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茵夢
![]() |
本生者傳記條目需要補充更多可供查證的來源。 |
胡因夢 | |
---|---|
女演員 | |
英文名 | Terry Hu |
別名 | 胡茵夢、胡茵子 |
國籍 | ![]() |
民族 | 滿族 (瓜爾佳氏) |
籍貫 | 奉天省奉天府(遼寧省瀋陽市) |
出生 | 胡因因 1953年4月21日 ![]() |
職業 | 演員 (1975~1986) 德語翻譯 (1986~) |
語言 | 國語、德語、英語 |
教育程度 | 輔仁大學德文系 |
配偶 | 李敖(1980年結婚;1980年離婚) |
兒女 | 胡潔生(23歲) |
父母 | 胡賡年 璩詩方 |
代表作品 | 電影:
翻譯:
|
網路電影資料庫(IMDb)資訊 | |
胡茵夢(英語:Terry Hu,1953年4月21日-),台灣模特、演員、作家、翻譯家、環保運動人士,因為茵夢湖一劇,又稱胡因夢。或稱胡因子、胡茵子,本名是胡因因,生於台灣台中市,祖籍奉天省奉天府(遼寧省瀋陽市),滿族,瓜爾佳氏,曾有「台灣第一美人」的稱號[1]。1970年代至1980年代家喻戶曉的電影巨星,與林青霞、胡慧中等齊名;後來成為德語書籍翻譯,尤其是心理學、哲學、環保等主題;也曾因和台灣著名作家李敖的愛情故事而名噪一時,胡茵夢與李敖的婚姻關係僅維持了一百多天,被戲稱為「百日維姻」[2]。
生平簡述[編輯]
父親是前中華民國立法委員胡賡年。1953年,璩詩方誕下一女胡茵夢。
胡因夢從出生至12歲前都在臺中市度過,小學之後搬到附近的存信巷(從育才街到存信巷那一帶的村落當時稱為新北里,住的是當年的立、監委與國大代表),後居於西區存中街。
初三時,父親很少回家,因此父母分居,但月薪仍交母親璩詩方作為家用。母女倆一直生活在一起,胡因夢所有收入,全交母親管理,由她負責投資。雖衣食無憂,但璩詩方的不安全感讓她仍省吃儉用,而且已到無法令人理解的程度,每個月只給胡因夢2萬元新臺幣零用,多年來都未調整過。
中學、高中時,就讀臺北市衛理女中。後來就讀於輔仁大學德語系,1971年輔仁大學德語系肄業。在其離開輔大時,校內曾有言「從此輔仁大學沒有春天[3]」。
之後到美國西東大學攻讀大眾傳播系,並且也就讀過紐約的模特兒學校。
1975年,回到臺灣,走入社會後即出演電影《雲深不知處》的第一女主角[4],也在電視演出、電視主持、文學寫作等方面發展,成為1970、80年代家喻戶曉的電影巨星,與林青霞、胡慧中等齊名。後來成為德國語書籍翻譯,尤其是心理學、哲學、環保等主題;也曾因和台灣著名作家李敖的閃電結婚與分手而名噪一時。
在多項發展的過程中,她也曾再次前往紐約,至H.B.工作室(Herbert Berghof Studio)進修演藝課程。此後她停止演藝事業,時年35歲,15年的電影生涯中總共拍攝了42部電影。接著她轉往從事心靈探索方面的翻譯及寫作,同時也推動「新時代」的意識革命以及倡導環境保護。
2003年,曾參加第40屆金馬獎頒獎典禮。
感情生活[編輯]
胡茵夢於1980年5月6日與李敖閃電結婚,8月28日即宣布離婚,婚姻關係只維持了一百多天。1994年11月25日,未婚生下女兒胡潔生,成為未婚媽媽,且她至今都拒絕公開女兒父親的身分。
獲獎[編輯]
年份 | 獲提名 | 獎項 | 結果 |
---|---|---|---|
1977年 | 《人在天涯》 | 第14屆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獎 | 獲獎 |
1979年 | 《第二道彩虹》 | 第16屆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獎 | 提名 |
著作[編輯]
年份 | 書名 | 出版社 | ISBN |
---|---|---|---|
1980年 | 《胡言夢語》散文集 | 四季出版公司 | |
1986年 | 《茵夢湖》 | 號角出版社 | |
1990年 | 《古老的未來》 | 方智出版社 | ISBN 957968510X |
1999年 | 《死亡與童女之舞:胡茵夢自傳》自傳 | 圓神出版社 | ISBN 9576073782 |
2011年 | 《生命的不可思議︰胡茵夢自傳》 | ISBN 9787807093763 |
譯作[編輯]
年份 | 書名 | 出版社 | ISBN |
---|---|---|---|
1987年 | 尊重表演藝術(Respect for Acting) | 漢光文化 | ISBN 957629116X |
1991年 | 超越時空(The Ending of Time) | 方智出版社 | ISBN 9579685681 |
1991年 | 般若之旅(Exploration into insight) | 方智出版社 | ISBN 9579685436 |
1994年 | 克里希那穆提傳(Krishnamurti: A Biography) | 方智出版社 | ISBN 9576791391 |
1995年 | 人類的當務之急(The Only Revolution and The Urgency of Change) | 方智出版社 | ISBN 9576790328 |
1996年 | 自由、愛、行動(Freedom Love and Action) | 方智出版社 | ISBN 9576794412 |
1998年 | 恩寵與勇氣(Grace and Grit) | 張老師文化與劉清彥合譯 | ISBN 9576933803 |
2001年 | 當生命陷落時(When life falls apart) | 心靈工坊文化 | ISBN 957301631X |
2003年 | 你可以不怕死(No Death, No Fear) | 橡樹林文化 | ISBN 9867884167 |
電視演出[編輯]
- 演出
播出日期 | 播出頻道 | 劇名 | 角色 |
---|---|---|---|
台視 | 電視影集《碧海情濤》 | ||
中視 | 連續劇《大野雄風》 | ||
慈禧外傳 |
- 主持
播出日期 | 播出頻道 | 節目名稱 | 備註 |
---|---|---|---|
台視 | 音樂節目《停看聽》 | ||
1987年7月2日晚間 | 中視錄影轉播 | 第70屆國際獅子會年會晚會《台北之夜》 | 國際獅子會委託麗群傳播製作,在台北市中華體育館舉辦,與李濤主持[5] |
演出電影[編輯]
年份 | 片名(中文) | 片名(英文) | 備註 |
---|---|---|---|
1975年 | 雲深不知處 | The Life God | 出道作品,也因此走紅 |
1975年 | 梅花 | Victory | |
1976年 | 海誓山盟 | 改編德國小說茵夢湖,其他演員:秦漢、林青霞、夏玲玲 | |
1976年 | 秋纏 | Golden Leaves | |
1976年 | 我是一片雲 | 客串 | |
1976年 | 佳期假期 | ||
1976年 | 追入天地 | ||
1976年 | 小玲瓏 | ||
1976年 | 蝴蝶谷 | ||
1976年 | 筧橋英烈傳 | Heroes of the Eastern Skies | |
1976年 | 溫暖在秋天 | Warmth in the Autumn | |
1976年 | 星語 | The Star | |
1977年 | 人在天涯 | 獲得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獎 | |
1977年 | 強渡關山 | The Brave Ones | |
1977年 | 真真的愛(愛心千千萬) | ||
1977年 | 愛情大進擊 | ||
1977年 | 法網追蹤 | The Youthful Delinquents | |
1977年 | 秋詩篇篇 | ||
1978年 | 你追她也追 | ||
1978年 | 花非花 | Wild Flower In the Storm | |
1978年 | 鸚鵡傳奇 | ||
1978年 | 黃埔軍魂 | A Teacher of Great Soldiers | |
1978年 | 第二道彩虹 | ||
1978年 | 無字天書 | The Phoenix | |
1979年 | 寧靜海 | ||
1979年 | 瀟瀟秋水寒 | ||
1979年 | 何處是兒家 | ||
1979年 | 六朝怪談 | The Legend of Six Dynasty | |
1979年 | 牆內牆外 | ||
1979年 | 成功嶺上 | Off to Success | |
1980年 | 鬼靈 | ||
1981年 | 七月幽靈 | ||
1981年 | 跟我說愛我 | ||
1981年 | 帶槍過境 | ||
1981年 | 大小姐與流浪漢 | A Maiden and Wanderer | |
1982年 | 大手王 | ||
1982年 | 酒色財氣 | ||
1982年 | 南十字星 | 澳洲與日本合作的電影 | |
1983年 | 海灘的一天 | That Day, on the Beach | |
1985年 | 智勇三寶 | ||
1985年 | 太陽也哭泣 | Even the Sun Is Sobbing | |
1986年 | 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 | Reunion | |
1986年 | 代客泊車 | Parking Service |
參考資料[編輯]
外部連結[編輯]
- 胡茵夢的新浪微博
- 胡茵夢的新浪博客
- 自在園-注重心靈成長的讀書會(胡茵夢為創辦人)
- 胡茵夢 在網際網路電影資料庫(IMDb)上的資料(英文)
- 香港影庫上胡茵夢的頁面(繁體中文)
- 胡茵夢在豆瓣影視上的頁面(簡體中文)
- 胡茵夢在時光網的頁面(簡體中文)
- 中文電影資料庫─ 胡茵夢
- 財團法人國家電影中心─ 胡茵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