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植物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多肉植物將水分儲藏在肥厚的葉片中,例如這株蘆薈

多肉植物(英語:succulent plant),又被稱作多肉肉質植物,是指植物能在土壤乾旱的條件下擁有肥大的甚至是貯藏器官(例如是根莖),多肉植物主要生長於沙漠海岸乾旱地區。它們的根、莖特別肥大,葉片退化,以利於儲存大量的水分。多肉植物主要分佈在景天科阿福花亞科龍舌蘭科大戟科夾竹桃科番杏科等。仙人掌亦可算是一種多肉植物,但在園藝界通常將其獨立自一般的多肉植物類型,而稱為「仙人掌與多肉植物」(cactus and succulent plant)。據粗略統計,全世界共有多肉植物一萬餘種,在分類上隸屬100餘科。

外觀[編輯]

多肉植物儲存的水份一般較其他植物多,除了肉質化,多汁植物有各種各樣其他節水功能,可能包括:

  • 景天酸代謝(CAM),以減少水分流失。
  • 缺乏或減少圓柱形至球形的
  • 氣孔數量減少。
  • 莖為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而不是葉。
  • 結構緊湊,縮小,墊狀,柱狀或球形。
  • 植物周圍有多毛或刺狀,從而降低了植物的表面附近的空氣流動,在植物周圍產生潮濕的空氣,從而減少水分流失,並建立陰影遮蔽猛烈的陽光。
  • 根部非常近土壤的表面,所以他們能夠吸收微雨甚至霧水的水份。
  • 即使處於內部溫度很高的情況下(例如52°C或126°F),仍有能力保存飽滿的水。
  • 有不透水的外角質層。
  • 有粘液物質,能有助保存水。

分類[編輯]

形態[編輯]

主要按其貯水器官的不同可大致分4類:

葉多肉植物[編輯]

葉多肉植物如景天科的多數植物等,此類多肉植物主要靠葉部來貯存水分,其葉部高度肉質化,而莖的肉質化程度較低,部分種類的莖帶有一定程度的木質化,如蘆薈、生石花、長生草、瓦葦等。

根多肉植物[編輯]

根多肉植物如京舞妓、酒瓶蘭等,此類多肉植物主要靠根部來貯存水分,其根部肥大,能避免陽光灼曬和食草動物啃食,葉和莖在最乾旱的季節會脫落以保持根部的水分。

莖多肉植物[編輯]

莖多肉植物如布紋球、仙人掌等,此類多肉植物主要靠莖部來貯存水分,其莖部有大量的貯水細胞,表面有一層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組織,葉片很少或者不長葉子。

其他多肉植物[編輯]

全多肉植物的各個部分都是貯水器官,如葡萄瓮、萬物相等。

生長期[編輯]

多肉植物可以分為三種類型,分別為喜好穩定暖和氣候的春秋型,喜好高溫的夏型,以及喜好寒冷氣候的冬型。無論是哪種類型,都在其各自喜好的氣候下生長發育,在除此之外的時期就處於休眠狀態(停止生長發育)進入休眠狀態後,它們就不再從根部吸收水分。如果土壤一直保持潮濕狀態,根部就會受傷,甚至導致植物枯萎,因此休眠時期就不要給多肉澆水了。另外,從休眠到開始生長這個期間進行移植,一定要確認沒傷害到根部。

環境[編輯]

許多多肉植物來自的乾旱地區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如草原,半沙漠和沙漠。多肉植物能在高溫和低降雨量的地方度過長長的乾旱期。多肉植物偶爾可能會為附生植物,他們只是有限的或者不能與地面接觸,他們通過其他手段來蓄水和獲得營養物質;例如鐵蘭空氣鳳梨)。

常見多肉植物的科屬[編輯]

分布範圍[編輯]

非洲[編輯]

非洲是全球最炎熱的大陸,但是人們不要據此認為多肉植物都是喜歡炎熱的。事實上,非洲只有三個不大的地區分布著較多的多肉植物種類,分別為南非和納米比亞,加那利群島和馬德拉群島,以及馬達加斯加島和東非的索馬利亞、衣索比亞。

南非和納米比亞[編輯]

南非氣候相對冷涼,是植物種類最豐富的地區之一。由於此地每年有一個明顯的較長的旱季,因而成為世界上多肉植物種類最多的地區。番杏科和阿福花科中的絕大部分多肉植物種類都分布在這裡,景天科(青鎖龍亞科、伽藍菜亞科)、夾竹桃科和大戟科中的許多類群也分布於此地。南非又是地形和小氣候十分多樣的地區,大體上以東經25度為界,東部年雨量超過500毫米,旱季在冬天;西部年雨量少於500毫米,越向西越乾旱,旱季在夏天,但南部沿海一帶則較濕潤。因而原產南非的多肉植物在習性上很不一樣,栽培上簡稱為「夏型」種(夏季生長,冬季休眠)和「冬型」種(冬季生長,夏季休眠)。如景天科的青鎖龍屬、馬齒莧科和回歡草科(Anacampserotaceae)就可嚴格地分為兩種類型,回歡草屬的「冬型」種和「夏型」種甚至在外形上也有明顯的區別。而通常認為夏季休眠的生石花屬中,有日輪玉、紫勛和李夫人3個種,因分布在南非東部的德蘭士瓦和奧蘭治,夏季不休眠。

納米比亞的氣候則比南非更為乾旱,瀕臨大西洋的沿岸地區由於受強大的本格拉寒流的影響,少雨多霧,氣候特殊,形成一個很大的冷性沿岸沙漠———奈米布沙漠。當地分布的多肉植物,例如百歲蘭、夾竹桃科的亞羅漢屬(Richocaulon)和夾竹桃科的棒棰樹都是栽培繁殖非常困難的珍稀瀕危種。

加那利群島和馬德拉群島[編輯]

大西洋中的加那利群島和馬德拉群島原由火山構成,土質肥沃。但由於附近有加那利寒流的影響,雨水不多。島上的多肉植物主要是景天科的蓮花掌屬、魔南景天屬、愛染草屬(Aichryson)。這三個屬共約119種植物,在其他地區沒有分布,屬於這兩群島的特有種。此外,夾竹桃科的吊燈花屬有部分種類分布在此。大戟科的墨麒麟、天門冬科的龍血樹(Dracaena draco,而非印度洋索科特拉島的D. cinnabari)也是當地的特產,株形高大,往往一株就可形成一個獨特的景觀。

馬達加斯加島及東非的索馬利亞、衣索比亞[編輯]

馬達加斯加島雖離非洲大陸僅400千米,但島上的動植物構成了獨特的體系。該島的氣候東北部和西南部截然不同。多肉植物主要分布在西南部熱帶乾濕季氣候區。在植物分類上,和仙人掌科有親緣關係的龍樹科植物是該島特產。景天科伽藍菜屬植物分布廣泛,但以該島最為集中,有50餘種。夾竹桃科的非洲霸王樹,高達8米的樹幹挺拔、株形優美,和棕櫚科植物一起構成了該島獨特的風景;同屬的亞阿相界和惠比須笑也均為該島特產,但更為稀有。葫蘆科的多肉植物在國際上很流行,其中的兩個屬:沙葫蘆屬(Xerosicyos)和史葫蘆屬(Zygosicyos)是該島特產。

而東非各國(肯亞、坦尚尼亞、索馬利亞和衣索比亞)也是重要的多肉植物分布區。肯亞和坦尚尼亞分布著天門冬科的大蒼角殿,葫蘆科的睡布袋以及大戟科翡翠塔屬植物等,都是很奇特的種類。索馬利亞全境是比較平坦的低高原,年降水量200—500毫米;當地分布的多肉植物有蘆薈屬、沙漠玫瑰屬(Adenium)、鴨跖草科的藍耳草屬、夾竹桃科的苦瓜掌屬和凝蹄玉屬等。衣索比亞海拔較高,夏季氣候冷涼,其特產的多肉植物,例如大戟科的巒岳(Euphorbia abyssinica)等,株型非常高大,很稀有。

美洲[編輯]

美洲大陸不僅是仙人掌類的故鄉,也是許多重要的多肉植物的原產地。龍舌蘭科的龍舌蘭屬、酒瓶蘭屬、絲蘭屬、萬年蘭屬分布在墨西哥和美國西南部,它們往往和仙人掌類混生,成為北美荒漠植被特有的景觀。在墨西哥西部和加利福尼亞半島分布著一個人們不太熟悉的科――福桂花科,種類雖然不多,但有些種的外形奇特,觀賞性強,是最珍奇的多肉種類之一。

其他各大洲[編輯]

其他各大洲雖然也都有多肉植物分布,但在栽培上比較受重視的是原產歐洲的長生草屬種類,為景天科植物,目前除自然種外,雜交種也很流行。其他多肉植物有的雖分布廣泛,但很少栽培,如景天科景天屬的種類。在中國西藏和朝鮮、日本均有廣泛分布,但很少栽培。瓦松屬的種類在我國不少地區有分布,但栽培上通常只重視這屬的園藝雜交種。

參考文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