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關主題的編者參與及協助編輯。 (2015年12月14日) 請邀請適合的人士改善本條目。更多的細節與詳情請參見討論頁。 |
維基百科中的醫學內容
僅供參考,並
不能視作專業意見。如需獲取醫療幫助或意見,請諮詢專業人士。詳見
醫學聲明。
核黃素,又稱維生素B2,維他命B2,維生素G。分子式C
17H
20N
4O
6。它是人體必需的13種維生素之一,作為維生素B族的成員之一,微溶於水,可溶於氯化鈉溶液,易溶於稀的氫氧化鈉溶液。
1879年英國著名化學家布魯斯發現牛奶的上層乳清中存在一種黃綠色的螢光色素,他們用各種方法提取,試圖發現其化學本質,都沒有成功。幾十年中,儘管世界許多科學家從不同來源的動植物都發現這種黃色物質,但都無法識別。1933年,美國科學家哥爾倍格等從1,000多公斤牛奶中得到18毫克這種物質,後來人們因為其分子式上有一個核糖醇,命名為核黃素。
生化反應[編輯]
推薦攝入量[編輯]
維生素B2的需求標準
年齡
|
0 -
|
0.5 -
|
1 -
|
4 -
|
7 -
|
11 -
|
青春期(男)
|
青春期(女)
|
成年(男)
|
成年(女)
|
老年
|
孕婦及哺乳婦女
|
推薦攝入量 (mg)
|
0.4
|
0.5
|
0.6
|
0.7
|
1.0
|
1.2
|
1.5
|
1.2
|
1.4
|
1.2
|
1.4
|
1.7
|
註:根據人種、體質等條件的不同,每日推薦攝入量會有一定的差異。
缺乏症狀[編輯]
- 口角炎(angular stomatitis):患者嘴唇紅腫發光、口角破裂繼而發生潰爛發炎。
- 舌炎(glossitis):一些書上所寫症狀為舌面清晰、不脫屑、呈紅紫色或洋紅。
- 脂溢性皮炎(seborrheic dermatitis):書上所載為鼻翼、鼻唇溝壁、眼瞼、耳朵等多處顯現脂溢性皮炎和絲狀贅肉等,鼻黏內溢脂性毛囊角質化。
- 眼睛方面的症狀:眼睛畏光易疲勞、視力模糊、發癢流淚、眼睛酸痛、角膜充血。
攝入過量[編輯]
核黃素大量攝食時尿液呈現黃色,醫學上也有病例是攝入過量者導致腎小管堵住影響排尿功能。
主要食物來源[編輯]
肝臟是最豐富的來源之一,腎臟、心臟亦含有相當可觀的含量。
動物型來源[編輯]
七腮鰻、牛肝、雞肝、雞蛋、乳製品、內臟等。
植物型來源[編輯]
全穀類和堅果類、青椒。
- ^ CID 493570 from PubCh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