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第二世界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冷戰三個世界(1975年4月至8月)
  第一世界:與西方集團結盟者(包括北約和盟友),由美國領導
  第二世界:與東方集團結盟者(包括華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盟友),由蘇聯領導
冷戰期間,紅色所示為共產主義陣營,橘色所示為社會主義陣營

第二世界(英語:Second World)是一個用來描述國際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體系的概念,在冷戰時期開始使用,用來和資本主義第一世界區別。

歷史

[編輯]

第三世界的說法於1950年代開始廣為人們接受後,第一世界、第二世界的說法也應運而生;後者通常指冷戰時期以蘇聯為首的東方集團,以及一些在世界其他地區陸續建立的共產主義政權,例如蒙古人民共和國古巴剛果人民共和國等。這個含義在1980年代末期東歐劇變、1991年蘇聯解體後逐漸退出歷史舞台。[1]儘管如此,即使在1950年代至1991年蘇聯解體之前,第二世界概念甚少包括亞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越南,通常認為他們屬於第三世界

根據毛澤東在1970年代提出的三個世界的劃分,「第二世界」是指政經實力介於蘇兩大「超級強權(Superpowers)」和第三世界之間的一些工業化國家,包括歐洲共同體澳洲加拿大日本等。毛的這種說法直接反駁了較早將中華人民共和國包含在以蘇聯為首的集團之內的看法,反映出自1950年代末期以來雙方關係惡化的戰略轉變。

1991年蘇聯解體後,第二世界的說法逐漸退出歷史舞台,同時第一世界的代稱也開始囊括所有的已開發國家。

目前第一世界、第二世界、第三世界的劃分並不十分明確。第三世界通常指開發中國家,第一、第二世界這兩個名詞則甚少被使用。

參考文獻

[編輯]
  1. ^ Giddens, Anthony. Sociology. Polity. 2006 [2013-0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7) (英語). 

參見

[編輯]

類似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