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陸禕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陸禕(?—?),字元容[1]吴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东吴将领陆凯之子。

陸祎开始为黄门侍郎,出领部曲,拜为偏将军。拜太庙要选兼大将军领三千兵作为护卫,陸凯推荐丁奉。孙皓想用留平。陆凯让儿子陆祎和留平商量。留平素与丁奉有矛盾,陆祎未及说出陆凯的意思,留平对陆祎说:“听说野猪入丁奉营,这是凶兆。”有喜色。陆祎于是不敢说,回去,告诉陆凯。建衡元年(269年)陆凯去世后,入为太子中庶子。右国史华覈上表推荐陆祎:“陸祎体质方正刚烈,器量才幹强实坚固,他统率的才能,鲁肃也超不过。当下被召入京城,径直回都,经过武昌(今湖北省鄂州市),不到家中探望,器械军资,一无所取,在军中果毅,面对财物有节操。夏口(今湖北省武汉市)是敌人的冲要,宜选名将镇戍,我认为陸祎是镇守军事重镇夏口的理想人选。”天册元年,陆胤的儿子陆式与从兄陆祎都流放到建安郡(今福建省建瓯市)。

参考文献[编辑]

  1. ^ 《曾巩集·卷五十·金石录跋尾十四首》:晋陆祎碑此碑云:祎字元容,吴郡吴人。其先家于陆乡,因氏姓焉。显考吴故左丞相。祎赤乌六年召宿卫郎中,转右郎中、左郎中、治书执法、平中校尉、平义都尉、五官郎中、骑都尉,迁黄门侍郎,封海盐县侯,加裨将军,行左丞相、镇西大将军事。又云:“委戈执笏,入宾皇储。”而《吴志》云,孙皓宝鼎元年以陆凯为左丞相。又云,凯子祎,初为黄门侍郎,出领部曲,拜偏将军,凯亡后,入为太子中庶子。皆与此碑合。而此碑晋太宁三年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