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魯士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普魯士
Preußen(德語)
Prūsa(古普魯士語)
1525年—1947年
格言:德語:Gott Mit Uns
主與我們同在
國歌:
(1820–1830)
Borussia​(德語
"普魯士"

(1830–1840)
Preußenlied
"普魯士之歌"
皇室頌歌
(1795–1918)
Heil dir im Siegerkranz
"萬歲勝利者的桂冠"[1]
全盛時期的普魯士王國
全盛時期的普魯士王國
普魯士的最後建制——魏瑪共和國的普魯士自由邦
普魯士的最後建制——魏瑪共和國普魯士自由邦
首都柯尼斯堡(1525年1701年; 1806年)
柏林(1701年1806年; 1806年至1947年)
常用語言德語官方語言
宗教基督教新教羅馬天主教
政府君主制
共和制
普魯士公爵1 
• 1525–1568
艾伯特一世(首位)
• 1688–1701
腓特烈一世(末位)
普魯士國王1 
• 1701–1713
腓特烈一世(首位)
• 1888–1918
威廉二世(末位)
歷史時期近代歐洲現代
1525年4月10日
1618年8月27日
1701年1月18日
1918年11月9日
• 政權終止事實
1934年1月30日
• 政權終止法理
1947年2月25日
面積
1910年348,780平方公里
人口
• 1910年
40,165,219[2]
今屬於 德國
 波蘭
 俄羅斯
 立陶宛
 丹麥
 比利時
 捷克
 荷蘭
 瑞士
1國家元首在此只列出首任和末任,詳情請參考相關條目。
2普魯士總理一職於1792年(是時普魯士為王國)創立;在此所指的是魏瑪共和國的總理(政府行政首長)。

布蘭登堡普魯士歷史
諾德馬克
史前–12世紀
古普魯士人
史前–13世紀
布蘭登堡侯國
1157–1618(1806)
條頓騎士團
1224–1525
普魯士公國
1525–1618
王室(波屬)普魯士
1466–1772
布蘭登堡-普魯士
1618–1701
普魯士的王國
1701–1772
普魯士王國
1772–1918
普魯士自由州
1918–1947
克萊佩達
地區

(立陶宛)
1920–1939 / 1945–至今
布蘭登堡
(德國)
1947–至今
諾伊馬克(東布蘭登堡)
(波蘭)
1918/1945–至今
加里寧格勒州
(俄羅斯)
1945–至今

普魯士(德語:Preußen普魯士語Prūsa波蘭語Prusy;俄語:Пруссия拉丁語BorussiaPrutenia),是一個已不存在的歐洲國家,位於波羅的海周邊的德意志地區,長時間作為獨立國家存在,該地區的所有國在歷史上曾發生了數次重大變動[3]

普魯士這個名字來源於定居於此的古普魯士人。在13世紀,條頓騎士團這個由神聖羅馬帝國的組織的北方十字軍征服了古普魯士人所居住的土地,並於1308年定居在了但澤波美雷利亞地區。條頓騎士團作為一個修道院國家,通過引入移民來實現天主教化,這些移民主要來自德國的中部和西部,從而導致大部份古普魯士北部的地區漸漸的德意志化;在南部,普魯士則更多的受到馬索維亞移民的同化,因為這些移民來自於波蘭,所以普魯士南部具有波蘭化的特徵。在此之後,條頓騎士團在和波蘭-立陶宛的戰爭中實力不斷減損,最終於1466年的《第二次托倫和約》中對波蘭-立陶宛宣誓效忠,普魯士的西部從此變成了波蘭的一個省(即皇家普魯士);而東部從1525年起成立了半獨立的普魯士公國,直到1657年《韋勞條約》為止都是波蘭王室的封臣。1618年,布蘭登堡選帝侯約翰·西吉斯蒙德繼承其岳父普魯士公爵阿爾布雷希特·腓特烈的領地,建立布蘭登堡-普魯士。1640年大選侯腓特烈·威廉即位後,在三十年戰爭期間遭到重創的普魯士逐漸成為德意志的強邦之一,於1673年對法宣戰並進攻法國,但被法軍將領蒂雷納子爵逼和。1674年,普魯士與瑞典爆發戰爭,在數年的交戰後擊敗瑞典,打下該國於1701年升格為王國的基礎。

普魯士在成為一個王國不久後就逐步邁入了歐洲列強的行列,並於18世紀和19世紀的屢次戰爭中迅速崛起[4][5]。在腓特烈大帝(1740-1786)統治時期,普魯士王國在三次西里西亞戰爭中獲勝,對歐洲事務開始擁有影響力。在拿破崙戰爭後,在重新繪製歐洲政治版圖的維也納會議上,普魯士王國獲得了大量德意志地區的領土,其中包括富含煤炭的魯爾區。隨後普魯士便在政治和經濟和上迅猛增長,並於1867年建立以自己為核心的北德意志邦聯。北德在1871年和南德各邦一同戰勝了強敵法國,在高漲的民族主義浪潮之下,普魯士國王加冕成為德意志皇帝,讓德意志民族第一次統一為單民族國家,即德意志帝國。由於普魯士的核心地位,其首府柏林也成為整個德意志帝國的首都。同時,容克和其他普魯士精英的國家認同逐漸以「德國人」為主,而越來越少的自認為是「普魯士人」。

普魯士王國與德意志帝國境內的君主國們,因為德國革命而於1918年全部退位。在威瑪共和國的共和制之內,普魯士自由邦取代了舊王國,在1932年法蘭茲·馮·帕彭領導的普魯士政變之後,自由邦失去了大多數法律和政治的權力,從此以後就需要聽從德國中央政府的命令。隨後普魯士自由邦又在1935年納粹德國切割成數個大區。儘管如此,一些普魯士政府部門仍保留下來,赫爾曼·戈林繼續擔任普魯士總理內政部長直到二戰結束。1945年之後,波蘭蘇聯各自吞併了普魯士在奧德-尼斯河以東的所有領土,在1950年之前兩國驅逐了大部分德國居民,此後普魯士和德國就永久的失去了東部領土,以及居住於此的絕大部分德意志人。普魯士被二戰戰勝國的盟軍認為是軍國主義反動主義的發源地,是二戰罪責的主要承擔者,因此被英國首相邱吉爾稱為「萬惡之源」。在1947年,盟軍完全廢除普魯士的名稱和省份區劃[6][7][8],普魯士作為一個政治實體至此不復存在。不過普魯士的前東部領土的歸屬在冷戰期間一直存在爭議。西德政府和德國保守派認為是《波茨坦協定》強加於德國身上的條款,所以始終予以否認,直到1990年兩德統一前所簽訂的《最終解決德國問題條約》中才正式於官方文件中承認放棄這些領土。不過,德國的極右翼政客、被逐者聯邦和各種政治修正主義者並不承認西德政府所發表的聲明,導致領土收復主義在現今的德國政壇也成為熱門話題之一。

普魯士這個詞經常被使用,特別是在德國以外的地方。一般該詞會強調東易北河地區的、容克貴族階級的「專業精神、侵略性、軍國主義、保守主義」,這些容克階級因為統治了普魯士的政治,而將這四個特點擴展到了整個德意志帝國

象徵[編輯]

普魯士的主要國徽和普魯士國旗描繪了白色背景上的一隻黑鷹。條頓騎士團和霍亨索倫王朝已經使用了黑色和白色的民族色彩。條頓騎士團穿著一件白色外套,上面繡著一個帶有金色嵌件和黑色帝國鷹的黑色十字架。黑色和白色與自由城市不來梅、漢堡和呂北克以及布蘭登堡的白色和紅色漢薩同盟色彩相結合,形成了北德邦聯的黑白紅商業旗幟,成為1871年德意志帝國的旗幟

Suum cuique(「人皆得償所願」)是腓特烈一世國王於1701年創立的黑鷹勳章的座右銘,經常與整個普魯士聯繫在一起。鐵十字勳章是腓特烈·威廉三世國王於1813年創建的軍事裝飾,通常也與該國聯繫在一起。該地區最初居住著被基督教化的波羅的海古普魯士人、移民的德國人、以及邊境地區的波蘭人立陶宛人

歷史[編輯]

條頓騎士團[編輯]

1211年,匈牙利國王安德魯二世將特蘭西瓦尼亞的布爾岑蘭授予條頓騎士團的封地,條頓騎士團是德國十字軍騎士的軍事組織,總部設在耶路撒冷王國的阿克里。1225年,他驅逐了他們,他們將業務轉移到波羅的海地區。1219年和1222年,波蘭馬索維亞公爵康拉德一世試圖在十字軍東征中征服異教普魯士,但未成功。1226年,康拉德公爵邀請條頓騎士團征服其邊界上的波羅的海普魯士部落。

在與古普魯士人的60年鬥爭中,騎士團建立了一個獨立的國家來控制普魯士。在1237年利沃尼亞寶劍騎士團加入條頓騎士團後,騎士團還控制了利沃尼亞(現在的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大約在1252年,他們完成了對斯卡爾維亞人最北端普魯士部落以及波羅的海庫爾斯西部的征服,並建造了梅梅爾城堡,該城堡發展成為主要的港口城市梅梅爾(克萊佩達)。1422年,《梅爾諾條約》確定了普魯士與毗鄰的立陶宛大公國之間的最終邊界。

漢薩同盟於1356年在北歐正式成立,是一組貿易城市。這個聯盟壟斷了所有離開歐洲和斯堪地那維亞內陸的貿易,以及所有在波羅的海為外國進行的航行貿易。瑞典、丹麥和波蘭內陸的商人開始感受到漢薩同盟的壓迫。

在東向移民運動過程中,普魯士的領導人邀請了定居者,帶來了德國東部邊界的民族構成以及語言、文化和法律的變化。由於這些定居者中的大多數是德國人,低地德語成為主要語言。

條頓騎士團的騎士隸屬於教皇和皇帝。在1308年征服波蘭控制的波美瑞利亞但澤(格但斯克)後,他們最初與波蘭王室的密切關係惡化。最終,波蘭和立陶宛通過克雷沃聯盟(1385年)結盟,在1410年的第一次坦能堡戰役中擊敗了騎士團。

十三年戰爭(1454-1466)開始於普魯士聯邦——普魯士西部漢薩同盟城市的聯盟——反抗騎士團並請求波蘭國王卡西米爾四世·雅蓋隆的幫助。條頓騎士團被迫在第二次索恩和約(1466年)中承認卡西米爾四世的主權並向其進貢,在此過程中將西普魯士(皇家普魯士)輸給了波蘭。根據《第二次索恩和約》,建立了兩個普魯士國家。

在條頓騎士團的修道國時期,來自神聖羅馬帝國的僱傭兵被騎士團授予土地,並逐漸形成了新的普魯士貴族,容克從中演變為在普魯士的軍事化。

布蘭登堡興起[編輯]

與普魯士聯繫之開端[編輯]

1512年,來自布蘭登堡霍亨索倫家族阿爾布雷希特被選為條頓騎士團總團長,他是布蘭登堡選帝侯的近親。在馬丁·路德的影響下,1525年他宣布改信路德宗,從而切斷與騎士團名義宗主羅馬教廷的聯繫,隨後宣布解散騎士團,改為普魯士公國,阿爾布雷希特自任普魯士公爵,成為臣服于波蘭最高權力之下的世俗君主。

1618年,阿爾布雷希特之子阿爾布雷希特·腓特烈死後無子,普魯士公國遂由其長女之夫、布蘭登堡選帝侯國的約翰·西吉斯蒙德(屬霍亨索倫家族)繼承,建立布蘭登堡-普魯士公國。此舉為霍亨索倫王朝日後發展奠定基礎。

反抗宗主國-波蘭[編輯]

1640年繼位的布蘭登堡選帝侯腓特烈·威廉費爾貝林戰役英語Battle of Fehrbellin中擊敗瑞典,從此號稱「大選帝侯」。三十年戰爭之後,布蘭登堡開始經營一支小型的軍隊。1655年第二次北方戰爭(瑞典-波蘭戰爭)爆發,布蘭登堡一開始作為瑞典的盟友參戰,1660年波蘭戰敗,布蘭登堡大選帝侯腓特烈·威廉取消波蘭對普魯士的宗主權,從此布蘭登堡擁有東普魯士的完全主權,不用再向波蘭國王稱臣,腓特烈·威廉並建立起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1672年,法荷戰爭和第三次英荷戰爭爆發。瑞典是英法的盟友,而布蘭登堡軍隊則是神聖羅馬帝國軍隊中的一支。1688年「大選帝侯」腓特烈·威廉病死,傳位與子選帝侯腓特烈三世

普魯士王國[編輯]

腓特烈一世時代[編輯]

18世紀初,布蘭登堡大選帝侯之子腓特烈三世(腓特烈·威廉之子)支持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向法國波旁王朝宣戰,藉以換取國王級別的稱號。1701年1月18日,腓特烈三世在柯尼斯堡創建新的國王稱號並加冕成為「在普魯士的國王」腓特烈一世,並非直接稱之為『普魯士國王』。自此,普魯士作為一個王國才正式存在,並從此展開普魯士王國兩百多年的侵略擴張史。

腓特烈二世時代[編輯]

腓特烈二世

由於繼承條頓騎士團的軍事專制傳統,普魯士的軍隊向來以紀律嚴明、教育質素高而聞名於世,尤其是腓特烈二世以絕頂的好運著稱。他在1740年繼承王位、即位7個月之後即向壟斷神聖羅馬帝國的皇位的奧地利哈布斯堡進攻,目的在於奪取人口相當於整個普魯士王國、而且工農業極其發達、離普魯士最接近的西里西亞。從而引發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這場戰爭引起腓特烈二世和瑪麗婭·特蕾茜雅的世仇和日後依附於奧地利的外交策略)、第二次西里西亞戰爭七年戰爭;後來甚至爲了連接東普魯士西普魯士、不惜背上被人唾棄的駡名而和自己的敵人奧地利帝國俄羅斯帝國聯手瓜分自己的宗主國波蘭立陶宛聯邦,史稱第一次瓜分波蘭

通過一系列的侵略戰爭,腓特烈二世樹立軍事天才的個人威望、並將普魯士變為一個國家軍隊的一部份(非軍隊是國家機器的一部份)。但此時,腓特烈二世已步入晚年。奧地利雖然失去西里西亞,但因為有瓜分波蘭做的補償、所以元氣早已恢復;波蘭立陶宛聯邦雖遭到第一次瓜分,但核心領土未損、而且瓜分後新創立的軍政改革制度使她的軍隊比以前強大。爲了攻佔西里西亞、腓特烈二世已經消耗完今生大部份精力;雖然建立軍事天才的個人威望、但整個普魯士國家在歐洲的國際地位依然只是個次強,所以不得不在被普魯士侵略過領土的波蘭立陶宛奧地利、這個兩個歐洲列強中爭取一方的和平和妥協;最後普魯士的歷代君主都選擇與奧地利共同進退的外交政策、直到俾斯麥的出現為止。

腓特烈二世同時還從伏爾泰那裡接受啟蒙運動思想,改進司法和教育制度、鼓勵宗教信仰自由、並扶植科學和藝術的發展。到1786年腓特烈二世去世時,普魯士已經成為歐洲準列強之一(其行政機構的高效率和廉潔為歐洲之首);但是國際地位仍然離法國奧地利帝國這種傳統歐陸強國有很長一段距離。

腓特烈·威廉二世[編輯]

吞併波蘭大量土地後的普魯士

腓特烈·威廉二世繼承王位後、因為保持著向奧地利靠攏的外交策略,所以不再對奧地利的波西米亞有任何領土幻想;於是他推行強權政治,把侵略目標東進、聯合俄羅斯進行第二次瓜分波蘭,最後還主動向奧地利示好、邀請她參與第三次瓜分波蘭。瓜分波蘭後的普魯士王國中,波蘭人的人口就佔了一半,是名符其實的雙民族(半波蘭半普魯士)國家,也成為正式的列強;假使這個領土範圍一直保持到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普魯士可能就會像奧匈帝國一樣不得不向從屬民族(在奧地利為匈牙利民族、在普魯士為波蘭民族)進行妥協、變為二元君主制

但普魯士的命運並不是如此。她先後購買安斯巴赫侯國拜羅伊特侯國;這兩個領土看似渺小且無關緊要,但這卻是的日後的普魯士在德國西部的落腳點和擴張的起點;普魯士爲了把東部的普魯士本土和西部的工商業發達地區連接起來絞盡腦汁、從側面推動普魯士自發主動的統一德國(而不是像奧地利那樣,雖然是德意志第一強國、但處處被動)。

法國大革命後,普魯士因為受到奧地利和英國的邀請、參加反法同盟,結果大敗於法軍,普魯士戰無不勝的神話消失一半;因此在1795年同意法國兼併萊茵河以西的德意志領土,而把萊茵河以東的德意志邦國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表面上看來,半波蘭半普魯士的命運是不可逆轉的了;但是歷史卻偏向無法預料的方向。

腓特烈·威廉三世[編輯]

腓特烈·威廉三世(1797年即位)於1806年10月參加反法戰爭,隨即在耶拿拿破崙的擊潰,被迫逃往柯尼斯堡,這使得普魯士軍的神話徹底粉碎。1807年普魯士和法國在涅曼河提爾西特締結和約,普魯士割讓16萬平方公里土地,包括普屬波蘭的絕大部分領土(第二次、第三次瓜分波蘭所得,以及第一次瓜分波蘭所得領土的南半部),以及易北河以西的全部領土,並賠款1.3億法郎。這一連串看似屈辱的條約,到日後反倒成為普魯士統一德國的基石;丟失大部份波蘭領土,不但讓普魯士沒有像奧地利一樣深陷多民族國家的深淵無法自拔、而且給她德國統一後的單一的、純粹的德意志民族。

1806年慘敗後,普魯士首相卡爾·施泰恩開始推行改革,其措施包括:讓公民參與政治以喚醒其民族主義情感、釋放農奴、實行地方自治、改組中央政府機構。1809年在柏林創辦腓特烈·威廉大學(柏林大學),同時格哈德·馮·尚恩霍斯特開始對普魯士軍隊進行改革。此後普魯士的愛國主義情緒高漲。1812年冬,拿破崙軍隊自俄國敗退;普魯士遂於次年再度參加反法同盟,於1813年3月17日對法國宣戰。10月24日,俄奧普三國聯軍在布呂歇爾格奈森瑙指揮下在萊比錫大敗法軍;1815年英軍聯合三國聯軍在滑鐵盧再度擊敗法軍。

根據奧地利的梅特涅主導的維也納會議;普魯士僅僅在舊波蘭恢復5%(其餘劃給俄羅斯),但因為自己本身在德國西部有領土、所以得到默麥爾河萊茵河的領土作為補償(居民大多是天主教徒);成為德意志邦聯內德語區居民最多的國家。奧地利的梅特涅雖然把普魯士的領土一切兩半、中間還有英王的直屬國漢諾威,加上自己奧地利本身就很龐大、還獲得大量北義大利克羅埃西亞的領土;但其中德語區的奧地利部份只占奧地利帝國總面積的15%,日後龐大的奧地利帝國必定被錯綜複雜的民族關係給拖累。

俄羅斯獲得大部份波蘭、但也同時增加更多波蘭人獨立的隱患,原本一分為三的波蘭如今大部份在俄羅斯境內、重新整合的波蘭人自然會奮起獨立。與此同時,民族單一的普魯士就沒有那麼多問題;加上拿破崙戰爭後、被國際社會正式承認為歐洲列強之一(雖然是敬陪末座),在德意志的領導權已經和奧地利相差無幾(去除奧地利的傳統權威、實際上普魯士的影響力已經超過奧地利,只不過在當時人們還無法預見而已)。

不過這些影響力的發揮,都要等到1820年代中期,才漸漸現出端倪。當時歐洲首強——日不落帝國大英帝國)改採光榮孤立的路線,逐漸切斷它和共主盟邦漢諾威的聯繫(後來更因為1837年維多利亞女王的登基而完全分離),於是在1828年普魯士開始和其他的德意志邦國籌組關稅同盟,終於在1834年有德意志關稅同盟的出現;當初奧相梅特涅設想讓漢諾威切斷普魯士東西聯繫的計畫,隨著1851年漢諾威加入德意志關稅同盟而宣告瓦解。

統一德國之路[編輯]

俾斯麥時代[編輯]

鐵血宰相俾斯麥

1834年,普魯士在德意志地區建立德意志關稅同盟,除奧地利漢堡外,全部德意志邦國都加入該同盟。

1848年,歐洲革命期間,普王腓特烈·威廉四世宣布成立「自由派政府」。召開制憲會議,並拒絕接受德意志國民議會奉上的「德意志皇帝」稱號與憲法,打算趁奧地利忙於撲滅革命的空檔,強迫多數諸邦國奉其為聯盟共主。

1850年,腓特烈·威廉四世在俄、奧的武力恫嚇下,放棄稱霸的計畫,乖順地回到德意志邦聯之內。

1853年,克里米亞戰爭爆發,維持將近五十年的俄奧聯盟瓦解,雙方反目成仇;加上1852年由拿破崙三世成立的法蘭西第二帝國,特別敵視奧地利並處心積慮要給予打擊,於是在普魯士眼前,突然出現一個可以自由揮灑的國際空間。

1857年,腓特烈·威廉四世患上精神病,以其弟威廉擔任攝政王。

1861年,腓特烈·威廉四世逝世,攝政王即位,稱威廉一世

1862年,他因軍事改革所需預算及稅收問題與國會發生衝突,本擬退位,但在前駐法大使俾斯麥的建議下收回成命。俾斯麥表示支持軍事改革,並稱若任命他擔任首相,他將不惜一切強行推行陸軍改革和新兵役制度。9月22日,威廉一世任命俾斯麥擔任首相。

俾斯麥上台後,即著手策劃德意志統一大業。俾斯麥主張建立將奧地利排除在外的「小德意志」。普魯士在1864年和1866年先後在普丹戰爭中擊敗丹麥和在普奧戰爭中擊敗奧地利,並在1870年領導北德意志邦聯及南方的德意志諸邦,在普法戰爭中擊敗法國。威廉一世於1871年1月18日(即普魯士王國成立170周年紀念日)在法國凡爾賽宮鏡廳登基,成為德意志帝國的皇帝,宣布建立以普魯士王國為首的德意志帝國。

由於普魯士擁有德意志帝國近七成的人口和六成的領土,並且在軍事、經濟、工業等方面遠遠超過帝國內其他歐洲王國、公國,因此德意志帝國成為普魯士王國的擴大版。各邦國享有內政財政的自治,但將外交軍事巴伐利亞除外)、海關等權力交給德意志帝國中央政府。普魯士歷史從此併入德意志帝國歷史。

威廉二世的德意志帝國時代[編輯]

1888年,威廉一世之子腓特烈三世在位99天就去世,威廉二世登基成為第三位德意志皇帝。所謂「功高蓋主」,威廉二世登基後第一件事就是罷黜俾斯麥這個統一德國、但權力卻淩駕於皇帝之上的宰相。雖然威廉二世在開疆擴土和外交上不及俾斯麥的老謀深算,但在內政和殖民上卻遠超他的前宰相。德意志帝國境內的舊容克貴族、新興的資產階級、平民、工人、新教徒、天主教徒、猶太人、波蘭人第一次被完整的聯合在一起。因為他的海外殖民政策和對俄國態度的急轉直下幾乎團結之前反抗帝國統治的所有異議者;不但如此,而且威廉二世善於運用『大日耳曼主義』、『大海軍主義』、『陽光下的地盤』等足夠能鼓動人心的口號來向所有德意志人民和國內非日耳曼人開了一張令人嚮往的空頭支票。所有人都相信自己國家的未來一片美好,但卻忽視了嚴酷的外交,最終這個曾經用了3年就統一全德意志的帝國、只走了47年就悄然從歷史的舞臺上退場。

德意志帝國的致命傷是她貧乏且不計後果的外交策略,德國位於歐洲的中央、又因為普法戰爭中給法國人帶來難以磨滅的羞辱,導致她的外交政策必定將『圍堵法國』作為最優先的考量;而且,德國已經與一個強大的鄰國發生矛盾、不想再另加新的敵人,所以都不得不在各種外交場合支持與自己領土接壤最多的奧匈帝國,以此換取奧國不和法國結盟的可能;俄羅斯帝國原本是普魯士忠實的盟友,但是接連遭到德·奧兩國在外交上的背叛,以至於破天荒和英國與世仇法國重新交好。德意志帝國一建立,就註定她的外交失敗、也註定她的命運必定和奧匈緊緊地綁在一起;僅因為奧匈這個「活躍的配角」而深陷外交孤立和資源短缺無法自拔、還和她的盟友一起掉入國內各種起義和革命的深淵、最後被名為一戰的車輪碾得粉碎。

1918年11月7日,巴伐利亞發生革命,其國王退位。柏林旋即爆發革命,要求德皇退位。其時威廉二世在比利時斯巴的德軍大本營親自指揮作戰,得知發生革命後,試圖僅放棄德意志皇帝頭銜,而保留普魯士國王稱號,但陸軍統帥興登堡勸其徹底退位。為避免發生更大變亂,德國總理馬克斯·馮·巴登親王於11月9日午前宣布德皇已經退位,並於同日將首相職務移交德國社會民主黨領袖弗瑞德呂希·艾伯特

威廉二世流亡荷蘭,德意志帝國及普魯士王國滅亡。11月11日,德國向協約國投降。

普魯士自由邦[編輯]

由於柏林發生斯巴達克團與社會民主黨臨時政府之間的內戰,1919年,艾伯特在威瑪召開國民議會,於2月10日通過《德意志共和國臨時約法》,即威瑪憲法。根據威瑪憲法,普魯士成為德國的一個邦,即「普魯士自由邦」,實行地方自治,其領土即原普魯士王國的疆域。但凡爾賽條約將原普魯士王國的西普魯士省、波森省和上西里西亞省的一部分割讓給波蘭,東普魯士的默麥爾割讓給立陶宛萊茵蘭的南部地區成立薩爾區什列斯威北部歸還丹麥。

1920年代,普魯士自由邦政府多由德國社會民主黨天主教中央黨領導。1932年,納粹黨在德國國會和普魯士邦選舉中取得優勢,赫爾曼·戈林成為德國國會議長以及普魯士邦議長,並掌握普魯士內政部和警察。1933年1月30日納粹黨上台執政,隨後廢除德國的地方自治制度,普魯士憲法被廢除,邦議會和立法機構被解散,僅保留行政單位。

最終取締[編輯]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同盟國蘇聯的領導人經過多次會議,達成共識,即普魯士是德國軍國主義的發源地、德國軍官團和容克貴族的大本營,是德國專制思想及侵略思想的策源地,必須予以消滅。美國總統羅斯福德黑蘭會議上曾表示「普魯士要讓其儘可能地縮小和削弱」,邱吉爾則認為「普魯士——這個德國軍國主義的罪惡核心必須同德國的其餘部分分離開來」。雅爾達會議波茨坦會議確立將奧得河—尼斯河以東併入波蘭和蘇聯,以及在戰後的德國廢除普魯士建制的原則性意見。

1947年2月25日,同盟國對德軍事管制最高委員會頒布法案第46號,普魯士被正式宣布取消建制。原普魯士邦領土分別被併入波蘭和蘇聯,以及英、法、美、蘇四國占領區。原普魯士邦政府的財產由盟國和蘇聯共同瓜分。

1949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成立後,在其境內的原普魯士領土上建立布蘭登堡薩克森-安哈特兩個州,以及梅克倫堡-西波莫瑞州的東半部(1952年民主德國廢除州級建制,改設專區)。在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在原普魯士領土上成立的州包括北萊茵-西發利亞州什列斯威-霍爾斯坦州。此外,下薩克森州萊茵蘭-普法茲州黑森州巴登-符滕堡州薩爾州內都有原普魯士王國和普魯士邦領土。在被併入波蘭和蘇聯的普魯士領土上,德意志族居民已經被全部驅逐。

領土變遷[編輯]

在被廢除之前,普魯士自由邦的領土包括東普魯士西普魯士布蘭登堡薩克森(包括現今薩克森-安哈特州的大部分地區和圖林根州的部分地區)、前後波莫瑞萊茵蘭威斯特伐利亞上下西里西亞(不包括奧地利西里西亞)、什列斯威-霍爾斯坦漢諾瓦黑森-拿索,在南部施瓦本地區有一塊飛地,稱霍亨索倫,即普魯士統治家族霍亨索倫家族的祖地。條頓騎士團占領的土地平坦,土地肥沃。該地區非常適合大規模種植小麥。早期普魯士的崛起是基於小麥的種植和銷售。條頓普魯士被稱為「西歐的麵包籃」(德語:Kornkammer)。波莫瑞的施特拉爾松德斯德丁科爾貝格、西普魯士的但澤、東普魯士的柯尼斯堡梅梅爾、利沃尼亞的里加等港口城市都在小麥生產的支持下崛起。從1356年漢薩同盟正式成立到大約1500年同盟衰落期間,小麥生產和貿易使普魯士與漢薩同盟關係密切。基於與漢薩同盟的聯繫,普魯士的擴張將波蘭和立陶宛從波羅的海沿岸和對外貿易切斷。這意味著波蘭和立陶宛將是普魯士的傳統敵人。

普魯士疆域

古代普魯士地區僅包括今日立陶宛以南、波蘭東北部維斯瓦河河口以西、以但澤為中心的西普魯士地區,以及俄羅斯加里寧格勒東普魯士地區的領土。1295年占據普魯士的條頓騎士團購買波莫瑞和但澤地區。1308年自布蘭登堡選帝侯手中購買諾伊馬克地區,普魯士同神聖羅馬帝國本土接壤。15世紀時將但澤和西普魯士割讓給波蘭。

1618年普魯士公國併入布蘭登堡選侯國,至1701年普魯士王國成立的時候,其領土以普魯士王國的首都柏林為中心,包括布蘭登堡波莫瑞、諾伊馬克和阿爾特馬克,以及德意志南部的霍亨索倫-西格馬林根地區。18世紀時,普魯士先後從瑞典波蘭奧地利獲得前波莫瑞波森西里西亞等地區。三次瓜分波蘭後,普魯士獲得新東普魯士南普魯士但澤托倫、以及波蘭王國的西部和中部,包括華沙周邊地區。1806年普魯士敗於拿破崙後,簽署提爾西特條約,被迫割讓波蘭地區,法國在此建立了華沙公國。拿破崙戰敗後,在1815年維也納會議上,普魯士失去了拜羅伊特安斯巴赫紐沙特(後加入瑞士)、東菲士蘭希爾德斯海姆等領地,華沙大公國除西部以波森為中心的一小塊領土外都被俄國吞併。作為補償,普魯士獲得了薩克森王國五分之二的領土,以及德意志西部的漢諾瓦明斯特主教區萊茵河東西兩岸的威斯特伐利亞萊茵蘭、以及薩爾路易薩爾布魯根等領土。

19世紀,普魯士經過王朝戰爭和外交手段,又先後兼併漢諾瓦什列斯威霍爾斯坦法蘭克福等王國、公國和自由市。到1871年德意志帝國成立時,普魯士王國已經擁有22個省,包含南德四邦巴伐利亞黑森巴登符騰堡)以外的大部分現今德國領土與現在波蘭的西部及北部。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原屬普魯士王國的波森省西普魯士割讓給波蘭,但澤被迫成為國際聯盟託管下的自由市梅梅爾地區割讓給立陶宛北什列斯威歸還丹麥,萊茵蘭地區南端被併入薩爾區,同時被法國強制占領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根據盟軍定下的奧德河-尼斯河線,界線以東的東普魯士、西里西亞及波莫瑞被併入蘇聯波蘭人民共和國;普魯士的西部地區併入西德,中部併入東德,地理意義上成建制的普魯士已不復存在。而在1947年2月25日,占領德國的盟軍管制委員會頒布第46號暫行法,宣布「普魯士國中央政府及附屬各級機關即日起解散」,普魯士被徹底廢除

教育文化[編輯]

普魯士王國除了建軍武備,完成德國統一大業外,在文化教育上的貢獻也被後人所稱道。貫徹民族主義教育。米拉波曾經說過:「其他國家都是擁有軍隊的國家,但普魯士是個擁有國家的軍隊。」[9]

1717年,普魯士王國開始實施義務國民教育,是全世界第一個實施義務教育的國家,也為往後普魯士高素質的軍隊奠定紮實的基礎。1809年威廉·馮·洪堡出任普魯士最高教育長官後,開始改革普魯士的教育制度,更成為德國後來二百年的科學、技術、文化發展的基石。1810年成立的柏林大學,則是第一所新制大學,更影響世界各國十九世紀的高等教育發展[10][11]

參考文獻[編輯]

引用[編輯]

  1. ^ Fischer, Michael; Senkel, Christian. Klaus Tanner , 編. Reichsgründung 1871: Ereignis, Beschreibung, Inszenierung. Münster: Waxmann Verlag. 2010. 
  2. ^ Population of Germany. tacitus.nu. [2023-0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26). 
  3. ^ Janusz Małłek: Die Ständerepräsentation im Deutschordensstaat (1466–1525) und im Herzogtum Preußen (1525–1566/68). In: Hartmut Boockmann: Die Anfänge der ständischen Vertretungen in Preußen und seinen Nachbarländern. Verlag Oldenbourg, München 1992, ISBN 3-486-55840-4, S. 101.
  4. ^ Vesna Danilovic, When the Stakes Are High—Deterrence and Conflict among Major Powers,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02), pp 27, 225–228.
  5. ^ H. M. Scott, "Aping the Great Powers: Frederick the Great and the Defence of Prussia's International Position 1763–86", German History 12#3 (1994) pp. 286–307 online
  6. ^ Georg Franz-Willing: Der große Konflikt: Kulturkampf in Preußen. In: Otto Büsch, Wolfgang Neugebauer (Hrsg.): Moderne Preußische Geschichte. Band 3, S. 1395 ff.
  7. ^ Christopher Clark: Preußen. Aufstieg und Niedergang. 1600–1947. BpB, Bonn 2007, S. 534.
  8. ^ Herfried Münkler: dradio.d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9. ^ 希特勒不要普鲁士. 人民網. 2003-01-24 [2022-0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14). 
  10. ^ Karl A. Schleunes, "Enlightenment, reform, reaction: the schooling revolution in Prussia." Central European History 12.4 (1979): 315-342 onlin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1. ^ Charles E. McClelland, State, society, and university in Germany: 1700-1914 (1980).

來源[編輯]

書籍
  • 顧劍:《普魯士腓特烈大帝的生平戰役》
    • Dennis Showalter: The Wars of Frederick the Great 1996年英文版
    • Christopher Duffy: Frederick the Great: A Military Life 1985年英文版
  • Theodore Dodge: "Great Captains" 1889年英文版
  • 富勒:《西洋世界軍事史》1981年中文版

外部連結[編輯]

參見[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