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里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柏林夏里特医学院
Charité – Universitätsmedizin Berlin
校训研究、教学、治疗、帮助
(Forschen, Lehren, Heilen, Helfen)
创办时间1710年,​313年前​(1710
学校类型公立
预算23亿欧元[1]
教师人数5,242 (307名教授)[1]
学生人数9,485[1]
校址 德国柏林
校区市区
隶属柏林自由大学
柏林洪堡大学
网站www.charite.de
位置
地图

夏里特医院 Charité,法语意为“慈善”,发音:[ʃaʁite] )是一所位于德国柏林的大型医院,亦是欧洲最大的教学医院之一[2],目前共设置3011张病床。2003年,柏林洪堡大学柏林自由大学医学院合并为现在的柏林夏里特医学院Charité – Universitätsmedizin Berlin)。[3]现为柏林大学联盟的成员。

柏林夏里特医学院为德国研究导向的医学机构之一,运行隶属于德国科学基金会的合作研究中心 (Collaborative Research Centers, CRC)。

从2012年至2017年,夏里特医院为焦点杂志评选德语区最佳医院第一名[4]

历史[编辑]

柏林夏里特医学院的四个校区

基于公元1709年11月14号腓特烈一世之命令,隔年(1710年) 该医院于柏林北方城墙外建立,用以检疫当时受腺鼠疫或一般称为黑死病的民众,以保护当时柏林城墙内的居民;在此瘟疫过后,该医院被使用成为医事教育的军医院与照顾贫困人民的慈善医院[5]。公元1727年1月9号腓特烈一世重新给予新的名字,并称呼它为夏里特(Charité),即法语“慈善”之意[6]

组织架构[编辑]

夏里特米特校区 (Campus Charité Mitte, CCM) 病房大楼
菲尔绍医院校区 (Campus Virchow Klinikum, CVK), 德国柏林心脏中心 (Deutsches Herzzentrum Berlin)
本杰明·富兰克林校区 (Campus Benjamin Franklin, CBF)

夏里特拥有横跨整个柏林的四个校区:

  • 夏里特米特校区 (Campus Charité Mitte, CCM)位于柏林米特区
  • 本杰明·富兰克林校区 (Campus Benjamin Franklin, CBF)位于柏林利希特费尔德区
  • 菲尔绍医院校区 (Campus Virchow-Klinikum, CVK)位于柏林威丁区
  • 柏林布赫校区 (Campus Berlin-Buch, CBB)位于柏林布赫区

夏里特拥有17个夏里特中心(Charité Centers, CC),同时管辖超过100个门诊与科学研究单位。

  • CC 1: 健康与人类科学 (Health and Human Sciences)
  • CC 2: 基础科学 (Basic Sciences-First Year)
  • CC 3: 牙医、口腔与上颚医学 (Dental, Oral and Maxillary Medicine)
  • CC 4: 治疗与研究 (Therapy and Research)
  • CC 5: 诊断检验与预防医学(Diagnostic Laboratory and Preventative Medicine)
  • CC 6: 介入性诊疗放射学与核医学 (Diagnostic and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and Nuclear Medicine)
  • CC 7: 麻醉学、手术室管理与重症加护医学 (Anesthesiology, Operating-Room Management and Intensive Care Medicine)
  • CC 8: 外科学 (Surgery)
  • CC 9: 创伤与重建医学 (Traumatology and Reconstructive Medicine)
  • CC 10: 夏里特综合癌症中心 (Charité Comprehensive Cancer Center)
  • CC 11: 心血管疾病学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 CC 12: 内科医学与皮肤病学 (Internal Medicine and Dermatology)
  • CC 13: 内科学、肝胆肠胃与肾脏学 (Internal Medicine, Gastroenterology and Nephrology)
  • CC 14: 肿瘤医学 (Tumor Medicine)
  • CC 15: 神经学、神经外科与精神病学 (Neurology, Neurosurgery, Psychiatry)
  • CC 16: 听力/语言矫正学、眼科学与耳鼻喉科学 (Audiology/Phoniatrics, Ophthalmology and Otolaryngology)
  • CC 17: 妇科、小儿科与青少年医学、周产期照护中心与人类遗传学 (Gynecology, Perinatal, Pediatric and Adolescent Medicine with Perinatal Center & Human Genetics)

整体而言,共有13个中心着重于病患照护,其余中心致力于研究与教学。此外,柏林医学史博物馆 (Berliner Medizinhistorisches Museum) 亦座落于夏里特-米特校区,该历史可回朔到公元1899年。由于历史、技术和其他原因,该馆曾一度关闭,并于1998年后重新开放。馆内拥有医学各个领域多种多样的专门收藏,展品范围从解剖学到心外科,一应俱全,鲁道夫·菲尔绍建立博物馆的目的在于记录当时每种人们知道的病症,记录的方式不仅是保留一个典型标本,还要在反映疾病特征的进程中进行大量的器官研究。博物馆以其更替性展览持续将医学和医学史的新观点列为主题,并介绍过去和现在的种种疾病。除此之外,它还展示了医学与艺术、病理学与古代神话学之间的关系以及医学与工业之间不可取代的联系[7]

参考资料[编辑]

  1. ^ 1.0 1.1 1.2 Charité – Universitätsmedizin Berlin. Facts & Figures. [2022-10-26] (英语). 
  2. ^ Europe’s 10 Largest Acute Care Hospital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eng.)
  3. ^ Charité – Universitätsmedizin Berlin Geschichte.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12月10日). 
  4. ^ Zum fünften Mal in Folge hat die Charité – Universitätsmedizin Berlin den ersten Platz im Klinikranking des Nachrichtenmagazins Focus erreicht. Sie bestätigt damit das starke Ergebnis aus den Vorjahren. Für die „Klinikliste 2017“ wurden im nationalen Vergleich wieder über 1000 Krankenhäuser bewertet – damit gilt das Ranking als größtes im deutschsprachigen Raum. [2017-0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1). 
  5. ^ History. [2017-0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6). 
  6. ^ History. Charité - Universitätsmedizin Berlin. [27 October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12月10日) (英语). 
  7. ^ History of the Museum. Berliner Medizinhistorisches Museum. [27 October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07)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