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可信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郭可信(1923年8月23日—2006年12月13日)[1],男,祖籍福建福州,生於北京,中國金屬學家、物理學家和晶體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外籍院士,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生平[編輯]

郭可信祖籍福建福州,1923年出生於北平(今北京)。[2]小學時求學於南崗喇嘛台第十七小學,並於1941年從重慶南開中學畢業,考入國立浙江大學化學工程繫念書。1946年郭可信大學畢業,獲得工學學士學位。1947年,郭可信考取公費留學名額赴瑞典留學,在瑞典皇家理工學院物理冶金系學求學,並在瑞典烏普薩拉大學從事合金鋼中碳化物及金屬間化合物的X射線及電鏡結構研究工作。1955年12月至1956年3月,郭可信在荷蘭皇家工學院物理化學系從事白錫轉變為灰錫的單晶X射線研究。1956年7月,郭可信回到中國,進入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工作,先後擔任研究員、副所長,亦曾任北京電子顯微鏡研究所所長。1980年4月,郭可信出任中國科學院瀋陽分院副院長,同年與錢臨照、柯俊等科學家發起創建了中國電子顯微鏡學會。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學部委員(院士)和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外籍院士。1983年5月至1988年6月,郭可信出任中國科學院瀋陽分院院長。1985年至1993年,郭可信擔任中國科學院北京電子顯微鏡開放實驗室主任。1991年,郭可信當選日本金屬學會榮譽會員和印度材料學會榮譽會員。1993年至2006年,郭可信擔任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1997年至2000年,郭可信擔任亞太電子顯微鏡學會聯合會副主席(1992-1996年曾任主席)。2006年12月13日,郭可信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因病逝世,享年83歲。

郭可信在瑞典留學期間就取得多項研究成果,在合金鋼碳化物結構方面做出了原創性的工作,代表論文已列為國際經典文獻。回國後繼續從事金屬材料研究工作。20世紀60年代初,與其他研究人員一同率先開拓了透射電鏡顯微結構研究工作。20世紀70年代以來,郭可信一方面在電子衍射圖的幾何分析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另一方面在電子衍射圖自動標定的電腦程式設計,特別是將「約化胞」用於電子衍射標定未知結構的分析研究工作,幫助中國在這一技術上成功達到國際水平。1980年以來,郭可信在中國國內率先引入高分辨電子顯微鏡,開始從原子尺度直接觀察晶體結構的研究。1985年春,在郭可信指導下,其學生張澤發現了Ti-Ni-V二十面體准晶,而他們共同的研究成果「五次對稱性及Ti-Ni准晶相的發現與研究」在1987年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87年,郭可信首先發現八重旋轉對稱准晶。1988年,郭可信首先發現穩定的Al-Cu-Co十重旋轉對稱准晶及一維准晶。1997年-2000年,郭可信指導研究團隊獲得了准晶覆蓋理論的實驗證據。

郭可信亦為中國材料科學、晶體學、電子顯微學的發展培養了大量優秀人才,共培養了100餘名研究生,其中三人(葉恆強、張澤、萬立駿)已經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社會兼職[編輯]

1980年9月至1987年1月,郭可信曾任遼寧省科學技術協會主席一職,亦曾長期擔任中國電子顯微鏡學會會長(1982年-1996年),並曾擔任亞太電子顯微鏡學會聯合會主席(1992-1996年)和副主席(1997-2000年)。

榮譽[編輯]

1980年,獲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並於同年當選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外籍院士,獲頒瑞典皇家理工學院技術科學榮譽博士學位。[2][3]1987年,郭可信帶領研究團隊使我國准晶研究位於國際前列並因此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1993年獲得第三世界科學院物理獎。1994年獲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參考文獻[編輯]

  1. ^ 郭可信院士生平 (PDF). 紐約大學醫學院. [2021-05-2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5-26) (中文). 
  2. ^ 2.0 2.1 深切悼念郭可信先生 (PDF). 紐約大學醫學院. [2021-05-2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5-26) (中文). 
  3. ^ 何梁何利基金. www.hlhl.org.cn. [2021-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02)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