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珈語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拉珈語
發音lak12 kja24
母語國家和地區 中國
區域廣西壯族自治區金秀瑤族自治縣
族群茶山瑤(拉珈人)
母語使用人數
7000 (2011年)
語系
語言代碼
ISO 639-3lbc
Glottologlakk1238[1]
ELPLakkia
瀕危程度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瀕危語言[2]
危險UNESCO

拉珈語是使用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金秀瑤族自治縣大瑤山地區的一種侗台語族語言,為大部分茶山瑤的母語。該語言為一門瀕危語言,2000年僅有數千名使用者。

拉珈語的系屬存在爭議,有人認為其屬於侗水語支;有人則認為拉珈語應屬於一個獨立語支「拉珈語支」,這個語支下僅有拉珈語一門語言[3]

使用人群[編輯]

拉珈語是茶山瑤的母語[4],「拉珈」(lak12 kja24)是茶山瑤的自稱,即「山人」的意思[5]。根據《拉珈語研究》統計,2000年,茶山瑤人口為8600人,其中能夠不同程度的掌握拉珈語的茶山瑤共有7000人,占茶山瑤總人口80%左右。

茶山瑤是瑤族中較為特殊的一支。其他瑤族族群的母語往往為苗瑤語系的語言如勉語布努語等,只有茶山瑤的母語為侗台語族的拉珈語,而這種語言與侗語更為接近。茶山瑤更可能起源於百越,與其他瑤族擁有不同的族源,但在風俗、服飾、文化上則與同樣居住在大瑤山的其他瑤族差異不大[6]

茶山瑤長期與漢族壯族、其他瑤族支系等民族混居,因而現代大多數茶山瑤能夠掌握當地通行的桂柳話平南白話蒙山土話等漢語方言[7],也有少數人能掌握北部壯語等其他少數民族語言。由於語言差異極大,茶山瑤與其他瑤族支系往往使用桂柳話溝通。在金秀鎮,拉珈語為家庭語言,在一些村莊,拉珈語也用作本族、本村內的交際語言[8]

使用地域與方言[編輯]

拉珈語使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廣西壯族自治區金秀瑤族自治縣大瑤山地區的29個村落[9],這些村落均為茶山瑤聚居村[10][11]

金秀鎮:金秀村,白沙村,六拉村,昔地村,長灘村,長二村,寨保村,楊柳村,六段村,將軍村,三片村,田村,劉村,社村,孟村,美村,金村,金田村,羅夢村;

長垌鄉:長洞村,古放村,平道村,道江村,滴水村,容洞;

三角鄉:六定村;

忠良鄉:嶺祖村,巴勒村;

羅香鄉:平竹村。

拉珈語有金田、六拉、金秀、嶺祖、長峒五個方言區,其中金田話為最不保守的方言[5]。內部差異較小,各地僅在個別聲韻母和聲調上略有不同,不同土語間可以自由溝通[12][13]

音系[編輯]

拉珈語音節結構與其他侗台語基本相同,音節由聲母、韻母和聲調三部分組成,組成音節時有一定的聲韻配合關係。

輔音[編輯]

拉珈語有四十餘個單輔音,塞音、塞擦音有送氣對立,鼻音、邊音有清濁對立[4]。輔音多作聲母,少數亦可作韻尾。

拉珈語不同方言點聲母數不同,其中金秀話共有43個聲母。拉珈語也是侗水語支唯一一門仍有複輔音聲母的語言[14][注 1]

拉珈語各方言中出現的單輔音如下表[15]

雙唇音 唇齒音 舌尖音 舌冠音 硬顎音 舌根音 聲門音
本位 顎化 本位 唇化 本位 唇化 本位 顎化[注 2] 唇化 顎化唇化 本位 唇化
塞音 清不送氣 p t k kʲʷ ʔ
清送氣 pʰʲ kʰʲ kʰʷ
濁音 ʔb ʔ
塞擦音 清不送氣 ʦ ʦʷ
清送氣 ʦʰ ʦʰʷ
鼻音 濁音 m n ȵ ŋ ŋʲ ŋʷ
清音 ȵ̥ ŋ̥ ŋ̥ʲ ŋ̥ʷ
邊音 濁音 l
清音 [注 3]
近音 濁音 j w
擦音 清音 f s h
濁音 ɦ
  • 圖中粉紅色背景的唇化舌尖音聲母ʦʷʦʰʷ僅僅出現於漢語借詞中。
  • 圖中黃色背景(ʔbʲpʰʲkʰʲf)為僅出現於部分方言中的聲母。多數拉珈語方言如金秀話中有ʔblplpʰlml四個複輔音,而部分地區這一組複輔音中的一個或多個消失轉化為相應的齶化音ʔbʲpʰʲ。嶺祖土語區還有klkʰl等複輔音,而其他方言區則為相對應的顎化音kʰʲ[12]。金田話無聲母f,金秀話中的聲母f在金田話中均讀s[15]
  • p、t、k、m、n、g六個輔音既可以做聲母,也可以做韻尾。-p、-t、-k三個塞音韻尾在單念時都不是唯閉音,甚至還帶有輕微送氣成分,在語流中則為唯閉音
  • ʦʦʰ近似於舌葉音,而s則近似於θ[3]
  • ɦ應為h的同位異音,只存在於雙數調中,如ɦan˨˧˩(那)[3]

元音[編輯]

舌面元音 舌尖元音
前不圓 前圓 央不圓 後圓 前不圓
本位 鼻化 本位 本位 本位 鼻化
高元音 短音 i ĩ y u ũ ɿ
長音 ĩː ũː
半高元音 短音 e o õ
長音 ẽː õː
中元音 短音 ə[注 4]
半低元音 短音 ɛ ɛ̃ ɔ ɔ̃
長音 ɛː ɛ̃ː ɔː ɔ̃ː
低元音 短音 a ã
長音 ãː

拉珈語元音系統複雜,大部分元音都有長短音之分[4]和其鼻化形式。此外,拉珈語中還有音節化的輔音ŋ̩,可視為元音[16]

拉珈語的韻母更為複雜,有單元音韻、多元音韻,有元音韻尾-i-u,鼻音韻尾-m-n和塞音韻尾-p-t-k[17],韻母共計140個左右。除借詞專韻外,單元音韻皆為長音。而[y]、[ə]、[ɿ]三個單韻母以及[ən]、[øn]兩個鼻韻母為從現代漢語中引入的、僅出現在漢語借詞中的借詞專韻[3][注 4],這些借詞專韻的讀音還不太穩定[3]

聲調[編輯]

拉珈語具有複雜的聲調系統。和其他的苗瑤語一樣,拉珈語有共8個調類,其中入聲又分成四個調值。不考慮變調共有11個聲調。其中7個舒聲調、4個入聲調,第5'調是新演化出的,專僅用於漢語借詞中的聲調[3]

拉珈語金秀話的聲調如下[18]

調類 1 2 3 4 5 5' 6 7 8 9 10
調值
調型
52 ˥˨[注 5]
高降舒
231 ˨˧˩
升降舒
24 ˨˦
中升舒
21 ˨˩[注 6]
低降舒
55 ˥˥
高平舒
33 ˧˧
中平舒
214 ˨˩˦
降升舒
55 ˥˥
高平入
24 ˨˦
中升入
12 ˩˨[注 7]
低升入
21 ˨˩[注 6]
低降入
例詞 ŋʷan˥˨ ŋʷa˨˧˩ ŋĩ˨˦ ŋo˨˩ ŋʷan˥˥ tʰɔ˧la˧kʲi˧ ŋʷaŋ˨˩˦ sɛk˥˥ paːt˨˦ ŋʷak˩˨ ȵɛːk˨˩
瘟疫,虱子 舌頭 熏蚊子 拖拉機 虛弱
官話方言
借詞調類
[3]
上聲 陰平
去聲
陽平
入聲
陰平
  • 第5調同普通話陰平調調值一致。第6調類似於普通話上聲。但在單念時往往會在聲調轉折中喉頭緊縮從而使一個音節聽起來像兩個音節[18]
  • 各方言中調值略有區別,如金田村和長垌村的第2調調值則為51[5]

詞彙來源[編輯]

拉珈語的詞彙構成十分複雜。拉珈語有一部分固有詞以及大量的借詞。拉珈語與壯泰語支、侗水語支都有大量的同源詞,與黎語支則較少。拉珈語還有很多不見於其他語言的特有詞彙。[3]

拉珈語的借詞來源更為複雜。拉珈語有一部分來自壯語的借詞,以及更多的來自漢語的借詞。拉珈語中有不同時代不同漢語的借詞。現代的拉珈語借詞多來自西南官話桂柳片的金秀話桂林話甚至是普通話;近代借詞來自粵語廣府片和勾漏片以及桂北平話;古代借詞來自某種未知的中古漢語南方方言,這一批次的借詞已經成為拉珈語的基本詞彙[19]。拉珈語還從上古漢語借入了一些詞彙,如kjak55(上古漢語:潘悟雲擬音:*kljag)等,但這一層次的借詞有爭議。有些主張侗台語族漢藏語系同源的學者認為,這些詞彙中有一些很可能是拉珈語等侗台語言與漢藏語言的同源詞彙而非借詞[20]

Norquest (2021)提供的部分標-拉珈語詞彙:[21]:225–246

詞義 原始標-拉珈語 原始侗水語 原始侗語 原始黎語 原始臨高語 原始台語
*ljaːk *r̥aːn *qran *hrɯːn *raːn *rɤːn
*tsaːŋ *qʰwən *qron *kuːn *ʃwən *r̥wɤn
*N-tsak *C-dʑan *qχəl *kʰɯn *xən *n̥ak
*puk *p-qaː *C-qaː *kʰok *kok *f-qaː
*ʔən *ʔdənʔ *C-joː *hljoŋʔ *liəŋX *ɣoː

語法[編輯]

和其他侗台語以及漢語一樣,拉珈語是一種典型的分析語。拉珈語有13個詞類,9個實詞詞類,4個虛詞詞類。其偏正式詞語往往中心詞在前而修飾語在後,這點與壯語越南語類似。如拉珈語說水牛為nau˨˩ suːi˨˦(牛水);指示代詞被放置在後面,如拉珈語說這本書為pon˨˦ sɛu˥˨ ni˨˧˩(本書這)。其餘漢語中所擁有的語法現象,拉珈語中大都也有,且與漢語差異不大[22]

例句:jin˥˨wei˧˧ ʦaːŋ˥˨ jɛːp˨˩,˥˨ʔi˥˨ ʦʰe˥˨ ŋ̩˨˦ te˧˧ li˨˦ pai˥˨.(因為路窄,所以車子過不去。)[23]

文字與現狀[編輯]

拉珈語至今沒有文字,拉珈人使用漢語漢字作為書面交際語言。「石牌」等文獻上偶爾以表音的方式記錄了個別拉珈語詞彙,如「俄料」(ŋo21 lieːu214,法規)、「三多」(faːm52 to52,法律)[24];在道教宗教儀式中則會用拉珈語發音來學習和朗讀漢字[25]

如今拉珈語使用人口正在減少且年齡正在增大,許多年輕人不再掌握拉珈語,當地學校亦未開設拉珈語言課程。據《拉珈語研究》統計,2000年的7000個拉珈語使用者中,多數為雙語、多語者,其中僅3000餘人仍在一定範圍內將拉珈語作為族內交際語言,其餘使用者使用拉珈語多僅限於家庭內部。另一方面,拉珈語本身正逐漸受到漢語影響或侵蝕,有些地區的基本詞彙都已被漢語詞彙所替代,語序也逐漸向漢語靠近[8]。目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拉珈語為一門瀕臨危險的語言[26]

注釋[編輯]

  1. ^ 同屬侗水語支的佯僙語卡蒲話曾有複輔音聲母pr-,作為殘存音素存在,該聲母僅有一個詞「prin2」(錢),目前已經多讀作「pin2」(《侗台語概論》108頁)
  2. ^ 《瑤族拉伽語與壯侗語族語言的比較》認為這一組應為c等。
  3. ^ 《侗台語研究》認為此音應為ɬ
  4. ^ 4.0 4.1 《侗台語概論》認為拉珈語中原本就有[ə]且其有長短音形式,但單獨的[ə]做借詞專韻(《侗台語研究》147頁)。《拉珈語研究》認為[ə]在拉珈語中僅能做單韻母且只有短音,僅做借詞專韻。
  5. ^ 《侗台語研究》認為此調值應為51
  6. ^ 6.0 6.1 《侗台語研究》認為此調值應該為11。
  7. ^ 《侗台語研究》認為此調值應為24。

參考資料[編輯]

引用[編輯]

  1. ^ Hammarström, Harald; Forkel, Robert; Haspelmath, Martin; Bank, Sebastian (編). Lakkia. Glottolog 2.7. Jena: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the Science of Human History. 2016. 
  2. ^ UNESCO Atlas of the World's Languages in danger, UNESCO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張均如. 瑶族拉珈语与壮侗语族语言的比较. 民族語文,. 1990, (6): 38-49 [2018-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26). 
  4. ^ 4.0 4.1 4.2 Lakkia(拉珈语). Ethnologue(民族語). [2018-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27) (英語). 
  5. ^ 5.0 5.1 5.2 Theraphan L.-Thongkum. 1992. "A Preliminary Reconstruction of Proto-Lakkja (Cha Shan Yao)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In The Mon–Khmer Studies Journal, 20: 57-90.
  6. ^ 刁光全. 茶山瑶族源、迁徙与继承. 廣西民族研究. 2013, (3) [2018-07-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28). 
  7. ^ 金秀瑤族自治縣誌編纂委員會. 第五节 语言 文字-金秀瑶族自治县志. lib.gxdqw.com. [2018-07-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28). 
  8. ^ 8.0 8.1 蘭慶元,《拉珈語研究》,3-5頁
  9. ^ 廣西壯族自治區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廣西民族語言方音詞彙》
  10. ^ 蘭慶元,《拉珈語研究》,1-2頁
  11. ^ 劉保元、莫義明,《茶山瑤文化》
  12. ^ 12.0 12.1 蘭慶元,《拉珈語研究》,15-16頁
  13. ^ 倪大白,《侗台語概論》,145頁
  14. ^ 倪大白,《侗台語概論》,152頁
  15. ^ 15.0 15.1 蘭慶元,《拉珈語研究》,6-9頁
  16. ^ 蘭慶元,《拉珈語研究》,9-14頁
  17. ^ 倪大白,《侗台語概論》,142頁
  18. ^ 18.0 18.1 蘭慶元,《拉珈語研究》,14-15頁
  19. ^ 藍慶元. 拉珈语汉借词层次分析. 民族語文. 2005, (6): 1-9 [2018-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25). 
  20. ^ 蘭慶元,《拉珈語研究》,113-131頁
  21. ^ Norquest, Peter. Classification of (Tai-)Kadai/Kra-Dai languages. The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 of Mainland Southeast Asia. De Gruyter. 2021. doi:10.1515/9783110558142-013. 
  22. ^ 蘭慶元,《拉珈語研究》,22-52頁
  23. ^ 蘭慶元,《拉珈語研究》,5˨˦
  24. ^ 蘭慶元,《拉珈語研究》,135-143頁
  25. ^ 劉玉蓮. 试论道教文化与茶山瑶民间文化之关系. 中國道教. 1989, (2): 34-39 [2018-07-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29). 
  26. ^ UNESCO Atlas of the World's Languages in danger(世界濒危语言地图). www.unesco.org. [2018-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18) (英語). 

來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