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草
日語寫法 | |
---|---|
日語原文 | 浅草 |
假名 | あさくさ |
平文式羅馬字 | Asakusa |
淺草(日語:浅草/あさくさ Asakusa */?),本身既是東京都台東區的一個地名,也是以淺草寺為中心的周邊繁華街區的總稱。在近年東京都內實行區份合併以前,淺草本來是東京都內的一個區的名稱。
台東區的町名淺草,下設淺草一丁目至七丁目。2013年8月1日為止的人口為17,440人[1]。
地理[編輯]
江戶時代以前這裡是東京最繁榮的繁華街。關東大地震時,雖然受到穩固的淺草台地保護但震後引起的火災侵入,東京都決定拓寬此地道路,進行新都市化。二戰時滿目瘡痍,但復甦快速。高度經濟成長期以來,山手線線的池袋、新宿、澀谷等地快速發展,東京都制定七大副都心計畫,與上野組成上野、淺草副都心。現在吸引大批民眾來此感受江戶下町風情。
周圍有廚房烹飪相關用品為主的合羽橋道具街等商店街。
地標[編輯]
自古以來,淺草寺的雷門(かみなりもん)就是淺草地區的地標。明治後期,第六區中的十二層凌雲閣也十分有名,稱為淺草十二階,但在大正期間的關東大地震中毀壞。昭和初期,森下仁丹在西淺草建設廣告塔,暱稱仁丹塔,但在1986年拆除。1990年代以來,吾妻橋對岸的墨田區本所朝日啤酒本社大樓樓頂的特殊物體成為淺草知名的景色。此外,同樣對岸墨田區押上的東京晴空塔也為淺草景色增添風采。
歷史[編輯]
有關「淺草」這個地方名稱的記載,出現於《吾妻鏡》裡1181年(即養和元年)的條目。
江戶時代的淺草還是一片廣闊的內陸地方。
到了明治時代,淺草成為了東京市的15區之一,範圍包括以淺草寺為中心的地帶。這地帶慢慢的變成了一個公園,被稱為「淺草公園」。
關東大地震之後至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東武伊勢崎線通車,並通過本區。1970年代成為了東京的平民大笪地,之後日漸衰退。
地名由來[編輯]
主要的地名說法是,過去武藏野雜草茂密,相較起來這一帶野草較為稀疏,因而稱為「淺草」[2]。
觀光[編輯]

淺草寺的本堂(觀音堂)
松屋淺草
- 名產
交通[編輯]
- 都營巴士
- 京成城鎮巴士(淺草~龜有,新小岩)
- 京成巴士(淺草~新小岩)
- 千葉中央巴士(淺草~滋賀、京都)
- 成田空港交通(上野、淺草~松本、長野,上野→千葉新市鎮)
- 東武巴士中央(上野~晴空塔,上野→春日部、久喜,磐城→淺草)
- 日立自動車交通(めぐりん)
- 東京空港交通(淺草~成田空港,羽田空港)
- JR巴士關東(上野、東京~富山、金澤等)
- 西日本JR巴士(上野、東京~富山、金澤)
- 新常磐交通(磐城→淺草)
- 日立電鐵交通服務(高萩、日立→淺草、上野)
- 茨城交通(水戶,勝田、東海,常陸太田、常陸大宮、大子→淺草、上野)
- 關東鐵道(水戶,つくば,岩井、水海道→淺草、上野)
- 關鐵紫巴士(猿島、岩井、水海道→淺草、上野)
- 東武巴士東(上野→柏、我孫子)
- 東北急行巴士(淺草~山形,大阪,岡山)
- 近鐵巴士(淺草~京都、大阪)
- 兩備巴士(淺草~岡山)
- ALPICO交通(上野、淺草~松本、長野)
- 弘南巴士(上野~弘前、青森)
- 國際興業巴士(上野~遠野、釜石,酒田、鶴岡)
- 岩手縣交通(上野~遠野、釜石)
- 莊內交通(上野~酒田、鶴岡)
- 哈多巴士
地區區分[編輯]
- 東淺草(住宅地)
- 西淺草(商業地)
- 元淺草(繁華街)
- 淺草六區(繁華街)
酒店[編輯]
- 淺草VISTA飯店(Asakusa Vista Hotel)
- 淺草豪景大飯店(Asakusa View Hotel)
- 淺草京阪酒店(Hotel Keihan Asakusa)
- 淺草燦路都飯店(Hotel Sunroute Asakusa)
※其他小商務酒店多數
參看[編輯]
- 淺草藝能大賞
- 淺草御藏
- 淺草紙
- 淺草文庫 - 保管從江戶時代到明治時代昌平坂學問所的所有書籍的圖書館。
- 淺草鐵錢 - 為江戶幕府在淺草鑄造的貨幣。天保時期是一文錢、安政時期是四文錢。
- 心 - NHK晨間小說連續劇。淺草是外景地。
- 人形燒
備註[編輯]
- ^ 住民基本台帳による町丁名別世帯人口數 平成25年8月1日現在[失效連結]
- ^ 大石學. 地名で読む江戸の町. PHP研究所. 2001年3月. ISBN 978-4569615486 (日語).
參考文獻[編輯]
- 堀切利高『淺草東仲町五番地』 論創社 2003年6月 ISBN 978-4-8460-0539-9
外部連結[編輯]
![]() |
維基導遊上的相關旅行指南: 淺草 |
![]() |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淺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