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謝爾蓋·拉赫曼尼諾夫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謝爾蓋·拉赫曼尼諾夫
Серге́й Васи́льевич Рахма́нинов
1921年
羅馬拼音Sergéy Vasíl'yevich Rakhmáninov
英文名Sergei Vasilyevich Rachmaninoff
出生1873年4月1日儒略曆3月20日]
 俄羅斯帝國諾夫哥羅德省謝苗諾沃
逝世1943年3月28日(1943歲—03—28)(69歲)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比佛利山
國籍 俄羅斯
 美國
知名作品三部交響曲、四部鋼琴協奏曲,交響詩《死之島》、管弦樂《交響舞曲英語Symphonic Dances (Rachmaninoff)》、24首鋼琴前奏曲英語Preludes (Rachmaninoff)、18首音畫練習曲、鋼琴與樂隊《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歌劇《阿列科英語Aleko (Rachmaninoff)》等
所屬時期/樂派浪漫主義
擅長類型鋼琴協奏曲、管弦樂、鋼琴獨奏曲、藝術歌曲
簽名

謝爾蓋·瓦西里耶維奇·拉赫曼尼諾夫俄語Серге́й Васи́льевич Рахма́нинов羅馬化Sergéy Vasíl'yevich RakhmáninovIPA:[sʲɪrˈɡʲej vɐˈsʲilʲjɪvʲɪtɕ rɐxˈmanʲɪnəf],英語:Sergei Vasilyevich Rachmaninoff[註 1],1873年4月1日儒略曆3月20日]—1943年3月28日)是一位出生於俄國作曲家指揮家鋼琴演奏家,1943年臨終前入美國籍。拉氏是20世紀最偉大的作曲家和鋼琴家之一。他的作品甚富斯拉夫民族色彩,充滿激情、旋律優美,其鋼琴作品更是以難度見稱。

生平

[編輯]

1873年4月1日,拉赫曼尼諾夫誕生於俄國的大諾夫哥羅德附近的謝苗諾沃(Семёново),出身於地主家庭,家境富裕,父母皆為業餘鋼琴演奏家,母親是他的第一位鋼琴教師。拉赫曼尼諾夫從四歲開始習琴,然而最初並無突出的表現。

由於家道中落,拉赫曼尼諾夫一家遷往聖彼得堡。1882年,拉赫曼尼諾夫入讀當地的聖彼得堡音樂學院,1885年經介紹往莫斯科拜入尼古拉·茲韋列夫門下接受鋼琴訓練,並在這位嚴師的指導之下建立了影響他大半生的音樂能力。

10歲時的拉赫曼尼諾夫

艱苦的訓練,令拉赫曼尼諾夫不久便展露出他的天份:他編寫的歌劇《Aleko》獲獎;19歲時,編寫了著名的《升c小調鋼琴前奏曲》,成為他於樂壇上的代表作;同年更完成他的《第一鋼琴協奏曲》。1892年,拉赫曼尼諾夫於莫斯科音樂學院第一榮譽畢業,並開始他的作曲生涯。

1897年,拉赫曼尼諾夫《第一交響樂》的首演招來劣評如潮,令他受到很大打擊,他亦因而無法集中精神作曲。後來經了解,由於當天的指揮亞歷山大·格拉祖諾夫並無充份練習,再加上指揮於演奏時醉酒,以致整個首演表現得一塌糊塗。但拉赫曼尼諾夫並未因而振作起來,往後的數年更因此停產,直至得到心理治療師尼可萊·達爾英語Nikolai Dahl的醫治,才重拾自信。1900年,拉赫曼尼諾夫完成他的《第二鋼琴協奏曲》,並以此獻給尼可萊·達爾,他更親自於首演中擔任鋼琴獨奏。該次演出為大眾所接納,令《第二鋼琴協奏曲》成為大眾喜愛的作品。

拉赫曼尼諾夫除作曲外,亦是一位傑出的指揮家,他於1904年擔任莫斯科大劇院的指揮。在俄國,他被譽為最傑出的歌劇指揮。1906年,由於俄國政治上的動盪(見「1905年俄國革命」),拉赫曼尼諾夫舉家離開俄國暫居義大利,後來再遷往德國德勒斯登,期間他編寫著名的《第二交響樂英語Symphony No. 2 (Rachmaninoff)》,並於歐洲多國巡迴指揮。

1909年,拉赫曼尼諾夫第一次往美國表演,他為表演更編寫了被譽為最困難的《第三鋼琴協奏曲》,令他在美國大受歡迎。回到俄國後,拉赫曼尼諾夫擔任莫斯科愛樂交響樂團的指揮,成為當地樂界舉足輕重的人物。

1914年,俄國政治十分動盪,不少劇院為免受暴民破壞而關閉,最初拉赫曼尼諾夫並無離開祖國之意,但由於他出身富裕家庭,又曾是地主,拉赫曼尼諾夫開始意識到周圍的危險。1915年初,以兩週的時間完成十五首東正教徹夜禱英語All-Night Vigil (Rachmaninoff)》的聖詩譜曲,並於3月在莫斯科首演,大獲成功,被譽為拉赫曼尼諾夫最傑出的作品,甚至整個東正教會無伴奏合唱的巔峰成就。1917年,拉赫曼尼諾夫獲邀到瑞典演出,他乘此良機舉家離開俄國,最終於1918年移居美國。為謀生計,拉赫曼尼諾夫開始其鋼琴演奏生涯,在他人生餘下的廿多年裡,於美國及歐洲各地演奏,但卻再無踏足祖國的機會。

1931年,拉赫曼尼諾夫於瑞士琉森湖邊置業,按照舊居模樣佈置,並編寫了以鋼琴及交響樂演奏的《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

拉赫曼尼諾夫曾經說過:「我感到我工作時比閒散時更強,所以我祈求上帝讓我工作到生命的最後一天。」六十九歲時,拉赫曼尼諾夫仍不停四處演出,直至於1943年2月才因身體不適被逼停止下來,診斷出患了黑色素瘤,返回美國治療。同年3月,拉赫曼尼諾夫病情惡化,無法進食,到了3月26日更陷入昏迷狀態。一群音樂家聯名以電報預祝他的七十歲大壽,可惜他卻無緣慶祝自己的誕辰,最終於1943年3月28日於加利福尼亞辭世,葬於當地。葬禮上按照遺願,演出了他的《徹夜禱》,包括他生前最喜愛的第五首:《主啊,讓你的僕人安詳離去》(俄語:Нынѣ отпущаеши...)。

重要作品

[編輯]

拉赫曼尼諾夫編寫了五首以鋼琴交響樂協奏的作品,分別為四首鋼琴協奏曲及《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Rhapsody on a Theme of Paganini),其中以第2號鋼琴協奏曲第3號鋼琴協奏曲最著名,《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中一段行板(第18變奏段)更是膾炙人口之作,被電影《似曾相識》(Somewhere in Time)採納為背景音樂;而第2號鋼琴協奏曲第二樂章則被著名歌曲《All by Myself英語All by Myself》所採用。

鋼琴獨奏方面,最著名的包括有升c小調前奏曲英語Prelude in C-sharp minor (Rachmaninoff),G小調前奏曲(作品23,第5號),第2號鋼琴奏鳴曲等。然而作曲家曾經表示後悔寫作升c小調前奏曲英語Prelude in C-sharp minor (Rachmaninoff)(因為在當時,人們總是要求作曲家在音樂會上用這首前奏曲作結),而G小調前奏曲則具備拉赫曼尼諾夫最典型的俄國風格。

拉赫曼尼諾夫亦曾把多首古典音樂作品改編成鋼琴獨奏版本,較著名的有巴哈的前奏曲、里姆斯基-科薩科夫大黃蜂的飛行弗里茨·克萊斯勒愛之悲日語愛の悲しみ愛之喜日語愛の喜び (クライスラー)等。

拉赫曼尼諾夫曾編寫多首交響樂作品。第1號交響曲英語Symphony No. 1 (Rachmaninoff)對拉赫曼尼諾夫而言是失敗之作,他甚至把手稿撕毀,直至他死後,整份樂譜才被發現收藏於列寧格勒音樂學院中,至1948年才於美國作第二次公演以紀念拉赫曼尼諾夫逝世五週年。然而,第2號交響曲英語Symphony No. 2 (Rachmaninoff)第3號交響曲英語Symphony No. 3 (Rachmaninoff)仍是十分出名的作品,且是世界各大交響樂團的保留曲目。拉赫曼尼諾夫亦曾編寫多首交響詩,如《死之島》(Isle of the Dead)、《石頭英語The Rock (Rachmaninoff)》(The Rock)、《交響舞曲英語Symphonic Dances (Rachmaninoff)》(Symphonic Dances)等。

拉赫曼尼諾夫亦有編寫三首聲樂作品:《徹夜禱》、《聖金口約翰事奉聖禮英語Liturgy of St. John Chrysostom (Rachmaninoff)》及聲樂交響曲《英語The Bells (symphony)》。《短歌英語Vocalise (Rachmaninoff)》(Vocalise)更被改編成不同樂器的獨奏曲。

軼事

[編輯]
  • 鋼琴對小時候的拉赫曼尼諾夫是一件懲罰工具,據說其母懲罰小拉赫曼尼諾夫時,會要求他坐在鋼琴底下。
  • 拉赫曼尼諾夫的身材高大,擁有一雙巨大的手,左手能輕易按到跨十二度的鍵盤,故此並非所有人能演奏他的作品。他的身材可能與一種名為馬凡氏症候群遺傳病有關,患者其中一個症狀是修長的四肢及手指。
  • 拉赫曼尼諾夫曾居於其師茲韋列夫的寓所內,由於同學們練習的聲音過份嘈吵,拉赫曼尼諾夫向其師要求一個較寧靜的環境以專心作曲而引發爭執,最終令兩師徒拆夥。(*另一說法為前途問題上的分歧:老師茲韋列夫一心栽培拉赫曼尼諾夫成為出色的鋼琴家,然而年青的拉赫曼尼諾夫只希望專心發揮作曲才能。)
  • 拉赫曼尼諾夫於莫斯科音樂學院畢業時,獲評審委員一致推舉為第一榮譽畢業生,其師茲韋列夫亦是評審委員之一。茲韋列夫於畢業禮時,更以金錶作為賀禮贈予拉赫曼尼諾夫,兩師徒亦冰釋前嫌,此金錶亦成為拉赫曼尼諾夫珍而重之的物品。
  • 拉赫曼尼諾夫接受心理治療時,其治療師尼古拉·達利英語Nikolai Dahl要求他每天接受診治,拉赫曼尼諾夫每次均需坐於漆黑的房間內,聽治療師不停重複說:「你將開始創作協奏曲…你會工作得稱心如意…你的協奏曲會是最好的…」拉赫曼尼諾夫最終於診療期末時,完成了著名的《第二鋼琴協奏曲》。
  • 拉赫曼尼諾夫於1902年與表姐Natalia結婚,其義大利籍的妻子亦是畢業於莫斯科音樂學院的鋼琴家。
  • 拉赫曼尼諾夫喜歡於安靜的環境創作,他曾說:「沒有比安靜獨處對我更有幫助。」
  • 「拉赫曼尼」在俄語有「揮霍無度」之意,拉赫曼尼諾夫之父正是一個胡亂揮霍的賭徒,最後更典當家業,棄妻兒不顧。
  • 水星上位於27.6° N, 302.4° W的隕石坑以他的名字命名[1]

注釋

[編輯]
  1. ^ 也常寫作Rachmaninov或Rakhmaninov。

參考資料

[編輯]
參照
  1. ^ Rachmaninoff. USGS. [July 17,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08). 
書目
  1. D'Antoni, Claudio A. Rachmaninov - Personalità e poetica 2003 Roma, Bardi Editore, pp. 400;ISBN 9788888620060
  2. D'Antoni, Claudio A. Dinamica rappresentativa del ’suono-parola』- La 』drammaturgia compressa』 delle Romanze di Rachmaninov pp. 480(only available on www.ilmiolibro.it)2009 Roma
  • Smith, J.(1995). The gift of music: great composers and their influence. Crossway Books. ISBN 0-89107-869-X
  • Walker, R.(1980). The illustrated lives of the great composers: Rachmaninoff. Cherry Lane Music. ISBN 0-89524-208-7

參見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

樂譜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