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海書院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學海書院
高氏大宗祖祠
高氏大宗祖祠
位置臺北市萬華區環河南路二段93號
坐標25°02′10.55″N 121°29′43.39″E / 25.0362639°N 121.4953861°E / 25.0362639; 121.4953861座標25°02′10.55″N 121°29′43.39″E / 25.0362639°N 121.4953861°E / 25.0362639; 121.4953861
建成時間 清朝道光17年,1837年​(186年前)​(1837
持有者祭祀公業 高惠連(艋舺高氏)
官方名稱學海書院(今高氏宗祠)
類型登錄等級:直轄市定古蹟
登錄種類:書院
評定時間1985年8月19日
詳細登錄資料
開放不開放
學海書院
閩南語名稱?
全漢 學海書院
全羅 Ha̍k-hái Su-īⁿ / Ha̍k-hái Chu-īⁿ
《淡水廳志》(1871年)的學海書院圖

學海書院臺灣話Ha̍k-hái Su-īⁿ/ Ha̍k-hái Chu-īⁿ)初名文甲書院,位於台北市萬華區,乃清代台北盆地五座書院之一,目前則是台北市碩果僅存的一座書院建築,其它四座是明志書院樹人書院登瀛書院明道書院。書院創建與學田的設置皆由歷任淡水同知主導。日治時代,書院被公家徵收並標售之,先由吳昌才標得,公元1908年掌管景美集應廟的高姓族人認為當地風水佳且建物古雅,承購後改作艋舺高氏大宗祖祠,改稱有繼堂迄今。[1]

歷史[編輯]

清治台灣212年間(1683年-1895年),全台所設立的書院,達六十所之多,依設立時間的順序,學海書院位列第四十三所。

道光十六年(1836年)淡水廳同知婁雲(浙江山陰人)到任,翌年,議建書院於艋舺祖師廟北畔,未能實行,同年再根據林國栳所捐獻在下崁莊的地基,計劃興建,董事為周智仁等人,因為涉及訴訟案件,牽延時日而未完成。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曹謹(河南河內人,嘉慶十二年解元)由鳳山縣縣令淡水廳同知,隔年捐出薪俸繼續完成婁雲未竟之舉[2],所謂「婁雲議建,曹謹續成」者是也;之後,凡涉及學海書院興建之資料,皆一併列出兩位淡水同知,為書院所投下時間與心力,用以表彰有功有德者,計前後費時七年,始克完成,最初命名為文甲書院。二十七年(1847年),閩浙總督劉韻珂賜名「學海書院」並立匾額,書匾額之同年,曹士桂(雲南文山人,道光二年舉人)署淡水同知,親自任學海書院的院長,惟到任纔九個月,以積勞成疾,卒於官。

學海書院最著名之院長為陳維英(1811年-1869年),居民都尊稱他為「陳老師」而不稱其名,他的居所叫做「老師府」 ,可見他受人之景仰,實非一般之院長可比。[3][4]同治三年(1864年),學海書院重修,翌年告竣,重修落成,院長陳維英題掛聯一對:「學知不足教知困自反自強古人云功可相長也;海祭於後河祭先或原或委君子曰本其當務之」目前這楹聯仍高高懸在正廳,乃學海書院之珍貴之歷史文物。

據《臺灣私法》記載,光緒十一年(1885年)劉銘傳曾親臨書院,獎勵諸生 ,可見書院影響淡水文風甚具關鍵。同治六年(1867年)同知嚴金清設立的艋舺義塾,以及光緒五年(1879年)設置的淡水縣學,皆權設於學海書院之內,是亦可見學海書院之規模以及其於北臺灣承荷教育之責。

馬關條約臺灣割讓,學海書院與臺灣其他書院一樣,均遭日本人逐漸廢棄。《臺灣私法》云:「日據後本書院歸廢,院舍曾經充為學務部及日語學校員工宿舍。」宿舍後他遷,但於明治四十三年(1910年)標售其地,艋舺人吳昌才(1883-1928)標得,轉售高榮華,成為「高氏宗祠」。對此,詩人謝汝銓(1871-1953)賦〈茂才陳淑程知友〉詩云:「鹽務權分作富豪,老年猶自愛風騷。忍看學海淪書院,金碧祠堂築姓高。」

參考資料[編輯]

  1. ^ 中華民國書院. academies.tpg.gov.tw. [2016-12-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29). 
  2. ^ 學海書院_高氏宗祠. 臺北旅遊網. [2021-05-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11) (中文(臺灣)). 
  3. ^ 蔡佩娥. 學海書院 - 臺灣大百科. nrch.culture.tw. 中華民國文化部. 2007-09-09 [2016-12-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29). 
  4. ^ 學海書院. 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 [2016-12-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1-20). 

參見[編輯]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