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曾亮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梅曾亮(1786年—1856年),原名曾蔭伯言,又字葛君江寧府上元縣(今南京市)人,祖籍寧國府宣城縣

曾祖時移籍江蘇。出身詩書家庭,由母親候芝啟蒙。十八歲時,梅曾亮在鍾山書院拜姚鼐為師,與管同方東樹劉開姚瑩,並稱姚門高第弟子[1]。二十九歲時入吳鼒的揚州唐文館。道光二年(1822年)進士三甲八十九名,授知縣,因考慮到贍養父母不便,沒有赴任。先後為鄧廷楨陶澍幕僚。援例為戶部郎中。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告歸,主講於揚州梅花書院。咸豐二年冬,回到家鄉上元。不久太平軍禍起,避難於王墅村,再移居淮安,晚年投靠河道總督楊以增,被安頓在河督節署之清晏園。咸豐五年(1855年)十二月十八日,楊以增積勞成疾,卒於南河節署,梅曾亮痛苦萬分,「撫屍慟而無淚」。二十四天後,咸豐六年正月十二日,梅曾亮去世。

梅曾亮是桐城派承上啟下的人物。他在北京二十餘年間逐漸成為了桐城派唯一常駐京城的人,許多人都登門向他求教作文之法[2]曾國藩亦深受其影響了[3]。著有《柏梘山房集》31卷。

延伸閱讀[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清史稿/卷486》,出自趙爾巽清史稿

注釋[編輯]

  1. ^ 曾國藩《歐陽生文集序》稱:「姚先生晚而主鐘山書院講席,門下著籍者,上元有管同異之、梅曾亮伯言,桐城有方東樹植之、姚瑩石甫,四人者稱為高第弟子。」
  2. ^ 邵懿辰《半岩廬遺文》曰:「余曩居京師,私幸得交湖湘間士大夫如曾侍郎諸公,皆魁壘傑特、嗜古博學,……梅郎中用文術友教京師,月一再會。余與君及曾侍郎先後與會,游處近十年,相得極歡。」馮志沂《微尚齋文集》亦記,當時梅曾亮在京師「以古文詞提倡後學,一時京朝官如諸暨余小坡、桂林朱伯韓、新城陳懿叔、馬平王定甫諸子,時時載酒從先生游。余亦廁其末,執後進禮。」
  3. ^ 朱琦在《柏樹山房文集書後》一文中將曾國藩列為梅曾亮的「徒友」。咸豐五年,曾氏致吳敏樹信中否認此事,「往在京師,雅不欲溷入梅郎中之後塵。」曾國藩曾對幕僚趙烈文表示,年輕時見梅曾亮以古文名重京師,「心獨不肯下之」,「今日復番視梅伯言之文,反覺有過人處,往日之見,多客氣耳」。(趙烈文《能靜居日記》,同治六年八月二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