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撲克牌
(重新導向自 撲克牌)
本文介紹的是撲克牌。關於同名或類似名的其它條目描述,請見「撲克」。
撲克牌(法語:cartes à jouer (françaises)),在台灣、中國大陸簡稱撲克,直譯為英美牌、法國牌,在香港稱為啤牌,是英國、美國、華人圈等地最常使用的遊戲牌牌具。
歷史[編輯]
德國 | 紅心 |
鈴鐺 |
櫟果 |
綠葉 |
法國 | 紅心 |
方塊 |
梅花 |
黑桃 |
撲克牌的前身為簡化成52張卡牌的法國塔羅牌,因此花色、人頭牌也相同,美國商人再加入德國Joker的2張鬼牌(鬼牌是不需要用的。有一些玩法要用,但不一定需要)[1][2]。引進華人時,因為最常來玩撲克,所以稱為撲克牌。
撲克牌花色以法國的版本最為通行。四種花色分別為黑桃♠(piques,又名葵扇)、紅心♥(cœurs,又名紅桃)、梅花♣(trèfles,又名草花)、方塊♦(carreaux,又名紅磚、菱形、階磚或方片,中國川渝地區稱為"巴片"),黑桃和梅花為黑色,另兩種是紅心和方塊為紅色。每花色十三張,為數字一到十三,一到十的牌以花色圖案數代表,而十一、十二、十三用人頭牌代表。
另外,德國撲克的花色則依序是櫟果(Eichel)、綠葉(Grün 或 Laub)、紅心(Herz 或 Rot)與鈴鐺(Schellen)。
在18世紀初英國政府曾徵收「撲克牌稅」,黑桃A由政府印製,當時為了防偽,黑桃A做過各種複雜的設計,後來成為一種撲克牌傳統。
象徵[編輯]
扣掉鬼牌,52張象徵全年52個星期。黑桃♠、紅心♥、梅花♣、方塊♦與四季有關。每季13張,代表一季13星期。每種圖案13張之點(1-13)加起來是91點,而每季也是91天。此外,全牌只兩色,紅表白天,黑表夜晚。
常見的撲克牌遊戲[編輯]
多人[編輯]
平民階級意識[編輯]
原先最小的2被規定為最大的牌,有如國家由平民做主,但其實Ace本身就是這個意思。
例如:
點數總和[編輯]
梭哈[編輯]
以5張撲克牌型為主要規則。
橋牌[編輯]
每次出牌要出同樣花色,沒有相同花色才能出其他花色的牌來當「墊牌」。
其他[編輯]
- 升級
- 大怪路子
- 扯旋
- 三公
- 拿破崙
- 釣魚
- 吹牛
- 抽鬼
- 心臟病
- 大小
- 七級豬
- 九九
- 24點
- 接龍
- One Card
- 戰爭王
- Let it ride
- 賭場戰爭(Casino War)
- 翻牌機
- 拉大車
- LAST CARD
- Spit
- 射龍門
- 火拚雙扣
- 凱納斯特紙牌
單人[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 ^ US Playing Card Co. - A Brief History of Playing Cards(archive.org mirror)
- ^ Beal, George. Playing cards and their story. 1975. New York: Arco Publishing Comoany Inc. p. 5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