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关于登记射入外层空间物体的公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登记公约
关于登记射入外层空间物体的公约
签署日1975年1月14日
签署地点美国纽约
生效日1976年9月15日
签署者3
缔约方69(2020)[1]
保存处联合国秘书长
语言英文
法文
中文
俄文
西班牙文
阿拉伯文
收录于维基文库的条约原文
维基文库登记公约

关于登记射入外层空间物体的公约(英语:Convention on the Registration of Objects Launched into Outer Space),简称登记公约(英语:Registration Convention),是1975年联合国制订的国际公约。公约订于美国纽约,于1976年9月15日生效,保存人是联合国秘书长。[2][3]

背景[编辑]

各缔约国承认人类为和平目的促进探索及利用外层空间的共同利益,盼望拟定由发射国登记其射入外层空间物体的规定还盼望设置一个射入外层空间物体总登记册,也盼望为各国提供方法程序借以帮助辨认外空物体,各缔约国制订本公约各条款。[4]

欧洲太空总署欧洲气象卫星开发组织欧洲电信卫星组织​(英语国际太空通讯组织皆依本公约提交接受其权利与义务规范之声明。[5]

中华民国于1971年退出联合国后,失去外太空条约规范的太空探测权与使用权资格,亦无法依前约第八条加入登记本公约以登记取得外太空物体的发射权与管辖权,故仅能透过其他合作管道与联合国会员国发展太空基础设施并代为发射卫星。[6][7]

内容[编辑]

公约[4]规定发射国应登记外空物体,并将其设置此种登记册情事通知联合国秘书长,登记册应包括下列情报:

  1. 发射国国名;
  2. 外空物体标志或其登记号码;
  3. 发射日期、地域或地点;
  4. 基本轨道参数,包括:
    1. 波节周期;
    2. 倾斜角;
    3. 远地点
    4. 近地点
  5. 外空物体的一般功能。

参考文献[编辑]

  1. ^ STATUS OF INTERNATIONAL AGREEMENTS RELATING TO ACTIVITIES IN OUTER SPACE AS AT 1 JANUARY 2020 (PDF). United Nations Office for Outer Space Affairs. [2020-12-1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0-26) (英语). 
  2. ^ 关于登记射入外层空间物体的公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条约数据库. [2020-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14) (中文(简体)). 
  3. ^ Convention on Registration of Objects Launched into Outer Space. United Nations Office for Outer Space Affairs. [2020-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5) (英语). 
  4. ^ 4.0 4.1 关于登记射入外层空间物体的公约 (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条约数据库. [2020-12-1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3-02) (中文(简体)). 
  5. ^ Committee on the Peaceful Uses of Outer Space. title=Status of International Agreements relating to activities in outer space as at 1 January 2012 (PDF). 粤地利维也纳: 联合国外太空事务厅. 2012-03-30 [2024-06-15] (英语). 
  6. ^ Lawfare, Outer Space, Cyber Warfare, and ROC Vulnerabilities. 美国华盛顿特区: Global Taiwan Institute. 2022-05-18 [2024-06-15] (英语). 
  7. ^ China: Accession to Outer Space Treaty. 联合国裁军事务厅. [2015-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