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1年2月26日) 請協助補充多方面可靠來源以改善這篇條目,無法查證的內容可能會因為異議提出而移除。 致使用者:請搜尋一下條目的標題(來源搜尋:"百姓" — 網頁、新聞、書籍、學術、圖像),以檢查網路上是否存在該主題的更多可靠來源(判定指引)。 |
百姓,字面意為一百個姓氏,今引申指一般平民,如「老百姓」、「平民百姓」。但古代為氏族社會,百姓實際上指氏族首領,即貴族。
在古代,百姓常用黔布(黑布)作為頭巾,故亦稱黔首;而又因著麻布衣裳,又稱布衣。百姓也稱為閭閻,出處為《史記·平準書》:「守閭閻者食粱肉,為吏者長子孫,居官者以為姓號。」中國古代以廿五家為一閭,而閻指里巷的大門。
![]() |
查看維基詞典中的詞條「百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