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會更好
本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2017年7月22日) |
《明天會更好》(英語:Tomorrow will be Better)是華語流行樂壇史上最成功的公益單曲。
它由台灣著名音樂家羅大佑作曲,羅大佑、張大春、許乃勝、李壽全、邱復生、張艾嘉、詹宏志等人共同作詞,陳志遠編曲,羅大佑、張艾嘉、李壽全出面邀集台灣60位華語歌手共同錄唱。專輯於1985年年底出版,收錄群星合唱版、松江兒童合唱團演唱版、卡拉OK伴唱版、伴奏版四種版本,由藍與白唱片發行。
參與歌手[編輯]
參與歌手(男性)[編輯]
- 合唱
- 巫啟賢、包偉銘、包小松、包小柏、王日昇、文章、「水草三重唱」(黃元成、許環良、許南盛)、齊秦、江音傑、李宗盛、吳大衛、林禹勝、施孝榮、岳雷、徐乃麟、徐瑋、姚乙、張海漢、童安格、楊烈、楊耀東、廖小維、羅吉鎮、鍾有道
參與歌手(女性)[編輯]
創作背景[編輯]
![]() |
此章節未列出參考或來源。 (2015年12月) |
- 1985年,非洲衣索比亞發生饑荒。為援助饑民,美國歌手以稍早英國群星合唱的公益單曲Do They Know It's Christmas?為藍本,組成USA For Africa,推出合唱歌曲We Are the World(天下一家),專輯版稅捐作賑災用途,迴響極為熱烈,並募得鉅款。流風所及,世界各地多有仿效者。
- 1985年,《明天會更好》原宣布在10月10日雙十節上市,但在各界翹首企盼下,卻延期到了台灣光復節40周年;1986年則是「國際和平年」。《明天會更好》的創作初衷,即是模仿We Are The World「群星為公益而唱」的形式,呼應世界和平年的主題、並紀念台灣光復40週年。
- 《明天會更好》邀集的華人歌手跨越不同地域、不同唱片公司,打破了簽約的限制。專輯製作單位以「明天基金會籌備會」的名義,邀集台灣當時最知名的唱片公司包括飛碟唱片、喜瑪拉雅音樂、新格唱片、歌林唱片、滾石有聲出版社、鄉城唱片、寶麗金唱片、麗歌唱片、光美文化、上華唱片、點將唱片、科藝百代、福茂唱片等參與這張專輯,並由各家唱片公司競標發行權。專輯售出的盈餘由後來標得專輯發行權的藍與白唱片捐給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消基會),為消基會籌募新台幣600萬元的基金作為公益之用。
- 「紀念台灣光復40週年」的主題在歌曲發行之後,反而很少被提及。這可能與發行時間一再推延、錯過了1985年10月25日的台灣光復節有關。《明天會更好》的公益訴求,遂變得更模糊、分歧。當時台灣唱片市場的盜版、盜錄問題十分嚴重,加上曾有媒體以「海盜王國」形容台灣生產名牌仿冒品的猖獗情形,對台灣的國際形象傷害頗大,故「反盜版」、「反盜錄」、「反仿冒」也成為許多參與歌手強調的主題。
- 關於這首歌的歌詞,羅大佑在後來回憶台灣喜劇演員許不了的時候,曾透露:「後來在寫《明天會更好》的歌詞時,我為他填了一句『誰能忍心看他最後的小丑 帶走我們的笑容』,但被認為太灰色,無法採用。」根據最後的演唱版本,發表的歌詞是:「誰能忍心看那昨日的憂愁 帶走我們的笑容。」
- 錄唱前夕,主辦單位邀集許多音樂界、文化界人士各自貢獻詞句,以羅大佑的版本為主,逐句修潤,才共同完成最終的歌詞定稿。
- 《明天會更好》集結了60位台灣歌手,但是其中一些著名歌手卻未能出席,包括劉文正、庾澄慶、殷正洋、鳳飛飛、歐陽菲菲和鄧麗君。
- 2011年元月發行的《印刻文學生活誌》刊載羅大佑與龍應台的對談紀錄中,羅大佑表示,答應了寫歌工作之後,才知道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原本想就地利用此首歌曲作為該黨的選舉歌曲,當下有「被騙」的感受;但因完成後的歌曲中歌詞寫實地描寫了灰暗面,被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文化工作會(文工會)認為不適合用作選舉形象歌曲,作為國民黨選舉形象歌曲的提議才作罷。
影響[編輯]
- 《明天會更好》集合台灣樂壇眾多巨星合唱的空前創舉,加上朗朗上口的旋律,使這首歌大受歡迎,專輯在短短幾個月內便在台灣、香港等地售出25萬張以上,成為全球華人的公益典範。1990年代至今,中國大陸的中小學老師更經常把《明天會更好》列為歌唱比賽的指定曲。
- 1985年TVB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的結束曲為林振強重新填詞的粵語版《明天會更好》。
- 1986年9月6日19時10分(GMT+8),中華民國電視學會與《民生報》在臺北市中華體育館主辦「風雨送愛心:全國藝人聯合賑災義演會」,為當年韋恩風災的重災區賑災,以群星合唱《明天會更好》作結。[1]
- 1987年,香港TVB推出類似《明天會更好》群星陣營的《地球大合唱》,邀集群星為公益獻唱,兩者常被相提並論。2001年,台灣第12屆金曲獎發起反盜版運動,邀請羅大佑製作主題曲《2001明天要更好》;2003年為防治SARS,鼓勵民心,召集80餘位歌手製作合唱作品《手牽手》;及在2005年初為響應救助南亞海嘯災民,召集近100名歌手合唱《愛》,也都能見到當年《明天會更好》的影響。
- 2008年5月20日,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在其就職演說上,以《明天會更好》落下了帷幕。
- 2011年10月10日,中華民國100年國慶典禮上由台灣原聲童聲合唱團的《百年禮讚》表演中,以《明天會更好》代表國語的部份。
- 2012年6月2日中華民國教育部發起紫錐花運動,選定《明天會更好》做為運動主題曲,風行各級學校校園;並於2013年元旦總統府升旗典禮邀請臺北市中山女中、內湖高中及新北市復興商工三校學生於典禮上演唱。
外部連結[編輯]
- 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