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主題:海軍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首頁   分類   任務和計劃

海軍主題頁

海軍,即主要在海上執行作戰任務的軍隊。包括海軍航空兵水面艦艇部隊、潛艇部隊、海軍陸戰隊、基地警備部隊以及其它特種部隊。其作用一方面為保衛海上疆域、維護海上權益,另一方面將軍事、政治力量延伸到海洋及海洋周邊的陸地。

1588年西班牙無敵艦隊覆滅
1917年德國潛艇擊沉英國貨船
1942年中途島戰役SBD轟炸機攻擊三隈號軍艦
2003年伊拉克戰爭美國海軍陸戰隊進入巴格達
顯示更多內容...    新增條目或圖片請讀說明


展示

儘管澳大利亞距離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各個主戰場都很遙遠,但軸心國在澳大利亞水域的軍事活動仍然很頻繁。在1940年1945年之間,納粹德國日本帝國共有54艘海軍艦艇及潛艇在澳大利亞水域襲擊過盟軍的船隻,港口及其它設施。軸心國在此進行的最有名的襲擊是1941年11月德國巡洋艦擊沉悉尼號輕巡洋艦、1942年2月19日日本海軍戰機對達爾文的轟炸、及1942年5月日本袖珍潛艇對悉尼港的攻擊。除這些攻擊以外,軸心國的潛艇及水雷在澳大利亞水域還擊沉及擊傷了許多盟軍商船。日本潛艇還對幾個澳大利亞港口進行了炮擊,從潛艇母艦起飛的日本戰機也對澳大利亞的各個主要城市進行過轟炸。1942年上半年,軸心國在澳大利亞水域的軍事活動達到了頂峰,澳大利亞海岸周圍已有日本潛艇在巡邏,而澳大利亞北部的幾個城市也遭到了日本海軍航空兵的攻擊。但到了1942年後半年,澳大利亞水域就只剩下少量的德國武裝商船了。1943年上半年,日本海軍的潛艇恢復了對澳大利亞的進攻,但隨着日本開始轉入防禦作戰,這些進攻不久就又被取消了。到了1944年和1945年,只有少量的軸心國海軍艦隻還在澳大利亞水域執行任務,而它們造成的破壞也微乎其微。與其它戰場相比,德國與日本向澳大利亞水域派遣的水面艦隻及潛艇的總數相當少,它們對盟軍的進攻也是斷斷續續的,因此,軸心國並沒有給駐紮於澳大利亞的盟軍造成多大傷害。


裝備

胡蜂號航空母艦是一艘隸屬於美國海軍航空母艦,為艾塞克斯級航空母艦的十號艦,亦是美軍第九艘以胡蜂為名的軍艦。胡蜂號在1942年開始建造,起初命名為「奧里斯卡尼」,但在數個月更改,以紀念於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沉沒的胡蜂號。1943年胡蜂號下水服役,並在1944年開始參與太平洋戰爭。戰後胡蜂號退役停放,並在1949年進行SCB-27A現代化改建。改建完成時,韓戰已爆發一年多,但胡蜂號仍留在大西洋及地中海一帶執勤。1952年胡蜂號被重編為攻擊航母,並在1955年進行SCB-125改建。1956年胡蜂號再重編為反潛航艦,多次參與北約的海上演習,亦曾多次回收雙子座計畫的太空艙。胡蜂號在1972年退役除籍,並在1973年出售拆解。


傳記

英格蘭企盼每個男人都恪盡其責」是英國海軍中將納爾遜特拉法加戰役(1805年)開始前通過其旗艦勝利號戰艦發出的一條訊號。特拉法加戰役為拿破崙戰爭裡的決定性海戰,其使得英國控制了大海,從而制止了法國入侵與佔領英國的計劃。這條短語在英國廣為傳揚並已成為英國民族意識的一部份。


圖片



2005年11月4日,從杜魯門號航空母艦望遠鏡觀察到一架MH-60S海鷹為艾森豪號航空母艦運送補給。

你知道嗎...