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漢
盧漢 | |
---|---|
![]() 盧漢
|
|
雲南省主席 | |
前任 | 龍雲 |
個人資料 | |
出生 | 1896年![]() |
逝世 | 1974年![]() |
國籍 | ![]() ![]() ![]() |
政黨 | ![]() |
其他政黨 |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 |
母校 | 雲南陸軍講武堂 |
軍事背景 | |
效忠 | ![]() ![]() |
軍階 | 國民革命軍陸軍二級上將 |
參戰 | 抗日戰爭, 第二次國共內戰 |
盧漢(1896年-1974年),原名邦漢,字永衡,彝族人,屬彝族吉狄家族。生於雲南昭通炎山,國民革命軍陸軍二級上將。
目錄
生平[編輯]
早年[編輯]
1911年辛亥革命後,隨龍雲入滇軍並成為其下屬,龍、盧兩人私交甚篤、情同手足,曾有傳言盧漢乃龍雲之異母兄弟[1],然為龍雲之子龍繩武所否認。
1912年,盧漢以准尉級軍階被保送入雲南講武堂第四期步兵科學習。1914年,與龍雲表妹龍澤清結婚。1937年,任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第六十軍軍長,全軍4萬餘人。
抗戰期間[編輯]
1938年,參與台兒莊戰役。隨後第六十軍改編為第三十軍團,之後再擴編為第一集團軍,盧漢任集團軍司令,參與武漢會戰。
1939年,參與長沙會戰。1945年,龍雲因遭蔣介石猜忌而下台,改盧漢接任雲南省政府主席。
入越受降[編輯]
1945年初,滇越邊區總司令部改編為第一方面軍,總司令盧漢,軍銜升至中將加上將銜,下轄第一集團軍及第九集團軍。8月,日本無條件投降,盧漢率領第六十軍、第九十三軍、以及關麟徵的第九集團軍約20萬人,前往越南河內。9月20日,盧漢率領總部人員直飛河內,9月28日在河內總部(原法國駐越南總督署)舉行受降儀式,代表同盟國接受日軍第38軍司令土橋勇逸投降。
10月3日,昆明防守司令官杜聿明奉蔣介石之命,在昆明下令撤銷龍雲在雲南本兼各職,調軍事委員會軍事參議院院長;任命盧漢為雲南省政府主席,在盧漢未到任前,由民政廳長李宗黃代理。10月4日,中國陸軍總司令何應欽奉蔣介石之命,飛至河內。12月1日,盧漢就任雲南省政府主席職。
第二次國共內戰[編輯]
1947年7月19日,國民政府派盧漢為雲南選舉事務所主任委員;國民政府同時派定其為國民大會代表,立法院立法委員[2]:8385-8386。1948年5月,沈醉和何紹周排擠、監視盧漢。12月30日,雲南省政府主席盧漢到達南京[2]:8763。
1949年2月5日,雲南省政府主席盧漢下令中央銀行昆明分行停止外運在雲南收兌之黃金白銀;2月12日,又禁令金圓券運入雲南境[3]:8805。6月初雲南有不穩現象,7月徐永昌、蕭毅肅、王叔銘飛昆明[4]。8月14日,龍雲在香港接見記者,表明自己與蔣介石決裂,同時宣布「雲南起義」。行政院長閻錫山主張以武力解決雲南問題,代總統李宗仁下令桂系部隊入雲南。8月29日,蔣介石在重慶主持西南軍政人員會議[5]。蔣十分在意盧漢缺席會議,認為其不能自拔,決定立即採取行動,以免影響西南各省局勢[6]。蔣立即派俞濟時赴昆明面邀盧漢至重慶外,並於會後接見駐雲南之國民革命軍第八軍軍長李彌訓話,命其迅速回雲南部署,預作防備[7]:351。
1949年9月1日,蔣在重慶接見雲盧漢代表朱麗東,詢問雲南情形;蔣對盧漢政治態度不放心,一面建議廣州政府安定雲南局面,一面令李彌所部回雲南部署,監視盧漢[2]:9001。9月初,盧漢與朱麗東、裴存藩飛重慶謁蔣[4]。9月6日,蔣於重慶撥給盧漢銀洋一百萬元[8]:236。9月22日,蔣由重慶乘機飛往昆明,與盧漢同到其家午餐,並在盧宅約見在雲南重要將領,下午才返回廣州[8]:248。
留在雲南[編輯]
不久解放軍第二野戰軍第36軍入貴州,1949年11月3日,李宗仁以代總統身份,與張群、洪蘭友等飛昆明給盧漢打氣[4]。12月7日張群自成都飛昆明,12月8日率李彌、余程萬、龍澤滙飛成都謁蔣,12月9日上午飛回昆明[4]。12月9日晚,盧漢將張群單獨軟禁,並以張群名義發出通知,在盧漢公館舉行緊急會議。盧漢警衛營營長龍雲青帶著幾十人到場以槍喝令大家勿動[4]。盧漢以雲南省政府主席身份宣布雲南倒戈於中華人民共和國。12月10日,拍電報致劉文輝,要劉會同四川各將領扣留蔣介石,期「戴罪圖功」[8]:280。12月11日上午,盧漢派楊文清、林毓棠、龍澤滙,把張群等送到機場,登機直飛海防,中國國民黨雲南省黨部主任裴存藩(龍雲昭通同鄉)也登機離開[4]。盧漢成立臨時軍政委員會,盧漢任主任委員,安思溥、楊之清、林毓棠、吳少默、宋一㾗、謝崇文、曾恕懷為委員,李彌、余程萬也被列為委員;盧漢並逼沈醉槍決西南軍政長官公署第二處處長徐遠舉,又逼第八軍、第二十六軍、第七十四軍(軍長余建勳)、第九十三軍(軍長龍澤滙)改編為解放軍第10、11、12、13軍[4]。
解放軍入駐雲南[編輯]
1950年2月20日,陳賡、宋任窮率領解放軍進入昆明,昆明各族20萬人民夾道歡迎。2月22日,陳賡宣布雲南已完全被解放軍占領。
中國人民解放軍雲南省軍政委員會主任[編輯]
1950年3月,雲南省成立軍政委員會,以盧漢為主任。其後盧漢歷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委員、副主席,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委員,第二、三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國防委員會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運動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常務委員,民革台灣和平解放工作委員會委員等職。1956年,盧漢曾參加全國人大代表團到莫斯科進行訪問。
在北京病逝[編輯]
1974年5月13日,盧漢因患肺癌,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終年79歲。5月18日,在北京舉行盧漢追悼會。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徐向前主持追悼會,全國政協副主席許德珩致悼詞。[9]
評價[編輯]
1927年至1929年,盧漢支持龍雲統一雲南。[10]:104盧漢堅持革新,憑藉軍威,整理財政,為龍雲統治雲南解決財政問題。[10]:1041948年7月,盧漢鎮壓昆明學生「反饑餓、反內戰、反迫害」以及「反美扶日」運動,逮捕數百人,製造「七·一五慘案」。[10]:111
毛澤東曾對盧漢說:「你在雲南起義,為人民立了大功。你抗了日,又起了義,晚年能這樣就不錯了。你就是黃花晚節香。」[11]
臺灣學者蔣為文形容盧漢是掠奪越南北部的陳儀,因為盟軍中國戰區最高統帥蔣介石受同盟國委託於越南北部接受日軍受降。受降代表盧漢在越南官方和民間的評價極差。下屬滇軍暫編二十三師,潘朔端擔任師長。於1945年9月,進入越南,接受日本軍隊投降。軍紀敗壞,有強姦民婦,白吃白喝的惡劣行為。[12]
參見[編輯]
參考資料[編輯]
- ^ 郝柏村著. 《郝柏村解讀蔣公日記 一九四五~一九四九》. 台北: 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11年: 125頁. ISBN 9789862167540.
- ^ 2.0 2.1 2.2 李新總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編,韓信夫、姜克夫主編 (編). 《中華民國史大事記》. 北京: 中華書局. 2011.
- ^ 呂芳上總策畫,朱文原、周美華、葉惠芬、高素蘭、陳曼華、歐素瑛編輯撰稿. 《中華民國建國百年大事記》. 台北: 國史館. 2012. ISBN 978-986-03-3586-6.
- ^ 4.0 4.1 4.2 4.3 4.4 4.5 4.6 胡士芳. 〈「異域」孤軍的原型〉. 《大對抗》. 台北: 風雲時代出版. 1992.
- ^ 《事略稿本》,1949-08-29,「總統府」事略室編,《蔣中正總統檔案》,台北:「國史館」藏
- ^ 《事略稿本》,1949-08-27、1949-08-30,「總統府」事略室編,《蔣中正總統檔案》,台北:「國史館」藏
- ^ 秦孝儀總編纂 (編). 《蔣統蔣公大事長編初稿》卷七(下). 台北: 中正文教基金會. 1978.
- ^ 8.0 8.1 8.2 蔣經國. 《風雨中的寧靜》. 台北: 正中書局. 1988.
- ^ 盧漢,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委員會,2008-09-27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4-08-09.
- ^ 10.0 10.1 10.2 王成斌等主編:《民國高級將領列傳》(1),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8年
- ^ 盧漢,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委員會,2008-09-27
- ^ 蔣為文, 台語文的發展與困境由蔣黃衝突談起:(一)、(二), TWFuture深音網路廣播(台灣), 2011/7/2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