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生豪
朱生豪 | |
---|---|
出生 | 朱文森 1912年2月2日 中華民國浙江省嘉興市 |
逝世 | 1944年12月26日 中華民國浙江省嘉興市 | (32歲)
筆名 | 朱朱、朱生 |
職業 | 翻譯家 |
語言 | 英語、漢語 |
國籍 | 中國 |
民族 | 漢族 |
教育程度 | 文學學士學位 |
母校 | 之江大學 |
創作時期 | 1933 - 1944 |
體裁 | 戲劇 |
代表作 | 譯著《莎士比亞戲劇集》 |
配偶 | 宋清如 |
父母 | 父親朱陸潤 母親朱佩霞 |
子女 | 朱尚剛 |
朱生豪(1912年2月2日—1944年12月26日),原名朱文森,又名文生,學名森豪,筆名朱朱、朱生等,男,浙江嘉興人,中國翻譯家,是中國翻譯莎士比亞作品較早和最多的一人,譯文品質和風格卓具特色,為國內外莎士比亞研究者所公認。朱生豪共譯出莎士比亞悲劇、喜劇、雜劇與歷史劇31部半[1]。曾翻譯《莎士比亞戲劇全集》其譯本作品品質與完整性頗受好評。[2][3][4]
生平
[編輯]1912年〔民國元年〕2月2日生於一個破落的商人家庭。父親陸潤,母親朱佩霞。
1917年〔民國5年〕入嘉興開明初小讀書,1921年畢業,得甲級第一名。1921年〔民國10年〕秋入嘉興縣第一高等小學就讀。
1922年〔民國11年〕冬,母病逝。1924年〔民國13年〕,父患病去世。
1924年〔民國13年〕7月高小畢業,升入嘉興秀州中學初中二年級就讀。
1929年〔民國18年〕中學畢業,保送杭州之江大學深造並享受獎學金待遇。1931年〔民國20年〕「九·一八」事變後,之江大學成立抗日救國會,當選為委員,擔任文書股工作,積極投入抗日救國活動。1933年〔民國22年〕大學畢業,獲文學士學位。
1933年〔民國22年〕夏,任上海世界書局英文部編輯,參與編輯《英漢求解、作文、文法、辨義四用辭典》,又為《少年文庫》作注釋。
1935年〔民國24年〕春,開始莎士比亞戲劇翻譯準備工作。1936年〔民國25年〕8月8日譯成莎劇《暴風雨》第一稿。此後陸續譯出《仲夏夜之夢》、《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等9部喜劇。惜譯稿毀於「八·一三」淞滬戰火。從上海避難至嘉興,輾轉至新塍、新市等地,稍得安寧,即埋頭補譯失稿。
1937年〔民國26年〕,重返世界書局。
1938年〔民國27年〕應邀入《中美日報》社,為國內新聞版撰寫《小言》。
1941年〔民國30年〕太平洋戰爭爆發,《中美日報》被日軍查封。補譯的莎士比亞戲劇稿件、資料,及歷年來創作的《古夢集》(舊體詩詞、譯詩)、《小溪集》、《丁香集》(新詩)等,均道毀失。
1942年〔民國31年〕5月1日,在上海與宋清如結婚。嗣後去常熟岳父家小住,把莎氏喜劇譯稿全部補譯完畢。
1943年〔民國32年〕1月,攜夫人回嘉興定居,把全部精力撲在譯寫工作上。從《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萊特》開始,次第譯出莎氏全部悲劇、雜劇,又譯出英國史劇4部,連同喜劇在內,共31部。
1944年〔民國33年〕6月後,肺結核病日漸沉重,不得不放下已經開始譯寫的《亨利五世》譯稿。
1944年〔民國33年〕12月26日不治,享年32歲。留下獨子朱尚剛。
身後
[編輯]1947年〔民國36年〕秋,譯稿由上海世界書局分三輯(喜劇、悲劇、雜劇)出版,計27部劇本。
1978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莎士比亞全集》,內收朱譯31部劇本。
1987年,夫人宋清如將朱生豪的31部莎士比亞戲劇翻譯手稿捐獻給嘉興市圖書館。
參考文獻
[編輯]- ^ 賀愛軍.朱生豪的譯事活動與譯學見解[J].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8,21(3):44-48.
- ^ 朱生豪:一天说不上十句话. [2016-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17).
- ^ 朱生豪一生做了两件大事. 光明網.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13) (中文(簡體)).
- ^ 朱生豪在戰火中翻譯莎士比亞戲劇 手稿兩次被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