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国步枪队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孟加拉国步枪队孟加拉国准军事力量,隶属内政部,但其指挥官均来自军方,主要负责边境巡逻,共有6.7万名成员。

孟加拉国步枪队成立於1795年6月29日。當時,這支部隊的名稱是Ramgarh地方營。士兵人數為448人。拉姆加爾地方營由六磅炮彈、四門大炮和兩支非正規騎兵組成。由於邊境地區問題的增加,這支部隊參加了山區的行動。

1861年,Ramgarh 地方營重組,有 1,454 名東部地區正規和非正規警察部隊成員,並將其命名為邊防衛隊。其總部設在吉大港;它包括Kamrup,Goalpara,Lakshmipur,Sylhet和Tripura的邊境哨所。1879 年,這支名為 Special Company 的部隊成員在皮爾卡納建立了他們的第一個基地。1891年,這支部隊進行了重組,邊防衛隊更名為孟加拉憲兵。孟加拉憲兵分為四個連。它一直持續到 1919 年。1920年,孟加拉憲兵改組為東部邊境步槍隊。東部邊境步槍被分成16個排,並部署以保護邊境。它一直持續到 1946 年。

1947年印度脫離英國統治后,東部邊境步槍隊更名為東巴基斯坦步槍隊。它的簡稱是 EPR。加爾各答大都會武裝員警特遣隊和來自孟加拉和西巴基斯坦的1000名士兵加入了這支部隊。陸軍軍官是從 EPR 的軍隊中招募的,以提供有效的領導和指導。

該國獨立后,EPR部隊於1972年3月3日進行了重組,並命名為孟加拉國步槍(BDR)。從1980年3月3日起,政府授予其國旗以表彰這支部隊。1997年3月16日,為BDR部隊採用了三色組合印花布制服。BGB旗幟。

2009 年 2 月 25 日和 26 日,BDR 的一些不守規矩的士兵在達卡的 Pilkhana 總部進行了发动叛乱。但BDR法案規定對罪犯的懲罰可以忽略不計,因此有必要修改法律。這支部隊的名稱改為孟加拉國邊防衛隊(BGB)。

2009年2月25日至26日,孟加拉国步枪队的成员在首都达卡的步枪队总部发动叛乱,并和政府军警发生枪战,事件共造成50多人死亡[1]。参与兵变的步枪队士兵於26日晚間全部解除了武装[2]

2013年11月5日,孟加拉首都達卡的特別法庭宣布對領導叛變823名士兵和23名公民的判決結果,有多達152名士兵被判死刑、161人被判無期徒刑,另有262人面臨十年徒刑,涉援助叛變的孟加拉反對黨議員和執政黨官員也被判刑。然而人權組織「人權觀察」表示,讓上百名被告擠在一個法庭上,被告根本無法與辯護律師交談,有違國際法定秩序。該組織還指控,審判過程存在刑求逼供情形,至少47人死於獄中[3]

編制[编辑]

  • 總部(Pilkhana營區,達卡)
    • 總局長Director-General
      • 分設總局長Additional Director-General(總部管理)
      • 分設總局長(作戰及訓練)
      • 分設總局長(行政管理)
      • 分設總局長(醫療)
      • 分設總局長暨邊防安全局長
      • 分設總局長暨孟加拉步槍隊訓練中心與學院校長
      • 副總局長Deputy Director General(文書記錄)
      • 副總局長(後勤)
      • 副總局長(財務)
      • 副總局長(集中採購)
      • 副總局長(建設工程)
      • 副總局長(通訊)
      • 達卡分區指揮部
      • 總部步槍營
      • 通信資訊技術營
  • 東北區域指揮部(索賴爾烏帕齊拉)
  • 西北區域指揮部(朗布爾專區)
  • 東南區域指揮部(Halishahar Thana)
  • 西南區域指揮部(傑索爾市)
    • 區域指揮官
  • 科克斯巴扎爾地區指揮部
    • 區域指揮官
      • 分區指揮部(拉穆烏帕齊拉)
      • 分區指揮部(Bandarban)
      • 科克斯巴扎爾區域指揮部情報局

參考文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