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姓是一個東亞文化圈的姓氏,在古籍《百家姓》中排名第68位。值得注意的是「薛」與「薜」的寫法相當接近。
「薛」主要源出有三:
薛姓發源於今山東境內,後沿黃河向西遷徙,早期分布於高平、沛國、汝南、河東等地,並以四郡為郡望,河東最盛。魏晉時一部分薛姓人士南下,進入了閩浙。唐末居於河南的薛姓又有一部分南移,並直達廣東;清初薛姓人士登陸台灣開墾土地。
歷史名人[編輯]
- 薛居州:宋國大夫 (戰國)
- 薛廣德:漢御史大夫
- 薛綜,東吳學者
- 薛安都:南北朝時期將領;仕南朝宋為建武將軍,封南鄉縣侯。
- 薛道衡:歷仕北齊、北周。隋朝建立後,任內史侍郎,加開府儀同三司。煬帝時,出為番州刺史,改任司隸大夫。後為煬帝所殺。他和盧思道齊名,在隋代詩人中藝術成就最高。有集30卷,已佚。今存《薛司隸集》1卷。《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錄存其詩20餘首,《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錄存其文8篇。
- 薛萬徹唐初將軍。京兆咸陽(今陝西咸陽東北)人,原籍敦煌(今屬甘肅)。薛萬均弟。與兄同自幽州降唐。授車騎將軍,事太子李建成。玄武門之變時,率宮兵力戰,直趨秦王府,眾示以太子首,乃逃入南山。太宗屢次遭人招諭,始出。貞觀三年(629),以行軍總管從李靖擊破突厥頡利可汗。後又副李績擊薛延陀。尚高祖女丹陽公主,遷右武衛大將軍。貞觀末,率兵從萊州浮海攻高麗。屢立戰功,而任氣不能下人,遂以怨望遭貶謫,旋還。高宗時,以與房遺愛等謀擁立荊王李元景,被殺。
- 薛仁貴:少貧賤,以田為業。善騎射,貞觀年間隨唐太宗征遼東,所向披靡。唐高宗時屢破高麗、契丹、突厥,而立奇功,官拜本衛大將軍,封平陽郡公。永淳二年卒,贈左驍衛大將軍、幽州都督。後世據其功勛,編撰雜劇與演義。
- 薛訥:唐朝名將、左武衛大將軍薛仁貴之子;則天時為攝左武威衛將軍、安東道經略,幽州鎮守經略節度大使;節度使之名從薛訥始;玄宗時任薛訥左羽林軍大將軍。
- 薛濤:唐長安人,知音律,工詩文,有才情,為一代名妓。晚年居浣花溪,能製松花紙與深紅小粉箋,裁書供吟,酬獻賢傑,時人稱為薛濤箋。著有詩集一卷。
- 薛稷:唐朝畫家 官至太子少保,禮部尚書。與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並稱初唐四大書家
- 薛奕:歷史上科考的首位武狀元。
- 薛紹彭:宋書法家, 字道祖。 號翠微居士。長安人。
- 薛居正:宋朝宰相, 著二十四史之舊五代史。
- 薛瑄:明朝理學家, 官至大理少卿。
現代名人[編輯]
其他有關條目[編輯]
|
|
1~25位 |
|
|
26~50位 |
|
|
51~75位 |
|
|
76~100位 |
|
|
2016年6月30日中華民國內政部戶政司戶籍資料統計,黃/黄、溫/温、鍾/鐘分別統計
|
|
|
|
1~25位 |
|
|
26~50位 |
|
|
51~75位 |
|
|
76~100位 |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負責的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數據,蕭與肖、戴與代、閻與閆、邱與丘、傅與付等分別統計。來源:武潔、楊建春. 張、王、李、趙誰最多——2010年人口普查姓氏結構和分布特點[J]. 中國統計 (中國統計出版社). 2014年第6期(總390期): 21–22.
另見: 中國姓氏排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