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爾的摩級重巡洋艦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巴爾的摩級
Baltimore class
巴爾的摩號(CA-68)
概觀
艦種重巡洋艦
擁有國 美國
前型威奇塔級重巡洋艦
次型俄勒岡城級重巡洋艦
數量14
單艘造價四千萬美元[1]
動工1941-1943
服役1943–71
技術數據
標準排水量14,500長噸(14,733公噸)
滿載排水量17,000噸(17,273公噸)
全長205.26 米
全寬21.59米
吃水8.18米
燃料2290噸
功率12萬匹軸馬力
最高速度33節
乘員673人(35名軍官、638名士兵)
武器裝備
3座三連裝8英寸艦炮
12門5英寸副炮
48門波佛斯40公釐高射砲
24門厄利孔20毫米機炮

巴爾的摩級重型巡洋艦(Baltimore-class)是美國海軍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建造的重型巡洋艦。也是美國擺脫華盛頓海軍條約限制後所建造的重巡洋艦。

歷史[編輯]

規劃及建造[編輯]

在乾塢的布萊默頓號

在1939年9月二戰爆發後,禁止建造重巡洋艦的第二次倫敦海軍條約在開戰後變得過時。美國海軍開始了關於新型重巡洋艦的研究,其成果就是巴爾的摩級重巡洋艦的建造。巴爾的摩級在外觀上跟克里夫蘭級輕巡洋艦十分相似,兩者最明顯的差別是較大的巴爾的摩級的武裝為3座三連裝8英寸艦炮,而克里夫蘭級的武裝則為4座三聯裝6英寸主炮。

首四艘艦的建造在1940年7月1日開始,而在年尾前則再追加4艘的建造訂單。第二張包含十六艘艦的訂單在1942年8月7日通過。雖然重巡洋艦在太平洋戰爭中的首十四月損失甚大,但海軍卻把建造和完成克里夫蘭級列為優先,因為較輕的船能以更快的速度完成並部署在航母戰鬥群中。

此級最大的承建商是伯利恆鋼鐵,他們在位於馬薩諸塞州昆西福爾河造船廠建造了八艘同級艦。

服役[編輯]

在17艘(包括小改款的俄勒岡城級3艘)完工艦隻中,有12艘在日本投降前服役,只有7艘參加了太平洋戰區的戰鬥,1艘參加了歐洲戰區的戰鬥。二戰後多數退役並被編入後備艦隊,在1950年代初期又有數艘重新服役,其中6艘參與了韓戰,另外7艘配屬到其他地區的艦隊。波士頓號和坎培拉號改裝為波士頓級飛彈巡洋艦,芝加哥號則被改裝為奧爾巴尼級飛彈巡洋艦。韓戰結束後,除了改造為飛彈巡洋艦的5艘(波士頓號、坎培拉號、芝加哥號、哥倫布號、奧爾巴尼號)以外,就只有聖保羅號繼續服役參與越戰,進入1970年代後各艦開始陸續除役、出售拆毀。

戰損[編輯]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只有坎培拉號遭遇敵軍攻擊受創。1944年10月13日,坎培拉號被一枚魚雷擊中,23人陣亡,因為兩個鍋爐室進水3,000噸,全艦失去動力,只能讓姊妹艦波士頓號拖離,因此兩艘都錯過了之後的雷伊泰灣海戰。1945年6月,匹茲堡號在西太平洋遭遇颱風,整個船首斷裂,但沒有人員傷亡。匹茲堡號掙扎到達關島後進行了臨時維修,然後駛往美國西岸的普吉特灣海軍基地進行全面修復(斷開的船首還浮在海上,後來被拖到關島拆毀)。

韓戰期間,1952年4月12日,聖保羅號一座前砲塔發生火災,造成30人死亡。同艦在1953年被海岸砲台擊中,但人員沒有傷亡。海倫娜號和洛杉磯號也曾被海岸砲台擊中,也都沒有人員傷亡。

越戰期間,1968年6月,波士頓號及其護航艦澳大利亞皇家海軍驅逐艦霍巴特號(HMAS Hobart)被友軍誤擊,當時美國空軍的飛機向兩艦發射飛彈,霍巴特號嚴重受損,波士頓號也被命中但彈頭未引爆。

改裝飛彈巡洋艦[編輯]

美國海軍在二戰後開始實驗在軍艦搭載飛彈,1946年密西西比號戰艦改裝搭載RIM-2飛彈,測試後這型飛彈用於後續巴爾的摩級的改裝。1952年,波士頓號和坎培拉號開始改裝為波士頓級飛彈巡洋艦(世界最初的飛彈巡洋艦),分別於1955年和1956年重新服役,重新分類為CAG(「G」代表「飛彈」並保留「A」代表搭載重型主砲)。

1958年起,芝加哥號、哥倫布號以及俄勒岡城級巡洋艦奧爾巴尼號,被改裝為奧爾巴尼級飛彈巡洋艦。先後於1962年和1964年完成。與波士頓級改裝相反,奧爾巴尼級改裝需要全面改造整個武器系統和上層建築,而沒有保留主砲,因此奧爾巴尼級艦種分類為CG。

海倫娜號、洛杉磯號、梅肯號和托雷多號在1956年至1958年間改裝搭載RGM-6飛彈,不過只是實驗性質而沒有進一步改裝。

設計[編輯]

船體[編輯]

巴爾的摩級巡洋艦船體長205.31公尺,寬21.59公尺,奧爾巴尼級和波士頓級改造後的船體尺寸沒有改變。滿載排水量為17,304噸,吃水7.29米。舷測裝甲厚6英寸(15.2公分),甲板裝甲厚3英寸(7.62公分)。砲塔裝甲厚度在1.5~8英寸(3.8~20.3公分)之間,而砲塔環為6.5英寸(16.5公分)。

部分改裝的波士頓級的吃水增加20英寸(51公分),排水量增加510噸。主要變化是將兩個煙囪合而為一,前桅杆加大。最顯著的變化當然是船體後半移除主砲、增設飛彈發射裝置。

大幅改裝的奧爾巴尼級上層建築完全重建,除了船體外與以前的姊妹艦幾乎沒有相似之處。箱形艦橋是本級最注目的標誌,兩個桅杆和煙囪合為一體,其中電子平台連接到煙囪的頂部。上層建築大量使用使用鋁合金以減輕重量,儘管如此奧爾巴尼級的滿載排水量仍超過17,800噸。

動力[編輯]

巴爾的摩級有四個驅動軸,各連結一個螺旋槳。動力為四台鍋爐驅動四台蒸汽輪機,鍋爐壓力可達4,240千帕。最高速度約為33節(61公里/小時),最大動力輸出約為120,000匹馬力。

巴爾的摩級可攜帶2,290噸的燃料,最大航程在15節(28公里/小時)巡航速度時約10,000浬(19,000公里)。儘管波士頓級和奧爾巴尼級改造後燃料容量分別增加為2600噸和2500噸,但排水量增加使航程各減少到約9000和7,000英里(11,000公里)。

武裝[編輯]

巴爾的摩級的主要武器為三座三聯裝8吋55倍徑艦炮,兩座位於前方,一座位於後方。砲彈重335磅(152公斤),最大射程30,050碼(27,480公尺)。穿甲彈可以在20,800碼(19,000公尺)處穿透6英寸的裝甲。次要武器包括六座二連裝Mk12 5吋38倍徑砲,可以用於攻擊空中和水面目標,最大水平射程為17,575碼(16,071公尺),射高可達12,400碼(11,300米)。此外配備12座四聯裝波佛斯40公釐高射砲及20~28門厄利孔20毫米機炮。二戰後,厄利孔機炮被認為對噴射機無效而被拆除,波佛斯高射砲在1950年代被3英吋50倍徑砲取代。

托雷多號、梅肯號、海倫娜號和洛杉磯號曾搭載三枚RGM-6飛彈,但最終各國未在水面艦艇上部署這類核導彈。義大利巡洋艦加里波底號曾在1960年代測試搭載UGM-27北極星飛彈,但計畫因美國決定不出售飛彈而破局。

電戰裝備[編輯]

最初巴爾的摩級配備搜索地面目標的SG雷達和搜索空中目標的SK雷達,水平偵測距離在15到22浬(28到41公里)之間,SK可在100浬(190公里)的中等高度偵測到轟炸機。韓戰時,換裝性能更佳的SPS-6雷達(由西屋電子製造)或SPS-12雷達(美國無線電公司製造)。轟炸機的探測範圍增加到145英里(233公里)。現役艦艇的雷達在最後幾年得到進一步升級:SPS-6被SPS-37取代(也來自西屋公司),SPS-10被SPS-12(雷神公司製造)取代,此時飛機偵測距離增加到250英里(400公里)。

巴爾的摩級從一開始就配備了電子火控系統,主砲與MK8雷達由Mark34火控系統控制,5吋砲由兩個配備Mk-4雷達的Mk37火控系統引導。後來火控雷達與主雷達系統一起被更新,火控系統保持不變,新的3英寸砲升級為Mk56和Mk35雷達。

艦載機[編輯]

二戰期間巴爾的摩級在後甲板側搭載兩個飛機彈射器,機庫最多可容納四架飛機,該級的前四艘船各有兩台起重機,而後來的艦隻只有搭載一台。

起初搭載OS2U"翠鳥"水上機,後來更新為SC-1"海鷹"水上機,用於偵察、反潛和救援任務。水上機由彈射器射出,降落在巡洋艦旁後以起重機吊回船上。在1950年代彈射器被拆除,但起重機被留下,機庫用於存放直升機、小艇或RGM-6飛彈整備區。

1948年,梅肯號安裝了一個略微加高的直升機停機坪,由於這嚴重限制後方主砲的射擊角度,因此改裝很快被放棄,並且沒有在其他船上進行嘗試。奧爾巴尼級則是將直升機停機坪設於甲板上。

後續設計[編輯]

巴爾的摩級的船體被用於開發其他艦級,俄勒岡城級重巡洋艦是巴爾的摩級的小改款,兩個級別之間的主要區別在於煙囪減少為單管,上層建築往後移40英尺(12公尺),以減少艦艏過重傾向並增加火砲的射角。

第四艘俄勒岡城級重巡洋艦北安普頓號,最終以輕型指揮巡洋艦服役。儘管擁有重型巡洋艦的船體,但因為主砲口徑小於8英寸而被歸類為輕巡洋艦

德梅因級重巡洋艦是巴爾的摩級的進一步改良,該級搭載了第一批全自動裝填速射砲,並改進了損管能力,但沒有一艘來得及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

塞班級輕型航空母艦船體流用巴爾的摩級的設計,但加寬以容納飛行甲板。塞班級兩艘於1947年和1948年完成,但到1950年代中期被證明無法起降噴射機,分別被改裝為通訊艦和指揮艦。

組員[編輯]

巴爾的摩級的船員規模因時代和戰情而異,戰時船員數量更多。一些巡洋艦(包括三艘奧爾巴尼級巡洋艦)被用作艦隊旗艦,因此會多配置一名海軍上將和他的幕僚。

在二戰前後艦上約有60名軍官和大約1000士兵,艦隊旗艦可能會增加到80名軍官和1500名士兵。在和平時期未擔任旗艦的波士頓號,也有80名軍官和約1650名士兵。奧爾巴尼級組員人數與基本的巴爾的摩級大致相當。

相較之下,現代的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約有400名組員,這是因為現代武器系統高度自動化導致。

參考[編輯]

  1. ^ "American Cruiser of World War 2 - A pictorial encyclopedia by Steve Ew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