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斯拉瓦·辛波絲卡
維斯瓦娃·辛波絲卡 Wisława Szymborska ![]() | |
---|---|
![]() | |
出生 | 1923年7月2日![]() |
逝世 | 2012年2月1日(88歲)![]() |
母校 | ![]() |
知名於 | 白鷹勳章(2011年) 諾貝爾文學獎(1996年) 赫爾德獎(1995年) 歌德獎(1991年) |
配偶 | Adam Włodek (1948–1954) |
父母 | Wincenty Szymborska Anna Szymborska |
維斯瓦娃·辛波絲卡(波蘭語:Wisława Szymborska,1923年7月2日-2012年2月1日),波蘭詩人、翻譯家,199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享有「詩壇莫扎特」的美譽。[1][2]
生平[編輯]
辛波絲卡1923年7月2日生在波茲南附近的布寧(今日波蘭西部小鎮庫爾尼克的一部分)。父親名叫文森提·辛波斯基,母親名叫安娜,娘家姓羅特蒙德,維斯瓦娃是他們的次女。其父是弗拉迪斯拉夫·扎莫伊斯基伯爵的管家。
1945年開始,她在克拉科夫的亞捷隆大學(波蘭首席學府)念波蘭語與波蘭文學,後來轉到社會學系。在亞捷隆大學的時候她開始參加當地文壇活動,也認識了波蘭著名作家米沃什。1945年3月她發表第一首詩《我追尋文字》。1948年因經濟困境被迫半途而廢放棄學業,同年與亞當·沃德克結婚,又於1954年離婚(兩人的親近關係則一直維持著)。1949年,她的第一本書的出版未獲審查通過,原因是「不符合社會主義的各項要求」。
1953年起,辛波絲卡在文學評論雜誌「文學生活」(Życie Literackie)撰寫書評專欄「選讀札記」。1992年這些專欄被編成書出版。
除了個人的文學創作外,辛波絲卡還把許多法文巴洛克文學作家的作品翻譯成波蘭語。
辛波絲卡於2012年2月1日晚睡夢中因肺癌逝世,終年88歲。
寫作特色[編輯]
辛波絲卡經常使用諸如反諷、悖論、矛盾和淡化等文學手法來闡釋哲學主題和迷人之物。她的許多詩歌以戰爭和恐怖主義為主題。[3]她從不同尋常的角度寫作,比如描寫在它已故的主人的空的公寓裡的一隻貓。儘管只有不到350首詩,但她仍然享有盛名。當被問及為什麼她發表的詩歌如此之少時,她說:「我的家裡有個廢紙簍。」[4]
影響[編輯]
華語文藝界的《向左走·向右走》曾以辛波絲卡的詩篇《一見鍾情》為靈感和主線之一。而台灣藝術家幾米的作品《地下鐵》則以辛波絲卡的詩歌《我們何其幸運》作為開篇。
主要作品[編輯]
- Dlatego żyjemy(存活的理由),1952年
- Pytania zadawane sobie(自問集),1954年
- Wołanie do Yeti(呼喚雪人),1957年
- Sól(鹽),1962年
- 101 wierszy(101首詩),1966年
- Sto pociech(無止境的樂趣),1967年
- Poezje wybrane(詩選),1967年
- Wszelki wypadek(可能),1972年
- Wielka liczba(巨大的數目),1976年
- Ludzie na moście(橋上的人們),1986年
- Poezje: Poems(詩集,波蘭語-英語雙語詩),1989年
- Lektury nadobowiązkowe(選讀札記),1992年
- Koniec i początek(結束與開始),1993年
- Widok z ziarnkiem piasku(一粒沙看世界),1996年
- Sto wierszy - sto pociech(一百個笑聲),1997年
- Chwila(瞬間),2002年
- Rymowanki dla dużych dzieci(給大孩子的詩),2003年
- Dwukropek(冒號),2005年
作品出版[編輯]
台灣[編輯]
- 陳黎、張芬齡/譯,《辛波絲卡詩選》,台北市:桂冠,1998年。
參考資料[編輯]
- 諾貝爾官方網站關於維斯瓦娃·辛波絲卡介紹 Archive.is的存檔,存檔日期2013-01-13
- 諾貝爾官方網站維斯瓦娃·辛波絲卡作品列表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外部連結[編輯]
- 辛波絲卡詩選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詩人網-辛波絲卡詩選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辛波絲卡詩導讀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波蘭詩人辛波絲卡逝世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辛波絲卡詩選
|
- ^ 人民日報. 别了,“诗坛莫扎特”. 鳳凰網. [2020-02-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18).
- ^ 199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辛波斯卡诗选. 光明網. 光明日報. [2020-02-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4).
- ^ Duval Smith, Alex. A Nobel Calling: 100 Years of Controversy. The Independent (UK: Independent Print Limited). 14 October 2005 [26 April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4 December 2007).
- ^ 她是“诗界莫扎特”,凭借诗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生静默安逸. 騰訊網. [2020-02-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