軋箏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軋箏,南方又稱作軋琴,是中國傳統弦樂器。其歷史悠久,據《舊唐書·音樂誌》載:「軋箏,以竹片潤其端而軋之。」宋代陳暘《樂書》記載:「唐有軋箏,以竹潤其端而軋之,因取名焉。」[1]形制與類似,為長方形共鳴箱,面板上張弦數根,用細長竹片擦弦以拉奏。

明代朱載堉《明·鄭氏子瑟譜》中曰:「今官箏十五弦,而世多用十四弦者」。南宋時,軋箏一度易名「蓁」[2]時期,軋箏為「七弦七柱」,顧瑛《玉山璞稿·斯歌二首》詩中曰:「錦箏彈盡鴛鴦曲,都在秋風十四弦」。[3]隨著歷史變遷,至清代,形制無變化,唯弦數由7根增至9根。[4]現代的軋箏經改良,以鋼絲為弦,共十一條,音域可達兩個八度以上。[5]

另外,軋箏傳至朝鮮半島越南後,逐漸演變為牙箏,進而融入韓文化和越文化。傳至琉球後則演變成提箏。在越南,這種樂器曾在順化宮廷雅樂中使用,但不再使用。

參考[編輯]

  1. ^ 陳暘《樂書》卷一百四十六
  2. ^ 陳元靚《事林廣記》說:「蓁,形如瑟,二頭俱方,七弦七柱,以竹潤其端而軋之」
  3. ^ 轧筝复原以及轧筝过去的故事. 
  4. ^ 《大清會典》記載:「軋箏三尺二寸有餘。弦數十,以木桿軋之。」;《御製律呂正義後編》下:「箏似瑟而小,十四弦。……通體用桐木金漆,四邊繪金夔龍,梁及尾邊用紫檀,弦孔用象牙為飾……今箏十一弦則五聲二變為七,倍之十一也」
  5. ^ 中國民族音樂在線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