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叶甫盖尼·奥涅金 (歌剧)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叶甫盖尼·奥涅金 (歌剧)当前版本,由Lyra7留言 | 贡献编辑于2023年12月7日 (四) 09:56 第二幕:​ 修正笔误)。这个网址是本页该版本的固定链接。

(差异) ←上一修订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修订→ (差异)
葉甫蓋尼·奧涅金
彼得·柴可夫斯基歌剧
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
原文名
Евгений Онегин
形式三幕七景的抒情場景集
Лирические сцены в
3-х действиях, 7-ми картинах
作品号Op. 24
樂派浪漫主義
创作时间1877年5月-1878年1月
作词彼得·柴可夫斯基
康斯坦丁·西羅夫斯基
语言俄語
原著長篇詩文小說《叶甫盖尼·奥涅金》
原著作者亚历山大·普希金
首演
日期1879年3月29日
地点莫斯科小劇院
指挥尼古萊·魯賓斯坦
团体莫斯科音樂學院管弦樂團
柴可夫斯基的歌劇作品

伏爾加河畔之夢 (1868)
烏丁娜 (1869)
騎兵衛隊 (1874)
鐵匠瓦庫拉 (1876)
叶甫盖尼·奥涅金 (1879)
奧爾良女郎 (1881)
瑪捷帕 (1884)
拖鞋 (1887)
女妖 (1887)
黑桃皇后 (1890)
約蘭塔 (1892)

叶甫盖尼·奥涅金》(俄语:Евгений Онегин,拉丁轉寫:Yevgény Onégin作品24)是俄國作曲家柴科夫斯基所譜曲的三幕歌劇。由作曲家和康斯坦丁·西羅夫斯基(К. С. Шиловский)基於俄國著名詩人亚历山大·普希金1830年發表的同名長篇詩體小說改編而成。該劇1879年在尼古萊·魯賓斯坦指揮下首演於莫斯科小劇院Малый театр, Москва)。

《叶甫盖尼·奥涅金》是抒情歌劇的典型作品。歌劇劇本的用詞用字十分貼近普希金的原著,保留了不少普希金的原詩,還有柴可夫斯基添加的音樂和戲劇元素。劇情講述一位自私英雄的終生抱憾:當年玩世不恭地拒絕一名少女的求愛;還有草率激怒好友,導致在決鬥中殺死對方。該劇有不少套全劇錄音,也經常在各地上演。

創作歷程

[编辑]
亚历山大·普希金(1799—1837)

1877年5月,莫斯科大剧院歌手伊利莎維塔·拉芙洛芙斯卡婭(Елизаве́та Андре́евна Лавро́вская)提議柴可夫斯基,基於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創作歌劇。柴氏在回憶錄中寫到,最初認為這個主意是難以實現的。但很快柴氏的創作熱情被激起,並在開始譜曲前一晚,已經規劃好劇情與場景的安排。更在同年6月底幾乎完成了全劇三分之二的創作。

但柴可夫斯基在1877年7月6日的婚禮和新婚後的風風雨雨,導致該劇創作的停滯。7月底,柴可夫斯基離開新婚妻子,赴自己妹妹在烏克蘭的莊園度假,繼續創作。此後,柴氏雖然飽受情緒困擾,但其後在瑞士意大利遊歷期間,該劇的創作依然沒有停下來,直至1878年1月全劇的創作完成。[1]

柴可夫斯基將該劇歸類為「抒情場景集」(scènes lyriques),大量運用普希金的原詩,但只挑選數個場景,交代主角的命運和感情世界。這套歌劇的劇情發展並非整體連貫,只由奥涅金人生中幾個重要場景組成。由於奥涅金的故事當時在俄國相當著名,柴可夫斯基清楚,他的觀眾能自行補充他刪去的劇情和細節。[來源請求]類似的處理手法見於普契尼的《波希米亞人》。

演出狀況

[编辑]

柴可夫斯基擔心這套缺乏傳統場景轉換的歌劇,能否為大眾所接受,因此他認為首演的編制越簡單越好。基於這個考慮,他把該劇的全球首演交託予莫斯科音樂學院的學生。該劇首演過後一炮而紅,1881年轉到莫斯科大劇院首演,1884年在聖彼得堡馬林斯基劇院首演。

首演陣容

[编辑]
角色 莫斯科小劇院
1879年3月29日
莫斯科大劇院
1881年1月23日
音色
塔提亞娜 瑪莉亞·克里門托娃 耶勒娜·維爾妮 女高音
奧爾嘉 雅莉珊德拉·莉維特斯卡婭 雅莉珊德拉·克魯提科娃 女低音
連斯基 米哈伊尔·梅德維第耶夫 季米特里·烏薩托夫 男高音
奥涅金 謝爾蓋·吉列夫 巴維爾·豪洛夫 男中音
格列明親王 馬哈洛夫 阿巴莫夫 男低音
莫斯科音樂學院管弦樂團 莫斯科大劇院管弦樂團 樂團
尼古萊·魯賓斯坦 昂利可·貝維納利 指揮

其他重要演出

[编辑]
  • 圣彼得堡首演
    • 1884年10月31日
    • 聖彼得堡馬林斯基劇院
  • 俄羅斯境外首演
    • 1888年12月6日,布拉格
    • 柴科夫斯基親自指揮
    • 以捷克語演唱,由Marie Červinková-Riegrová翻譯
  • 英國首演
    • 1892年10月17日,倫敦奧林匹克劇院,亨利·伍德指揮
    • 英語演唱,由H. S. 愛德華茲翻譯。
  • 美國首演
  • 德国首演

樂隊配置

[编辑]

主要角色

[编辑]
俄語 漢語 聲域
Ларина, помещица 拉琳娜夫人 女中音
Татьяна, ее дочь 塔提亞娜,拉琳娜夫人之女 女高音
Ольга, сестра Татьяны 奧爾嘉,塔提雅娜的妹妹 女低音
Филиппьевна, няня 菲丽普叶夫娜,保姆 女中音
Евгений Онегин 叶甫盖尼·奥涅金 男中音
Ленский 連斯基 男高音
Князь Гремин 格列明親王 男低音
Ротный 一名貴族軍官 男低音
Зарецкий 萨拉茨基 男低音
Трике, француз 特里盖,法國人 男高音
Гильо, камердинер Онегина 格羅,奥涅金的隨從 無聲角色
Крестьяне, крестьянки, гости на балу, помещики и помещицы, офицеры 農民,舞會賓客,鄉間地方領主,軍官 合唱團,無聲角色

劇情簡介

[编辑]

第一幕

[编辑]

第一場景:拉琳家族莊園的花園

拉琳娜夫人和保姆閒坐在花園裡:大家能聽見夫人的兩個女兒,塔提亞娜和奧爾嘉在屋內。一隊農民在唱滑稽歌曲,講述如何對磨坊主的女兒唱情歌。塔提亞娜正在閱讀一本浪漫言情小說,但她母親告訴她,現實生活大有不同。奧爾嘉的未婚夫,年輕詩人連斯基,帶著朋友,厭世的聖彼得堡名流叶甫盖尼·奥涅金到訪。奥涅金對連斯基選擇外向的奧爾嘉,而非浪漫的塔提亞娜感到驚訝。塔提亞娜卻馬上為奥涅金所迷倒。

第二場景:塔提亞娜的睡房

塔提亞娜向保姆坦承自己陷入熱戀。獨在閨房,便在自己對奥涅金的瘋狂迷戀下,開始寫信給他(著名的「書信場景」)。信寫完已是天亮,塔提亞娜求保姆把信送到奥涅金處。

第三場景:拉琳家族莊園的某一部分

奥涅金來和塔提亞娜相見,答覆她的來函。奥涅金毫不留情地解釋到,自己不是一個輕易墮入愛河的人,且自以為結婚不適合自己。塔提亞娜頓時情緒崩潰,無言以對。

第二幕

[编辑]

第一場景:拉琳家的宴會廳,塔提亞娜的命名日舞會

奥涅金無法忍受當地人對他和塔提亞娜的閒言閒語,遷怒於慫恿他來舞會的連斯基,於是開始挑逗奧爾嘉,並和奧爾嘉跳舞。連斯基表現得相當嫉妒,但奧爾嘉毫不察覺。雖有拉琳家法國鄰居特利蓋先生的獻唱轉移視線,但連、奧二人的爭吵終於一發不可收拾。連斯基當眾宣布與奥涅金絕交,還要和奥涅金決鬥。奥涅金雖有眾多不安,但最終也接受挑戰。

第二場景:林間小溪畔的清晨

連斯基在等待奥涅金時,寄情於歌,擔憂自己未卜的命運和表達對奧爾嘉的愛。奥涅金抵達現場,兩人皆不想刀槍相見,但卻無勇氣阻止決鬥發生。奥涅金最終殺死了連斯基。

第三幕

[编辑]

第一場景:聖彼得堡某貴族家的舞廳,數年後

奥涅金流亡海外,反思自己空洞的人生和為連斯基之死而自責。格列明親王偕同王妃到場,而王妃正正是昔日的塔提亞娜,如今已是一位雍容高雅的貴夫人。格列明親王歌頌塔提亞娜帶給他的幸福,並介紹塔提亞娜與奥涅金。奥涅金這次反被塔提亞娜深深迷住,熱情如火地渴望重新獲得她的愛。

第二場景:格列明親王府第的會客室

塔提亞娜收到奥涅金的來信。奥涅金前來乞求她的原諒和愛。塔提亞娜質問為甚麼現在奥涅金要對她求愛,甚至懷疑奥涅金因自己的社會地位而起色心。奥涅金坦承自己的真心和熱情。塔提亞娜感動落淚,大嘆幸福本是垂手可得,但隨即命令奥涅金離開。其後塔提亞娜坦承自己依然深愛奥涅金,但要對自己丈夫保持忠貞。奥涅金再次懇求,但最後塔提亞娜離開房間,遺下絕望的奥涅金。

名段

[编辑]

第一幕

  • 書信場景詠嘆調:「讓我死去,但先……」(Сцена письма: «Пускай погибну я, но прежде…» ,塔提雅娜)
  • 奧涅金詠嘆調:「你寫信給我……假如我喜愛家庭生活」 («Вы мне писали, ... Когда бы жизнь домашним кругом» ,奧涅金)

第二幕

  • 圓舞曲
  • 連斯基詠嘆調:「青春的黃金歲月,你到哪裡去了?」 («Куда, куда вы удалились, весны моей златые дни» ,連斯基)

第三幕

  • 波蘭舞曲
  • 詠嘆調:「愛情無分老幼」 («Любви все возрасты покорны» ,格列明親王)
  • 終曲場景:二重唱(塔提雅娜、奥涅金)

曲式結構

[编辑]
序曲 [2]

第一幕

No.1 - 二重唱和四重唱
No.2 - 合唱和農民之舞
No.3 - 場景和奧爾嘉的咏叙调
No.4 - 場景
No.5 - 場景與四重唱
No.6 - 場景
No.6a - 連斯基咏叙调
No.7 - 終曲場景
No.8 - 間奏曲和保姆場景
No.9 - 書信場景
No.10 - 場景和二重唱
No.11 - 少女合唱
No.12 - 場景
No.12a - 奥涅金的詠嘆調

第二幕

No.13 - 間奏曲和圓舞曲
No.14 - 場景和特里蓋的對句曲
No.15 - 馬祖卡和場景
No.16 - 終曲
No.17 - 場景
No.17a - 連斯基的詠嘆調
No.18 - 決鬥場景

第三幕

No.19 - 波蘭舞曲
No.20 - 場景和蘇格蘭舞曲
No.20a - 格列明親王的詠嘆調
No.21 - 場景
No.21a - 奥涅金的咏叙调
No.22 - 終曲場景

注釋及參考資料來源

[编辑]
  1. ^ 迪卡唱片公司《叶甫盖尼·奥涅金》DVD (2007年大都會歌劇院高清版)小冊子 第11頁 可見於此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 ^ 2.0 2.1 柴可夫斯基研究. [2008-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04). 
  3. ^ 英文原版由Simon Holledge所作,原載於Opera Japonica 網站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被獲准在英文百科中使用

參見

[编辑]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