ Convert North Korean Won (KPW) and United States Dollars (USD): Currency Exchange Rate Conversion Calculator. coinmill.com. [2018-10-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2).
- ^ Ralph Hassig,Kongdan Oh. "The Hidden People of North Korea: Everyday Life in the Hermit Kingdom". 115
- ^ Ralph Hassig, Kongdan Oh. "The Hidden People of North Korea: Everyday Life in the Hermit Kingdom". 102-103
- ^ Andreĭ Nikolaevich Lanʹkov. "North of the DMZ: Essays on Daily Life in North Korea". 109-110
- ^ Andreĭ Nikolaevich Lanʹkov. "North of the DMZ: Essays on Daily Life in North Korea". 115-116
- ^ 213.0 213.1 213.2 Ralph Hassig,Kongdan Oh. "The Hidden People of North Korea: Everyday Life in the Hermit Kingdom". 97
- ^ North Korea - The Role of Women. countrystudies.us. [2018-10-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03).
- ^ 215.0 215.1 第一金融网:韩国国民大学美国籍教授兰科夫(Andrei Lankov):朝鲜妇女穿裤子(当家). 華爾街日報. 2010-04-21.
- ^ "The World's Women 2010" 聯合國
- ^ Andreĭ Nikolaevich Lanʹkov. "North of the DMZ: Essays on Daily Life in North Korea". 109
- ^ Andreĭ Nikolaevich Lanʹkov. "North of the DMZ: Essays on Daily Life in North Korea". 103
- ^ Andreĭ Nikolaevich Lanʹkov. "North of the DMZ: Essays on Daily Life in North Korea". 153
- ^ Demick, Barbara 《Nothing to Envy》 14
- ^ Andreĭ Nikolaevich Lanʹkov. "North of the DMZ: Essays on Daily Life in North Korea". 141
- ^ Andreĭ Nikolaevich Lanʹkov. "North of the DMZ: Essays on Daily Life in North Korea". 75
- ^ Ralph Hassig,Kongdan Oh. "The Hidden People of North Korea: Everyday Life in the Hermit Kingdom". 5
- ^ 申東赫。《逃出14號勞改營》. 178
- ^ Andreĭ Nikolaevich Lanʹkov. "North of the DMZ: Essays on Daily Life in North Korea". 313
- ^ North Koreans gaining more access to foreign media, says report. 2012-05-12 [2018-10-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27).
- ^ Ralph Hassig,Kongdan Oh. "The Hidden People of North Korea: Everyday Life in the Hermit Kingdom". 153
- ^ "偷看南韓電視劇 朝鮮千人坐牢"《今日新聞》12 6 2010
- ^ 229.0 229.1 朝鲜数十人因观赏走私进口的韩剧遭枪决. [2014-03-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05).
- ^ 麥爾斯《朝鮮人眼中的朝鮮人》. 81-83
- ^ 揭秘朝鮮掃黃:政府緊急斷電挨家挨戶查光碟
- ^ 232.0 232.1 232.2 232.3 Public Health (North Korea). country-studies.com. [2018-10-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21).
- ^ Ralph Hassig,Kongdan Oh. "The Hidden People of North Korea: Everyday Life in the Hermit Kingdom". 125
- ^ "Life under the red star"《中央日報》30 4 2001
- ^ Bratzke "Last Tango in Pyongyang"
- ^ The World Factbook —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CIA. [2018-10-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20).
- ^ "Ex-leaders head for North Korea"《BBC News》25 4 2011
- ^ "The unpalatable appetites of Kim Jong-il"《The Telegraph》8 10 2011
- ^ Ralph Hassig,Kongdan Oh. "The Hidden People of North Korea: Everyday Life in the Hermit Kingdom". 126
- ^ "UN: Tens of Thousands Without Drinking Water in N. Korea"《美國之聲》2 8 2012
- ^ Ralph Hassig,Kongdan Oh. "The Hidden People of North Korea: Everyday Life in the Hermit Kingdom". 124
- ^ "DPRK 2004 Nutrition Assessment: Report of Survey Result" Institute of child nutrition
- ^ 243.0 243.1 江迅《朝鮮是個謎》167-168
- ^ 244.0 244.1 244.2 Ralph Hassig,Kongdan Oh. "The Hidden People of North Korea: Everyday Life in the Hermit Kingdom". 128
- ^ Ralph Hassig,Kongdan Oh. "The Hidden People of North Korea: Everyday Life in the Hermit Kingdom". 129
- ^ Casting Crowns Performs in North Korea. CMSpin. [16 November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2-28).
- ^ 247.0 247.1 247.2 江迅《朝鮮是個謎》264
- ^ "南北韓兩國生活照對比"《星島日報》1 25 2006
- ^ Daniel Schwekendiek "A Socioeconomic History of North Korea" 68-69
- ^ Ralph Hassig,Kongdan Oh. "The Hidden People of North Korea: Everyday Life in the Hermit Kingdom". 155
- ^ Lankov, Andrei ,《The Real North Korea: Life and Politics in the Failed Stalinist Utopia》 40, 62 - 64
- ^ Andreĭ Nikolaevich Lanʹkov. "North of the DMZ: Essays on Daily Life in North Korea". 29-30
- ^ 253.0 253.1 芭芭拉。德米克《我們最幸福》 156
- ^ 254.0 254.1 254.2 Andreĭ Nikolaevich Lanʹkov. "North of the DMZ: Essays on Daily Life in North Korea". 215
- ^ Andreĭ Nikolaevich Lanʹkov. "North of the DMZ: Essays on Daily Life in North Korea". 212
- ^ Andreĭ Nikolaevich Lanʹkov. "North of the DMZ: Essays on Daily Life in North Korea". 214
- ^ Andreĭ Nikolaevich Lanʹkov. "North of the DMZ: Essays on Daily Life in North Korea". 217
- ^ Ralph Hassig,Kongdan Oh. "The Hidden People of North Korea: Everyday Life in the Hermit Kingdom". 156
- ^ "Buddhist Temple Being Restored in N. Korea"《洛杉磯時報》2 10 2005
- ^ "Dear Leader' worship as the one religion"《asianews》16 2 2005
- ^ "N Korea stages Mass for Pope"《BBC News》2 8 2007
- ^ World Report 2013: Rights Trends in World Report 2013: North Korea. 2013-01-10 [2018-10-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1).
- ^ "Korea, for a reconciliation between North and South"《30 Days》24 3 2006
- ^ Open Doors International : WWL: Focus on the Top Ten. 2007-06-22 [2018-10-29].
- ^ "50,000~70,000 North Korean Christians Detained in Gulags"《朝鮮日報》16 8 2006
外部連結[編輯]
![]() |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
![]() |
維基文庫中相關文獻分類: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
![]() |
維基導遊上的相關旅行指南: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
- 概覽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國家概況-朝鮮(簡體中文)
- 中華民國外交部: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繁體中文)
- 《世界概況》上有關North Korea的條目
- 政府
-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官方網站:내나라(簡體中文)
- 地圖
- 相片
- 其他
- 開放式目錄計劃中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相關的內容
- Daily NK(簡體中文)
- 勞動新聞(朝鮮文)
- 勞動新聞(簡體中文)
- 中朝網SinoKorea
- 《우리 민족끼리》 - 我們民族之間,朝鮮官方網站(朝鮮文)
- YouTube上的《우리 민족끼리》頻道(朝鮮文)
- 《우리 민족끼리》的Twitter帳戶(朝鮮文)
- 朝鮮紀行2009 - 鳳凰衛視拍攝的紀錄片
- 朝鮮紀行2013 - 鳳凰衛視拍攝的紀錄片
- [1] - 朝鮮youtube頻道
參見[編輯]
![]() |
![]() |
![]() 鴨綠江 |
![]() |
![]() |
黃海 | ![]() |
日本海 | ||
| ||||
![]() | ||||
黃海 | 三八線![]() |
朝鮮海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