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媚比琳
(重新導向自 Maybelline)
本條目部分連結不符合格式手冊規範。跨語言連結及章節標題等處的連結可能需要清理。(2015年12月11日) |
本條目的內容翻譯自英語維基百科,需要校對翻譯。 |
媚比琳 | |
---|---|
Maybelline | |
![]() |
|
公司類型 | 私人公司 |
成立 | 1915年 |
創辦人 | Thomas L. Williams |
總部 | ![]() |
標語口號 | Make It Happen |
業務範圍 | 世界各地 |
產業 | 化妝品 |
產品 | 化妝品、護膚品 |
母公司 | 歐萊雅公司(L'Oréal) |
網站 | (繁體中文)Maybelline |
媚比琳(英文:Maybelline)是一個化妝品牌,創辦於1915年,已經有百年品牌歷史,現時由歐萊雅公司全資擁有。在世界90多個國家及城市中,「媚比琳紐約」已經成為對女性生產化妝品及護膚品的公司。
歷史[編輯]
1917年,T.L. Williams看到他妹妹用凡士林塗抹在睫毛上,啟發他的靈感,將凡士林與炭粉調製成睫毛膏推出第一支公開銷售的的睫毛膏,結合他妹妹的名字(Mabel)和凡士林(Vaseline)的英文名稱,將公司取名為Maybeline。
媚比琳是世上第一個生產「自動睫毛液」的廠商,當時的商品名為「Ultra Lash」。
1967年,T.L. Williams將公司被售與在田納西州孟菲斯市的Plough, Inc. (即今日的Schering-Plough)。因此,公司的整個化粧品生產線在短短一週內從芝加哥搬到孟菲斯市。1975年,公司再把工廠遷往阿肯色州首府小石城,直到今日依然在那裡。1990年,Schering-Plough把媚比琳售與紐約一家投資公司──Wasserstein Perella,因此媚比琳的總部又再遷往紐約,儘管他們的運作總部雖然仍留在孟菲斯市,直到有關地址於1996年售出為止。
品牌標語[編輯]
- "Maybe She's Born With It. Maybe It's Maybelline." (1991至今)
- "The power is in your hands." (把握屬於你的美)
Make It Happen
代言人[編輯]
亞洲[編輯]
巴西[編輯]
印度[編輯]
香港[編輯]
中國[編輯]
韓國[編輯]
美國[編輯]
- 台灣模特兒吳宜樺(i-hua)
- Lynda Carter
- 超模克莉絲蒂·杜靈頓
- Josie Maran
- Erin Wasson
- 阿德瑞娜·利瑪
- Tomoko Frazier
- 茜蒂·諾哈麗莎
- Fasha Sandha
- 女演員莎拉·蜜雪兒·吉蘭
- Melina Kanakaredes
- Kristin Davis
- 美國模特兒Erin Wasson
- 美國模特兒Emily Didonato
外部連結[編輯]
- Maybelline台灣官方網站(中文)
- 台灣媚比琳的Facebook專頁
- YouTube上的媚比琳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