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扣》(英語:Rouge)是一部1987年香港劇情片,由成龍監製,關錦鵬執導,梅艷芳及張國榮等主演,改編自李碧華的同名小說。劇情講述十二少及名妓如花的愛情故事。
本片囊括第24屆金馬獎及第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多項大獎,包括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女主角、最佳攝影、最佳剪接及最佳電影歌曲等[4][5];亦奪下第10屆南特影展金熱氣球獎[6]。梅艷芳憑本作獲頒金馬獎、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許多文獻稱她另外獲得亞太影展最佳女主角,成為三料影后[7],疑似記載錯誤(詳見花絮 8)。總之,如花已成為華語電影中的經典人物。2005年,電影獲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票選為「最佳華語片一百部」之一[8]。
1934年的香港。陳振邦(十二少)(張國榮 飾)是南北行海味店的太子爺,是個經常出入鴉片煙窟、風月場所的花花公子,他遇上了石塘咀綺紅樓「紅牌阿姑」(名妓)如花(梅艷芳 飾),二人旋即陷入熱戀。但是,十二少的父母不接納他們的關係,希望十二少可以與其表妹淑賢(溫碧霞 飾)結婚承繼家業,十二少在如花的幫助下學戲但不成功。最後在山窮水盡下,於1934年3月8日晚上11時,十二少與如花吞食鴉片殉情自盡。如花約定十二少,若有何偏差,也要記著「3811」為她找十二少的記認。
53年後,已成鬼魂的如花在陰間久等不見情郎,遂回陽間尋訪,可是時代變遷,周遭情景依然但人事已非。在報館工作的袁永定(萬梓良 飾)和其女友凌楚絹(朱寶意 飾)同情如花的遭遇,在他們熱心幫助下,如花終能登報尋訪十二少,並附上當日約定的密碼「3811」──三月八日晚上十一時正(二人自殺的時間)。永定與楚絹二人用盡方法都找不到十二少,最後從報章記錄得知十二少沒有死,而從十二少的兒子口中得知,十二少獲救後與淑賢結婚,但敗光家產。現時77歲的十二少貧窮潦倒,在片場中以從事臨時演員為生,與兒子不相往來。如花最終在片場找到了十二少。看見貧窮潦倒的十二少,如花將十二少當年贈予她的胭脂扣歸還後,心死流淚離開了不屬於她的人世間。
演 員 |
角 色 |
備註
|
梅艷芳 |
如花 |
與陳振邦相愛,但遭其母親反對,與陳振邦殉情,但陳振邦被救活而獨自在陰間等著愛人 袁永定、楚娟之人間好友
|
張國榮 |
陳振邦(十二少) |
與如花相愛,但遭母親反對,與如花殉情,最後被救活 程淑賢之夫,與其育有一子 老年時窮困潦倒,在電視城做臨記
|
萬梓良 |
袁永定 |
凌楚絹之男友 因同情如花而幫助其找到陳振邦
|
朱寶意 |
凌楚絹 |
袁永定之女友 因同情如花而幫助其找到陳振邦
|
朱瑞棠 |
陳父 |
(客串)
|
譚倩紅 |
陳母 |
(客串)
|
溫碧霞 |
程淑賢 |
(客串)陳振邦之妻,與其育有一子
|
劉家榮 |
片場導演 |
(客串)
|
惠英紅 |
片場女演員 |
|
謝賢 |
嫖客 |
(客串)
|
汪禹 |
|
(客串)
|
電影歌曲[編輯]
主題曲[編輯]
取景地[編輯]
- 電影的英文名稱Rouge(字面意思是胭脂、口紅)是指現代口紅出現前,婦女用細長紙片染上紅色色素,然後用嘴唇抿住紙片,讓顏色附於唇上。如花在影片開始時便是用此方法抹上口紅。
- 片中男主角陳振邦稱為「十二少」,但事實上他在家中排行第二。這是1930年代時的習俗,流行於望族之間,讓人聽來人丁旺盛一點。
- 據悉陳振邦原本的戲份相當少,但因導演關錦鵬很喜歡這個角色,所以要求李碧華加了陳振邦的戲份。(註:張國榮曾於《今夜不設防》提及過。)
- 關錦鵬於DVD中收錄的訪談中講及電影中的青樓「綺紅樓」乃於澳門取景,原為一家舊式旅館。
- 依據張國榮本人於1988年在演唱會上的說法,關於吞鴉片服毒自殺那場戲中的道具鴉片,其實是麥芽糖加巧克力。
- 根據關錦鵬本人於2013年在《懷念梅艷芳演唱會》上對何韻詩的訪問,梅艷芳因為特別鍾愛如花的角色,所以她願意等待拍攝,而鄭少秋(十二少)、劉德華(永定)和鍾楚紅(楚娟)因為等檔期等太久,官宣退出劇組;關錦鵬亦在商業電台一訪問中表示,梅艷芳當時為嘉禾演員,張國榮為新藝城演員,故梅豔芳為新藝城拍攝一部電影《開心勿語》,換取張國榮可以拍攝胭脂扣。
- 監製成龍曾因看試片時睡著,一口咬定該片沉悶,在沒有通知導演關錦鵬下,找來創作總監及剪接師打算重新剪過,甚至提議補拍一些鏡頭,以增加「商業元素」關錦鵬得知此事後,曾和李碧華一同前往嘉禾總部找陳自強理論,及後由於該版本已獲金馬獎六項提名,並獲得三個獎項,最後順利以該版本在港上映。[10]
- 第三十三屆亞太影展(1988年)於泰國普吉島舉行,最佳影片得主為台北代表團作品《稻草人》,最佳女主角陸小芬,獲獎作品是《桂花巷》。《胭脂扣》並不在最終得獎名單中。第三十四屆亞太影展(1989年)於印尼雅加達舉行,最佳女主角由陸小芬蟬連,獲獎作品《晚春情事》。
參考資料[編輯]
外部連結[編輯]
|
---|
| | | 1960年代 | |
---|
| 1970年代 | |
---|
| 1980年代 | |
---|
| 1990年代 | |
---|
| 2000年代 | |
---|
| 2010年代 | |
---|
| 2020年代 | |
---|
|
|
---|
| | | 錄音室專輯 | |
---|
| 單曲 |
- 強吻之前 (1983)
- 白色新娘(1983)
- We'll Be Together(1988)
- 醉人情懷(1988)
- 愛我便說愛我吧(1989)
- 我們不哭了(1996)
|
---|
| 實況專輯 |
- 百變梅艷芳再展光華87-88演唱會(1988)
- 百變梅艷芳夏日耀光華演唱會90(1990)
- 梅艷芳一個美麗的迴響演唱會(1995)
- 芳蹤乍現台北演唱實錄(1997)
- 梅艷芳極夢幻演唱會2002(2002)
- Anita Classic Moment Live(2003)
- 百變梅艷芳告別舞台演唱會(2006)
- Mui Music Show(2013)
|
---|
| 精選輯 |
- 情幻一生(1993)
- 變(1993)
- 皇者之風(1993)
- 戲劇人生(1993)
- 情歌(1998)
- 情歌2(1998)
- 眾裡尋芳45首(2001)
- 梅‧憶錄(2004)
- 永遠的梅艷芳(2004)
- Faithfully(2009)
- 追憶似水芳華(2013)
|
---|
| 套裝 |
- Anita Collection 1985-1989(2013)
- Anita Collection 1983-1997(2016)
|
---|
| 致敬專輯 | |
---|
| 電影作品 | |
---|
| 名曲 | |
---|
| 相關作品 | |
---|
| 改編作品 | |
---|
| 相關其他主要人物 | |
---|
|
|
---|
| 1980年代 | |
---|
| 1990年代 | |
---|
| 2000年代 | |
---|
| 2010年代 | |
---|
| 2020年代 | |
---|
| |
|
|
---|
| 1980年代 | |
---|
| 1990年代 | |
---|
| 2000年代 | |
---|
| 2010年代 | |
---|
| 2020年代 | |
---|
| |
|
|
---|
| 1980年代 | |
---|
| 1990年代 | |
---|
| 2000年代 | |
---|
| 2010年代 | |
---|
| 2020年代 | |
---|
| |
|
|
---|
| 1980年代 | |
---|
| 1990年代 | |
---|
| 2000年代 | |
---|
| 2010年代 | |
---|
| 2020年代 | |
---|
| |
|
|
---|
| 1980年代 | |
---|
| 1990年代 | |
---|
| 2000年代 | |
---|
| 2010年代 | |
---|
| 2020年代 | |
---|
| |
|
|
---|
| 1980年代 | |
---|
| 1990年代 | |
---|
| 2000年代 | |
---|
| 2010年代 | |
---|
| 2020年代 | |
---|
| |
|
|
---|
| 1-10 | |
---|
| 11-20 | |
---|
| 21-30 | |
---|
| 31-40 | |
---|
| 41-50 | |
---|
| 51-60 | |
---|
| 61-70 | |
---|
| 71-80 | |
---|
| 81-90 | |
---|
| 91-103 | |
---|
|
|
---|
| 1-10 | |
---|
| 11-20 | |
---|
| 21-30 | |
---|
| 31-40 | |
---|
| 41-50 | |
---|
| 51-60 | |
---|
| 61-70 | |
---|
| 71-80 | |
---|
| 81-90 | |
---|
| 91-101 | |
---|
|
|
---|
| 1-10 | |
---|
| 11-20 | |
---|
| 21-30 | |
---|
| 31-40 | |
---|
| 41-50 | |
---|
| 51-60 | |
---|
| 61-70 | |
---|
| 71-80 | |
---|
| 81-90 | |
---|
| 91-100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