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經濟學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總體經濟學(英語:Macroeconomics,來自希臘語前綴makro-意為「大」+經濟學,日韓譯作巨視經濟學),是指以國民所得、經濟整體的投資消費等總體性的統計數據來分析總體經濟運行規律的一個經濟學領域。總體經濟學是相對於古典的個體經濟學而言,自約翰·梅納德·凱因斯的《就業、利息與貨幣的一般理論》發表以來快速發展的一個經濟學分支。

歷史簡介[編輯]

亞當·史密斯於其著作《國富論》中即已討論一個國家經濟成長的原因與條件。而一直到20世紀初期的主流經濟學家,對於的討論多著重於經濟成長的方面。

在1929年至1939年間,歐美自由經濟國家發生了嚴重的經濟衰退,這現象被稱為經濟大恐慌經濟大蕭條,這經濟大蕭條期間,失業嚴重,產量又下降。

在經濟大蕭條之前,當時主流學者不認為經濟衰退是一個嚴重且長久的現象。這些所謂的古典經濟學的經濟學家延續著自由市場經濟的觀點,認為自由市場的自由價格機制如同一隻看不見的手,可使經濟自動充分就業。否定了有效需求不足與失業嚴重同時存在的可能,其看法以法國經濟學家讓-巴蒂斯特·賽伊為代表,他認為供給可以創造出同額的需求,而此看法被後人稱為賽伊定律

但上述的看法卻與經濟大蕭條時期的經濟狀況不符合。經濟大蕭條持續了十年,嚴重的失業現象未曾消失,是故在此背景之下,凱因斯在1936年發表了《就業、利息與貨幣的一般理論》或簡稱為《一般理論》,而這也代表了現代總體經濟學的開始。凱因斯認為政府應在經濟衰退時提出各種政策以刺激需求,進而達到減緩失業與恢復經濟繁榮的目的。

到了1970年代,新的總體經濟問題又產生了。在1974年至1975年及1980年至1982年期間,歐美各國陷入二次大戰之後最嚴重的經濟衰退,因石油危機、高通貨膨脹及高失業率產生的問題。逐漸地,凱因斯的理論受到其他理論的挑戰。

這些理論包含了以米爾頓·傅利曼為代表的貨幣學派和以小羅伯特·盧卡斯托馬斯·薩金特為代表的新興古典學派的理論。而米爾頓·傅利曼與小羅伯特·盧卡斯分別於1976年和1995年因此理論而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研究對象[編輯]

總體經濟學要研究的問題是一個國家既有的各種生產資源(如勞動力土地自然資源以及資本實際上會有多少被投入於各生產部門,並且研究投入後所產生的各種現象,以及研究這些現象背後的原因和規律。具體來講,有以下三大研究問題。

經濟周期問題[編輯]

經濟周期問題有時候也被稱為經濟周期理論或者經濟危機理論。其研究的主題是為什麼一些國家的國民所得在其長期成長趨勢中會出現周期性的上下波動現象。

經濟成長問題[編輯]

經濟成長問題也被稱為經濟成長理論或經濟發展理論。其討論的主要問題是在特定國家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制約和促進國民所得的主要因素和規律。從總體經濟學的角度講,拉動一個國家或經濟體成長的有三大要素,分別是投資消費出口,俗稱「三架馬車」。研究經濟成長問題的著名經濟學家包括羅伯特·梭羅保羅·羅默等,其中羅伯特·梭羅獲得了198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經濟成長的概念[編輯]

經濟成長的理論[編輯]

世界的經濟成長[編輯]

2000-2011中國GDP成長率

經濟成長的國際比較(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編輯]

中國、巴西、俄羅斯、印度GDP成長率

世界經濟的未來[編輯]

國民所得和就業問題[編輯]

國民所得和就業問題有時也被稱為國民所得決定理論就業理論失業理論。具體來講就是研究一個時期國民所得的總量和就業量(或失業量)是怎樣決定的。

總體經濟學諸學派[編輯]

總體經濟學中的一些概念[編輯]

代表人物[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參見[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