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立法商學院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廣東省立法商學院,中華民國時期廣州一所曾經存在的高等院校,源於1938年7月廣東省立勷勤大學商學院獨立而成的廣東省立勷勤商學院,1946年4月正式改組為廣東省立法商學院,1951年1月更名為廣東法商學院,1952年10月被併入中山大學[1][2][3] 1983年重新建立的廣東財經大學,被視為繼承了商學院的歷史脈絡[4]

歷史[編輯]

1931年,陳濟棠廣州市開展的國民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提議設立勷勤大學,以適應廣東省社會發展需要,並以此紀念剛病逝的國民黨元老古應芬。1934年7月,廣東省立勷勤大學正式成立,擁有工學院和師範學院,商學院尚在籌備中。1934年9月,廣東省立勷勤大學商學院正式成立,院址臨時設在廣州市光孝路原廣州工務局舊址。1937年,抗日戰爭戰事緊張,時局動盪,廣東省立勷勤大學各個學院相繼遷往內地躲避戰亂。1938年7月,南京國民政府撤銷廣東省立勷勤大學,將原廣東省立勷勤大學工學院併入中山大學,原廣東省立勷勤大學教育學院改為廣東省立教育學院,原廣東省立勷勤大學商學院改為廣東省立勷勤商學院,由原廣東省立勷勤大學校長陸嗣曾任勷勤商學院院長。[1][2][3]

1937年,廣州淪陷前,廣東省立勷勤商學院先遷往廣州番禺縣謝村,後遷往廣西容縣,後又遷往廣東遂溪縣麻章圩。1940年6月,勷勤商學院為了躲避日軍,又遷往信宜縣水口鎮。1941年6月,廣東省立勷勤商學院再遷往曲江縣桂頭圩。1943年夏天,陸嗣曾辭去廣東省立勷勤商學院院長職務,廣東省立文理學院院長黃希聲兼任廣東省立勷勤商學院院長一職。1944年夏,黃希聲辭去兼任的廣東省立勷勤商學院院長一職,黃典元接任院長。1944年6月,日軍進犯韶關,廣東省立勷勤商學院分散遷往信宜縣興寧縣。1945年8月,抗戰勝利。1945年11月,廣東省立勷勤商學院遷往的信宜縣師生陸續遷回廣州,暫借西華路南海中學校園辦學。這一時期,廣東省政府決定將廣東省立勷勤商學院改組為廣東省立法商學院,並上報教育部審批。1946年2月,廣東省立勷勤商學院遷往的興寧縣的師生才遷回廣州[1][2][3]

1946年4月,廣東省立勷勤商學院正式改組為廣東省立法商學院,在原有的會計學系、銀行學系和工商管理學系之外,增設法律學系、政治學系、經濟學系、社會學系和僑務學系,黃文山任院長。1946年8月,張良修繼任院長,改僑務學係為國際貿易學系,並將政治學系和經濟學系合併。1947年2月,廣東省立法商學院遷回廣州市石榴崗原廣東省立勷勤大學校址辦學。[1][2][3]解放後,廣東省立法商學院於1951年1月更名為廣東法商學院。1952年10月,廣東法商學院併入中山大學,其後部分系科又再從中山大學劃入其他院校。[5]

文化[編輯]

《廣東省立法商學院院歌》由黃軼球作詞,黃友棣作曲,全文為:「鍾靈五嶺、浩蕩三江,東西文化萃南疆。吾校聳立石榴崗,石榴崗清風綠水繞宮牆。措國基兮法治,裕民生兮阜商。法商,法商,努力開創,南國學術兮,萬丈光芒。」[3]

參見[編輯]

參考[編輯]

  1. ^ 1.0 1.1 1.2 1.3 林克明; 蔡桐坡. 广州文史·第五十二辑·羊城杏坛忆旧. 省立勷勤大學 (廣州: 廣東人民出版社). 1997 (中文(中國大陸)). [失效連結]
  2. ^ 2.0 2.1 2.2 2.3 曹思彬; 林維熊; 張至. 第五章:高等教育. 广州文史资料专辑·第三十二辑·广州近百年教育史料. 廣東省立法商學院 (廣州: 廣東人民出版社). 1983 [2020-08-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02). 
  3. ^ 3.0 3.1 3.2 3.3 3.4 廣東省立法商學院校友會. 广东省立法商学院校史. 廣州: 廣東省非營利性出版物. 2005 (中文(中國大陸)). 
  4. ^ 廣東財經大學,生日快樂!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品廣州 2018-10-28
  5. ^ 莫擎天; 雷香庭. 广州文史资料选辑·第二十五辑. 對《廣東國民大學校史概略》一文的補充更正 (廣州: 廣東人民出版社). 1982 [2020-08-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