褌 (日式)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褌 (和服)

(日语:ふんどし Fundoshi */?)是日本一種傳統的內褲樣式,在中國也被稱作兜襠布。褌一般是一段兩側有窄長布條的長寬布條,透過一定穿著方式用於遮擋私部。

褌的來歷有南部起源說和大陸起源說等說法,但迄今沒有一個統一信服的來歷。南部起源說的依據在於東南亞地區、波西米亞地區和南美地區都有類似六尺褌的服裝出現,如台灣達悟族即有類似的傳統丁字褲服飾。而大陸起源說則認為日本的褌是來自中國的“犢鼻褌”,這是一種形狀像牛鼻子而類似日本褌的服裝。日本祭典中,所採用的六尺褌可以視為南方起源說的有力證據;越中褌的起源,有多種說法,其中包括為細川越中守三齋所發明,亦有越中一帶遊女發明。[1]

簡介[编辑]

“褌”由意符“衣”和聲符“軍”組成。從「衣」表示和衣服有關,「軍」標示讀音。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㡓,幒也。《方言》:『褌、陳楚江淮之閒謂之䘴。』《釋名》:『褌、貫也。貫兩腳上繫腰中也。』按今之套褲、古之絝也。今之滿襠褲、古之褌也。自其渾合近身言曰㡓。自其兩襱孔穴言曰幒。《方言》:『無𧙥之袴謂之襣。』郭云:『卽犢鼻褌』。從巾,軍聲。古渾切,十三部。褌,㡓或从衣。」

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相如身自著犢鼻褌,與保庸雜作,滌器於市中。」

在日本古代歷史上,由於的價格十分昂貴,因此戰場上區分死者的身份位階往往就是依靠是否穿著褌來辨別。在江戶時代引入棉花之前,除了武士之外,質的褌是一般老百姓的流行穿著,而貴族階層則使用绉缎製成的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褌是日本男性和女性最主要的內褲款式。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隨著西洋款式服裝的流行,日本成年男性和女性開始逐步流行使用三角內褲平角內褲女式内裤等新的內褲款式。

关于褌的叫法,在日本国内各不相同。关西地方称为「フドシ」、关东地方称为「フンドシ」、仙台称为「ウチオビ」、盛岡称为「コバカマ」、常陸地方称为「テコ」、德島地方称为「テテラ」、高知地方称为「フゴメ」、長野地方称为「モッコ」[2]

材質[编辑]

一般的褌多用白色的棉織物製成,此外也可以用人造纖維真絲麻布等材質製成。褌的材質看上去大多像是比較粗糙的細布,觸感較硬。褌的顏色一般是白色,但是紅色和藍色亦可。

種類[编辑]

身著紅色六尺褌的男子(正面)
身著紅色六尺褌的男子(背面)

褌的種類大致可分為六尺褌越中褌、畚褌、割褌、黒猫褌等,它們在顏色和造型上有著較大的區別。

六尺褌[编辑]

六尺褌由長度180到300釐米,寬約34到16釐米的布料製成,是日本男性的內褲款式之一。其最大的特徵在於臀部部份曝露較多。現在六尺褌主要用於祭典或游泳時穿著。

越中褌[编辑]

越中褌是长为100cm、宽为34cm的布条,一端有带子连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的日本军中普遍使用。

畚褌[编辑]

畚褌是长为70cm、宽为34cm的布条,两端有带子连接。歌舞伎一般普遍使用。

割褌[编辑]

六越褌的早期版本,是长为150-160cm之间、宽约30-40cm之间的布条,介于六尺褌越中褌之间。在战国时代江户时代大名一般普遍使用。

黒猫褌[编辑]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常见的泳装,由于为黑色布料,故称为黑猫褌

緊褌[编辑]

日本福冈市博多区于每年7月举行的博多祇園山笠时所常见的装束。

曬一反[编辑]

日本爱知县冬季举办的裸祭中常见的装束。

九尺褌[编辑]

日本长崎县云仙市常见的装束,多为渔夫所使用。由于长度为10米,在穿着时,会把布条的一部分搭在肩上。

小褌[编辑]

日本石川县舳仓岛海人常见的装束。

墜褌[编辑]

歌舞伎时代剧常见的装束。

半魚褌[编辑]

裸祭中常见的装束。

六越褌[编辑]

割褌的改良版,在平成时期发明。

廻し[编辑]

相撲時所穿的褌,成人長度為630公分,寬度為45公分,高中生及小學生會較短。

穿著儀式[编辑]

日本的部分地区,庆祝成人仪式会通过褌祝这种方式。另外在明治维新后的征兵要求成年男子需穿着白色越中褌,与褌祝仪式相似。

可水中穿著的褌[编辑]

女性穿著的褌[编辑]

日本女性在过去几乎没有穿着褌,仅有女相扑手穿着,但是《日本书纪》却有部分关于其他女性穿着褌的记载。最近,女性用褌开始流行于日本市场,并且开始逐渐由女性穿着。

藝術作品中的褌[编辑]

ACG作品中的穿着褌的角色[编辑]

有關褌的傳說[编辑]

參考文獻[编辑]

  1. ^ 宮武外骨編『日本擬人名辞典』附録10頁(成光館,1930)
  2. ^ 『服装大百科事典』

參考書籍[编辑]

相關條目[编辑]

外部連結[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