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中國傳統宗法性宗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國傳統宗法性宗教[1],或中國傳統原生性宗教[2],是有些宗教學家[3][1]研究中國固有宗教傳統時所提出的概念和名稱,可理解為中國歷代各朝的國家祭典華人民間信仰的統合[4]

中國傳統宗法性宗教的概念是由牟鐘鑑所提出,他認為:「中國宗法性傳統宗教以天神崇拜祖先崇拜為核心,以社稷、日月、山川等自然崇拜為翼羽,以其他多種鬼神崇拜為補充,形成相對穩固的制度、宗廟制度以及其他祭祀制度」,並且這個宗教是中國歷史綿延數千年而不絕,為華人社會上下所接受的正宗信仰[1]

參見[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1. ^ 1.0 1.1 1.2 牟鐘鑑. 中國宗法性傳統宗教試探. [2024-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04). 
  2. ^ 中国传统原生性宗教”的产生和特点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张瑾 杨春鹏
  3. ^ 何光滬:《宗教与中国社会》,世纪大讲堂
  4. ^ 湯志傑. 華人宗教「世俗化」發展新探︰ 論唐宋變革背景下民間宗教興起的歷史意義 (PDF). [2024-04-0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5-30). 

外部連結[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