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复帖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陆机《平复帖》卷
禁止出境展览文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公布
时代西晋
现藏故宮博物院
入录2012年[1]

平复帖西晋文学家、书法家陆机写给友人的一通私人信札,是中国书法史上传世名家法帖中年代最早的一件,书写年代距今已超过1700年。原帖高23.7厘米,宽20.6厘米,纸本,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2]

流传[编辑]

《平复帖》的流传,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末,收入《晋贤十四贴》中,曾为鉴赏家殷浩收藏。此后流入五代末、初高官王溥手中。他的孙子王贻永又将书帖卖给了书画家、驸马李玮。李玮死后,《平复帖》流入宋御府,字帖四角盖有双龙、“政和”、“宣和玺印,在《宣和书谱》中也有相关记载。

此后不知何时流出御府,但初到明代,《平复帖》都在民间流传。万历年间,流入收藏家韩世能手中。韩世能去世后,他儿子将其卖给好友张丑。张丑于明清易代之时去世,之后书帖落入一个古董商人手中,一些元代人的观款题跋被切割下来配在其他赝品书画上。之后历经冯诠之梁清标安岐之手,在安岐死后经傅恒中介卖与乾隆帝弘历

不久,弘历将其送给母亲钮钴禄氏,庆贺其六十大寿。钮钴禄氏死后,将《平复帖》遗赐给成亲王永瑆。永瑆曾孙载治去世后,两个儿子年幼,光绪帝载湉恭亲王奕䜣代管治王府事务。奕䜣以载治儿子年幼为理由,声称要代为保管《平复帖》,从此占为己有,后传至奕䜣之孙溥儒

溥儒曾将收藏的唐代韩干照夜白图》卖给古董商,后被转卖到英国张伯驹为阻止《平复帖》也被卖到国外,希望从溥儒手中买下书帖,但付不起溥儒出价的20万元。1937年,溥儒因操办母亲丧事,急需用钱,而当时卢沟桥事变后时局动荡,银行取款有限制,于是张伯驹在傅增湘中介下,以4万元的价格买下了《平复帖》。张伯驹在抗日战争中逃往陕西,书帖时刻藏在身边衣物中。1956年,张伯驹将《平复帖》、杜牧张好好诗》卷、蔡襄自书诗》卷捐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平复帖》从此入藏故宫博物院[3][4]

释文[编辑]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平復帖》

《平复帖》文字繁难,张丑只释出了14字。[5]傅增湘在帖后跋中说:“九行八十四字,字奇古不可尽识。”[6]启功第一个释读出《平复帖》全文。[3]其释文比较完整、准确,为海内外所公认。[7]释文如下[5]

前三句提到彥先(賀循)的病况,幸而有儿子可以侍奉。次三句提到(吴)子杨来拜访,举动比从前大有不同,值得称许。末句提到夏(伯)荣因寇乱阻隔,没有消息。

也有人在启功释文的基础上对个别字的解释提出不同看法。如根据居延汉简的写法,将第二行末一字与第三行第一字(启功释“承使”)释为“年大”。 [8]又如文中两个“復”、两个“初”、三个“不”、两个“前”、两个“之”字写法都一致,而第二行第十字和第三行第五字(启功释“為”)写法差别较大,因此将后一字释为“有”字。[7]

书体[编辑]

《平复帖》的书法体势,属于原生态的旧体章草(不同于后代规范章草)向今草过渡的代表,保留了隶书的笔意,继承了简牍章草的简率,又体现出今草的流便,融汇多种书体之美。[8]《平复帖》中的章草、今草元素自然地融合,毫不生硬造作,字形世俗而气象雅逸,成为“章今结合部诸多写法之集大成者”。[9]

技法[编辑]

《平复帖》写在粗厚的纸之上。启功认为用的是秃。有学者[9]则认为是作者追求汉代以前的圆浑书风,不见得是秃笔所书。

用笔以篆隶笔意为基调,圆转居多,方折较少。弧曲线型占据绝对优势,如横折都写作弧形,方折的竖折只出现几次,竖画不垂直而呈弧形,平直线条只有少数横画。线质厚重多过轻细,笔速迟缓多过迅疾,形态质朴多过灵巧,运笔扭动、绞转多过提按顿挫。

结体原则更接近今草。体势从扁横变成纵竖,许多字形也从章草变为今草写法,大多数字形向左上倾斜,左右结构往往左高右低。

章法上,字与字之间大小不一、反差明显,一行当中的字左右自然摆动,相邻两行间的字横向交错而不对齐。全篇笔触、线型、结体、格调协调统一,形成通篇连续的贯通之势。[8][9]

评价[编辑]

张丑:“《平复帖》最奇古,与索幼安《出师颂》齐名。惜剥蚀太甚,不入俗子眼。然笔法圆浑,正如太羹玄酒,断非中古人所能下手。”[10]

傅增湘:“墨色有绿意,笔力坚劲倔强,如万岁枯藤。”[6]

启功:“这一帖是晋代大文学家陆机的集外文,是研究文字变迁和书法沿革的重要参考品,更是晋代人品评人物的生动史料。”[5]

参考资料[编辑]

  1. ^ 关于发布《第二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书画类)》的通知. 国家文物局. 2012-06-26 [2019-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3). 
  2. ^ 故宫博物院. 晋陆机平复帖. 北京: 紫禁城出版社. 2008. ISBN 978-7-80047-721-8. 
  3. ^ 3.0 3.1 王世襄. 西晋陆机平復帖流傳考略. 文物参考资料. 1957, (01): 12-14. 
  4. ^ 张伯驹. 陆士衡平复帖. 张伯驹 (编). 春游琐谈. 郑州: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84: 7-8. CSBN 10219·59. 
  5. ^ 5.0 5.1 5.2 启功. 《平复帖》说并释文. 书法世界. 2004, (02): 63-64. 
  6. ^ 6.0 6.1 平复帖全卷章草. 中华珍宝馆. [2019-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0). 
  7. ^ 7.0 7.1 朱增泉. 《平复帖》释文质疑. 中国书法. 2014, (15): 180-182. 
  8. ^ 8.0 8.1 8.2 王世征. 译注·技法解析. 陆机·平复帖. 北京: 荣宝斋出版社. 2014: 6-12. ISBN 978-7-5003-1717-3. 
  9. ^ 9.0 9.1 9.2 王晓光. 东汉魏晋章草今草演进试探——以陆机《平复帖》为中心. 王琪森 (编). 《平复帖》暨二陆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上海: 文汇出版社. 2009: 1-21. ISBN 978-7-80741-705-7. 
  10. ^ 张丑. 清河书画舫.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