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蕾萊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Google地圖: 北緯 50°8′22″, 東經 7°43′44″
俯瞰萊茵河上的羅蕾萊。

羅蕾萊德語Loreley,又作Lorelei、Loreleï、Lore Lay、Lore-Ley、Lurley、Lurelei、Lurlei)是一座萊茵河中游東岸高132公尺的礁石,坐落在德國萊茵-法爾茲邦境內。羅蕾萊礁石處的萊茵河深25公尺,卻只有113公尺寬,是萊茵河最深和最窄的河段,險峻的山岩和湍急的河流曾使得很多船隻在這裡發生事故遇難,如今仍有訊號燈指引過往船隻注意安全。

傳說在羅蕾萊山頂上有位美若天仙的女妖羅蕾萊,用動人的美妙歌聲誘惑著行經的船隻使之遇難。

歷史[編輯]

1890年至1905年間的羅蕾萊。

羅蕾萊礁石早在60萬年前就有人類的活動。中世紀時羅蕾萊礁石已經成為一座知名的礁石,一方面因為它形狀的奇特而成為路標,另一方面則因為它的險峻而成為行船的危險。羅蕾萊礁石附近是萊茵河中最危險的河段,一座沙洲矗立在萊茵河中,一側的河流衝擊著河中矗立的礁石,而另一側的河流則相當平緩,這兩股不同速度的河流在沙洲後面匯集到一起,形成很大的漩渦,曾使得不少過往的船隻遇難。來自法國奧弗涅傳教士哥亞(Goar,約495年—575年)曾定居在羅蕾萊,以便救助經常遇難的船員,他成為城市的主保聖人,葡萄酒釀造者、船員、陶瓷匠、砌磚工人和小飯店經營者的保護神。羅蕾萊礁石所在的城市和臨近的另一座城市,以他的名字命名為聖哥亞豪森(Sankt Goarshausen)和聖哥亞(Sankt Goar)。

羅蕾萊名字的由來[編輯]

羅蕾萊(德語:Loreley)的名字由「Lore」和「Ley」組成,「Ley」在古凱爾特語中是礁石的意思,而「Lore」則來自古德語的「lorlen」,意思是「低聲說話」。羅蕾萊山岩中有一種奇特的自然現象,那是7重回聲。19世紀前,羅蕾萊礁石上有一座小瀑布,水流湍急,形成的回聲效果給人感覺是從礁石中發出竊竊私語般的說話聲,在沒有找到真正原因前,人們曾認為那是居住在礁石岩洞中的小矮人們在竊竊私語。如今由於周邊的交通噪聲,回聲效果已經聽不出來了。

羅蕾萊的傳說[編輯]

羅蕾萊礁石上的羅蕾萊蕾萊雕塑。

關於最出名羅蕾萊的傳說是,在羅蕾萊礁石上坐著一個名叫羅蕾萊的女人,她用一把金色的木梳梳理著她金色的長髮,過往萊茵河的船員被她美妙的歌聲所吸引,因為沒有注意到危險的湍流和險峻的礁石,而不幸與船隻一起沉入河底。

德國海德堡派浪漫主義詩人克萊門斯·勃倫塔諾(Clemens Brentano,1778年9月9日—1842年7月28日)在1801年的敘事詩「在萊茵河邊的巴哈拉赫城」(德語:Zu Bacharach am Rheine)中寫道羅蕾萊是一位迷人的女人,她的美麗抓住了所有男人的心,也最終奪去了他們的生命,他將羅蕾萊描繪成給船員帶來死亡的海妖塞壬

海涅的「羅蕾萊之歌」[編輯]

Emil Krupa-Krupinski: Loreley,作於1899年。

德國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海因里希·海涅在1824年創作了敘事詩「羅蕾萊」(德語:Die Lore-Ley),1837年德國作曲家弗瑞德呂希·西爾歇爾(Friedrich Silcher,1789年6月27日—1860年8月26日)為這首詩歌譜曲,從而成為一首世代相傳的德國民歌

我不知為了什麼 我會這般悲傷 有一個舊日故事 在心中念念不忘

微風料峭而又幽瞑 靜靜吹過萊茵 夕陽的光輝染紅 染紅了山頂

有一位美麗的姑娘 奇異的高踞高崖 朝陽映在她的臉龐 她梳著她的長髮

思念著遠方的情郎 並且高唱歌一曲 歌唱著一首熱狂生動的旋律

小船中有一位少年 他不覺沉醉神往 忘卻了無情急流 只見山上的姑娘

狂暴的風浪 終於帶走了少年郎 應和著羅雷萊 動人心魂的歌聲[1]

海涅這首傷感的抒情詩在19世紀成為了德國民歌,它在德國是如此的膾炙人口,以至於德意志第三帝國時期,雖然海涅是猶太人,他的作品都被納粹禁止和燒毀,但唯獨這首「羅蕾萊之歌」仍被保留,只不過作者被改成了「匿名」。

關連條目[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 Helga Arend: Die Loreley – Entwicklung einer literarischen Gestalt zu einem internationalen Mythos. In: Gender und Interkulturalität. Ausgewählte Beiträge der 3. Fachtagung Frauen-/ Gender-Forschung in Rheinland-Pfalz. Hrsg. von Liesel Hermes, Andrea Hirschen und Iris Meißner. Tübingen 2003. S. 19-28.
  • Werner Bellmann, Brentanos Lore Lay-Ballade und der antike Echo-Mythos. In: Clemens Brentano. Beiträge des Kolloquiums im Freien Deutschen Hochstift 1978, hrsg. von Detlev Lüders, Tübingen 1980, S. 1-9.
  • Manfred Halfer: Loreley - ein Beitrag zur Namendeutung. St. Goar a. Rh. 1997.
  • Jürgen Kolbe: "Ich weiß nicht was soll es bedeuten". Heinrich Heines Loreley. Bilder und Gedichte. München 1976.
  • Willy Krogmann, Lorelei. Geburt einer Sage. In: Rheinisch-westfälische Zeitschrift für Volkskunde 3 (1956) S. 170-196.
  • Peter Lentwojt: Die Loreley in ihrer Landschaft. Romantische Dichtungsallegorie und Klischee. Frankfurt a. M. (u.a.) 1998.

資料來源[編輯]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