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背鷺
牛背鷺 |
||||||||||||||
---|---|---|---|---|---|---|---|---|---|---|---|---|---|---|
![]() 牛背鷺(Bubulcus ibis)
|
||||||||||||||
保護狀況 | ||||||||||||||
科學分類 | ||||||||||||||
|
||||||||||||||
二名法 | ||||||||||||||
Bubulcus ibis Linnaeus, 1758 |
牛背鷺(學名:Bubulcus ibis),又稱黃頭鷺,是鸛形目鷺科牛背鷺屬中僅有的一個種。
特徵[編輯]

在水牛背上的牛背鷺
身長約51cm,與其他鷺的區別在體型較粗壯,頸較短而頭圓,嘴較短厚。
習性[編輯]
在濕地中較乾的地方出現,往往在水牛的背上,因為水牛背上會有寄生的蟲子,以及水牛吃草的時候,會驚動草叢裡的蟲子,牠就可以吃掉蟲,和水牛是互利共生的關係。 結群營巢於水上方。
⒖
分類與分布[編輯]
牛背鷺屬是由Bonaparte在1855年時命名的,這個屬只有牛背鷺一種。有三個亞種:
- Bubulcus ibis ibis,分布於北半球伊朗以西的歐洲大陸、非洲北部、美洲東部和南美洲中北部。
- Bubulcus ibis coromandus,分布於印度到日本南部及菲律賓群島、摩鹿加群島。
- Bubulcus ibis seychellarum,分布於塞席爾群島。
參考資料[編輯]
![]() |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牛背鷺 |
- 《香港及華南鳥類》,尹璉、費嘉倫、林超英(1994)
- 《中國鳥類野外手冊》,馬敬能、菲利普斯、何芬奇(2000)
- 《雀鳥分類名錄》,香港觀鳥會
- 《香港方物古今》,饒玖才 著,天地圖書 出版,1999年。77-79頁。ISBN 962-950-6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